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是跨系科、跨专业、多门类的融理、工、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电子商务系、自动化系、教育技术系、信息管理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和公共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10余个二级单位。有智能计算与复杂系统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为培养各类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软件和软件工程),重庆市计算机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资料室、实验室用房17000余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价值达2700万元以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217人;教学科研人员157人,其中正高15人,副高43人,博士31人,硕士102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横向项目200多项,共获得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获得专利8项,已完成国家标制定14项,已获准立项9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重庆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共计5项。学院近几年为培养各类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良好氛围。与中科院计算研究所、德国西门子公司、重庆宏信软件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西南大学语义网格实验室”、“商务智能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西南大学西门子先进控制研究室”。yle="border:1px solid #CCCCCC;"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所在办公楼yle="border:1px solid #CCCCCC;"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机房二、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一)招生概况学院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87名。凡应届本科相关专业毕业生、相关专业在职工作人员以及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专科毕业(应提供两位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40岁以下均可报名。各个专业均招收重点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生和委托培养生。凡以第一志愿考上的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将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报考条件以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二)招生学科(专业)相关介绍1、博士招生目录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023-68252352)导师招生人数6考试科目备注0701 数学0701Z1 智能计算与复杂系统01应用逻辑与智能系统张自力邓辉文①1001英语②XXXX人工智能③XXXX复杂网络欢迎计算机类考生报考02计算模型与复杂网络邓 勇同上03智能信息处理刘光远同上04情感计算与人机交互刘光远同上0714 统计学01 海量数据统计与分析张自力①1001英语②2089数据挖掘③3012应用概率统计2、硕士招生目录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023-68251056)导师招生人数66考试科目备注040110教育技术学01新媒体技术与未来教育涂 涛教 授奚晓霞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多媒体技术及其教学应用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02数字化学习资源瞿 堃副教授同上03网络与远程教育刘革平教 授同上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01嵌入式系统肖国强教 授张凤翔副教授叶 明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操作系统2、软件工程02智能机器人王宇俊教 授同上03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周代英教 授瞿泽辉教 授李立新副教授吕家恪副教授同上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1数据库与智能检索技术余建桥教 授熊海灵副教授吴春明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操作系统2、软件工程02网络应用与Web智能唐 雁教 授张 虹副教授邹显春副教授尹世群副教授同上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01多Agent系统与复杂网络张自力教 授邓 勇教 授杨 明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操作系统2、软件工程02语义网与面向服务计算李 莉教 授黄智兴副教授王 芳副教授同上03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系统邓辉文教 授刘光远教 授刘 枫教 授邓 勇教 授雷开友副教授汪 璇副教授熊 清副教授同上04数字媒体信息处理肖国强教 授陈 坚副教授李 晓副教授同上0812Z1计算机控制技术01计算机控制系统刘 枫教 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操作系统2、软件工程02先进控制技术及复杂系统王宇俊教 授黄 伟副教授赵亦欣副教授周代英教 授瞿泽辉教 授同上083500软件工程01智能软件工程张自力教 授杨国才教 授欧 灵副教授赖祥伟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操作系统2、软件工程02软件与软件工程理论唐 雁教 授李 莉教 授陈 武副教授同上03软件测试工程丁晓明副教授周竹荣副教授周彦晖副教授同上04农业信息工程余建桥教 授杨国才教 授武 伟副教授同上120501图书馆学01知识组织与服务邓小昭教 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信息管理基础④845信息组织与检索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信息传播学2、计算机基础综合02数字图书馆郑 宏副教授同上03图书馆管理阮建海研究馆员同上120502情报学01信息用户与服务邓小昭教 授李 健副教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4信息管理基础④845信息组织与检索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信息传播学2、计算机基础综合02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阮建海研究馆员黄敏副教授同上03信息组织与检索张 敏副教授韩 毅副教授同上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是跨系科、跨专业、多门类的融理、工、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电子商务系、自动化系、教育技术系、信息管理系、教育信息技术系和公共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10余个二级单位。有智能计算与复杂系统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为培养各类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智能软件和软件工程),重庆市计算机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科研、资料室、实验室用房17000余平方米,教学实验设备固定资产总价值达2700万元以上。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职工217人;教学科研人员157人,其中正高15人,副高43人,博士31人,硕士102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横向项目200多项,共获得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获得专利8项,已完成国家标制定14项,已获准立项9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重庆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共计5项。

学院近几年为培养各类人才搭建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良好氛围。与中科院计算研究所、德国西门子公司、重庆宏信软件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了“西南大学语义网格实验室”、“商务智能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西南大学西门子先进控制研究室”。

yle="border:1px solid #CCCCCC;" />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所在办公楼

yle="border:1px solid #CCCCCC;" />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机房

二、全日制研究生招生

(一)招生概况

学院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87名。凡应届本科相关专业毕业生、相关专业在职工作人员以及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专科毕业(应提供两位相关专业高级职称专家推荐书),40岁以下均可报名。各个专业均招收重点理工大学推荐免试生和委托培养生。凡以第一志愿考上的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将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报考条件以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

1、博士招生目录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023-68252352)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1 数学

0701Z1 智能计算与复杂系统

01应用逻辑与智能系统

张自力

邓辉文

①1001英语

②XXXX人工智能

③XXXX复杂网络

欢迎计算机类考生报考

02计算模型与复杂网络

邓 勇

同上

03智能信息处理

刘光远

同上

04情感计算与人机交互

刘光远

同上

0714 统计学

01 海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张自力

①1001英语

②2089数据挖掘

③3012应用概率统计

2、硕士招生目录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023-68251056)

导师

招生人数

66

考试科目

备注

040110教育技术学

01新媒体技术与未来教育

涂 涛

教 授

奚晓霞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

多媒体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02数字化学习资源

瞿 堃

副教授

同上

03网络与远程教育

刘革平

教 授

同上

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01嵌入式系统

肖国强

教 授

张凤翔

副教授

叶 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2智能机器人

王宇俊

教 授

同上

03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

周代英

教 授

瞿泽辉

教 授

李立新

副教授

吕家恪

副教授

同上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1数据库与智能检索技术

余建桥

教 授

熊海灵

副教授

吴春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2网络应用与Web智能

唐 雁

教 授

张 虹

副教授

邹显春

副教授

尹世群

副教授

同上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多Agent系统与复杂网络

张自力

教 授

邓 勇

教 授

杨 明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2语义网与面向服务计算

李 莉

教 授

黄智兴

副教授

王 芳

副教授

同上

03计算智能与智能控制系统

邓辉文

教 授

刘光远

教 授

刘 枫

教 授

邓 勇

教 授

雷开友

副教授

汪 璇

副教授

熊 清

副教授

同上

04数字媒体信息处理

肖国强

教 授

陈 坚

副教授

李 晓

副教授

同上

0812Z1计算机控制技术

01计算机控制系统

刘 枫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2先进控制技术及复杂系统

王宇俊

教 授

黄 伟

副教授

赵亦欣

副教授

周代英

教 授

瞿泽辉

教 授

同上

083500软件工程

01智能软件工程

张自力

教 授

杨国才

教 授

欧 灵

副教授

赖祥伟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2软件与软件工程理论

唐 雁

教 授

李 莉

教 授

陈 武

副教授

同上

03软件测试工程

丁晓明

副教授

周竹荣

副教授

周彦晖

副教授

同上

04农业信息工程

余建桥

教 授

杨国才

教 授

武 伟

副教授

同上

120501图书馆学

01知识组织与服务

邓小昭

教 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信息管理基础

④845信息组织与检索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信息传播学

2、计算机基础综合

02数字图书馆

郑 宏

副教授

同上

03图书馆管理

阮建海

研究馆员

同上

120502情报学

01信息用户与服务

邓小昭

教 授

李 健

副教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4信息管理基础

④845信息组织与检索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信息传播学

2、计算机基础综合

02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

阮建海

研究馆员

黄敏

副教授

同上

03信息组织与检索

张 敏

副教授

韩 毅

副教授

同上

(三)参考书目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参看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资料。

083500软件工程

参看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资料。

120501图书馆学

1、《信息管理导论》 党跃武、谭祥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信息组织》 马张华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3、《信息检索》 焦玉英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管理信息系统》 黄梯云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三版

120502情报学

1、《信息管理导论》 党跃武、谭祥金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信息组织》 马张华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3、《信息检索》 焦玉英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4、《管理信息系统》 黄梯云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三版

040110教育技术学

1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 赵子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祝智庭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 《传播学》 赵培仁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

(一)专业学位简介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招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

321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023-68251056)

招生人数

15

考试科目

备注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04心理学基础

本专业复试科目:多媒体技术及其教学应用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教育技术学导论

2、教育传播学

085211 计算机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9工程综合

本专业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085212 软件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9工程综合

本专业复试科目: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

1、操作系统

2、软件工程

(三)参考书目

现代教育技术(420114)

1、心理学基础参考:《心理学》(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黄希庭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ISBN:7532053636

复试科目:《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第5版)(含光盘),赵子江,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094357,2007年4月

同等学力加试:

1、《教育信息化概论》,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2、《教育传播学教程》,奚晓霞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0112计算机技术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 麦中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 吴功宜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编著1993年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4、《软件工程》 张为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430113软件工程

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 麦中凡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 吴功宜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编著1993年第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4、《软件工程》 张为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四)报名对象和条件

(五)学习方式和年限

四、在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

(一)报考条件及招生对象

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均可以报考。招生对象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学校在录取时一般按有学位和无学位分开从高到低录取。注:党校学历及地方学历均不予认可。

(二)考试方式及内容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语种为英语或日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录取分数线一般为国家公布的分数线。 “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申请参加学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GCT”考试前,招生单位将在重庆举行GCT考前辅导。第二阶段,符合工程硕士招生“GCT”成绩基本要求的考生按学校通知参加学院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三)培养方式、培养费及学习年限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学校与单位合作培养,可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送培单位应保证被录取的在职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设计)工作,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从入学到获得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至2年。

五、奖助体系

改革后的研究生资助体系由四部分组成:研究生奖学金、“三助”津贴、医疗保障和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研究生奖学金包括基本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社会捐助奖学金。基本奖学金和“三助”津贴只面向非在职研究生。

学校分步推进研究生资助经费分担制,导师应用科研经费增强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在保证基本资助额度的基础上,导师可根据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增加科研工作补贴。

(一)基本奖学金

基本奖学金用于资助非在职研究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津贴,资助期限不超过三年,其中生活费每学年按10个月发放,具体标准见表1。

表1: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设置标准

类别

等级

占研究生总

人数的比例

基本奖学金

学费奖励

基本生活津贴

硕士生

一等

70%

资助全额学费

5000

二等

30%

资助半额学费

5000

(注: 1. 专项培养计划研究生按照入学时所签定的协议享受相应的基本奖学金 2. 执行招生当年度学校公布的研究生学费标准)

硕士生基本奖学金每学年通过考核进行评定,实行动态管理。第一学年根据考生初试、复试综合成绩排名,确定所录取研究生获基本奖学金的等级。第二、三学年奖学金等级,根据综合考核的成绩,由硕士生提出申请,导师提出建议,由各培养单位审核,最后报学校审批。

免试推荐的硕士生第一学年享受二等以上基本奖学金,以后每学年纳入同年级硕士生考核评定。

(二) 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分为四个等级,面向全体研究生,奖励优秀和拔尖人才。

(三)社会捐助奖学金是指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的各类特别奖学金,面向全体研究生,奖励优秀和拔尖人才。

(四)“三助”津贴:所有研究生均可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科研工作,在完成科研任务后获得相应的助研津贴。硕士生助研津贴由导师的科研经费提供,具体标准由导师根据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情况确定。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每年设置一定数量的助管和助教岗位,提供300元/月的资助,所需经费由学校和各培养单位共同承担。

(五)医疗保障:学校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对所有非在职研究生执行医疗保障统筹政策。

(六)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面向全体研究生,奖励科技创新优秀人才。

六、就业前景

以国家就业政策为依托,结合学院与毕业生实际情况,进行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就业。历年我院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都很高,除极个别特殊原因外毕业生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反映也较好。我院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主要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区。

九、咨询联系方式

1、研招负责人:李平 咨询电话:023-68251056 传真:023-68252051:

THE END
0.设备类资产的通知西大实设〔2025〕76号1.2025年下半年(7-12月)需购置的资产,需在申购时同步提交资产配置预算明细;无资产配置预算明细的项目,需提供经费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的情况说明,并附购置资产明细清单,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后方能购置。通过审批的项目,申购时需在采购平台中以附件的形式上传以上资料。 jvzquC41u{yce7xyw0kew7hp1ktgq8628853:B90jvs
1.西南财经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2024/06/06 西南财经大学2024年6月固定资产处置公告 2023/12/04 关于资产配置预算填报事项的通知动态2025/09/10 国有资产管理处集中传达学习学校秋季学期中层干部 2024/12/17 弘扬“两路”精神—国jvzquC41i|i/u€zhg0kew7hp1
2.关于印发《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已经学校2021年第1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南大学 2021年4月23日 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jvzquC41zfjbi7xyw0kew7hp1ktgq86297524?70jvs
3.学校召开2023年第一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023年6月25日,学校召开2023年度第一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校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卫国及副校长赵国华、葛信勇出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财务部相关工作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由赵国华主持。 会议听取了财务部关于2022年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整改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汇 jvzquC41eyi/u€z0gf{/ew4kphu03;86146577mvo
4.审计舞弊论文通用12篇这里所谓股票期权激励,是指商业银行高管人员享有在与银行资产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以预先协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银行股票的权利,其实质是让银行高管分享部分利润的索取权,使银行业绩成为其收入函数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从而将银行管理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效解决高管行为短期化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构建行之有jvzq<84fzj~/z~jujw4dqv4jcq}fp8>58;8/j}rn
5.关于开展2024年度仪器设备、家具类资产清查盘点问题整改工作的(一)请各相关二级单位参照《2024年度仪器设备、家具类资产清查盘点问题整改方案》(附件1)完成本单位仪器设备、家具类资产盘点问题整改工作。并根据复盘抽查报告梳理需要整改的问题清单,完成本单位资产盘点问题整改及销项。 (二)于2024年12月23日前将本单位仪器设备、家具类资产整改结果报告提交至实验室建设与 jvzquC41u{yce7xyw0kew7hp1ktgq86288538990jvs
6.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附件【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 财资〔2024〕116号.pdf】已下载184次上一篇: 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财资〔2018〕98号 下一篇: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21〕127号 返回列表 jvzquC41u{yce7xyw0kew7hp1ktgq86247536>80jvs
7.国有资产管理类西南财经大学资产配置预算管理办法[2019-04-28] 西南财经大学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办法[2019-04-28] 西南财经大学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管理暂行办法[2018-10-18] 西南财经大学大宗设备维护保养及维修管理办法[2018-10-18] 西南财经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2018-10-17] jvzquC41i|i/u€zhg0kew7hp1i€{f8l{|emmn7mvo
8.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范文通过几年来资产软件应用、管理员培训、评估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我区各学校对固定资产工作的认识逐年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资产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趋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深入调研,科学配给,与时俱进地做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578/j}rn
9.关于印发《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已经学校2021年第11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西南大学2021年4月23日 西南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jvzquC41v{~z0||w0gjv0ls1kplp1:5531858B3jvo
10.兰州大学资产处作者:西南大学财务处任元明 摘要: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办学的硬件保证和基础条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十分重要。本文探索将企业管理领域的“流程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运用信息化系统实现从预算管理、购置申请、招标采购、交付验收、建账建卡、使用管理、维修维护、调拨调剂、jvzquC41|ei/nƒz0gf{/ew4|jgthenkzwt0497412;3686;92<20qyon
11.丛阳滋校长在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是教会学生.第三个层次,要认真管束.我们讲,对于学生,教师要教育,要引导,更要管束.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都要管学生,对于问题学生要敢于管,更要善于管.在管理学生这方面,我们学校有一个现象,就是学生管理人员敢管,普通老师不敢管,班主任敢管,科任教师不敢管.学生有问题了,轻则不jvzquC41yy}/dsieh{4dqv4skvg0mouju~dlq4423;.3:44687:97mvon
12.2020年度艺术教育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考核报告中心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总资产达2800余万元,实验场地面积达27800平方米,实验教学教师达126人,专职管理人员在重庆市大学艺术学排行榜中仅次于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A级),与重庆大学并列获(B+等级)排名第四。1.制定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 示范中心制定《艺术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引进、培养管理办法》《艺术教育实jvzq<84{{z/{ƒsw0et0497512=258h:358b4;:5335qcpj0jvs
13.年度个人述职报告范文(10篇)20_年9月又参加了西南大学本科函授的学习。自己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指导公司固定资产、不动产盘点、资产转让、清理等工作。在清理了公司与利原公司的工程款后,指导与利源参与了公司经营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5、其他方面:配合年度财务决算审计工作、配合省公司_经理离任审计jvzquC41yy}/z~jzkng/exr1fqiy1wncpf{hg{jpuj{{jrgcqigp0qyon
14.西南大学财务部[2023-04-14]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暂行)(教财函〔2013〕55号) [2023-04-1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的通知》(教财厅函〔2020〕9号) [2023-04-1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0〕97号) jvzquC41eyi/u€z0gf{/ew4nkuz/l|uAydzsgnnf?3817
15.研究租金评估方法服务于租赁市场评估大师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 以上这些项目的计算比较复杂,有的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测算,有的需要按照有行业惯例和经验测算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8:95860qyon
16.实习单位鉴定意见汇总十篇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或者有的单位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等日常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制定和执行。二是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没有得到落实jvzquC41u{ml0zguj{/exr0ep5icx|gp17:3@8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