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中俄之间的友好合作,是现在双方在国家层度的共识,但在如此友好的大环境下,我国竟然拒绝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合作,本身我国对于天然气的需求就很大,现在与俄罗斯交易,两国相邻,可以减少成本。
那为什么中国要拒绝这场投资呢?
«——【·为何拒绝投资?·】——»
让我国放弃这次投资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点,分别与三方势力有关,包括蒙古国、其他国家以及俄罗斯。
原来,中俄两国关于天然气管道的合作,到后期,俄罗斯执意要将管道途经蒙古国,而对于蒙古国,近些年他们的态度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这个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蒙古国的态度,一直都倾向于俄罗斯,从沙皇俄国开始,到苏联时期,外蒙古一直都与我们关系不友善,即使苏联解体了,蒙古国也没有选择我们,而是偏向了美国,在此期间,蒙古国甚至当过“劫匪”,跟我们要过路费。
苏联解体后,许多优秀的装备都成为了“香饽饽”,这些苏联的王牌武器,各国都争相购买,我国向俄罗斯购进许多优秀飞机。
在返回我国时,途径蒙古国,由于之前蒙古国一直靠着苏联吃饭,所以中俄双方都认为没什么关系,可没想到蒙古国跟美国“好”上了,在半路拦截了飞机,跟我们要过路费。
除此之外,蒙古多次对我国搞出“小动作”,因此,若是这次天然气经过蒙古国,那么他们很可能故技重施,与我们预期的长久稳定的项目要求不相符合。
此外,蒙古国现在虽然对中俄都很友善,毕竟夹在两大国之间,属于完全的内陆国,但在外交上,其一直是多方外交,与欧美国家常有联系。
若是将管道建设在蒙古国,那么外国很可能借此搞事情,蒙古国自身国力不强,安保工作很可能不到位,极易被西方国家渗透,不安全。
途径蒙古国,中俄天然气合作不仅得不到安全保障,还会大大的增加我国建设的成本与风险,蒙古国是出了名的农业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我国建设管道所需的材料还需大老远的运输过去。
且由于长期不健康的畜牧方式,导致其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施工中经常会遭遇风暴等极端自然危害,而且这与我国预期的收益不符,我国许多地区都无法被天然气辐射,大大降低我国对天然气的使用率。
而让我国撤资的主要原因,就是俄罗斯的不负责,本身两个大国合作,尽可能的减少影响,减少中间国家的介入,对于俄罗斯的国防力量,我们是很肯定的。但对于蒙古国,我们是不放心的,本来管道由中俄两国守护,基本可以排除外在隐患,属于完全的安全。
但现在加上蒙古国,又增加了一些不确定的风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有一处被破坏,那么这个中俄合作的大工程就废了。现在增加了蒙古国那么长一段风险,在我国看来,就是俄罗斯方面对待此事,太儿戏了。
除了这些外患外,我们还考虑到一层关系,就是蒙古国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偏向的缓冲区。
«——【·中俄合作,产生分歧·】——»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国,除了天然气外,我国与其在建材、石油、煤炭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贸易合作往来,因此随着近几年中俄关系的升温,2014年,一条保障性天然气运输管道工程,被迅速提上日程。
2019年,在双方的初步探讨中,对东西两条线路进行了规划,东线横穿俄罗斯国境,大体沿着俄罗斯与蒙古国的边境线,一路向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入我国疆域,直接汇入黑龙江,进而辐射整个东三省地区。
而西线则贯穿我国多个主要城市,也是不经过蒙古国,在俄罗斯国境内,穿过阿尔泰共和国,但在线路上,基本与蒙古国西侧边境线并行,后穿过我国西北部边境,进入到新疆。
在轮南地区转弯,而不与乌鲁木齐汇通,此后向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设,期间大致与河流流向类似,途径多个省市,在直线穿过甘肃、陕西后,向北折一段,经山西后向东南建设,联通郑州、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
除去本身建设要求外,此举更多的是在保障我国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安全,即使管道发生破坏性危机,也能有效的保护与国外有着第一接触的几个省市。
而到了河南之后,基本上已经到了我国国内管道建设的后半截,从此开始的后续管道,约占国内总管道的四分之一,即使有不法分子在国境边上破坏天然气管道,在长距离的阻碍下,河南及往后的省市,都有充足的时间来避免危机的产生。
因此,从此地开始,天然气管道才真正的接入到城市之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开始放心的使用这条中俄合建的天然气管道,充分表现了我国在国家级工程建设上的两手抓。
既要方便南京、上海等城市的金融建设,也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但正是这份严谨,导致中俄双方在管道建设上产生分歧。
这个分歧的产生,并不是中方过多的谨慎,而是俄方在大国建设上,存在疏忽懈怠的情绪和动作。
«——【·拒绝投资,明智之举·】——»
本来双方已经敲定好了对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计划,预计2024年动工,可俄罗斯突然改变了想法,在原本的计划布局上,进行了修改,表示要将蒙古拉进来,管道建设要经过蒙古国,再到达我国。
对于俄罗斯的这一想法,我国进行了多次沟通,向其言明了这样做的利害问题,但俄罗斯坚持要带上蒙古国,并一再拖延时间,对双方之间的交流沟通造成很多的阻碍,这个工程也暂停了。
经过我国专业人员研究讨论,最后决定放弃对此条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投资,相较于便利性的发展和资源储备,我国更看重的是安全与可靠。
«——【·殖民时期的缓冲计划·】——»
对于中国来说,蒙古国并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蒙古国在以前也被称为外蒙古,是相对于我国的内蒙古而产生的名字,在历史上,曾经属于我国势力范围。
但在清朝时期,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导致外蒙古独立了出去,当时起到主要作用的就是沙皇俄国,也就是苏联的前身。
在地理上,俄罗斯一直都是欧洲国家,但熟悉地图的人们都知道,俄罗斯就在我国以北的地区上,按照划分来说,我国属于亚洲东部,在往北于是属于亚洲,为什么俄罗斯却是属于欧洲呢?其实这个原因,与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脱不开干系。
在沙皇俄国时期,女皇叶卡捷琳娜执政,正式开启了对国家版图的扩展,在其带领下,俄国面积相较于历史及现在,增加了近一倍多有余,为俄罗斯现在的广阔疆域奠定了基础,为俄罗斯的工业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即使到现在,俄罗斯本国的外汇收入,依旧是靠着这些扩张土地中的自然资源来获得,俄罗斯现在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资源,都是这时期收获的。
这时期的俄国大致的扩张方向,是向西和南方,其所要面对的,是欧洲国家,这也是欧洲各国目前一直恐惧俄罗斯的原因,被打多了,打怕了。
在这个时期的俄国,被誉为俄罗斯的巅峰国土面积,即使是在苏联时期,也远远达不到曾经的辉煌,当时他们横跨欧洲、亚洲及北美洲,而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他们向西向南,是在与欧洲对抗,那向东延伸的时候,会跟哪个国家发生冲突呢?
没错,就是我们,在俄国扩张之前,其国家首都对疆域的控制力度很饱满,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态下,近乎圆形的辐射面积,基本上是一个国家的最大承载力。
若是范围扩充,那很可能失去对边疆的控制,那时候俄国处于在欧亚之间,但更多的倾向于欧洲,而在向东扩张时,其侵占了大面积领土,因此有了“远东”这个相对偏远区域。
在当时,远东地区是属于清朝的势力辐射范围,本属于我国的领土,但由于管辖乏力,后来被俄国管辖了。在此后,大清的疆域持续被压缩,到了清末,俄国不再向我国压缩土地了,不是他们觉得够了,而是碰到硬茬子了。
英法等殖民者正处于疯狂殖民时期,在对外扩张中,英国与俄国碰面了,为了避免冲突,英国谋划清朝的西藏,俄国谋划外蒙,中间夹着的大清属于共同利益区域,在历史上,英国是拿走文物国宝最多的列强,俄国是拿走土地最多的列强。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我们才会担心蒙古国很可能成为俄罗斯的“黑手套”,中俄交好也就近几年的事情,若未来发生变数,蒙古国将成为对我们产生破坏的第一根“刺”,所谓“君子易出,小人难防”。
所以,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我们拒绝投资这一项目也是合理的。
«——【·结语·】——»
立足当下,中俄更多的还是要友好合作,所谓互惠共赢,就是这么个道理,若是俄罗斯想得太远,那很可能会在当下摔个跟头,基于途径蒙古国的风险,我国是断然不会冒失投资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