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要点

分层缝合,避免死腔,以免因积液或积血而致延迟愈合或感染。

缝合组织要对合良好,用镊子将皮肤边缘对合好,避免皮肤内翻。

缝合处组织张力不宜过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表浅组织缝线不可结扎太紧,术后伤口肿胀可增加使组织对合,如打结过紧,缝线易嵌入组织造成损伤,形成瘢痕。

针间距、针边距适当(针间距指缝合两针之间的距离,针边距指缝针进针与切口之间的距离),临床应根据不同的缝合组织决定适当的针间距及针边距。

缝线选择适当。

结扎力量适当。

缝合后持针钳及针不能分开,应完整地交给器械护士。

缝合时进针方向要垂直于缝合组织的平面,出针则顺针的弧度。

针间距及针边距应一致,整齐美观,过密或过稀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分层缝合,严密对合,不留死腔。

根据不同的组织器官类型,选择适当的缝针、缝线和缝合方法:皮肤伤口的缝合宜选用三角针,软组织一般选择圆针,无损伤针用于血管的吻合。

缝合打结的松紧要适宜:血管的吻合打结要稍紧一些,皮肤切口的打结以两侧组织对合为准。

常用于胃肠道和膀胱的缝合或吻合,其优点是缝合后切缘两侧呈内翻状态,浆膜层紧密对合,有利于伤口粘连愈合。愈合后伤口表面光滑,可减少伤口与其邻近组织器官的粘连。内翻缝合防止了因粘膜外翻所致的伤口不愈或胃肠液、尿液外漏。但是,内翻过度有可能引起内腔狭窄。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

多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的加强缝合(图1),其特点是缝线穿行方向与切缘垂直,缝线不穿透肠壁粘膜层。具体缝合方法是于距一侧切缘0.4~0.5cm处浆膜进针,缝针经浆肌层与粘膜层之间自同侧浆膜距切缘0.2cm处引出,跨吻合口于对侧距切缘0.2cm处浆膜进针,经浆肌层与粘膜层之间自距切缘0.4~0.5cm处浆膜引出,打结后,吻合口肠壁自然内翻包埋。

图1

2)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的缝合(图2),其进出针的方法同单纯间断内翻缝合,只是一根缝线完成吻合口前后壁的缝合。因该法缝合不当可引起吻合口狭窄,现已很少使用。

图2

3)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用于胃肠道的全层缝合,又称康奈尔(Connell)缝合(图3),其方法是开始第一针做肠壁全层单纯对合缝合,即从一侧浆膜进针通过全层,对侧粘膜进针浆膜出针,打结之后,距线结0.3~0.4cm的一侧浆膜进针穿过肠壁全层,再从同侧肠壁粘膜进针,浆膜出针引出缝线;缝针达对侧肠壁,同法进针和出针,收紧缝线使切缘内翻。如此连续缝合整个前壁后打结。同侧进、出针点距切缘0.2cm,进、出针点连线应与切缘平行。此缝合肠壁对合较好。

图3

4)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

用于胃肠道浆肌层的加强缝合。进出针类似于Connell缝合做褥式缝合,缝针仅穿过浆肌层而不是全层,缝线穿行于浆肌层与粘膜层之间,缝一针打一个结(图4)。此法缝合较紧密,但较繁琐。

图4

5)“U”字叠瓦褥式缝合

适用于实质脏器的断面如肝脏、胰腺断面或脾的缝合,从创缘一侧包膜进针,穿脏器实质达对侧包膜出针;再从出针同侧包膜进针,穿脏器实质达对侧包膜出针,缝线两端在创缘的一侧打结。缝下一针时,进针点应在上一针结扎的范围以内,使相邻的两针重叠,通过结扎后组织之间挤压创缘的管道结构,达到止血或防止液体漏出的目的(图5)。如果实质脏器较厚,一针难以穿过,则可在实质脏器的创缘中间出针,再从出针处进针达到对侧包膜,缝合结扎后两侧创缘呈内翻状态。

图5

6)荷包缝合法

用于胃肠道小切口、针眼、阑尾残端及疝囊的缝合包埋,也可用于吻合器头端的缝合(图6)。荷包缝合紧密,结扎牢固,缝合时针距不可过大,一般要求缝针距切缘0.5cm,否则会致缝合不确切。

图6

半荷包缝合法用于十二指肠残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图7)。此缝合荷包张力不大,且不必包入太多的组织。

图7

7)全层“U”字交错缝合

用于封闭胃小弯半口及小肠残端的封闭(图8)。后一针“U”字与前一针“U”字要交错1/3。此缝合不仅缝合紧密,而且止血彻底,缺点是不能减少肠管的粗糙面。

图8

常用于血管的吻合和较松弛皮肤的吻合。血管吻合后吻合口两侧的血管边缘组织向外翻出,而血管内壁光滑,遗留线头少,避免血栓形成;也有人将此法应用于缝合腹膜或胸膜,可使腹、胸腔内衬更光滑,减少内脏与腹或胸壁的粘连。松弛的皮肤采用此法缝合皮肤切缘外翻,真皮层和表皮层对合良好,利于皮肤伤口的愈合。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

用于皮肤缝合。此缝合皮肤对合良好(图9),不足之处是缝合较繁琐。

图9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用于体表皮肤张力较大的缝合(图10)。此缝合对合较好,但吻合口张力较大。

图10

3)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适用于血管吻合或腹膜、胸膜的缝闭。血管吻合的具体方法是采用无损伤血管针线在吻合口的一端做对合缝合一针打结,接着距线结2~3mm于线结同侧血管外膜进针内膜出针,对侧内膜进针,外膜出针;收紧缝线使切缘外翻。如此连续缝合整个吻合口后打结。同侧进、出针点连线应与切缘平行(图11)。此缝合紧密,血液渗出少。

THE END
0.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对一些可能内翻的窗口,肠道浆肌层吻合常用新浪视频秒拍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0:26 00:26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对一些可能内翻的窗口,肠道浆肌层吻合常用 ​蓝莓医生 说说你的看法 14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996:;29369avj6hc:6e=555278r990jvsmAowqo?tfy|
1.种植手术中部分缝合归纳好医术文章好医术在种植牙外科手术中,切口的精准对位与严密缝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核心环节之一。 相较于皮肤组织,口腔黏膜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需根据其组织学特点针对性选择适宜的缝针、缝线类型及缝合技术。 临床实践中,种植手术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及双悬吊缝合法。当涉及软组织增量jvzquC41yy}/jjt{kunv0lto1ykc1jwvkerf1:624:
2.骨科医生必备技能: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详解!好医术文章(2)水平褥式缝合法 针刺入皮肤,距创缘2~3mm,越过切口到对侧相应部位刺出皮肤,然后缝线与切口平行向前约8mm,再刺入皮肤,越过切口到相应对侧刺出皮肤,与另一端缝线打结。该缝合要求缝针刺入皮肤时刺在真皮下,不能刺入皮下组织,每个水平褥式缝合间距为4mm。 jvzquC41yy}/jjt{kunv0xwi1ykc1jwvkerf1<<88
3.手把手教你做手术: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术6、同法游离菱形全层皮瓣及皮下组织 图(6):游离菱形皮瓣 7、对合皮瓣确保无张力为度 图(7):切口无张力 8、创面基底部放置负压引流管2根 图(8):留置引流管 9、菱形皮瓣推移至病灶创面,对合整齐后,2-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图(9):缝合切口 10、4号泰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皮缘 jvzquC41yy}/jjtfh0ipo8sgktuoi8|gp|nbpp4:2:<37B7::0nuou
4.外科手术基本操作3.外翻缝合法 褥式缝合法 水平褥式缝合:连续缝合间断缝合 垂直褥式缝合:连续缝合间断缝合 间断缝合法:最常用、最基本的缝合方法,缝一针打一个结,互不相连。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和内脏器官等多种组织的缝合。 连续缝合法:从切口的一端开始先缝一针作结,缝线不剪断连续进行缝合直到切口的另一端作结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if3<7:68:40qyon
5.2024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翻瓣术中最常用的缝合方法A.牙间间断缝合:适用于唇、舌两侧龈瓣的张力相等、高低一致时。 B.悬吊缝合:适用于颊、舌两侧龈瓣高度不一致时,使每侧龈瓣分别在所复位的水平紧密地贴合于牙与骨面,不易发生松脱或过大张力。 C.水平褥式缝合:适用于两牙之间有较大缝隙或龈乳头较宽时,为使龈瓣能更好地贴合骨面,可做水平褥式缝合 jvzquC41yy}/oni880ipo8pqwsobppjwnozk|mk1h{ecxugkz{o1un453818B;4;0yivvq
6.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伸肌腱损伤目的:探究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伸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伸肌腱损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 引用:2次下载:66次 下载PDF版下载EPUB版 关键词 完全连续锁边水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D[\7244662=;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