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测试原理与设备介绍速度试样应力径向试验机高温合金

金属材料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载荷作用等因素的影响,金属材料往往会产生疲劳损伤,这将导致材料失效甚至引发事故。因此,研究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其疲劳寿命是非常必要的。

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疲劳试验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金属材料在旋转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性能。该试验方法能够模拟金属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情况,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本文科准测控小编将介绍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测试原理

1、原理

试样旋转并承受一弯矩,产生弯矩的力F恒定不变且不转动。试样可装成悬臂,在一点或两点加力,或装成横梁,在四点加力。试验一直进行到试样失效或超过预定应力循环次数。

注:失效——试样出现肉BS可见疲劳裂纹或完全断裂。在特殊应用中,可用试样的塑性变形成裂纹扩展速率确定试验的终止。

a、疲劳——材料在交变应力或应变作用下,产生局部累积损伤,经一定循數而失效。

b、疲劳寿命,N——在规定应力或应变作用下,材料失效前所经受的循环次数。

c、S-N曲线图——应力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图形。

d、应力比,R——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的比值,(见图1)。

e、疲劳极限——对应于规定循环次数的中值疲劳强度。

f、疲劳极限——当N为无穷大时的中值疲劳强度。

g、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根据弹性理论计算的应力集中区最大应力与该区标称应力的比值。

h、存活率,P——疲劳寿命高于规定值的百分率。

二、测试仪器

可用不同类型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但应满足如下要求:

Pin

1、所施弯矩误差不大于土1%。

2、将检验棒装于试验机上,慢慢转动试验机主轴,用百分表沿检验棒的试验部分或沿其自由端测得的径向跳动量不大于0.02mm。装上标准试样空载运转时,在主轴筒加力部位测得的径向跳动量最小于0.06mm。

3、初始弯矩应尽可能小。对于最大弯矩大于3kgf・m(29.4N・m)的纯弯曲疲劳试验机,其初始弯矩不大于最大弯矩的10%,对于最大弯矩小于3kgf・m(29.4N・m)的纯弯曲疲劳试验机,其初始弯矩不大于最大弯矩的5%。

4、试验速度范围为900~10000rpm,并分级或无级连续可调。

三、测试流程

1、试样的制备

试样形状如图2~8所示,可为圆柱形、圆锥形和漏斗形,其试验截面均为圆形。

试验部分形状应根据所用试验机的加力方式设计,夹持部分形状应根据所用试验机的夹持方式设计。各种情况下试样所承受的弯矩M图和标称应力S图如图2~8所示。

2、操作步骤

1)安装试样

将试样装入试验机,牢固夹紧,并使其与试验机主轴保持良好同轴。当用手慢慢转动试验机主轴时,用百分表在纯弯曲试验机的主轴上或在悬臂弯曲试验机中试样自由端上测得的径向跳动量均应不大于0.03mm。启动试验机后,空载正常运转时,在主轴筒加力部位测得的径向跳动量应不大于0.06mm。加力前,必须检定上述值,使之符合要求。装样时切忌接触试样试验部分表面。

2)获得试验速度

开动试验机,并使试验速度达规定值。

推荐试验速度范围为900~10000rpm。同一批试验的试验速度应相同。不得采用引起试样共振的试验速度。

3)加力

以递増或连续的方式,平稳而无冲击地将力加到规定值。

4)终止试验

试验一直进行到试样失效或达规定循环次数时终止。试验原则上不得中断。

试样失效如发生在最大应力部位之外、或断口有明显缺陷、或中途停试产生异常数据,则试验结果无效。

5)测定条件疲劳极限

采用升降法测定条件疲劳极限。有效的试样数量一般在十三根以上。应力增量一般为预计条件疲劳极限的3~5%。试验一般在3~5级应力水平下进行。第-根试样的应力水平应略高于预计的条件疲劳极限。根据上一根试样的试验结果(破坏或通过),决定下一根试样的应力(降低或升高),直至完成全部试验。第一对相反结果以前的数据,如在以后数据的应力波动范围之内,则作为有效数据加以利用,即在试验过程中应陆续将它们平移到第一对相反结果之后,作为该试样所在应力水平下的第-个有效数据。

条件疲劳极限按下式计算:

6)测定S-N曲线

测定S-N曲线时,通常至少取4~5级应力水平。用升降法测得的条件疲劳极限作为S-N曲线的低应力水平点。其他3~4级较高应力水平下的试验,则用成组试验法,每组试样数量的分配,取决于试验数据的分散度和所要求的置信度,并一般随应力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増加,通常一组需五根左右试样。

用上述方法测定的S-N曲线认为具有50%的存活率。

3、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

试验结果以下列两种方法表示

1)列表法

表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试验顺序、试样号、试样形状尺寸及表面光洁度、试验应力、经受的循环次数、成组法测得的平均疲劳寿命或升降法測得的条件疲劳极限。

2)图示法

S.N曲线图是常用的一种图示疲劳试验结果的方法,其绘制方法如下:

以最大应力或对数最大应力为纵座标,以对数疲劳寿命为横座标,将试验数据一一标注在取对数或双对数座标纸上,用直线或曲线进行最佳拟合,即成S-N曲线图,如图11所示。在S-N曲线图中,应注明材料牌号、试样形状尺寸、表面质最(光洁度等)、抗张强度、试验速度、试绘环境气氛等。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金属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检测设备和测试流程等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金属材料三点弯曲疲劳测试法、轴承钢旋转疲劳测试性能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等问题,欢迎您关注我们,也可以给我们私信和留言,科准测控技术团队为您免费解答!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结构工程的应力分析与设计规范指南安全系数是工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于确保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安全系数定义为材料在极限载荷下的强度与正常使用载荷下的应力之间的比例。通过引入安全系数,可以将材料的实际承载能力提高到一个安全的水平,防止由于设计过于保守或载荷超出预期而导致的结构破坏。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8826578ftvkimg8igvcomu866;5:66B:
1.最大水平主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pdf2.1.2 垂直应力场 图3给出了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不 同夹角下垂直巷道轴线平面上的垂直应力等值线。 由图3可以看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 图2 水平应力集中系数 夹角对巷道顶、底板垂直应力集中分布的影响不大,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夹角对巷道 巷道两帮最大垂直应力一直处于10 MPa水平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9881:7684884B3ujvs
2.第三章杆件的基本变形这个应力称为材料的许用应力。 [σs]=σs/n 由上式可见,对许用应力数值的规定,实质上是如何选择安全系数问题。从安全考虑,应加大安全系数以降低许用应力,但这要多耗材料和人力,造成浪费。相反,从经济考虑,则需减小安全系数以提高许用应力,这样虽可少用材料和人力,但又有损于安全。因此,应该合理的权衡安全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hf6;62;9
3.焊接应力范例6篇由于一条焊缝是随着不断加热和冷却逐步形成的,焊缝中先结晶的部分和热影响区外的材料要阻止后结晶部分的收缩,于是在焊件中又出现了与焊缝加热时方向大致相反的内应力,因焊缝金属的膨胀系数不同,又不能自由收缩,因而引起焊缝中产生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在冷却后,焊件上还有存在的应力,即残余应力;有不能恢复的变形,jvzquC41yy}/dj~ycvii0ls1jcuxgw4386>:87mvon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2.1.16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equivalent settlement coefficient for calculating 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s 弹性半无限体中群桩基础按Mindlin(明德林)解计算沉降量ωM,与按等代墩基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计算沉降量ωB之比,用以反映Mindlin解应力分布对计算沉降的影响。 jvzquC41yy}/njshcpmmkjs0eqs0io}s19;
5.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doc系数与应力增加系数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 2.9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管道的应力验算 3.1管道的设计参数 3.2钢材的许用应力 3.3管道在内压下的应力验算 3.4 管道在持续荷载下的应力验算 3.5 管道在有偶然荷载作用时的应力验算 3.6 管系热胀应力范围的验算 3.7力矩和截面抗弯矩的计算 3.8 应力增加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349484693596422624=50ujzn
6.原状黄土增湿过程中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变化规律试验研究目前得到的湿陷性黄土静止土压力系数K0,无法反映应力和含水两个因素的影响。本文开展了原状黄土增湿过程中K0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得到了力水耦合作用下K0的计算方法。首先引入“增湿水平”这一概念描述土体的含水状态;开展竖向压力作用下的侧限分级浸水试验,分别研究增湿水平、基质吸力、竖向应变与K0的相关关系;开展jvzquC41lq{spjq0ue{/gmz0ep5jpot132?:1@8;50nuo
7.应力计算规定4.5 线膨胀系数 常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按附录B 选取。 4.6 基本许用应力修正系数 常用材料的焊缝系数按附录F 选取; 4.7 管道单位长度重量 4.7.1 管子重量按附录E 选取; 4.7.2 管内输送介质重量在未提供数据的情况下,可按下述原则选用: 一.对液体管道,按充满管道容积的介质重量计算。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8:5cfehc3jf:33:55:g;2fje5c>7e;=df6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