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

如何处理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软弱地基处理不好所导致的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着公路营运期的行车舒适和安全,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品质和寿命,同时也损耗了大量国家建设资金,损害了道路桥梁的社会形象。浙江沿海地带,多软弱地基,为控制好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稳定和沉降,必须了解软弱地基沉降的原因和常用的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并且对路基施工实行动态监测与进行施工控制。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动态监测

一、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沉降的原因

众所周知,软土的强度较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承载力基本值一般为50-80kPa,这就不能承受较大的车辆荷载,否则可能会出现地基的局部破坏乃至整体滑动,或者是在开挖较深的基坑时,出现基坑的隆起和坑壁失稳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软土的压缩性较高,车辆荷载差异较大,体形又比较复杂,那就要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过大将引起公路基础标高的降低,影响公路的使用条件,或者造成倾斜、开裂、破坏。同时由于其渗透性很小,固结速率很慢,沉降延续的时间很长,给公路内部设备的安装和与外部的连接带来许多困难。比如填方路基是山区道路桥梁路基的主体结构。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结构过早破坏,既增加了公路养护和维修费用,也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往往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1、熟悉软弱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为保证软弱地基的处理效果,我国将大量国外先进的处理技术引入国内,并根据我国公路的自身特点加以改进,已经摸索出许多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路基处理方法。目前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压密注浆碎石桩处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机械碾压法等。

1.1 机械碾压法

机械碾压法实际就是换填土法,是指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这种方法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化学注浆技术和高压射流切割技术的加固松软土体的应用技术。工程中采用钻机先钻进至预定深度,再通过带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将水泥浆液高压喷出,以喷射流切割搅动土体,同时钻杆边旋转边提升,造成一个均匀的圆柱状水泥土固结体,从而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并形成防渗帷幕的效果。

1.3 压密注浆碎石桩处理法

压密注浆碎石桩处理法通常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址情况经过科学的实验并结合实地计算而实施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首先以低压注浆的方式注入桩中的碎石桩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等水泥刚刚开始凝固后,便进行高压注浆,确保碎石桩的形成,此时路基中的桩间土与桩周土体之间形成复合路基,这样即能保证原有道路桥梁质量需要,又没有对原来路堤造成破坏,满足环境要求。

1.4 挤密法

挤密法是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使路基密实,减小沉降量,但也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挤密法仅适用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特殊情况还要采取附加措施。堆载预压法的特点是经济、易操作,但存在工期长的不足,影响了施工的经济效益。

2、做好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沉降的动态监测

2.1 观测点的选埋

2.2 基准点的测设

因沉降观测是根据施工进度逐步观测的,为加快施工进度和观测的方便,建议在距公路中心两侧5O-300m范围之内设一些水准点,水准点间距应≤200m,减小视距,提高观测精度。基准点通常设在较为稳固、牢靠、醒目的桥上、构、建筑物和低矮的小山坡上,并把基准点的编号和标高值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保持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同时随着路基填筑高度的不断升高,沉降标也应随着升高。

2.3 监测注意事项

3、做好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沉降的施工控制

施工中建立原材料试验检测台帐,对砂子、碎石、水泥、钢筋等主要原材料进行高频率检测。白拌站和黑拌站实行临时准入,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公路市场。路基碴石填筑采用分层碾压和蓝派冲击压实,加速路基沉降固结。水泥稳定碎石上下基层均采用双机联合摊铺,减少纵向接缝和确保路基平整度。梁板采用集中预制,指定混凝土搅拌站。为确保建筑地基沉降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应加强施工管理,在大规模施工前,均应进行施工工艺试验,并在施工过程中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综合桩基埋深、地基土成因类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地基沉降估算精度的复杂性,沉降控制标准以及有效控制沉降的艰巨性等影响因素,对沉降应进行系统的观测与分析评估,保证桩基施工完成后有12个月以上的观测期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桩基沉降是否满足建筑物使用标准。

三、总结

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节约的,高效的处理方式,道路桥梁软弱地基沉降观测与控制对施工质量与进度的保证和施工效益的取得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影响路基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

THE END
0.桩基施工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案在建筑施工领域,桩基施工是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多年施工经验,针对桩身倾斜、桩身移位、桩顶上浮、截桩裂缝以及桩头破碎等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桩基施工质量。 桩身倾斜问题处理 1.1 当桩身倾斜超过0.8%时,应立即采取观测和纠正措施。若第一节桩尚未施工完毕,可通过移动桩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762:631<852;?/j}rn
1.五大质量工具详解及运用案例案例解密桩基质量通病详解?常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常见问题 01 打(压)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有: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 产生原因 02 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 桩沉人深度不足 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6476878ftvkimg8igvcomu86349<3;:5
2.钢板桩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原因‌:遇到密实砂层、砾石层或地下障碍物(如孤石)时,桩身阻力过大;钢板桩锁口锈蚀或变形也会增加贯入阻力‌。 处理方法‌:采用高压冲水或预钻孔法辅助下沉;打桩前检查锁口,修复变形并涂抹润滑剂‌。 2. 桩身倾斜或偏移 原因‌:桩机安装不垂直、土层不均匀或相邻桩挤压‌。 jvzq<84yyy4tjƒnlkct/ew4fqee42<7847>/j}rn
3.[问题及解决方案]软土偏桩问题及解决方案梳理在设计阶段就比较关注该项目的基础施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一是遇孤石出现断桩,后续补桩太多会被叼;二是某些钻孔揭露淤泥质土下突变硬层,直接是强风化/中风化岩层,要么附带倾斜属性要么压不进去出现断桩情况;三是软土地区后续开挖或是桩机行走有荷载不平衡情况出现偏桩。 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56:7<6866/30nuou
4.基坑倾斜桩支护稳定特性及分析方法研究工程实践已证明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具有良好的变形和稳定控制性能。然而,倾斜支护桩稳定特性和分析方法尚缺乏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倾斜支护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变形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了倾斜角、插入比以及土体强度对安全系数的影响。推导了基坑倾斜桩支护的抗倾覆与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了jvzquC41eik/pqwk0et0ew4ctvodnn4kf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