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我国在1898~1904年修建了长度为3078米的兴安岭隧道,这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宽轨铁路隧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和督造的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米,工期仅用了18个月,于1908年建成。这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自1911年10月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中,我国共在40余条总长度约7000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上修建了总长度约100公里的370余座铁路隧道。其中有当时我国最长的滨绥铁路第二线上长度为3840米的杜草隧道,建于1939~1941年,所穿过的地层为花岗岩,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混凝土衬砌。

我国隧道建设的起步

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一代隧道建设工程。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性工程有位于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米,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

6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二代隧道建设工程。

该阶段代表性工程有位于京原铁路上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最长的隧道。这一时期施工机具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在成昆铁路的隧道施工中还采用了门架式凿岩台车和槽式运渣列车。

在隧道支护方面,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主动控制了地层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经过3年国民经济调整,1964年重点加强西南大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线全面复工。这些铁路隧道比例大,开工隧道数量猛增,迎来了隧道建设的大发展。

经过50、60年代实践经验的积累,70年代开始逐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的先进机具,而我国形成我国一整套的隧道施工技术。如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长隧道则充分利用辅助坑道等有效措施,并形成了一套对付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措施,进入了隧道施工的主动时代。

我国隧道建设的技术突破与创新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第三代隧道建设工程。

作为我国隧道修建史的一个里程碑,衡广铁路复线的大瑶山双线隧道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代表,隧道全长14295米,于1987年建成。这是我国20世纪最长的双线铁路隧道,名列世界第十。大瑶山隧道实现了大断面施工,并逐渐成为我国长大隧道的修建模式。该成果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国隧道建设的高速发展

进入90年代中期,我国隧道修建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已与世界接轨。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工程是位于西康铁路的秦岭隧道,全长18460米。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技术,即TB技术。以该隧道技术的发展为代表,证明了我国隧道修建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位外国隧道专家得知秦岭隧道的贯通后感慨地说:“就隧道修建的技术进步,中国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50年甚至100年走完的路程。”

近十余年来,我国随着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兴起,公路隧道的建设速度也很快。至今已建成的公路隧道450多座,总长超过120公里。其中长度在1公里以上的有80座,超过4公里的有4座。

在水工建设方面,已建和在建的水工隧洞超过400条,总长约400公里。其中二滩水电站的导流洞长1100米、宽23米、高7.5米,是目前我国建造断面最大的水工隧洞。由于水工隧洞断面通常较小,而且多为圆形,因此采用隧道掘进机修建了多条隧洞。

THE END
0.汉十高铁武当山隧道群平行导坑快速施工关键技术隧道 平行导坑 独头掘进 关键技术 快速施工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HL\723:Y55?<0jvs
1.重大突破!渝昆高铁炳辉隧道平行导洞提前2个月贯通11月23日,渝昆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炳辉隧道平行导坑顺利贯通,极高风险段落施工“瓶颈”取得重大突破,为渝昆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炳辉隧道全长21.17公里,是渝昆高铁全线第二长隧I级高风险重点控制性工程,位于昭通市彝良县境内,隧道最大埋深811米,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此次平导施工比原施组计划提前2个月贯通,是炳辉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56@8:3
2.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S1期圆梁山隧道主要地质问题及施工对策 石新栋 隧道岩溶处理技术 李治国 圆梁山隧道PDK354+255~PDK354+275溶洞体施工技术 张民庆,韩占波,孙国庆,王佩钦,金强国 圆梁山隧道平行导坑快速施工技术 张继奎 圆梁山隧道进口非煤系地段施工通风与瓦斯治理 赵军喜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武隆隧道岩溶地质施工中的应用 李卫华 武隆隧道出jvzquC41yy}/ewpk0eun0ls1Lq{spjq1E/I7/]IDU/812<2U30nuo
3.梁文灏院士简介他充分利用秦岭特长铁路隧道建设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善于创新,在施工方案策划中,提出利用铁路隧道的平行导坑作为公路隧道的辅助坑道,多开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利用铁路隧道作为公路隧道的送、排风通道,一举解决了快速掘进和施工通风两大难题,使工程创造了18个月打通18km隧道的奇迹,取得了隧道建设的高速度jvzquC41ivpvj7yqpipj0niw0et0:>45c1i55;8c567188ucig4ivv
4.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工作的通知.doc第三十条 隧道设有平行导坑、正洞超前导坑、或为线间距较小的两座隧道时,应充分利用平行超前导坑、正洞超前导坑、先行施工的隧道开展地质预报工作。 第三十一条 下列隧道地段必须采用超前地质钻探进行地质预报: 1.勘测设计推测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区、煤层瓦斯发育区及设计指定使用超前地质钻探的地段; 2.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33791?8:;69147xjvo
5.我院杰出校友,陕西省勘测大师孟祥连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秦岭特长隧道修建技术”的主要参与者,孟祥连解决了越岭区长大隧道的选线、隧道区深大断裂的分布、地应力测量以及柞水岩溶区选线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他组织实施的秦岭特长隧道Ⅱ线平行导坑施工,创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长大隧道施工地质综合测试方法及工作流程。担任铁道部95科技项目课题组组长,主持完成jvzquC41iukf0||lvw4ff~3ep1oohx4329>06?=60jzn
6.隧道施工期通风方式选定风墙式通风是在隧道较长未设平行导坑,一般通风方式难于取得效果时,可在隧道成洞适当处用砖和木板隔出一条2~3m2的风道,以减少风管长度增大风量,满足通风要求。 三 如何选择通风方式 隧道选择通风方式,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和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包括七种通风方式:纵向自jvzquC41yy}/enqkcpm/pny137=75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