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介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西长837公里,南北宽486 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45.17%。州域主体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面积25. 6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78.76%。

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盆地最低点位于格尔木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675米。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其中察尔汗盐湖最大。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海西州扼内地进出西藏之咽喉,在稳藏援藏方面作用突出,是巩固祖国西南边防的后勤保障基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行政区划】2005年,海西州辖1个副地级市、1个县级市、3个县、3个行委;格尔木市辖3个副县级行委。

海西州面积325785平方千米,人口34万。

德令哈市面积 27613平方千米,人口 6.0万人。邮编817000。

格尔木市面积123460平方千米,人口10.7万人。邮编816000。市人民政府驻昆仑路。

乌兰县面积 10784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编817100。县人民政府驻希里沟镇。

都兰县面积 50000平方千米,人口 5.3万人。邮编816100。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

天峻县面积 20000平方千米,人口 1.8万人。邮编817200。县人民政府驻新源镇。

冷湖行委面积 21000平方千米,人口 2.1万人。邮编817400。行政委员会驻冷湖镇。

大柴旦行委面积 34000平方千米,人口 1.3万人。邮编817300。行政委员会驻大柴旦镇。

茫崖行委面积 32000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编817500。行政委员会驻花土沟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人口数据根据《青海统计年鉴2004》,截至2003年底。总面积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其中三个行委根据青海省民政厅2001年资料。 *

【历史沿革】

海西州因地处青海湖以西而名。民国时属都兰县辖地。

古为羌地,汉时州境东部为先零卑禾等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羌”族牧地。唐时隶属吐蕃腊城节度使至宋代。元代,西北地区为甘肃行省沙州路辖区,其余大部分地区为宣政院所属吐蕃等处宣慰司辖区。明初,定为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地,由西宁卫兼管。这里是和硕特蒙古的地方,清雍正三年,编定青海蒙古左右两翼盟29旗,州境划定9个蒙古旗,统归“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辖。民国元年海西地区隶属青海省办事长官。民国19年(1930)改都兰理事为都兰县,辖今海西州全境,直隶青海省政府。

1956年设立德令哈临时工作委员会,驻巴音河;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2县、1工作委员会。1958年撤销德令哈临时工作委员会,改设德令哈县;同年11月设立县级的茶卡工作委员会,领导原属都兰县的茶卡和南柯柯、北柯柯、王家、希里沟4乡。茶卡工作委员会驻希里沟,属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3县、1工作委员会。

1956年设立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驻大柴旦。辖茫崖、格尔木、唐古拉山(驻温泉)、马海4工作委员会。1957年撤销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设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仍辖茫崖、格尔木、唐古拉山(驻温泉)、马海4工作委员会。1958年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改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

1959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驻大柴旦合署办公。撤销茶卡工作委员会,改设乌兰县(驻希里沟);设立县一级的冷湖市临时工作委员会(驻冷湖)。都兰县驻地由香日德镇迁察汗乌苏;天峻县驻地热那亥改名新原;茫崖工作委员会由茫崖迁驻油砂山;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迁托托河沿。

1960年以马海和格尔木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地区设立大柴旦市;撤销冷湖市临时工作委员会,设立冷湖市;撤销格尔木工作委员会,以原格尔木工作委员会的部分地区设立格尔木市。辖3市、4县、3工作委员会。

1962年撤销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1963年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改名为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由大柴旦市迁驻乌兰县德令哈。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原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所属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和乌兰、都兰、天峻3县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自治州辖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乌兰(驻希里沟)、都兰(驻察汗乌苏)、天峻(驻新原)3县和茫崖(驻油砂山)、马海、唐古拉(驻托托河沿)3工作委员会。

1963年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原柴达木行政委员会所属大柴旦、冷湖、格尔木3市和乌兰、都兰、天峻3县划归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1964年撤销冷湖、大柴旦2市和马海、茫崖2工作委员会,将冷湖、大柴旦、茫崖3地区分别设立冷湖、大柴旦、茫崖3镇,由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直接领导。将马海地区划归冷湖镇领导。撤销唐古拉山工作委员会,并入格尔木市。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格尔木市及乌兰、都兰、天峻3县。

1965年撤销格尔木市,改设格尔木县。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辖乌兰(驻希里沟)、都兰(驻察汗乌苏)、天峻(驻新原)、格尔木4县。1966年4月,州府由大柴旦迁驻德令哈。

1999年海西州辖2市(格尔木,德令哈)、3县(都兰、乌兰、天峻)、3个行政委员会(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共4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的31.23万人。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海西州总人口332094人。其中:格尔木市 135897人、德令哈市 83585人、乌兰县 36015人、都兰县 57670人、天峻县 18927人、大柴旦(大柴旦镇 4405人、锡铁山镇 3431人、鱼卡乡 1105人)、冷湖(冷湖镇 2185人)、茫崖(花土沟镇 11131人、茫崖镇5213人、尕斯乡164人)。

2002年底,海西州辖3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63个村(牧)委会、32个居委会。2003年底,海西州辖8个街道、14个镇、27个乡,277个村(牧)委会、63个社区居委会。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气候概况

海西州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全州年平均气温-0.5─5.2℃,年平均降水量16.7─487.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353.9─3526.1毫米。海西州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的美称,资源禀赋独特,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贵稀金属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之大、矿种之多、品位和组合利用价值之高,为国内独有。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矿产地179处,其中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芒硝、石棉、锶、化工石灰岩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溴、硼等储量居第二位;氯化钾储量占全国钾资源总储量的97%。据粗略计算,盆地各类矿产的潜在价值在15万亿元以上,占青海矿产价值总量的90%。

柴达木盆地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光热水土条件较好。共有宜农土地533万亩,水资源总量49.05亿立方米。现有耕地面积64.5万亩,在水利有保障的前提下,近期可开发的一 、二类宜农土地174万亩。全州草原面积1.67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06亿亩。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牦牛、野驴、白唇鹿、雪豹、藏羚羊、黑颈鹤等39 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及500多种药用动植物资源。海西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江河源头、雅丹地貌、昆仑山口、万丈盐桥、唐代吐蕃墓葬群、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都兰国际狩猎场等闻名遐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THE END
0.2021年冬季探秘柴达木系列(1)1958年,一支由30人组成的石油勘探队穿越茫茫戈壁,来到了赛什腾山下,在一个小淡水湖边安营扎寨,拉开了柴达木盆地石油开发的序幕。 青海油田发祥地简介 徒步参观石油的地方—油沙山 全体摄影人与”险峰”越野车队在油砂山合影留念。然后乘车去茫崖翡翠湖。 jvzquC41yy}/onnrkct/ew45fdr5ktr
1.《柴达木盆地典型构造剖面》(付锁堂)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柴达木盆地典型构造剖面》,作者:付锁堂,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最新《柴达木盆地典型构造剖面》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柴达木盆地典型构造剖面》,就上当当网。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8449<50qyon
2.青海省地质简介青海省地质简介 一、地层 (一)元古界 1、古元古界 区内早元古代地层依出露地区不同,曾有北大河群(托莱南山)、湟源群(大坂山、拉脊山)、化隆群、达肯大坂群下亚群(柴达木盆地北缘)、金水口群(东昆仑山)等地方性地层名称,均为遭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云母石英片岩和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ie:963;37/j}rn
3.柴达木盆地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地层和沉积环境的第一份系统的科学研究专著。 作者对各成盐次盆地的10个完整的第四纪井下地层剖面系统地进行了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年代地 层学、气候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以及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在获 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34>53;81
4.海西州都兰县概况素有柴达木“绿洲”之称的青海省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其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1500前,都兰县是“唐蕃古道”青海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至今出土的丝绸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图案之精美、时间跨度之长均居甘肃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丝绸品之榜首,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 jvzq<84yyy4uevfr0eun0ls1skthjjn1fwrbpncpaoohx3jvor
5.翡翠映柴达木,烟火暖德令哈——大柴旦翡翠湖游记大柴旦翡翠湖简介: 大柴旦翡翠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境内,面积约15平方千米,翡翠湖由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组成。 翡翠湖颜色变化简介: 翡翠湖的湖水颜色丰富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淡青色:这种颜色相对较为柔和淡雅。翠绿色:如同翡翠般的翠绿。jvzquC41yy}/onnrkct/ew47hpq4o}>
6.韩寒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柴达木盆地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片神秘的土地,既有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也有生机勃勃的湖泊植被。携带着对自然无尽好奇与向往,我踏上了探索柴达木盆地的旅途,怀揣着一颗寻求内在宁静的心。 柴达木盆地的广阔使人感到震撼,无边的戈壁滩上,沙砾铺陈,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风的呢喃。站在如此荒凉之地,我仿佛能听到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1785218<959>55a724@=:83840|mvon
7.《柴达木》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简介:这是一部关于家园与梦想主题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关于柴达木盆地生态、生命、生产、生活的纪录片。该片从柴达木盆地的地理、历史、气候、物产等视角入手,讲述这一方土地的沧桑变迁、物产资源、生态保护以及探索未来的基地建设。 立即观看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jvzquC41vx4de}{0eqs0497712:03=4XKFGq\Q6WvSImlTZx6GRb4MG472:267xjvor
8.研究生部光荣榜(附图片)受部机关表彰的1985年先进集体 除尘科研组 昌平培训处 食堂 受部机关表彰的1985年先进个人 时铭显 年永光 崔孝秉 郭天民 胡泽明 吴芳云 许子峰 李英儒 嵇明 王家林 1985年度北京市安全驾驶员标兵 李明仁 1985年度海淀区安全驾驶员 曹芝祥 1985年度海淀区先进工作委员会——家属委员会老龄会 1985年度东升地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研究生部 (摄影稽明)jvzq<84u{f~c0~ue0gjv0ls1fgzbkuDtgeusfF:3349
9.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介,详细介绍,行政区划、人口面积、交通1957年4月,撤销“柴达木盆地工作委员会”,改设“柴达木盆地行政委员会”。 1958年1月,更名为“柴达木行政委员会”。 1959年1月,海西州人委由察汗乌苏迁驻大柴旦与“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合署办公。 1963年8月26日,撤销“柴达木行政委员会”,全政区称“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jvzq<84yyy448>6570ipo8vkpinbk8mckzo/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