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系统学设计之《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视觉形象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与表现,通过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对视觉语言的理解,领会视觉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念,如综合诸要素和规律,寻求形象在空间中的合理位置、形象与形象之间的组合、重构形成的新视觉效果等。

1.对抽象形象的理解,学会分析各种形象的结构、特征,掌握形象变化的过程,并能将具象形象概括提炼,用点、线、面构造成抽象形象;

2.对美的原理和形式法则的理解,并进一步尝试对它的展开和应用;

3.理解空间与形象、形象与形象的关系,并能将其关系运用于实际设计作品中。

点是平面构成中最小、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点有位置和大小体积,大小是相对的。对于其它形体和空间而言,超过限度就会失去点的性质而成为面,所以形状没有限定,在于面积比重。也无所谓大小、虚实、颜色深浅、清晰还是模糊、文字或者图形、具象还是抽象,相对一个范围内它们的存在足够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点。无论点的外形扩展到多大,凡有中心点的形状及块面,内在表现始终是点。

点是力的中心,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在平面二维空间中,一个点可以表明位置,吸引人的注意力;两个点具有稳定作用,两点之间受张力作用构成视觉心理连线;三个点可以加强点的力量,构成直线或三角连线;多个点可使注意力分散,画面出现动感。

一点、两点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产生的感受

三点、多点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产生的感受

视觉与客观事实不相一致的现象。由于点所处的位置、色彩、明度、环境条件等的变化,会产生大小、远近、空间等一些错视现象。

线是平面构成中最具变化、最具个性的构成元素,分直线和曲线,不仅有长短,也有粗细;粗细超过一定限度或密集排列会转化成为面。

大体上粗的、长的、实的线有向前突出感,给人距离较近、有力的感觉;细的、短的、虚的线有向后退缩感,给人距离较远、锐利的感觉。

直线:简洁、明快、力量、通畅,有速度感和紧张感,有男性化倾向,表示静。

曲线:轻快、丰满、优雅、流动、柔和、节奏感,有女性化倾向,表示动。

粗线:厚重、醒目、有力、粗犷、壮实、敦厚。

细线:纤细、锐利、微弱、精致、挺拔、锐利。

长线:顺畅、延续、快速、有运动感。

短线:短促、紧张、缓慢、有延缓感。

水平线:安定、平静、广阔、具左右方向运动感,具有开阔、延伸、稳定感、呆板的感觉。

垂直线:严肃、庄重、竖立、具有上升、下降、稳定、挺拔、崇高的感觉,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

斜线:倾斜、不安、运动感、速度。

折线:具有节奏、危险、不安定的感觉,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具有节奏、运动、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的感觉。

自由曲线:具有浪漫、韵律、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的感觉。

线的错视指一种直接的画线间接地制造了另一种线的感觉。

相同的线,由于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错视

面是比点感觉大、比线感觉宽的大块形态,具有长度、宽度的二维空间,是平面构成形态中面积最大,同时具有一定表现力的构成元素。在画面中起到衬托点和线的作用。面可以是有形的,如图形、图片、文字,也可以是虚无的,如空白的画面、图形间隙等。

直线形的面:用直线任意构成的形态,轮廓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五角形、多边形等,给人的感觉坚硬、锐利、具稳定感,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曲线(有机)形的面:用自由的弧线构成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等,给人柔和、自然、舒适、抽象。

不规则形态的面:用直线和自由弧线随意构成的形态。如高山、花草、水墨的形状等,给人自然、生动、有灵性的视觉感受。

偶然形态的面:用特殊技法或偶然形成的形态,如敲打、泼墨、自流、断裂、书写等,是不完全受主观意念制约的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正形:是指画面上最吸引人注意的图形,通常也称为“图”。

负形:是指画面正形之外的空间形象,通常也称为“底”。负形起到衬托正形的作用。

1.提升画面设计感、层次感和丰富度。

2.作为信息承载体,可以强化与聚集内容。

视觉要素包括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肌理。要把概念的要素见之于画面,须通过形象并借其形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肌理才能体现。这些要素是人们实际见到的,所以,视觉要素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素。

形状:凡是具有位置、方向、明暗、色彩和肌理等因素构成的形,都是人的视觉所感知的形状。无论是自然形、人造形还是有机形、无机形,都构成了有“形”的世界。任何可见东西必定有形状,形状是可见的物体的外貌。

大小:形状的大小是比较而言的,而对比则是构成中形式美的要素之一。例如,花生和土豆相比,花生小;土豆和南瓜相比,土豆则小。这种比较是可以用尺测量出来的。

色彩:有了色彩,才能从环境中看清形状,所有的视觉形象都是由色彩和明度造成的。

肌理:肌理是物象表面的组织结构,可以是平而匀的一片,也可是粗糙的有触觉感。

关系要素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视觉要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要素决定的。

方向:形象的方向决定于观者的视觉方位,同时也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与其他形象的关系。

位置:形象的位置决定于形象与框架或骨骼单位的关系,任何一个形态的位置都和其他形态相比较而存在。

空间:形象的骨骼或框架中占有的空间。设计中某些形象可能有前进或后退的感觉,或在其他形象前面与后面。在平面设计中,空间是指幻觉的深度与立体感。

重心: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人们对形象会产生轻重、稳定与不稳定的感觉。在平面构成中,重心一般泛指人对形态所产生的心理上的均衡,自然界中一切形态绐终处在一种均衡的状态之中,人的行走或奔跑、飞鸟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都保持着其重心的平衡性,这也是一安定性。平面构成中的形状、色彩、肌理、大小等不同的视觉因素,都能对形象的重心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应。

实用要素包括:具象、意义、功能。实用要素是指设计的内容及功能方面,这方面在设计中万万不可忽视。

具象:如果形象是由自然或经人工所创造的各类物体所演变而成的, 就称之为具象。具象可以非常写实或装饰化,或近似抽象。

意义:是指设计有特别的含义,例如民间的一些图画蝶恋花、莲生贵子、连年有余、连升三级、马上封侯、喜上眉梢、吉祥如意、封侯挂印等等。

功能:设计的目的方面或使用方面所考虑的实用要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有关尺寸要求。

重复:同一基本形有规律地反复排列组合。重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既起到整体强化作用又加深了印象和记忆,重复的目的在于强调,强调形象的连续性和秩序性。重复构成由骨骼和基本型两部分组成。有些设计直接用重复形式来表现形象:如招贴中的图形编排、包装中的系列包装等。

近似: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是在重复基础上的轻度变异,它没有重复那样的严谨规律,比重复更生动、活泼,也更丰富,但又不失规律感。

渐变: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的构成形式。是表现节奏和韵律最为突出的形式之一。

发射: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向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有离心式发射、向心式发射、同心式发射、移心式发射、多心式发射,是表现节奏和韵律最为突出的形式之一。

空间: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特异: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密集: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对比: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可分为空间对比、聚散对比、大小对比、曲直对比、方向对比、明暗对比。

打散:打散重构是以变异为原则,将形象进行分解,再根据美的形式法则进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打散重构是在不断地运动中求得变化,又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新的美感。打散,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破坏、实质是一种提炼的方法。重构,将提炼的元素根据美的形式和需要重新组合构成新形象。

肌理:肌理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有干、湿、粗糙、细腻、软、硬、规律和无规律、光泽、无光泽等。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适当合理的运用肌理效果,能起到装饰、丰富设计的作用。肌理的表现技法有手绘、拓印法、压印法、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喷洒法、自流、渍染法、擦刮法、拼贴法等。

THE END
0.「国美设计考研」平面构成03—带你走进点、线、面构造的形态世界!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通常要通过点、线、面的不同排列置放形式来实现,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排列,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本次分享将带领大家深入学习基本要素:点、线、面。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大家可以对点、线、面的应用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深入的理解。提示:本文篇幅较长,建议阅读时间十分钟。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66:648
1.平面构成——学生作业分享(一)所谓平面,是与立体相比较而言的,它主要研究长和宽两维空间的造型问题。 构成在这里也就是把平面设计中所需要的诸要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 进行“分割”、“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视觉形态。 平面构成不是简单地摹仿具体事物形象,而是以直觉为基础,把自然界中的事物,用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73485:15677<;2:a712>8563<30|mvon
2.《平面构成》全套课件(完整版).pptx构成方法;面化的线;粗细变化的线;不规则线形与各自的效果;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无形线”及其视觉流程导向作用;应用;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PowerPoint 演示文稿;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面;平面构成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63=4:22617>6222643960ujzn
3.国际艺术学院2020级环境设计专业平面构成作品展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的艺术形式,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通过点线面的组合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课程是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或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jvzq<84ctv4en~kn0gjv0ls1kplp1:547175:?3jvo
4.艺术学院举办平面构成学术讲座杨教授分析了平面构成与绘画的特点与不同,并讲述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从个人角度分享了平面构成学习的方法心得,即“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抽象的点、线、面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只要你有发现的眼睛,就能从平凡而具象的生活中看到抽象的美。 在提问环节,针对如何将平面构成的专业知识引入专业学习和课程思政jvzquC41yy}/u}gw0gjv0ls1jvsm1wjyu1cf}4424702=671384;93jvor
5.设计与艺术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平面构成》优秀作业选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通过一定数量的平面构成设计练习,掌握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技能。同学们经过四周的学习掌握装饰图案、抽象图案、几何图案的变形手段,并在练习的基础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jvzquC41zx{b0niw0et0kwkq1366;868584ivv
6.平面设计之面的构成面的概念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都是面。点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最基本的形。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各种不同的线的闭合,构成了各种不同形状性质的面。 面与点、jvzquC41o0}bpp65364dqv4fqe5xgkfrr1zprrh143>7;:99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