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动态》欧亚地区 | 2023年2月期
内容提要:
本期《区域动态》涵盖俄乌冲突、中亚能源困局、哈萨克斯坦解散议会下院、新乌兹别克斯坦行政改革四个专题。
在俄乌冲突方面,专题内容选自俄罗斯《论据与事实报》专访文章《总参谋长: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在俄罗斯总参谋部成立260周年之际,新任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瓦列里·格拉西莫夫接受访问,介绍俄罗斯总参谋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的作用,并指出总参谋部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特殊功能。
在中亚能源困局方面,专题内容选自俄罗斯《独立报》的社论文章《俄罗斯正在铺设一条经中亚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作者是俄罗斯独立报专栏记者维克多利亚·潘菲洛娃。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受霜冻天气影响面临天然气短缺的困境,本月,俄与哈国和乌国分别签署了双边天然气合作路线图,俄哈乌三国天然气联盟被重新提上日程并初具雏形,联盟能否真正成立并发挥效用仍有诸多因素待考量。
在哈萨克斯坦解散议会下院方面,专题内容选自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评论文章《一切都取决于选举的公开性和竞争性》,机构专家阿尔曼·托克图沙科夫评析即将进行的马吉利斯(议会下院)和马斯利哈特(地方议会)选举的重要性和特殊之处,指出重置政治制度对构建“强有力的总统-有影响力的议会-负责任的政府”模式的非凡意义。
专题一 俄乌冲突
总参谋长:现代俄罗斯
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是神秘的:简洁的发言与机密的计划。因此即便是流露出的细微信息也具有特别价值。俄罗斯总参谋长、陆军大将格拉西莫夫在俄罗斯总参谋部成立260周年之际接受《论据与事实报》采访,近期他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联合部队总指挥,他的发言值得深入研究分析。
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总参谋部
176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创建俄罗斯陆军总参谋部。苏联解体后,为适应新独立俄罗斯的国防安全需求,总参谋部承担了制定俄联邦军事构想、组建武装部队的任务,并在反恐行动、克里米亚事件、纳卡冲突等任务中有效应对,展现出在不同地缘政治条件下保障国家安全和整体防卫的作战能力。
当前在乌克兰地区展开的特别军事行动正是在总参谋部的领导下展开的。格拉西莫夫指出,“现代俄罗斯尚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当前俄罗斯面对的几乎是整个西方集体的敌对。为了稳定局势、保障新领土安全、持续发起进攻,总参谋部制定了部分动员计划,这是俄罗斯在伟大卫国战争之后首次陷入这种局势”。格拉西莫夫称,“俄罗斯的动员培训体系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经济关系,不得不在推进中解决各种问题。好在经过总参谋部和联邦各主体的协调,30万应征入伍的公民开始服兵役”。目前总参谋部正在采取一切措施,实现最高领导人制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
格拉西莫夫就任行动总指挥
自乌克兰军队于秋季开展反攻以来,战场前线不断传来惨淡消息,在特别军事行动持续将满一年之际,俄罗斯社会迫切需要好消息。俄罗斯联邦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被任命为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这一军事高层变动被认为是某种预兆:俄罗斯军队将终结当前的阵地守卫战,转而发起决定性的进攻。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和俄罗斯瓦格纳集团[1]于1月13日至14日发布的有关攻入顿涅茨克地区的索列达尔市和巴赫穆特地区的声明,俄罗斯精锐部队在前线突破敌人防线,后续还将有30万预备役军人补充作战力量,俄方势头正劲。而乌克兰方面遭遇了巨大损失,按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说法,乌克兰伤亡人数在10万人,而按照非官方的统计这一数字达到30万。
尽管乌克兰军队失去了大量的苏式装备,但泽连斯基不断向西方社会求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波兰等北约国家都承诺于春季向乌克兰提供坦克。西方国家明晃晃的支持激怒了莫斯科,俄罗斯意识到需要在西方援助到来前彻底粉碎正处于虚弱状态的敌人。于是俄罗斯重新开始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发动空袭,基辅、哈尔科夫、扎波罗热和奥恰科夫等地的爆炸不断。扎波罗热地区[2]政府人员罗戈夫称,“俄乌战场后续剧本如何上演的决定权在俄罗斯”。
俄罗斯武装力量长期规划
近期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变动较多。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报告,国防部长绍伊古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框架下召开会议,欲将武装部队的规模增加至150万人;2023年至2026年期间,在增加武装部队人数的同时,军事行政区划也会做出相应调整:建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州组建三个摩托化步兵师作为联合兵种协会的一部分,在卡累利阿地区组建一个集团军,并增强海军、空天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作战能力。该计划得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批准。对此格拉西莫夫指出,“由于芬兰和瑞典意图加入北约,而西方利用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混合战争,俄罗斯面临的军事安全威胁更加复杂,因此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内本齐亚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的目标是结束乌克兰对俄语使用者的歧视,消除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这些目标可以通过谈判实现”。
俄罗斯会选择“文斗”还是继续“武斗”?莫斯科方面不会接受冻结战线的结果,至少要保证能够解放俄罗斯新领土的全部土地,并迫使乌克兰军队转移到离顿涅茨克足够远的地方。对格拉西莫夫的新任命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下一步任务有关,俄罗斯军方不会停止行动,格拉西莫夫有望以2023年的胜利大阅兵作为给莫斯科的献礼。
(张淼煜 编译)
原文见:
补充信息
注:
2.扎波罗热位于乌克兰东南部,于2022年9月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三地公投入俄,但尚未获得国际承认。
专题二 中亚能源困局
俄罗斯正在铺设一条
经中亚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
1月中上旬,中亚地区遭遇霜冻天气,多国天然气开采受到低温影响暂时中断,包括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多国天然气供应不足,乌兹别克斯坦更是一度因天然气供应中断陷入停暖、停水、停电的窘境。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22年11月提出的建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天然气联盟”的提议被重新提上日程。
中亚国家天然气困境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的两个产气国在今年冬天均陷入国内天然气市场短缺的困境,哈萨克斯坦作为独联体国家中天然气储量第三的国家,甚至需要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据哈国能源部长博拉特·阿克丘拉科夫称,哈萨克斯坦对天然气燃料的需求增加,今年将进口4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2024年进口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此外,哈国与中国的天然气合同规定哈萨克斯坦有义务每年向中国提供至少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是,哈萨克天然气国有公司(QazaqGaz)董事会主席桑扎尔·扎尔克绍夫表示,天然气出口将在2023年停止,所有燃料都将用于满足国内需求。
而乌兹别克斯坦遭遇燃料短缺更大程度上与土库曼斯坦今冬因霜冻天气减产有关。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1月18日表示,由于邻国土库曼斯坦在低温下暂停天然气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供应中断。此外,本国的天然气开采也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使用天然气发电的火力发电厂也临时暂停,乌国民众陷入电力、热力和水力供应不足的困境。
三国天然气联盟对谁有利?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三国天然气联盟对各方而言均有利可图。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制裁和反制裁,俄罗斯正减少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急需开拓新的出口方向。专家们认为,到本世纪中叶,东南亚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地区,因此,将天然气出口管道网络扩展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将很快成为现实。俄罗斯有必要以俄哈乌三国天然气联盟为起点,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将能源出口向南亚、东亚转向。
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将有机会作为天然气管道过境国向俄罗斯收取过境费。此外,哈乌两国还可以借俄罗斯建造的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以弥补国内市场的短缺。
专家表示,哈萨克斯坦在欧亚空间内处于中心位置,哈国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将哈萨克斯坦打造为物流和能源自东向西运输的枢纽绝非偶然。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受到政治和经济双重因素影响,哈国将成为自西向东运输的枢纽国家,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于乌兹别克斯坦来说,天然气短缺造成的困境更为严峻。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发现新探明的天然气气田,在天然气储量没有增长的同时,产量平稳下降,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天然气需求在不断增长。乌国既没有稳定的进口源头也没有充足的国内产量,其能源安全很难得到保证,乌兹别克斯坦当局不得不做出战略性的能源决策。如果想要达到地区的能源平衡,必须引入俄罗斯这一能源出口国。
三国天然气联盟的绊脚石
由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条件严苛——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的所有权由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掌握,三国天然气同盟的提议虽早就由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但迟迟没有下文。尤其是乌国,并没有做好准备将输送系统所有权转交给俄罗斯公司。乌兹别克斯坦“马诺”研究中心负责人巴赫季约尔·埃尔加舍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无法承受第二个这样的冬天,社会消极情绪已严重激增,如果天然气进口来源的问题不解决,过去五年内乌国改革的所有结果将付之一炬。
此外,在西方对俄制裁和国际形势紧张的背景下,大多数中亚国家对于与俄罗斯开展的一体化项目十分谨慎,避免本国受到西方二次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后苏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斯坦尼斯拉夫·普利钦表示,如果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考虑天然气联盟,担心西方制裁的影响,那么将不会有赢家。
三国天然气联盟初具雏形
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卡利亚尔与俄气总裁阿列克谢·米勒于1月18日在圣彼得堡签署天然气工业合作路线图,确定了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包括奥伦堡天然气加工厂加工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的问题、俄罗斯向哈萨克斯坦供应天然气的可能性等。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安德烈·格罗辛表示,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之间的协议签署是三国天然气联盟这一大型项目成形的步骤之一。
1月24日,俄气总裁米勒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长茹拉别克·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就天然气合作问题举行了工作会议,并签署了天然气行业合作路线图,并且双方工作组已经对通过“中亚-中心”(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 – Центр)天然气管道实施天然气过境所需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商定。值得注意的是,乌方在声明中强调称,此次同俄方的谈判以及“路线图”的规划,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的天然气需求,乌方还完全保留了其国内现有的天然气输送系统的所有权以及管理权。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三国天然气联盟具有极大潜力,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从2025年起应启动共同的天然气市场,乌兹别克斯坦虽不是该组织的成员,但可以以观察员国的身份参与统一天然气市场的建设。
(张韵迪 编译)
补充信息
专题三 哈萨克斯坦解散议会下院
一切都取决于选举的公开性和竞争性
(张淼煜 编译)
原文见:
补充信息
注:
1.比例选举制:即政党比例制,选民投给支持的政党而非特定的候选人,依据政党取得的选票配额数量分配议席。这一制度中的政党名单是给定的。
2.多数选举制:多数选举制规定在选区内获得多数票的候选人当选,多数选举制区分绝对多数和相对多数。
3.单一选区制:在一个选区内只选出一名当选者的选举制度,胜选者为票数最高的参选者。
专题四 新乌兹别克斯坦行政改革
部委和公务员的减少
是否有助于乌兹别克斯坦反腐
乌兹别克斯坦马诺研究中心主任巴赫季约尔·埃尔加舍夫表示,从改革的部门来看,可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有效执行产业政策、实现出口和投资潜力、数字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其他驱动力。
新行政改革致力于什么
主要变化发生在经济部门,设立了两个“超级部委”——投资、工业和贸易部,经济与财政部。新的“超级部委”可以形象地称为“收入和支出部”,在其工作中将宏观经济预测、财政管理职能、预算补充和分配结合起来。
此外,新行政改革将深入到州区管理机关层面,政府系统面临重大权力划分的改革,建立起更为有效的国家管理体系。现在,区长和地方负责人同时是行政机关和代表机关的负责人。这一制度很有可能被摒弃,地方代表机关负责人的权力将从州、区长手中分出。在地方一级,将以人民代表委员会的形式建立新的独立权力垂直机构。
新行政改革理论上可以减少腐败
国际反腐败专家科迪尔·库里耶夫认为,部委数量繁多对公共行政是不利的,因为各部委会根据它们能从国家预算中获得多少支出来判断它们的重要性,因此官员们会在政府内部展开竞争,希望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预算,凸显自己部门的重要性,而不是真正关心他们可以用这些资源为公共福祉做些什么。这种竞争往往导致资源在一些高回报领域的低效配置。此次改革对部委数量进行缩减意味着各部委的直观性将有所增加,并且,通过重组和减少部委数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国家结构的复杂程度,部委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会比不同部委间的协调更加容易。
国家机关人员的减少也是有利的。新行政改革后,赋予个人的权力较小,因此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差距随着部委数量的增多而加大。有时,高级官僚会追求个人利益,如扩大权力、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影响力或追求晋升前景等,这往往与国家利益不符。
此次行政改革之前,乌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很慢,因为在中央政府做出决策到决策实施的过程中,各部委拥有诸多可以影响决策的司法权。腐败行为往往发生在规则复杂且有较大自由裁量权、结构复杂且责任不透明的领域,如果此次改革可以简化规则并明确细化规则,那么腐败将无处下手。
新行政改革不是反腐的灵丹妙药
专家同时指出,不要过高地期望这次行政改革,它不会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反腐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如何做。
库里耶夫指出,裁减部委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实际上,旧的部委和相关部门还会继续存在,旧部门的工作仍需要继续推进。另外,理论上来说,从对其他国家的观察来看,“旧的终结”与“新的推出”之间的时期正是发生许多腐败和不道德行为的时期,尤其是在预算和人力资源方面,普通公民也有可能成为行政改革期间腐败行为的受害者。
库里耶夫提出几条减少腐败的建议:首先,优化公共采购法,动员包括媒体在内的民间社会组织监督公共采购;其次,发展数字管理和数字监督,切断官员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提高政策和执行的透明度。
在减少国家机关人员数量方面,库里耶夫表示,做法有两种,一方面可以将业务外包,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就是这种将职能外包给私人代理的方法。将服务转移到竞争性市场,并评估其有效性,其中就包括公民评估,效率提高了,腐败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可以规定基本行政职能并进行相应的分配,规范并发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虽然目前已有一定成效,但其中仍存在大量漏洞和欺诈现象。
(张韵迪 编译)
补充信息
*注:本文所有内容均取自当地媒体,主要呈现地区内专家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