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撕裂有哪些缝合方式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减少对三角肌的损伤,能全面观察肩关节,并同时能识别并处理伴随的病变。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的发展,即使肌腱回缩且组织质量差,只要缝合方式运用得当,也有实现解剖修复的可能,并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常用的肩袖缝合方式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种:

1.简单缝合:· 缝线一端垂直穿过肌腱,与另一端打结即完成固定。·耗时短,操作简单、直观。· 每条缝线仅有一个针道,血供破坏小。

· 点状接触面积小,垂直于撕裂口、平行于肌腱纤维,缝线易切割肌腱。· 术后早期主动活动风险高,需严格制动。

· 适合于小撕裂、边缘加强缝合或与其他缝合方式联合使用。· 巨大或高张力撕裂基本不单独使用。

2.水平褥式缝合:

· 缝线呈“U”形水平跨越肌腱。· 缝线方向平行于肩袖撕裂口、垂直于肌腱纤维,降低切割肌腱失效的风险。

· 水平环压迫肌腱表面和底面,拉得过紧可能影响血供。· 若缝得过紧易出现肌腱“皱褶”或过度内聚。

· 适合于边缘加强缝合或与其他缝合方式联合使用。

3.边对边:

· 是肩袖巨大撕裂(尤其 U 形或 L 形)修复时“先关闭前后(或内外)裂口、再固定到骨面”的关键步骤。· 先用数针水平褥式在肌腱表面打结把撕裂缘前后裂口关闭,把“U/L”形裂口变成“新月”形裂口,再用其他方式将肌腱固定在足印区。

· 过度拉拢会导致“狗耳”畸形,影响肩峰下间隙;缝合过深易损伤肱骨头关节面。

· 适用于可移动的巨大U/L形撕裂。

4.改良Mason-Allen:

· 只有一条缝线,先垂直简单缝合、再水平缝合、再在水平缝合点的内侧垂直缝合。

· 垂直缝合点位于水平缝合点的内侧,抗切割力高。

· 只有一条缝线,一旦缝线断裂,整片肌腱可能瞬间失去固定。

· 适合中小型、张力中等的撕裂。

· 双线双结:1个锚钉、2条缝线,一条缝线水平褥式缝合打结,另一条缝线在水平缝线的内侧入针垂直缝合打结。

· 2条缝线各负其责,形成独立的“盒状”保险环。即使固定线断裂,保险线仍能把撕裂的肌腱“锁”在盒状环内,防止进一步扩大。

· 保险环将剪切力分散到更大面积,显著降低“线切奶酪”风险。

· 适合巨大或回缩明显、张力高的肩袖撕裂,尤其是内侧肌腱质量差者。

· 2钉2线:2个锚钉、2条缝线,一个锚钉缝线水平褥式缝合打结,另一个锚钉缝线在水平缝线的内侧入针垂直缝合打结。

· 2个锚钉及其缝线各负其责,形成独立的“盒状”保险环。即使一个锚钉拔除或固定线断裂,另一个锚钉缝线仍能把撕裂的肌腱“锁”在盒状环内,防止进一步扩大。

· 保险环将剪切力分散到更大面积,显著降低“线切奶酪”风险。

· 适合巨大或回缩明显、张力高、骨质疏松的肩袖撕裂。

7.单排外侧:

· 仅在大结节外侧缘置入1-2枚锚钉,技术简单、用钉少。

· 缝线从肌腱外侧缘穿过,呈“V”形或“U”形跨裂口后打结。

· 锚钉-肌腱接触面窄,峰值张力集中在锚钉周围。

· 重建的足印位于大结节外侧、且覆盖面积≈原始足印的45–60 %。

· 适合于肌腱张力不大、足印区内侧骨质疏松打不了钉者。

8.缝线桥:

· 内排锚钉缝线跨过肌腱后,直接压肌腱桥接到外排锚钉,无需在内排打结,减少线结刺激。

· 接触面积大,面状的“足印”覆盖。

· 缝线桥像“斜拉吊桥”、跨度大,外排钉受力大,内排若不打结则外排钉需要足够强的抗拔出力才安全。

·适用于巨大肩袖撕裂。

· 临床上,因担心外排钉一旦拔出则固定全部失效,往往会给予内排缝线部分打结或全部打结,但已有文献报道内排打结会影响肌腱血供和愈合、会使得肩袖肌腱组织变薄,所以内排打结不能打太紧,只需要达到下压肌腱与骨面贴拢接触的目的即可。

参考文献:

[1]Kowalsky MS, et al. Rotator cuff repair techniques: current concepts. Arthroscopy. 2021;37(4):1073-1089. [2] Zhang AL, Montgomery SR, et al.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technique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Sci Rep. 2019;9:4056.[3] Burkhart SS, et al. Knot security in simple sliding knot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repair. Arthroscopy. 2000;16(2):202-207. [4] Ma CB, et al.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stitches.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4;86(6):1211-1216. [5] Rhee YG, Cho NS, Parke CS.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using modified Mason-Allen medial row stitch: knotless versus knot-tying suture bridge. Am J Sports Med. 2012;40(11):2440-2447.[6] Denard PJ, Burkhart SS. A load-sharing rip-stop fixation construct for 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rthrosc Tech. 2012;1(1):e37-e42.[7] Sugaya H, et al. Repair integrity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arthroscopic double-row rotator cuff repair.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7;89(5):953-960.[8] Kim YK,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single-row and suture-bridge double-row rotator cuff repair. Am J Sports Med. 2016;44(2):468-473.[9] Heuberer PR, et al. Delaminated rotator cuff tears showed lower retear rates after arthroscopic double-layer repair. Am J Sports Med. 2020;48(3):689-696.[10] Tanujan Thangarajah, Ian K. Lo, Marlis T. Sabo. Rotator cuff repair techniques: Current concepts.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Trauma.2021(17) :149-156.

THE END
0.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对一些可能内翻的窗口,肠道浆肌层吻合常用新浪视频秒拍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0:26 00:26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对一些可能内翻的窗口,肠道浆肌层吻合常用 ​蓝莓医生 说说你的看法 14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996:;29369avj6hc:6e=555278r990jvsmAowqo?tfy|
1.种植手术中部分缝合归纳好医术文章好医术在种植牙外科手术中,切口的精准对位与严密缝合是保障手术成功的核心环节之一。 相较于皮肤组织,口腔黏膜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因此需根据其组织学特点针对性选择适宜的缝针、缝线类型及缝合技术。 临床实践中,种植手术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间断缝合、连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及双悬吊缝合法。当涉及软组织增量jvzquC41yy}/jjt{kunv0lto1ykc1jwvkerf1:624:
2.骨科医生必备技能: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详解!好医术文章(2)水平褥式缝合法 针刺入皮肤,距创缘2~3mm,越过切口到对侧相应部位刺出皮肤,然后缝线与切口平行向前约8mm,再刺入皮肤,越过切口到相应对侧刺出皮肤,与另一端缝线打结。该缝合要求缝针刺入皮肤时刺在真皮下,不能刺入皮下组织,每个水平褥式缝合间距为4mm。 jvzquC41yy}/jjt{kunv0xwi1ykc1jwvkerf1<<88
3.手把手教你做手术:改良Limberg皮瓣转移术6、同法游离菱形全层皮瓣及皮下组织 图(6):游离菱形皮瓣 7、对合皮瓣确保无张力为度 图(7):切口无张力 8、创面基底部放置负压引流管2根 图(8):留置引流管 9、菱形皮瓣推移至病灶创面,对合整齐后,2-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 图(9):缝合切口 10、4号泰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皮缘 jvzquC41yy}/jjtfh0ipo8sgktuoi8|gp|nbpp4:2:<37B7::0nuou
4.外科手术基本操作3.外翻缝合法 褥式缝合法 水平褥式缝合:连续缝合间断缝合 垂直褥式缝合:连续缝合间断缝合 间断缝合法:最常用、最基本的缝合方法,缝一针打一个结,互不相连。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和内脏器官等多种组织的缝合。 连续缝合法:从切口的一端开始先缝一针作结,缝线不剪断连续进行缝合直到切口的另一端作结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if3<7:68:40qyon
5.2024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翻瓣术中最常用的缝合方法A.牙间间断缝合:适用于唇、舌两侧龈瓣的张力相等、高低一致时。 B.悬吊缝合:适用于颊、舌两侧龈瓣高度不一致时,使每侧龈瓣分别在所复位的水平紧密地贴合于牙与骨面,不易发生松脱或过大张力。 C.水平褥式缝合:适用于两牙之间有较大缝隙或龈乳头较宽时,为使龈瓣能更好地贴合骨面,可做水平褥式缝合 jvzquC41yy}/oni880ipo8pqwsobppjwnozk|mk1h{ecxugkz{o1un453818B;4;0yivvq
6.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伸肌腱损伤目的:探究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伸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伸肌腱损伤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8”字缝合 引用:2次下载:66次 下载PDF版下载EPUB版 关键词 完全连续锁边水jvzquC41tgge0lsmk0tfv8|gd1Ppw{scn1Gsvrhng1^D[\7244662=;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