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登坡技巧

穿雪板登坡技术是指滑雪者穿着雪板从山下向山上移动。登坡因技术水平、雪质、坡度和滑雪者自身体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登坡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山滑雪登坡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穿雪板登坡技术的种类

1.以登坡方向分类

(1)直登坡

直登坡所运用的技术有(双板平行)横登坡、八字登坡。

(2)斜登坡

斜登坡所运用的技术有双板平行斜登坡、半八字登坡。

(3)曲折登坡

曲折登坡又可称S字登坡,是由两个以上斜登坡组成,折拐处采用原地变向技术。

2.以登坡的技术动作分类

(1)横(梯状)登坡。

(2)八字登坡。

(3)半八字登坡。

(4)双板平行斜登坡。

横(梯状)登坡

1.横登坡的含义

横(梯状)登坡是指双雪板平行地横在山坡上,基本与滚落线垂直的登坡。横板登坡技术是高山滑雪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之一。

2.应用范围

(1)初学者感悟雪性,体验立刃及双板交替承重。

(2)用于各种坡面,特别是陡坡面及各种雪质的登山。

(3)可用于直登山、斜登山、曲折登山。

3.动作要领

(1)呈斜坡"穿雪板站立姿势"。山下板立住内刃,山上板立住外刃,用此双刃轮换承重刻住雪面。

(2)双雪杖插于体侧较远处支撑维持平衡,一般不参与动作,也可以与同侧的雪板同步横移。

(3)山下板内刃承重,提抬山上板向上迈移一定距离落地并用外刃刻雪承重。

(4)提抬山下板向山上板平行并拢,接着用内刃刻雪承重。

(5)横板登坡动作熟练后,每步距离可逐渐加大。

4.斜上横登坡

(1)如有必要可由纯横登坡扩延到斜上横登坡,即山上板提抬后向斜上方迈移,而不是纯横向。山下板登伸后提起向山上板跟并。

(2)双雪杖可同时或者随同侧雪板单只向体后支撑,防止雪板向后倒滑。

(3)身体要跟住山上雪板的移动距离与速度。

5.注意事项

(1)随之坡度增大,雪板的立刃也应加大。

(2)雪板始终保持立刃与平行状态。

八字登坡

1.八字登坡的含义

八字登坡是面对滚落线,两只滑雪板呈倒八字、立内刃状态,直线向山上登坡。

2.应用范围

(1)用于缓坡及中缓坡面的直线登坡。

(2)用于快速登坡。

(3)登坡过程中需随时变向及停住的场合。

3.动作要领

(1)身体面向山坡,两只滑雪板前部向外展开呈倒八字型,双板内刃刻住雪面,身体左右对称。

(2)双手心握住雪杖把柄的顶端,将双雪杖撑于体后两侧,防雪板向后倒滑。

(3)左板内刃刻雪承重,提抬右板向右上迈出,同时撑动右雪杖,左雪杖前提,上体微倾,向前跟住。

(4)右板落地内刃刻雪承重,提抬左板向左上迈出,同时撑动左雪杖,右雪杖前提,上体微倾,向前跟住。

(5)角度大的坡面,滑雪杖还可以在体前支撑。手握住雪杖握柄,迈左板时提左杖,右板蹬雪,右杖撑动,迈右板时提右杖,左板蹬雪,左杖撑动。

(6)注意板后不要交叉,迈出的步幅不宜太大,以防脱滑。

半八字登坡

1.半八字登坡的含义

双雪板呈半八字型斜向登坡的方式称为半八字登坡。

2.应用范围

半八字登坡与横板登山相结合用于斜向登 坡及曲折登坡。

3.动作要领近似八字登坡,首先呈"斜坡穿雪板站立姿势",上板

外刃承重,下板前端向外展开用内刃刻住雪面,双板呈半八字型状态。山上板斜运行,山下板也可能与滚落线垂直。

滑降技术

滑降技术包括犁式滑降,直线滑降,斜线滑降等。滑降技术是高山滑雪技术的基础,必须掌握。

犁式滑降技术

选一条长一点(500米),坡度缓一点(5度),宽度大一点(50米),经雪道机修整过的滑雪道。

穿好滑雪器材,将两只滑雪板的后部向外推出,呈内八字状,膝盖向前向内顶,上身稍向前倾,两脚平均负担体重,用两只雪板的内刃卡住雪面向坡下滑行。

两只滑雪板形成的角度越大,阻力就越大,滑行也越慢,反之阻力就变小,滑行就加快。在滑行中需要不断的改变这种角度的大小,以体验由此带来的速度变化。

初学者可将此技术用于滑降中的减速和停止。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滑降中的加速运动控制为匀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直线滑降技术

两只滑雪板保持平行,雪板的间距与肩宽相同即可,双脚平均承受体重,身体微微下蹲,上身稍向前倾并自然放松,目视前方,沿滚落线方向滑行。此滑行过程呈加速状态,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滑雪者在滑行过程中保持双板平行,间距相等。

这个阶段主要练习在保持双板平行的快速滑行中如何掌握身体的重心,即做到在滑行中不摔倒,达到目的后,你就完成了直线滑降技术的练习。

然后在一次滑降过程中将上述两种技术动作交替使用,即当滑行速度过快时采用犁式滑降技术减速,当滑行速度较慢时采用直线滑降技术加速。

斜滑降技术

斜滑降是指滑降的路线与滚落线呈一定角度的滑降过程.

选一条坡度为15度左右,宽度为60米左右,减速区长一些的滑雪道。滑降过程中上身保持直立,膝盖向山上侧顶,两只滑雪板保持平行,山上侧的滑雪板稍微突前。

靠山下侧的滑雪板承担体重,立刃后卡住雪面。山上侧的滑雪板轻浮于雪面,不要立刃,身体从后面看呈弓形,向斜下方滑行。

当需要停止时,用力蹬山下侧的滑雪板,使滑雪板的滑行方向向山上侧转,滑雪板就会慢慢的停下来。学好斜滑降技术可为进一步学习转弯技术打好基础。

转弯技术

转弯技术包括犁式转弯、犁式摆动转弯,双板平行摆动转弯等等。

犁式转弯技术

在相同的滑雪道上,穿好滑雪器材,身体呈犁式滑降姿态,如果要向左转弯,就将重心移到身体的右侧,右腿承担体重,膝盖要向内向下压,让右侧滑雪板立刃的同时用力向外蹬右的滑雪板,身体就会慢慢的向左转动。

将此技术要领换到侧,身体就会向右转动。在犁式转弯中,承担体重的滑雪板为主动板,另一只为从动板。主动板受到的下压力量越大,转的弯就越小,下压力量越小,转的弯就越大。

如果两只滑雪板轮换变为主动板,那么其滑行过程就是连续的犁式转弯。在改变转弯方向时,身体重心的改变和左右腿用力的改变同时进行。其它的姿势与犁式滑降姿势相同。犁式转弯适用于坡度不太陡的地形,由于它技术要领简单,很适合初学者使用。

犁式摆动转弯技术

犁式摆动转弯技术,就是在犁式转弯过程的后半段,加从动板向主动板的平行和靠拢过程。

首先从右向左斜滑降,右腿承担体重。当需要向右转弯时,将滑雪板的后部向外推出,呈犁式滑降姿态,同时增大左侧滑雪板向外的推力,身体随之向右侧发生转动,其重心也从右腿向左腿逐渐转移,当你的瞬间滑行方面与滚落线平行并且超越后,左腿就承担了体重,左腿的滑雪板成为主动板,右腿的滑雪板轻浮于雪面。

THE END
0.小车门口坡度应该多大才合适小车门口坡度一般不超过15%才合适。这一数值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得出的,旨在保障车辆平稳、安全通过。入口和出口处直线缓坡3.6米范围内设为7.5%,弧线缓坡2.4米内也是7.5%,可避免车辆前后底盘磕蹭。不同类型坡道如直线式、折返双坡道、L坡道等,对宽度、坡度及休息平台深度也各有规定,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为小车出行创造良jvzquC41yy}/rlfwvq4dqv3ep1pyym46:5706A83;;=30qyon
1.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国家法规3)当坡道纵向坡度大于 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坡段,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 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4m,曲率半径不应小于 20m,缓坡段的中心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大型车的坡道应根据车型确定缓坡的坡度和长度。 jvzq<84yyy4dpyftmkth0xwi1ipgi896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