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内蒙古商会组织青年企业家赴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襄汾县丁村遗址吉县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园参观考察领略历史文化丁村丁村遗址博物馆壶口瀑布山西省曲沃县洪洞大槐树襄汾县

晋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晋国历史文化展;第二部分为遗址发掘史展;第三部分为室内外墓葬及车马坑展。室内展示四组晋侯及夫人墓葬、三座车马坑。室外展示五组晋侯及夫人墓葬、七座车马坑。

大家跟随博物馆讲解员,参观了新石器、秦汉、金元明文化遗迹遗物及曲村—天马遗址等,深切感受“三晋之源”的历史魅力。

晋国博物馆,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晋国时光卷轴,成为山西省首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更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殿堂。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将晋国的千年兴衰、辉煌与荣耀重现在世人眼前。

进入博物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大门。精美的文物、详实的史料、生动的讲解,让内蒙古商会参观团一行对晋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晋国的起源到春秋霸主的崛起,从政治制度到文化艺术,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久远时代的故事。

青年企业家们驻足凝视着一件件古老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这些精美的文物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见证了晋国的繁荣与昌盛,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除了文物展示,博物馆还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晋国的历史。

步入晋国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晋侯稣陪祀车马坑,这是中国西周时期发现的最大车马坑,真车真马陪葬,尽显晋侯尊贵身份,比秦始皇兵马俑还要早600多年的历史。这些车辆不仅反映了西周“等级森严,兆域分明”的墓葬制度,更彰显了晋侯的显赫地位。而晋侯稣鼎,五件一组,形制纹饰相同,大小递减,内壁铭文与史书记载的“晋侯稣”相印证,为晋侯身份提供了确凿证据。

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鸟尊

博物馆内还有一件专供晋国贵族使用的稀世珍宝——龙流人足盘。其设计精巧,龙首流与立体角龙交相辉映,器足为四个裸体半蹲人形,盘内中心圆雕青蛙与外侧浮雕鱼纹相映成趣。这件器物不仅展现了晋国工匠的非凡构思,更体现了晋国先进的生产力水平,成为晋国辉煌历史的生动见证。在晋国博物馆中,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晋国的辉煌与荣耀,感受了晋文化的深厚底蕴。

复制的晋国战车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丰富了山西省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的历史知识,更培养了大家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通过与历史的对话,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丁村遗址是一处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中期的典型代表。丁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填补了中国40万年至12000余年间的古人类发掘空白,为旧石器文化研究和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宝贵资料。丁村遗址发现了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对研究丁村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选取,对复原打制技术及石器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丁村现存的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至清末丁村的民居群蓝瓦灰墙高低错落,恬静幽雅,比比相连的铁门深宅,使人赞叹不已。丁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是研究北方民间建筑格局、规律、手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民居建筑。

丁村遗址发现于195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周口店以外地区发现的首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备受关注 。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丁村遗址的50余处旧石器和化石地点,选取了其中的九龙洞遗址、过水洞遗址和老虎坡遗址3处遗址进行发掘 ,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

丁村人形态介于现代人和猿人之间,其门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相近而与白种人相差较远。1949年以前,在我国大陆上,仅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内蒙萨拉乌苏和宁夏水洞沟等少数几处遗址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初期和晚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至于中期的人类化石和文化尚属空白。丁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和文化的缺环,是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在古人类学和考古学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丁村遗址有相当丰富的动物化石,它们包括了7个目30个种或属。另外还有爬行类1种,鸟类1种,鱼类5种,软体类厚壳蚌及蜗牛30余种。这些种属有半数以上在当今世界已经灭绝。哺乳动物化石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玛象、斑鹿、方氏鼢鼠、原始牛等二十八种。

丁村遗址出的动物化石,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更新世中期晚段和更新世晚期阶段的物种类别,表明了当时的山西并不像今天这样寒冷干燥,而是湿热温暖,森林茂密,非常适合动物生长。

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南4公里处,村内遗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院落40多座,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

走入村庄,随处可见古朴的四合院,这些古院落以村中心的观音堂为中心,分为北院、中院、南院、西北院四大部分。

四个部分的房屋因建造年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明代房屋的装饰以彩绘为主,风格古拙稳重;清代房屋的装饰以木雕为主,雕工精细,造型优美。

丁村民居为研究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手法及格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位于晋陕峡谷中段,黄河北干流南段,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

万里黄河流经此地,水面由300米宽乍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跌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壶注水,故名“壶口”。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以壶口瀑布为核心,与周边黄河峡谷、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风景壮美奇绝、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黄河纤夫的记忆

壶口瀑布巨浪滔天、声若雷鸣、惊涛拍岸,形成“水底冒烟”“彩桥通天”“群龙戏浪”“谷涧生雷”等奇观,周围还分布着“十里龙槽”“孟门夜月”“禹帽峰”“古渡口”等自然人文景观。

这是自然与力量交织的壮丽诗篇。这里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站在瀑布前,你会被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滔滔不绝的水流所震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沸腾起来。

壶口瀑布不仅是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在这里,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们感受到黄河母亲的磅礴与慈爱,也领略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与壮美。

山西有一处神圣庄严又别具乡情之地,历史文化深重,民俗风情别致,它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被誉为“华人老家、根祖圣地”。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3年至永乐15年,近50年的时间里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了18次大规模的官方移民活动,百万民众从大槐树下被迁往京、冀、豫、鲁、皖、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根雕大门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寓意大槐树后裔同根、同源、同祖、同心。

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根”字由我国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所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浓浓的桑梓之情,道尽凝结于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乡之感。

《移民浮雕图》由青铜制成,长23.68米,高4.48米,是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黄剑根据明代迁民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创作而成,以书画长卷的形式展现移民之始、移民惜别、移民途中的故事。

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此为民国三年在一棵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的遗址,其修建者景大启、刘子林等人都曾在山东、河南等地为官,为使游子有归乡祭奠之所,他们广募商绅义士几经波折终于修建成了这一遗址。

二代槐树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于上世纪70年代干枯,现在对它进行了加固保护,树虽已死,意义犹存。旁边枝繁叶茂、茁壮成长的第三代槐树,有近百年历史,接替了一二代槐树,担负起守护槐乡之责。

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层重檐,廊围四边,十字歇山屋顶与仿明戏台连为一体,其高度、跨度乃三晋之首,其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

祭祖堂的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天下民祭第一堂。

石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

山西省内蒙古商会青年企业家们认为,此次组织的赴临汾市曲沃县晋国博物馆、襄汾县丁村遗址、吉县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园参观鉴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伟大历史变迁的深入探索和演进追踪。大家感到,内蒙古商会的青年一代,要很好地学习历史,对照历史,记忆过去,展望未来,珍惜幸福生活,创造幸福生活,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进。

THE END
0.长治九龙洞风景区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九龙洞风景区一周天气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长治九龙洞风景区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jvzquC41{q{/e}wkr0ipo8|gcvnft8hjcpm{jr>231753;7::0nuou
1.铜仁九龙洞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九龙洞一周天气预报【携程攻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铜仁九龙洞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jvzquC41{q{/e}wkr0ipo8|gcvnft8yqpixfp?=21477;;3jvor
2.台州也能泼水成冰了?最低温16.8℃,已破历史低值!临海括苍山-16.8℃,已经突破历史极值。有气象记录以来,括苍山最低温是-16.5℃,出现在“世纪寒潮”来袭的2016年。 有网友形容天气冷,喜欢用一个词“冷到炸裂”,临海一个公园的水管真的因为冷,炸裂了! 这个公园在临海河头,叫鹳溪公园,公园里有个“乡贤林”,种了不少樱花,隆冬时节,全部成了光杆子。 jvzq<84v|0€kqu3eqo4dp8y|zy532;6231z32;6232?`4:>65:980|mvon
3.碧江:翻阅历史六百年锦江河畔谱华章  市民陈柯志向记者介绍他们眼中碧江标志性建筑物有锦江广场、梵净山、中南门古城、西门桥、九龙洞、智慧跑道,还有很多很多。   关于铜仁,不同年龄的铜仁人有着不同的印象。有的记忆还停留于解放初期,有的记忆是现在的高楼大厦、铜仁市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沿江步道,这些不同的记忆碎片,勾画出了铜仁几十jvzq<84dls}fpvnpi0mpi7hp1lpcl87246734?4424:24;;a67914=3ujvsm
4.刘剑铜仁学院刘剑,男,汉族,1989年7月生,贵州威宁人,中共党员,农业推广硕士,副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现任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政办主任。 一、主要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的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教育背景 2009.09-2013.07,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jvzquC41yy}/iƒyte0kew7hp1i~z1rshq1715943386/j}r
5.壶关九龙洞风景区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九龙洞风景区一周天气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壶关九龙洞风景区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jvzquC41{q{/e}wkr0ipo8|gcvnft8mwiwgo3=9833=03=644:>/j}rn
6.铜仁大峡谷同时,天生桥和大峡谷景区还联合朱砂古镇、九龙洞、苗王城等景区,联手互相推送客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引流难题。[7] 2022年9月开始,铜仁大峡谷还与湖南凤凰古城达成合作意向,提出“来铜仁大峡谷包机,游凤凰古城沱江泛舟”的口号,推动景区在贵阳、长沙、重庆等500公里以内省会城市名号更响亮。[5] 2023年11月,贵州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3>::92>4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