题目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①合理用水②全面造林③禁止放牧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 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1】 B

【2】 D

【解析】

该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试题难度较小,理解教材内容可做出回答。

【1】自然环境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但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度地带,历史时期该地区出现农耕和畜牧业的多次变更,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是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

【2】草原地区打机井是造成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用水是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措施之一,①正确。该地降水较少,不适合全面植树造林,②错误。禁止放牧过于绝对,也不现实,③错误。生态移民可减少该地人口数量,减少资源需求和人类活动,有助于防治该地荒漠化,④正确。故选D。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因此不同区域荒漠化的成因不同,防治措施也不同,概括来讲是“因地制宜”四个字。如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选择往往要考虑区域的水分条件的差异,在水分条件充足的地方可以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而特别干旱的地区只能采取草方格沙障等工程措施。再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内蒙古东部应减少水井数量,而一些河流沿岸地区更要注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此荒漠化的防治类问题不光要答出具体措施,更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措施。

【题目】下图表示世界某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杜罗河的水文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A. 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北侧河流 B. 冬季河流结冰

C. 干流南侧水能资源较北侧丰富 D. 河流含沙量较大

【2】对于杜罗河流域段开发合理的是( )

①发展商品谷物农业②发展有色冶金工业③发展旅游业④大力发展森林、伐木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三:运城市地处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临中条山。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寒潮多发。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

(2)总结黄河①河段水系的显著特征。

【题目】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 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 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 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 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 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 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地区

超载起止年份(年)

年平均超载(%)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1】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大致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2】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惟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题目】2013且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A. 16时-17时 B. 17时-18时

C. 18时-19时 D. 19时-20时

【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题目】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甲)、距今5千年(乙)和距今5百年(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题目】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读2018年世界七级以上地震分布跟踪图。

完成下列各题。

A. 板块的生长边界 B. 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地形破碎的岛屿 D. 海陆的连接地带

【2】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

①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②纵波到达,左右摇晃

③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 ④横波到达,左右摇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题目】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包括的全部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THE END
0.专题讲座四、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1.展示图片和资料,直观认识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关井、压田、搬迁、封育),思考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2.展示荒漠化防治的成果(人工造林、防风固沙屏障、压沙、“民勤县绿洲沙漠化防治与社区生态扶贫”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等) 3.总结荒漠化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jvzq<84yyy4vpsx0eqs0z~jzk1pjcx~wygt{jjn142723:7737762:d943:687mvon
1.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技术规定090415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5年“双缩减”,这是一项重大的成就,也是中国环境治理的成功范例。 1. 2004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全国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了西部生态安全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要项目,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加快了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的进程。 2. 2007年,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l36>52;3=/j}rn
2.【高考地理•考法训练】专题34:我国生态脆弱区的治理措施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防治措施。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垦、滥伐、滥牧、滥采等,所以三者应采取的防治措施都是退耕还林、还草。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371886716<72:;29a725A;667770|mvon
3.环境与发展论文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性有机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消费猛增,出现资源大量消耗、废物大量产生、资源紧缺的局面,突出表现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资源上。据来自95个国家1300多名研究人员历时4年完成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jvzquC41yy}/jjtvqwmbq7hqo1lbp€jp1474:?3jvor
4.荒漠化治理工程范文4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分析 4.1 建立防风固沙的林带 在沙漠边缘要形成防风固沙林带。最好栽植沙生植物,比如:耐旱性较强的乔木、灌木和紫花苜蓿草等,用来缓解和防止沙丘恣意移动。针对已经沙化的土地的治理,要因地制宜,紧盯重点,解决难点。尤其是针对我国风沙活动的地域性差异,要抓好农牧交错地带的防风固沙工作,做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599/j}rn
5.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由于乌兰布和沙漠化现象的扩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方案与思路。以保护优先,科学治理为原则,严禁对沙漠过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取人工造林,生态补水等一些措施,来对沙化进行遏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要的治理思路如下:①防护林带建设,在乌兰布和周边建立防护带,主要以保护水土为目标,从而来减少沙化扩展的面积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58;/j}rn
6.荒漠化的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植树造林3、调整农、林、牧之间的比重,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避免土地生态系统失衡。 4、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避免过度砍伐树木。 一、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荒漠化的防护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保持水土平衡。解决水资jvzquC41o0~jp|fppqth0lto1c5:7<6350nuou
7.当前有关地荒漠化及防治,现在怎么对付?18881236813&&你对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看法如何?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 》》》[答案]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按照每年国家提供的数字来看是十分的严重的.我国960万平方公里,有27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而我国西北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而伴随着荒漠化现象会出现各种不利的生态问题 针对西北地区荒漠化 措施 一、合理jvzquC41o0iiwjsi/hgo0lto1pkxu8uugvvdrls0jvsm
8.土地荒漠化治理原则和对策增长,但土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在我们面临的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我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因此,对我们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民,研究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现状及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是越来越迫切的. 1土地荒漠化概念及jvzquC41yy}/dsieh{4dqv4skvg0vmmojf€me|4423>.386397878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