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区”筑路,成昆铁路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成昆线隧道岩爆

作者| 王麟,科普作家、铁路工程师

它创造了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与美国的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礼物,就是它的缩影。

它,就是成昆铁路。

陈列在联大会议厅的牙雕:成昆铁路

(一)1100千米的铁路上有427座隧道和991座桥梁

成昆铁路全长1096千米,起点成都南站,终点昆明西站。这条铁路可谓历史久远,从1958年开工,到1970年竣工通车,这条长1100千米的铁路上竟然修建了427座隧道和991座桥梁,桥隧总长就占了接近40%。而且这条线有122座车站,三分之一的车站里面修建了桥隧。

看到这一长串数字,很多人都懵了:为什么要修建这么多隧道和桥梁?那是因为这条线路三分之二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地质状况极为复杂。这里因为地质复杂被称为“地质博物馆”,还被外国专家断定为“筑路禁区”。

成昆铁路地图示意图

它从成都发出,先是经过四川盆地,又经过汹涌的江河,穿越海拔2280m的沙马拉达隧道后,下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还不消停,又上到了1900米的滇中高原,可谓历经“艰难险阻”才最终抵达昆明,盆地、隧道、高原、河谷、江河,复杂地形走了个遍,“九九八十一难”都不足以描述此中“凶险”。

而且,还有一个事实你要知道:这条铁路可是在60年修建的,那可是技术非常落后的年代,能把成昆铁路修建成功,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成昆铁路修建过程

(二)历时13年,从300多条线路中选出最优方案

成昆铁路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种类繁多,地质灾害更是频繁。在确定线路之前,成昆铁路先后做了多达三百多个线位方案比选,数量应该创了国内之最。中国工程师先后进行了1500平方千米的地质测绘,地质钻探212000米,挖13000米,再经过11000千米的比较线勘测(这可是建成线路的10倍),历时13年,最后确定了线路。

线路采用了7处盘山展线,13次跨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9次跨龙川江,以此克服巨大的地形高差和绕避重大不良地质地段。

成昆铁路的建设难度号称是普通铁路的4倍以上,并开创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和13项世界铁路之最。单说桥梁和隧道技术,就能说上半天。

比如关于桥梁技术,成昆铁路沿线200米以上的大桥有113座,其中500米以上的10座。成昆铁路的桥梁一般采用钻孔桩和挖孔桩基础,桥墩也经历了从实体到空心,从厚壁到薄壁,从砌块到钢筋混凝土的过程,并且不断轻型化,发展出了柔性墩、板凳墩和多线的双柱式刚架墩等多种形式。梁部以栓焊梁代替铆接梁,还采用了串联和悬臂施工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金沙江大桥

金沙江大桥主跨192米,为当时中国已建成铁路上最大跨度的钢桁梁桥;迎水河大桥跨越深沟,桥面距离沟底72米,采用112米栓焊梁,技术水平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三)“一线天”——中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铁路石拱桥

一线天

在四川省境内大渡河畔有个老昌沟,此沟深200余米,宽仅50余米,山壁陡峭,直插云天。从沟底仰望天空,只剩下一条蓝色的绳索,极为险要,人称“一线天”,成昆铁路要经过这里。

在修建该桥时,按照当时的建设条件,若全部使用预制混凝土梁,材料运输十分困难,工期也不够。建设者们就近取材,架设石拱桥,凿了近万块拱石,安设索道,巧装钢拱架,精心砌筑,仅用了99天时间,就在深近300米的峡谷处建设成了单孔空腹式石拱桥,主跨54米,成为中国目前跨径最大的铁路石拱桥,这也是成昆铁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岩爆、漏水...隧道修建问题重重

由于地质条件恶劣,隧道修建要面对数不清的技术难题,包括膨胀土、岩爆、漏水、松散底层等。对于膨胀岩层的隧道施工,工序安排应该紧凑,开挖之后,围岩暴露的时间越短越好,以避免风化和水化,在隧道筑拱之后,要及时压浆加固。

岩爆技术——岩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隧道岩石爆裂时,有烟状粉末散出,响声较大,爆落的石块较小,几乎与岩石开裂同时发生。另一种情况是岩石爆裂的声音较小,爆裂的石块经过一段时间才从母体岩石中弹射或者剥落,岩爆石块弹射的距离一般2到3米,足以对人造成致命威胁,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对付岩爆的方法可以采取改进扩大隧道开挖办法,勤观察,勤浇水,以改变岩石的物理属性,同时采用金属锚杆挂网防护的办法,效果都不错。

隧道防水——隧道涌水包括裂隙水、断层水和岩溶水等几种,应对措施是以排截为主,采用机械排水、平导及迂回导坑截排地下水、开挖反坡排水沟等办法。

松散底层顾名思义就是结构松散、胶结脆弱、地压大、稳定性差的地层,施工时很容易发生塌方,主要采取压浆加固地层的方法来解决,具体而言就是在开挖前打入压浆导管,在隧道开挖断面之外压入水泥浆液,使得围岩固结成一个薄壳,在其防护下进行施工。

(四)沙木拉达隧道——曾创下一昼夜涌水12000吨的纪录

成昆铁路全线修建隧道427座,其中6公里以上的长隧道有2座,长6397米的沙木拉达隧道为当时中国铁路的最长隧道。这个隧道也在四川境内,位于成昆铁路红峰车站和沙木拉达车站之间,是穿越大凉山西部支脉小相岭的单线隧道,全长6397米。

沙木拉达隧道

沙木拉达隧道穿越的地层为白垩系紫红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页岩,并有石膏脉填充其中,石质较软,易风化,断层构造裂隙发育。地表沟谷密布,地下水蕴藏量大。施工时涌水量特别大,曾经创下一昼夜涌水量12000吨的纪录。

在施工采用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的开发办法,后改用蘑菇形开挖法加快施工进度。在隧道两端均设有平行导坑,共长5404米,以利施工通风和排水。

隧道衬砌采用就地灌筑混凝土的措施,通过压注水泥砂浆或丙烯酰胺水泥砂浆来处理隧道漏水,隧道内部全部采用支承块式整体道床。

(五)关村坝车站——“一炮炸出来的火车站”

成昆铁路有42个车站需要全部或部分建造在桥梁上和隧道里,关村坝车站就是一座全国罕见的桥隧相连的洞中火车站,其隧道长达6107米,排名第二。

关村坝站

为了修建这座车站,建设者们用388吨炸药,一次爆破395000立方米土方,炸山填壑,夷平了山头,填平两个深谷,关村坝车站也因此被称为“一炮炸出来的火车站”。而且该隧道还创出了月双口成洞672米的最高纪录,嗯,中央还特意发来贺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工程之艰巨。

结语

成昆铁路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受当时技术水平限制,又因为是单线铁路,运力早已不能满足西南客货运要求,所以建设成昆铁路复线势在必行。

目前,成昆铁路除了广通北站到昆明站区已完成复线电气化外,其他区段正在进行复线改造,整体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完工。新铁路线将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兼顾货运,老成昆线将主要承担货运功能和短途客运功能。

作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正寻求战略升级。「了不起的中国制造」专栏,力邀行业权威、资深玩家,呈现他们眼中的中国创新之路。

--------------------

编辑| 于冉帝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汉十高铁武当山隧道群平行导坑快速施工关键技术隧道 平行导坑 独头掘进 关键技术 快速施工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HL\723:Y55?<0jvs
1.重大突破!渝昆高铁炳辉隧道平行导洞提前2个月贯通11月23日,渝昆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平行导坑顺利贯通,极高风险段落施工“瓶颈”取得重大突破,为渝昆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炳辉隧道全长21.17公里,是渝昆高铁全线第二长隧I级高风险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昭通市彝良县境内,隧道最大埋深811米,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此次平导施工比原施组计划提前2个月贯通,是炳辉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56@8:3
2.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S1期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石新栋 隧道岩溶处理技术 李治国 圆梁山隧道PDK354+255~PDK354+275溶洞体施工技术 张民庆,韩占波,孙国庆,王佩钦,金强国 圆梁山隧道平行导坑快速施工技术 张继奎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 赵军喜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武隆隧道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 李卫华 武隆隧道出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E/I7/]IDU/812<2U30nuo
3.梁文灏院士简介他充分利用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善于创新,在施工方案策划中,提出利用铁路隧道的平行导坑作为公路隧道的辅助坑道,多开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利用铁路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送、排风通道,一举解决了快速掘进和施工通风两大难题,使工程创造了18个月打通18km隧道的奇迹,取得了隧道建设的高速度jvzquC41ivpvj7yqpipj0niw0et0:>45c1i55;8c567188ucig4ivv
4.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的通知.doc第三十条 隧道设有平行导坑、正洞超前导坑、或为线间距较小的两座隧道时,应充分利用平行超前导坑、正洞超前导坑、先行施工的隧道开展地质预报工作。 第三十一条 下列隧道地段必须采用超前地质钻探进行地质预报: 1.勘测设计推测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区、煤层瓦斯发育区及设计指定使用超前地质钻探的地段; 2.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33791?8:;69147xjvo
5.我院杰出校友,陕西省勘测大师孟祥连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秦岭特长隧道修建技术”的主要参与者,孟祥连解决了越岭区长大隧道的选线、隧道区深大断裂的分布、地应力测量以及柞水岩溶区选线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他组织实施的秦岭特长隧道Ⅱ线平行导坑施工,创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长大隧道施工地质综合测试方法及工作流程。担任铁道部95科技项目课题组组长,主持完成jvzquC41iukf0||lvw4ff~3ep1oohx4329>06?=60jzn
6.隧道施工期通风方式选定风墙式通风是在隧道较长未设平行导坑,一般通风方式难于取得效果时,可在隧道成洞适当处用砖和木板隔出一条2~3m2的风道,以减少风管长度增大风量,满足通风要求。 三 如何选择通风方式 隧道选择通风方式,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包括七种通风方式:纵向自jvzquC41yy}/enqkcpm/pny137=75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