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波密县雅鲁藏布江流经的倾多镇-许木乡的桃花沟,绵延30公里,才是中国最长的桃花沟。这也是林芝桃花给我们的强烈惊喜。
波密到如纳村约32公里,从318国道向北拐之后,就进入了桃花世界。处处都繁茂,处处都炸眼。
我们屡次叫停,领队说,往里再走走,越往深处,越漂亮。
果真如此。如纳村的画面感极强,村道、雪山、油菜花、藏式小屋、远处的江水、飘飘如雪的桃花……景致丰富充盈,蓝天也在我们的呼唤中晃了一下身。
藏族老姐姐生活在偏远的河谷里,但和这个世界没有脱节,她会熟练地用手机和外界交流。
只要认真活,六十岁,也是桃花一朵。
以上3张为领队航拍图
桃花与水,也是绝配。
鲁朗小镇就在川藏318上,素有天然氧吧和东方瑞士之美誉。
这里有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景观并存,而"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概念以及建设,来自广东援藏队。
因此,浓浓的藏族文化背景下,有很多广东的元素。如珠江、恒大、广东白云山等。
在鲁朗,吃石锅鸡是为必须。下图中便是我们大快朵颐的地点:纳麦石锅庄园。
这本是一个睡到自然醒的早晨,我被夜色挑逗过的神经支撑不了长夜,天蒙蒙亮便起床了。
早餐后在小镇溜达,见一匹马悠闲地走过鲁朗邮局。
见两匹马在晨雾中你侬我侬,情意绵绵。
见一个妈妈带着孩子背着书包骑马上学。
我走进了高山牧场。
见一座座藏式民居在山坡上错落;
见白的、黑的、花的牛,在经幡下扒拉着早餐,顺便打个小架(比如顶顶我的队友,孙大哥就获此待遇);
见白云在山顶忽而成团、忽而成片、忽而随风散;
见白马与白马成双对,花牛孤独漫步;
见小路弯弯在山间穿过;
见白色的房子倒映在清清的扎塘鲁措……
每一帧都是壁画。
酒店里的转经筒,金碧辉煌的。
从鲁朗出来第一站便是鲁朗林海的南迦巴瓦观景台。
它还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紧邻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绕着他转了一个马蹄形的弯,随后通向印度洋方向延伸出去。
南迦巴瓦峰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
简而言之,就是一般人见不到它。十次九不见,或十人九不见,都是说的它隐藏之深。在索松村酒店时,老板说,它怪着呢,见不着。
但是老天开恩,我们见着了。
在路上,我们就清晰地见到他了。在行驶的树缝中、在较为开阔的山边、在白云飘忽中,我们见到他了。
因为道路狭窄,无法中途停车,我们只能坚持到观景台。
观景台要下很多的台阶,而台阶上积满了雪,非常滑;又有一阵阵的云涌过来想使劲地盖住它,并且多次掩盖成功。
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追逐的目光。深一脚浅一脚地下到观景台,我们便开始等待和捕捉。它每一冒一点点头,便有人大喊:出来了!出来了!
是的,我们见到它了,见到南迦巴瓦了,尽管不是最完整的身子,但千真万确是它,我们用宣传图一次次地比对、确认,我们喜形于色、欣喜若狂,舍不得撤离,期待它更完整地出场。
领队说,它能出来见你们,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不能太贪心啦。
我很满足,十年前的遗憾也补上了。
不见和遇见,都是神的旨意,我遵旨就好了。
桃花第一村嘎拉村,门口的还在绽放。
至于形成,有传说,也有自然,总之是岁月所为。
6.索松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的绝世美颜
村子非常安静,大大小小的客栈全在桃花的簇拥下静默着;雅鲁藏布江峡谷底,全是盛放的桃花,与周边的江水、雪山、村庄相融,这种美,穿过眼帘,直达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