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碳中和,天然气行业大有可为清洁能源煤炭风能

总体来看,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天然气行业发展具有长期利好的影响。要实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我国必须降低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提高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目前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高的品种为煤炭,煤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且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将化石能源消费转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过程中,我国首要任务是降低煤炭的消费占比,但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较长的周期,在转型过程中,为了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消费占比是必要的措施。

我国能源消费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能源消费总量保持着一个较高的增速。2000-2020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4.70亿吨标准煤上升到49.8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为6.28%。其中,在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正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且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维持较高水平,对于能源的消费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按照近五年能源消费增速均值2.79%计算,到2030年“碳达峰”前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有望达到65.57亿吨标准煤的水平。考虑到我国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及我国采取的降低能耗的“双控”措施,按照1.5%的合理年均增速计算,到203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7.79亿吨标准煤,将低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提出的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 亿吨标准煤的目标。

不管是按照近五年增速均值还是略低的合理增速计算,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时,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都将突破55亿吨标准煤,较目前的能源消费总量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总的市场份额来看,未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亟需调整

在目前已公布碳中和的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煤炭的依赖性远高于其它国家。截止到202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为56.80%,同时期全球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26%,欧洲的煤炭消费占比仅为14%,加拿大占比仅为4%。未来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下降依然是确定性的趋势,原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都有增长的空间。

数据显示,2000-2020年,我国煤炭的消费占比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7年煤炭消费占比从68.50%上升到72.50%,2008-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从71.50%下降到56.80%。2000-2020年间,原油消费占比震荡下降,从22.00%下降到18.90%。天然气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从2000年的2.20%上升到2019年的8.40%。风电、核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从7.30%提高到15.90%。

当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接近100亿吨,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3,实现碳中和目标充满了巨大挑战。而由于煤炭是我国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来源,未来降低煤炭消费占比,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占比是必然的趋势。

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是必然趋势

前文提到,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能源消费总量是必然的措施,但碳达峰之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仍有增长的空间,在碳排放到达峰值之前,继续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必然的选择。而由于风能、水能、核电等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且发展周期较长,短期内无法直接实现可再生资源替代化石燃料的消费占比,因此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是更可行且必须的举措。

纵观目前发布碳中和目标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天然气在多数国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奥地利、加拿大、德国、葡萄牙、日本、西班牙及英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英国和葡萄牙的天然气消费占比在35%以上。而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占比仅8.40%,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2017年,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曾提出“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到10%左右;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的工作目标,目前来看,2020年天然气的占比目标并未实现,未来加快推进提高天然气占比是必然的选择。

除了国外的发展历程能够验证我们的观点,上海市于2021年1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可以提供相关证据。该纲要指出,“努力实现碳排放提前达峰,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25年,上海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300万吨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左右,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左右,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预计后续国家及地方层面的规划也会将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写入其中,这些规划和后续的配套措施,对天然气于行业的发展将是巨大的支持。

天然气衍生品助力行业发展

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上,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面对天然气产业越来越强烈的风险管理需求,上期所持续推进天然气期货的研发工作,今年8月,液化天然气期货正式获得证监会立项批复,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上市工作。天然气期货加快上市步伐,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快速增长,2010-2020年年均增速为11.85%,截止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32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8%。与消费的高增速不同,2010-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年均增速为7.35%,截止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925亿立方米。高消费增速推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增长,2010-2020年,我国天然气(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从166亿立方米上升至1414亿立方米,进口依赖度从15.47%上升至43.05%。

由于天然气的需求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征,市场化机制下的天然气价格波动剧烈。以LNG为例,冬季气温下降时,LNG的需求量大增,价格往往大幅上涨;随着气温回升,LNG的需求量出现下降,价格往往大幅下跌。由过去几年全国LNG市场均价的走势可以看出,在供需紧张的冬季,LNG价格可能上涨至7000元/吨,局部地区价格可能涨至10000元;而在需求表现较差的夏季,LNG价格可能跌至3000元下方。这样剧烈的波动,对于天然气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的利益都可能受损于大涨大跌的价格变动。而近期上期所加快对LNG期货的研发,并报国家证监会审批通过,无疑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力。等到LNG期货正式上市后,上中下游企业可以借助期货工具进行合理的买入或卖出套期保值,锁定销售利润或采购价格,进行更好地风险管理。

总结与思考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品种,未来天然气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好的机遇,无论是政策面的支持,还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都将推动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而近期国内加快天然气期货品种的研发和上市,更是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多方的共同持续努力。例如政策上进一步明确减少煤炭消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向,量化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的目标;拓宽天然气进口来源;加快国内的勘探和开采,尽力降低对外依赖度,以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推进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借助市场的力量来对天然气进行合理的定价,同时交易所应加快推出LNG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平抑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天然气行业的上中下游都应该抓住未来的黄金发展时期,加快清洁能源对煤炭消费的替代进程,为实现碳中和的长远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企业应该正视挑战,借助场外的远期、互换、期权等工具,锁定采购和销售价格,减少市场大幅波动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在产融结合背景下助推行业绿色生态圈的形成。

1.碳中和(carbon-neutral):当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应用达到平衡,就是碳中和或净零二氧化碳排放。简单而言,碳中和就是碳排和碳汇(指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人工捕捉二氧化碳)相等。

2.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当一个组织的一年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温室气体清除量达到平衡时,就是净零温室气体排放。

3.气候中性(climate-neutral):当一个组织的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产生净影响时,就是气候中性。在气候中性的定义中,还必须考虑区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应,例如辐射效应(例如来自飞机凝结轨迹的辐射效应)。

4.清洁能源(Clean energy):又名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能够恢复补充,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清洁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核能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世界能源结构以石油为主,我国的能源结构以什么为主?解答一 举报 据报道,目前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1%.2003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原油占%,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的占有量和消费量均处于较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jvzquC41yy}/|‚gcpi4dqv4swgyukxs12g9f9=h87e<69mk8hf9bg;7fff8efm7;0jznn
1.光期能化:《“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解读图表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 资料来源:BP,光大期货研究所 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常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4亿千瓦、2.8亿千瓦、2.5亿千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4:6245;127xjvor
2.安全发展范文(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从能源资源禀赋状况来看,中国是煤多、气少、油贫。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且煤质较好。中国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国煤炭资源采储比只有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29:4ivvq
3.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四个新挑战——人民政协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贡献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单位燃煤、燃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燃气的1.5~1.7倍,是电的3.2~3.4倍。 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下,2019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98.3亿吨,约占到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8%,超过中国的人口和GDP在世界的总量占比,当年同比增长了3.4%,比2008~2018年平均增速高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6/3433688233:367xjvor
4.能源革命与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能源消费仍以化石能源为主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呈现煤炭消费占比下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的趋势,但整体来看传统化石能源仍居于主导。截至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应的占比读数为56%。相较于十年前(2011年),我国煤炭的占比已从70%以上的高位显著下行;2015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2>5;49776:<4984ivvq
5.邹才能院士:碳中和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使命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jvzquC41tkio0|ovw0kew7hp1Ykc1\mqy1728B
6.深度丨我国能源安全韧性从哪里来?三是转型保供挑战叠加,能源系统安全复杂性大幅提高。我国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2021年比重约为80%,其中绝大部分为煤炭。面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要,我国一方面要转变以煤为主的发展路径,稳步推进退煤降碳,另一方面要应对气候环境对清洁能源发电稳定性的影响,系统安全复杂性大幅提升。例如,受今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jvzquC41ekifr7}ow0kew7hp1ktgq86233523;;30jzn
7.《中国金融》“商行+投行”助力新能源产业升级银行频道为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向综合化经营的内在意愿与外在动力正不断增强。以新能源、互联网、高端装备为主的成长型企业缺乏抵押物,更适合金融机构通过债券融资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资产管理的形式募集资金。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累计高达1.2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jvzquC41dctl0qjzwp4dqv44247.3;2391816B:7746/j}rn
8.“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论坛”在南昌召开孙正运发表了题为《“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的主旨演讲。孙正运指出,城市是人类经济生产活动的主要聚集地,在全球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方面均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城市容纳64%的人口,消耗85%的能源,贡献约85%的碳排放,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智慧城市的打造将是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在城jvzq<84yyy4{isyd0eun1;545/661;71eqtugwya57<26@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