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花式种树驯服库布其

沙产业理论,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预言创建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将是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如今,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奋斗下,先哲的构想正变成现实。

库布齐沙漠,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因此得名,又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

如今,这条黄龙如今在“迎风坡种树法”、“沙障法”、“微创种植法”、“甘草治沙法”等等技术的运用下,不但被驯服变绿,而且还成了当地治沙企业和群众的聚宝盆。

“那时大漠里,生活实在太苦。好不容易种上的麦子,大风一来就全埋了。低矮的土房子,在一夜大风后,被沙子埋得死死的,门都打不开,只得从窗户口把沙子扒开,爬出去。到了断粮的时候,全家人只能吃野草籽。父亲就决心卖羊种树。”高二云说道。

沙漠对库布其人来说是深深的痛,内蒙古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高二云的父亲高树林,是村里敢于同沙漠斗争的第一人。

在沙漠中,这种斗争更需要策略和智慧。正是缺少科技参与,库布其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在治沙实践中,库布其逐渐闯出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这条路成为了沙治的“高速路”。近日,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组织召开评定会,专家委员会认为,经过3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治理区流动沙地从总面积的73.3%减少到44.5%,固定半固定沙地从总面积的26.7%提高到55.5%。

创新种植方法成就治沙利器

“传统的人工治沙方式,先挖坑再种树,人均日种约2亩,苗木成活率不足30%。利用‘微创种植法’,10秒就可种植一株沙柳,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成活率提高约60%以上。”69岁的陈宁布,是杭锦旗道图嘎查村老支书,种树护树20多年,树是他最好的“伙计”。

“微创,是借鉴医学微创手术的概念。在2009年之后,我们主要采取微创气流法造林,即以常水压为动力,在沙地冲出栽植孔洞,然后将浸泡后的灌木条插入栽植孔中,使苗条与沙土层紧紧结合。”亿利沙漠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吉树说。

看似简单的“微创植树法”可使树木成活率由20%提高到80%以上,且十几秒就可以种一棵树,大大提高了植树效率,是库布其治沙植树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仅亿利集团利用该技术就已治理库布其沙漠150余万亩。

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的亿利生态治理区,是库布其沙漠最难治理的硬骨头。然而,这里出现了绵延上百公里的森林带,在森林覆盖的地带,看到了水鸟,听到了蛙声。

“在无人区治理中,我们采用了飞播与无人机治沙技术。库布其设有专门的飞播机场,在流动沙丘上采取地面处理、分播、复播、重播的方式进行飞播造林。利用卫星定位导航辅助的无人机,携带专利凝水剂包裹的植物种子,将包衣的种子射入土中,并利用高倍数凝水剂携带的水分满足种子初期生长发育用水需求。”亿利治沙专家韩美飞说。

产业化治理是治沙灵魂

“当年的‘甜根根’(甘草)今天真正成为了‘甜根根’,种植它每年能收入上万元。”牧民白音道尔计祖辈生活在库布其沙漠,到处都是明沙,缺水、出行难,吃了上顿没下顿,是他小时候生活的记忆,治沙后来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在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中,甘草总是“打头阵”,它有何神奇之处?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亿利阿木古龙甘草产业示范园,科技日报记者看到,这里自创了让竖着长的甘草横着长的技术,让1棵甘草的治沙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

从此,库布其沙漠的梁外甘草(乌拉尔甘草)走出了沙漠,走向了全国。

“农牧民种植1亩甘草的年收益400至450元,两三年就可以把沙漠变良田,每亩价值1至2万元。”亿利集团扶贫办主任郝亮舍说,甘草还可以做成药品、食品,拉动以甘草为主线的产业链。目前,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模式已覆盖我国几大沙区,面积达132万亩,预计5年带动脱贫5万人。

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

30多年前,在沙漠种菜是件不可想象的事儿。大黄、茄多多、四粒红花生……在甘草产业示范园内,就种着多种蔬菜、水果。这些种子从哪里来?

来到距此不远的种质资源库,记者发现有20多名工作人员中,90%以上都是硕士研究生。

在种苗组培室,瓶瓶罐罐里面都是培育好的幼苗,草莓、黄瓜、西红柿……这都是用科技孕育出来的致富金种子。

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杨文斌说:“沙地其实是个‘聚宝盆’,尤其是沙生植物。比如甘草,不仅是药材,而且固氮量大,是名副其实的‘固氮工厂’。”

沙漠怎么变成良田?靠的是科学治沙:种树治沙时,选择主要种植豆科类,经年累积,形成的“生物固氮”效应,使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这被称为“沙漠奇迹”。

“我们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已搜集了1000多种,培育并大规模成功运用了238种。不仅利用当地的原生态植物,还引进了同纬度其他地区的耐寒、耐旱、耐盐碱‘三耐’植物,丰富了库布其沙漠的植物多样性。”亿利库布其沙漠研究院研发工程师苏建英说。

不到20年时间,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

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治沙技术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河北等地成功复制,而且已向沙特、蒙古等“一带一路”国家推广,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THE END
0.西北的种树人种树项目地 在荒漠化地区,流动沙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大,刮大风时从沙丘上吹起来的沙尘是最多的,也是飘散最远的。 今年春种,民勤依旧采用草方格沙障+种梭梭的方式,来固定沙丘,降低流动性,减少带到空气中的沙尘。 刚开工的时候,刮风降温带来了难得的降雪。春季降雪在沙漠里比较少见,对荒漠土壤墒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jvzq<84yyy4junsnkp4dp8xha8<3D=8G:;91C=H66::C4KK3GG772=KE6a81;h:F2GJCDM;:30nuou
1.你可以在腾格里沙漠种树,请加入“百万棵树计划”据介绍,腾格里沙漠是中国第四大沙漠,流动沙丘比例高达66%,据称是扩张最快的沙漠。其主要原因,除了干旱和风,就是人们滥伐树木、过度放牧破坏草原,令土地失去植物覆盖。 相关数据显示,一直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一秒钟,就有78平方米的土地被荒漠化侵蚀。每年春天,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的阿拉善左jvzq<84yyy4dl{gcrr4dlw3ep1v04<77454ivvq
2.支付宝树苗攻略,支付宝果树红包树接啥果子帝一应用蚂蚁森林证书,是当您的蚂蚁森林能量搜集到可以种植树时,可以在蚂蚁森林页面-右上角种树页面申请种植真树,申请后会有公益机构认领这棵树苗,帮助您在现实中种下这棵树,同时由系统给您颁发一张唯一证书,证明您的种树成果。颁发的证书,您可以在种树页面进入【我的森林地图】页面的左上角查看。 jvzq<84yyy4ek‚ncrr4dqv4fqe5yk}tpi1:7897:0jznn
3.我,19岁跑到沙漠种树,几个月就赚了28万在沙漠里种植,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影响树苗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说,风对植物成活率影响就很大。沙漠里,每到春天种植的季节,风刮得特别厉害,我们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挡住风沙,尽量使它少流动。要不然,一场大风一过,种下去的树苗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丰富,这种情况没少出现,导致树苗成活率极低。 还有沙漠里的水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3872136:9<=:989`39>95:>88<3ujvsm
4.种树题目答案解析,种树题目答案解析1在一圆形的花坛周围种树,已知花坛的周长为50米,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的话,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 A.9 B.10 C.11 D.12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单选题] 《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 )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C.其莳也jvzquC41yy}/3;ykmw4dqv4vkm{0ux2'G9+B9.=F'G<&C9*;30nuou
5.“不毛之地”变“塞上绿洲”后,种林防沙让他们收获第一桶金起初,参与南沙梁生态治理的种林人面对的是干涸缺水、寸草不生的流动沙丘。为了让树木在沙漠扎根,李岩在内的基层林草人经过种植“先锋树种”、撒草籽等前期诸多工程,才最终将沙丘固定,种植下一棵棵樟子松,有了这百万亩樟子松造林的葱茏。 “不同的沙地类型有不同的治理措施,比如在流动沙地种树最首要做的一点就是固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375d::55;9=/j}rn
6.荒漠上种树社会新闻早几年种植的梭梭林里已经出现兔子、野鸡、鹅喉羚、狐狸、老鹰等野生动物,生态链逐渐恢复,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图为甘肃省民勤县昌宁镇四方墩滩上,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珠海苏州南京的志愿者们来到民勤种梭梭,治理荒漠化。他们经过一个沙丘时兴奋地跳起来欢呼。jvzquC41yy}/fƒ|yy0ipo8}kpyko1|mgjwoykw|gp1814:551v814:5538e32;7;786/j}r
7.57年接力种好“治沙树”昔日黄河故道今变沃土良田新浪山东上世纪末,这里还是一个沙丘遍布、茅草丛生的穷沙窝,全村1100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治穷先治沙,治沙必造林。”从1979年开始,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田洪勋带领村民开始平沙丘、填沙坑,通过种植刺槐、杨树、法桐固定住流动沙丘。“六个大沙丘占了全村三分之一的地,最后我们消灭了5个大沙丘。”田银生说。如今在田马园jvzq<84uf0yjpj3eqo4dp8kkpctdg872433196791fkucrq/kmwdk‚m9;99;9>0ujznn
8.生态大漠绿色长城——鄂尔多斯在毛乌素沙地绿色年复一年的综合治理,乌审召有效地锁住了一道道“沙漠黄龙”,“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料、要树”的“四要”誓言渐渐变成现实。据统计,当时17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有近6万亩寸草不长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 历史将这一刻定格。为了生存全民治沙,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市的一个缩影。 jvzquC41kpkxu7soipkxu7hqo0io1|~uvgs0497213602B4234?:4A52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