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扛事的人,往往具备三种能力!

生活中,我们不免遇到各种坎坷:备考了很久却没通过考试、被人误解却无力解释、和恋人吵架分手、加班后错过末班车……

诚然,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挺住意味着一切。

那些能扛事的人,其实都是反脆弱体质,坚强到让人佩服,他们这辈子过得都不会太差。

他们从不怕事,更不怕逆境,他们总能 绝地反击,为人生书写一份漂亮的答卷!

白岩松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是啊,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但能扛事的人,会把生活的苦难当成向上攀登的阶梯,苦难越深,离成功越近。

人生如棋,懂得掌局

有人说,人这一生,就如同一盘棋局, 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所谓的掌局者,往往都是善于交际,人际关系的高手。

可以让人舒服,不觉得被忽略,看不起的同时,又可以掌控全局,可以在现场侃侃而谈,不冷场,也可以安静下来,一个人独处。

少年如棋之开局:赢在格局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我们不应局限于眼前的一草一木,而应该放开眼界,谋划长远。

中年如棋之中盘:进退裕如

人生这盘棋进行到中盘,才算到了最精彩的阶段,才能尽显一个人的底蕴。

过了做梦的年纪,就只能往前走,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

不要羡慕他人,不要输掉自己,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小块阴影里。

但是正如王阳明说过:“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

棋到中盘,往往杀得难解难分,你进我退,变化多端。

人唯有“知进退”,才能有所为,做到进退裕如,方是人生大境界。

老年如棋之收官:慎始慎终

俗话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生活如大浪行舟,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是船毁人亡。

真正能扛事的人,知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唯有谨慎,才能静水流深,成就大事。

佛系放表面,谨慎刻心间,谨慎不是胆小保守,而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智慧。

连千古一圣曾国藩也说:“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慎,是 避祸趋福之法,是 致胜长久之道,亦是人生最难的修行。

懂得妥协,一半理解,一半成全

不与烂事纠缠,是对别人的理解,也是对自己的成全。

陈丹青说过一句话:“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是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选择不动声色,是对人对己的成全。

随着阅历的加深,发现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去较劲。

小孩子才会凡事争论输赢对错,而成年人的妥协,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

生活本来就充满不易,我们没有必要为难自己。

深谙”钝感力“的智慧

真正能扛事的人,会通过各种理智的方法,妥帖安放好自己的情绪,从而掌控大局。

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即便被周围人的流言蜚语包围,也不为繁琐的世事所动摇,能在任何环境中迅速适应,并且如鱼得水。

就像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中说的一句话:“ 世界与我无关,大方勇往直前。”

情绪稳定,是最好的养生,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心健康的人更能走长远。

能控制住情绪的人,会把情绪转化为动力,踏踏实实采取行动, 在忍耐中提升自我,迎来新生。

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虽然“钝感”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放眼望去,那些在职场上走的稳、走得远的人,一定是那些精于业务,而钝于琐事的人。

能扛事的人,不是永不崩溃,而是能够 一边崩溃,一边自我疗愈,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坚强。

认定目标

谁也不会是一马平川的走在路上,而是经历一个个坎坷弯曲的道路,最终走到终点。

而一个人能否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才华。

有些时候,良好的心态比才华更重要,即使面对的是再一次的挫败感,但仍然能够 坚定目标,用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勇敢大踏步的前进,不到达自己的目的地,绝不要让自己停留半刻与歇息。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在人群之中,因为妒忌或者偏见乃至其他各种原因,出现闲言闲语乃至流言蜚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时,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散播流言蜚语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成为流言蜚语的攻击对象。

而 钝感力就像一张过滤网,会自动屏蔽那些无所谓的评价和杂音,让你不受其干扰,坦然面对。

不得意忘形

有古语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以万物为参照,可洞观一己之不足。”

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们都看得见天地的高旷宽广,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会得意忘形到处炫耀自己的。

低调的人,往往是 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 最后的强者。

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默默努力,不断提升自己,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需要坚定信念,摒弃杂念,更为大胆、充满自信地向前迈进才行。

做一个聪明通透,练达豁达的人,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余生,愿你“迟钝”一些, 过滤杂质,享受美好,活得从容自由,肆意洒脱。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对生活的通透。放低自己,与生活恬淡地交流。

人的一辈子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大的考验,你能做的就是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积极地准备应对策略。

只要最坏的情况没有到来,你就应该时刻保定最好的希望,告诉自己一切还好,未来会更好。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做人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

就比如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抗得了事儿的人。”

没有人生来特别能扛事,每个人都在自己人生课题之中,寻找成长最快的答案,直到在社会摸爬滚打之后,才明白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能扛事。

一个能扛事儿的人,就像一棵大树,历经四季的风霜雨打,却依旧挺立。

能扛事,是气魄,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们见过很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想放弃,害怕面对失败不敢承担后果,一辈子都只能在生活的底层打转。

可其实,人生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注定伴随坎坷与艰难。

那些最后走出人生低潮,获得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 抗住苦难,依旧努力生活。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每个人都要学会和困难、压力共处。

所以,遇到苦难的时候不妨想想:你的生活还能更糟吗?你的努力与其他人相差多远呢?你尽力了吗?

人活着,总需要一个目标去努力,你能扛得住多大的事,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THE END
0.怎样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6个方法让你拥有强大的内心决定一个人内心强大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成熟的核心价值体系,思维体系,以及丰富的阅历。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自我,看清社会和人性,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长远而整体地看问题,多接触强者,多经历事情,让情绪脱敏,提升钝感力。 目光长远,心态平和,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心向阳光,何惧阴霾?’jvzquC41yy}/onnrkct/ew45gs>zn}z
1.人性社交规则如何成为人际沟通高手?像这样的话,不仅你自己容易受气,也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当然,所谓钝感力,并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也不是教你圆滑,涉及到底线和原则问题,也是要坚持的。 人性“潜规则”6、与人相处,凡事要记的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尤其是在与人说话的时候,不要什么话都脱口而出,容易得罪人的话,一定要避免,没有把握的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87;5a:5:94:6:A50jvsm
2.修行钝感力(微软神经语音朗读)【修行】钝感力(微软神经语音朗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的话题 《顿感力》 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杜边纯一所著 我在很久以前就读过了 尽管这么多年来 我再也没有翻开过这本书 但它的核心思想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在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中jvzquC41dnuh0lxfp0tfv8hz{jpm1jwvkerf1mjvckrt1:8874885;
3.人生需要“钝感力”散文时光匆匆,年岁渐长,我渐渐走向岁月的深处。在这个过程中,我每一根敏感的神经都经历过一次次震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钝感力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我深以为然。 jvzquC41yy}/p~okcpm/ew4424:02>6813;9:A70jvsm
4.钝感力读后感在与人相处时,别人一句不在意的话,哪怕是一个随意的举动,也会令我浮想联翩,过干敏感的个性、谨慎的处事方式,常常扰乱我平静的生活,令我不安和自责,生出许多困顿,甚至于影响到身心健康。 书中从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并且从医学角度出发,向我们阐述了“钝感力”的合理性。我收获到的是一种jvzq<84yyy4vpsx0eqs0fql1:4783>:0jvsm
5.人生下半场,拼的是情绪钝感力人生下半场,情绪钝感力,才是成年人最值得修炼的能力。 被别人的情绪绑架,是一场灾难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胡晶晶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身边的人都习惯性地将她当成诉苦解忧的情感树洞。 妈妈不开心了会找她出气,根本不在意她内心的感受,表姐把重病时的痛苦和绝望,都传递给了她。 jvzq<84ujcxf0|zskct4893eqo5xcy4vjtkbf8{kgy3uj{jcf1zjf89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