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桩之法,必须找到树身最美的线条作为主脉,也就是树身。何谓最美线条?符合以下3点:
1、杆线由粗到细,流畅顺滑,渐变收尖。
2、杆线张驰婉转,刚柔相济,富有三维空间变化。
3、尽量不留伴嫁托。原桩枝托,粗细大小,出枝点位,出枝夹角,能符合要求的万中无一,很多好桩最后成品死板的原因就是伴嫁托不够理想,为了速成留了伴嫁托制作时不得不牵就那些不够理想的伴嫁托,越做就越牵强。
二、定植
1、定植这词听着简单,但里面有个很关键的要素“选面”选择最佳观赏面,这个很多人知道,但很少人做到。定脉之后,最难在“选面”。
2、选面之后是定植角度,一棵桩材出不出彩,关键就在观赏面的选择与种植角度的抉择。
三、放养
四、定托
放养到树势旺盛的时候,就要“疏技定托”进行,也称“定托”。这一步就是决定树相和树品的关键了。
定托有以下四大原则:
1、不相等原则。枝距不相等,枝形不相等,枝粗不相等,夹角不相等。
2、单出枝原则。在树圆周360度任一垂直线上,一般只允许出一枝;在与盆面平行高度360度范围,只允许有一根枝条。
3、前三节不分枝原则。前三节是个比喻,一般来说也就是任意一根枝条,从基部起约三分之一的枝段是光的,是不能分枝的,这部分枝段可以转折变化,但不能出枝。这个叫“枝根宜清”这点学好后,能更好的掌握“留白”这一手段。也就是所谓“虚实相生”、“疏可走马,密不容针”。
4、枝梢向外原则。不论大枝小枝,所有枝的末稍全部朝外,不允许朝内。这个朝外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三维前后上下左右六合方位720度方向。树木学上有个名词叫“叶幕”树木的叶片因为光合作用的原因全长在枝条的末端,形成一块幕布一样的罩子,罩住整棵树的骨架。斗幕的形态差异构成不同形态的树冠。也就决定了树形树相。幕内里是不会有叶片生长的,因为不能满足功能,不生长叶片当然也不会有分枝了。
五、成顶
由根到顶,一株树就完成了。
结顶只有两大原则:
1,树龄原则。
幼龄树树顶尖细单薄。
壮龄树树顶浑厚圆实。
老龄树多枝成顶,平垂而又可见多层次的虚实。
2,树形原则。
正树,树顶就端正。
斜树,树顶要均衡重心。
多杆则各自顾盼。
临水必顺势而为。
悬崖不可背上直起。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er),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丛生枝条细长而拱形下垂,常有刺。单叶互生,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紫色,伞房花序,花冠漏斗状。浆果,卵形或长椭圆形,熟时呈深红色或桔红色。
中华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最早发现于中国台湾,与中国地区最常见的枸杞为一个种。枸杞在民间有许多别称,如苟起子、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红青椒、枸杞果、地骨子等。中医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枸杞是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养生良品。
中华枸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生长习性喜光,略耐荫,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石缝中亦能生长,中性土、石灰性土、盐碱土均能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