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朗新研究院】以省级电力市场为切入点,率先聚焦广东、四川、天津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市),深入分析其电力市场在2024年的最新变化与动态特征,同时,也将探讨这些变化对市场中各经营主体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和挑战,以期为行业内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洞见。本期先行刊发广东篇。
导语
为此,【朗新研究院】将从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的调整方向出发,并结合一季度的实际交易情况,浅析这些调整对广东重要经营主体所带来的影响。
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重点变化
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保持了交易规模、价格限制的相对稳定,但在交易方式方面围绕现货市场做了诸多调整,比如扩大现货市场交易主体范围、试点双边报量报价等等。另外,广东还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绿电交易方式。
(一)长协量价限制微调
2024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上限为6000亿千瓦时,相比2023年增加500亿千瓦时,其中年度交易规模从3000亿千瓦时增加到3200亿千瓦时。
在价格限制方面,广东2024年电力市场年度交易价格限制和2023年维持一致,上限为0.554元/千瓦时,下限为0.372元/千瓦时。基准价也延续了高位运行,广东燃煤基准价依然是全国最高的省份。
(二)市场参与主体扩容
2024年,广东重点扩大了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范围。
一是扩大发电侧参与现货市场范围。推动220KV及以上风光项目全部参与市场化交易,且以现货交易为主。
二是扩大用户侧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范围。新增年用电量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工商业用户,允许10KV及以下工商业用户自主选择。
三是推动独立储能、抽水蓄能等其他经营主体试点参与市场交易,明确抽水蓄能抽水电价、上网电价按机组的分时现货节点电价执行,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费维持现行机制不变。
(三)绿电交易方式创新
2024年,广东绿电交易将参照最新版的《广东省可再生能源交易规则(试行)》执行。根据新版规则,广东绿电交易方式也有着诸多创新和调整。
一是将绿电交易的发电主体与绿证核发范围保持一致。所有符合绿证核发条件的发电主体均可参与绿电交易,包括分布式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此前以集中式新能源为主。
二是新增绿电事后交易机制。允许售电公司在未能满足电力用户当月绿电交易需求时,可在后续月份参与绿电交易,从而减少绿电交易偏差。
三是优化零售侧绿电交易模式。将绿电合同从原零售合同中独立出来,明确零售用户参与绿电交易须通过与其建立电能量零售关系的售电公司,并增加了零售用户的结算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电力用户可在售电公司批发侧绿电电量无法满足零售侧绿电需求时优先结算。
(四)双边报量报价提上日程
2024年,广东将开展现货市场双边报量报价试点交易,择机允许批发用户、具备条件的零售用户(通过具备条件的售电公司参与)自愿选择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日前电能量市场出清。
此前,广东与国内大多数省份一样,在现货市场建设初期采用“发电侧报量报价、用户侧报量不报价”模式,即用户侧仅作为价格接受者,所申报量也不参与日前市场出清,无法直接作用于现货市场价格的形成。
今年广东开展现货市场双边报量报价试点,无疑给市场传递了重要信号,用户侧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现货市场中,面临的风险、难度和成本将进一步提升。
(五)煤电气电容量电价正式执行
广东电力市场价格变化及经营主体影响分析
(一)现货市场价格呈现下行趋势
大规模申报零价或负电价的新能源明显拉低了广东现货市场价格。进入2024年以来,广东现货市场的价格持续走低,2024年一季度均价明显低于2023年同期价格。
(二)新能源入市将面临一定风险但总体可控
广东新能源全面参与现货市场后,会面临一定的收益风险。一方面是如上文所述现货市场价格走低将给新能源机组带来一定的营收压力,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将面临更细颗粒度(每15分钟)的功率预测偏差考核,这无疑增加了其在现货市场中承担的考核压力。
但由于当前结算机制,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的收益风险又相对可控。根据《广东可再生能源能源交易规则(试行)》,新能源电能量电费收入由中长期合约电费、基数电量电费、现货偏差电费等费用构成,其中中长期合约电量按双方约定的合约价格计费、基数电量按政府批复的上网电价计费,并且,中长期与基数电量之和大于等于上网电量的90%,现货偏差电量所占比重不超过10%。这意味着,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时,其大部分电量的收益是稳定可预期的,仅有小部分(不到10%)电量会根据现货价格进行结算。
这种结算机制为新能源提供了收入保障,有效缓解了因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或其他原因导致收益的大幅波动问题,从而在短期内为新能源入市后的收益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三)独立储能收入短期内仍将以容量租赁为主
自2023年广东首次允许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广东独立储能基本形成了“容量租赁+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的盈利模式。
相比于容量租赁和辅助服务,广东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仍处于试点阶段,根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仅1个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现货市场,截至2024年目前,参与数量也仅增至5个。独立储能参与现货市场获取的收益也相对有限,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
一方面是广东现货市场价差偏低,根据《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独立储能平均充放电价差0.155-0.177元/kWh,不到2毛;另一方面是货市场中每日充放电次数的约束,根据《广东省独立储能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细则(试行)》,独立储能日均充放电循环次数上限为2次。
当前,广东独立储能对于参与现货市场更多持观望态度,容量租赁仍是广东独立储能的主要盈利方式。
(四)煤电盈利能力更趋稳定
一方面是煤电调整为两部制电价,根据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广东电力市场 2024 年度交易及年度绿电交易结果的通报》,2024年广东年度交易成交均价为465.62厘/千瓦时,同比下降约16%,若考虑容量电价政策,按100元/千瓦·年补贴计算,煤电机组到手综合电价(容量+电量)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上浮。
另一方面是广东继续实行一次能源价格传递机制,当综合煤价高于或低于一定值时,煤电发电成本若超出或低于允许的浮动范围,将按照一定比例对超出或未达标的电量进行补偿或回收,相关费用由全部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分享。这一机制使得煤价的波动可以传导至用户侧,从而分摊煤电的成本压力。
总体来看,广东煤电机组受整体市场需求影响,长协价格有所下滑,但容量电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收益水平,再加上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的保障,煤电整体盈利能力更加稳定。
(五)售电公司将面临更高的交易能力要求
一方面,“双边报量报价的试点推进”意味着用户侧的现货市场结算价格将迎来重大变革,有望从当前的“统一结算点”价格发展为更细颗粒度的“节点/分区”价格,用户侧价格也将受到电网阻塞等因素影响,不同地理位置的电价呈现差异化特征。未来,售电公司需要根据用户侧节点电价的差异灵活制定购售电策略。
另一方面,零售侧绿电交易方式的调整以及分布式项目被纳入绿电交易范畴,都对售电公司的交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售电公司零售侧交易将面临更加复杂的交易价格、交易规则等挑战,同时,售电公司还需广泛建立与分布式项目业主的合作关系,挖掘资源情况和交易需求,提升绿电交易水平。
结语
广东电力市场在现货市场转正后,调整的重点趋向于让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现货市场,通过市场直接引导电力资源优化配置。2024年是广东现货市场转正后的第一年,各项机制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各经营主体都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抓住市场机遇。
审核:章胜作者:吕璇、杨瑞婷部门:朗新集团业务研究部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8日,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首次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明确电量规模。机制电量年度总规模为45.76亿千瓦时,其中,风电38.62
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新能源全面入市的关键阶段,电力结算作为市场运行的核心制度基石,其规则的科学性与适配性直接关乎市场秩序与主体权益。近日,《关于再次公开征求〈四川电力市场结算
11月18日,江西省能源局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意见指出,新能源交易方面,现阶段,机制电量不再开展其他形式的差价结算,由电网企业代表全体用户与新能源场站签订机制电量中长期合约,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8日,福建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电力零售市场交易风险的提示。文件提到,电力交易平台账户、密码及短信验证码是电力用户参与交易的重要身份凭证,在交易平台的登录和操作事关
11月14日上午8时许,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7号机组在结束满15天的试运行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同步进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参与现货交易。至此,南网储能7座在运抽水蓄能电站的37台机组总规模达到1118万
今冬明春,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用电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最高负荷需求达2.39亿千瓦,同比增长9.4%,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天气方面,季节内气温变化呈现“冷—暖—冷”的“过山车”式特征,12月中旬起将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7日,江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2026年,江西电力市场深化中长期交易机制,继续开展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进一步做好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江西省能源局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提到,符合市场准入要求和技术条件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生效后,可以根据自身
近日,福建省水利厅与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小水电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系统推动小水电行业绿色化升级发展。《通知》提出,大力推动小
国网新能源云发布浙江省2025年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第1次竞价问题记录及答复(更新至11月17日),共25个问题。(1)分布式Q:分布式光伏能否参与本次竞价?A:第1次竞价结束后,将尽快组织第2次竞价,在第
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10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3758.65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5601.87万千瓦,非统调电厂8156.78万千瓦。10月份,全省发电量58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0%,年累计发电量592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其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5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规范开展广东电力市场2026年交易签约的提示。文件明确,广东2026年批发市场交易成交均价与零售市场竞价配置套餐固定价格的上下限均为0.554元/千瓦
近年来,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深入推进,零售侧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售电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不符合市场常理的“超低价”“一口价”等报价策略。以广东为例,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日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严格按注册容量开展电能量交易的通知,按照《关于电力调度交易业务严格执行机组许可容量的通知》(南方能监市场〔2024〕126号)有关要求,严格
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电力市场化定价时代正式来临,新能源发展已实现从“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的关键转型。广东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给配电网带来了不小压力,新能源消纳难题愈发凸显。破局之道在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5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广东电力市场同一集团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关联关系公示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2025年广东电力市场同一集团发电企业和售电公司关联关系公示
一图读懂|广东电力市场履约风险管控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0月31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印发实施《广东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争议举报投诉工作指引》的通知。本指引所称争议,指的是经营主体在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系统开展场内交易、签订电子交易合
计量结算新规落地: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结算时序进一步优化
一图读懂广东电力市场2026年交易关键机制和参数中有关结算部分的变化点介绍,详情如下:
多维融合集成破局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加快推进新能源
11月18日,江西省能源局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意见指出,新能源交易方面,现阶段,机制电量不再开展其他形式的差价结算,由电网企业代表全体用户与新能源场站签订机制电量中长期合约,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7日,江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2026年,江西电力市场深化中长期交易机制,继续开展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进一步做好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8日,江西省能源局征求2026年全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意见,提到,符合市场准入要求和技术条件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生效后,可以根据自身
2025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明确提出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唱响的同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2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核查更新发电企业机组信息的第二次预警。文件明确,依据《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应在电力交易机构办理市场注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7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印发《重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的通知,本细则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11月14日,安徽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11月份新型储能企业注册结果公告。据《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安徽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的通知》(华东监能市场〔2025〕6号)、《安徽省能源局关
一图读懂|南方区域跨省跨区电力中长期市场2026年度交易通知
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建设,是以更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上半年,《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
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市场监管,有效防范市场运营风险,近日,湖南能源监管办就2025年湖南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发现问题开展延伸监管,启动售电公司参与电力批发市场交易行为自查整改工作。此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