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桩盆景—枝形变化及干形变
化 爱好树桩盆景者值得一看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是盆景的一种。常以木本植物为制作材料,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蟠扎、修剪、整形等方法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钵中表现旷野巨木葱茂的大树景象,统称为树桩盆景。
选取姿态优美、株矮、叶形小巧、寿命长、耐修剪、抗性强、易于造型的植物,在不违背树木生长习性的情况下,抑制其生长,并进行造型加工。树桩盆景分为直干式、卧干式、斜干式等形式。其种类形式有7种之多。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树桩盆景—枝形变化及干形变化!
树桩盆景规则 枝形变化
1、屏风式
屏风式将枝干编成一个平面,似屏风或拍子状,主要见于紫薇、海棠、迎春以及梅等。是徽派采用的树型之一。
2、平枝式
每一枝盘是由主枝及分枝蟠成卵圆形或圆形、阔卵园形。枝势平稳或者微向下倾、有拱翘偏斜。枝盘基部着力表现筋骨,既苍又健茂。全柱桩头10-14盘,左右对称盘列整柱雄辉壮观,形如翠塔。此枝盘用途最广,可以普遍应用于一切扎片的树形上。
3、云片式
模仿黄山迎客松形态,枝叶平展概括加工而成。通常顶片为圆形,中小片掌形,好似蓝天漂浮的薄云。此类造型为扬派代表树形。云朵2~3层称为“台式”,如图2-1所示;多层者称为“巧云式”,如图2-2所示,云片上下错落,层次分明,端庄平整。
4、圆片形
圆片形为苏派造型特点之一,与苏派、扬派的云朵、云片不同,主要表现在片子形状多种多样、大小不一,数量较多等方面,且分布自然、聚散疏密,注意变化,因此形式仍倾向于自然。其典型树形如六台三托一顶枝片,如图2-3所示。
树桩盆景规则干形变化
1、游龙式
游龙式又称为”之“字弯。徽派传统造型,多见于徽州。树木主干弯曲如游龙,但多于同一平面上弯曲,宜于正面观赏,如图2-4所示。常作对称式陈设,常用于梅花和碧桃。
2、扭旋式(磨盘弯)
主干扭曲向上,如图2-5所示,多用于金银花,紫薇、圆柏、罗汉松等。
3、一弯半
主干从基部弯成一个弯,再扎半个弯做顶,而整株树微倾向前,其云片左右对称,如图2-6所示。
4、鞠躬式
又称为二半弯。通派代表树型,多见于南通、扬派以及泰州等地。树干从基部开始扎成两个弯,也就形成“S”形,再扎半个弯做顶,主干上部前倾,下部后仰,两侧各形成两片,一长一短,一高一低,像伸向背后的两臂,如图2-7所示,常见于罗汉松、垂丝海棠、五针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