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一句话你就不开心有这样的情绪修养,你才算真正成熟!杨绛小安钝感力谈恋爱

你是否明明已经很累,但是别人一个期待的眼神,就马上“打起鸡血”?

你是否躺在床上,看着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就莫名有一点忧伤?

也许,你属于“高度敏感人群”。

研究显示:世界上有20%的人属于高度敏感人群,会极其在意自己神经的各类感受,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生理反应,都格外警觉。

我们之中还有更多的人,虽然不似林妹妹“悲春伤秋”,但是也常常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耿耿于怀。

情绪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纠结于琐事。

他们更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产生自怜自艾、怨天尤人的情绪,常常因为一件小事,或者别人随口一言,就感到烦恼和挫败。

这样的人越活越累,会比其他人更容易精神内耗。

真正成熟的人会懂得看开一些事情,接受一些事情,丢掉一些事情。

1.养成“钝感力”,快速遗忘烦恼

“敏感”的反义词是“钝感”。作家渡边淳一通过《钝感力》一书,首次提出了“钝感力”的概念。

书中,渡边提到曾经在札幌医院当过多年整形外科医生。

当时的一个同事S医生,长得高高瘦瘦,有点驼背,戴着大黑框眼镜,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出息。他经常挨主任的骂,但每次都轻声地重复说着“是、是”。一下班转头什么都忘了,和同事们谈笑风生。

后来,S医生进步很大,还当上了一所大医院的院长和名誉董事长。

敏感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担惊受怕,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中。而钝感的人仿佛被一层保护膜笼罩着,外界的刺激没有那么容易伤害到他。

凡事看得过重就是自寻烦恼,钝感力就是要把身边的事物和人际关系,想得简单,看得模糊。

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钝感力,稍微迟钝一点,稍微无感一点,这是种看似木讷但是强大的力量。

有益的钝感让我们更加大度宽容、不拘小节,减少了与他人的冲突,让我们生活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生于乱世,历经曲折动荡,却始终保持着笑对浮生、安之若素的生活状态。

当年,一个学生在控诉大会上声嘶力竭地控诉杨绛:“上课不讲工人,全谈恋爱如何。”

不久,《人民日报》在刊登这场控诉大会情况的时候,直接点了杨绛的名。

看到这则消息后,杨绛的态度依然是豁然的,她说:“知道我的人反正知道;不知道的,随他们怎么去想吧。人生在世,冤屈总归是难免的。”

在那样的特殊岁月里,有些人因为屈辱和折磨而过早地凋谢,杨绛先生却依然坚忍。

即使后来被安排去打扫厕所,她没有表示反感,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依然认真工作。她还自己置办了几件有用的工具,毫不敷衍地做着清洁的工作。没几天,原本污秽不堪的两间厕所竟然变得一尘不染。

她甚至从这份工作中发现了“好处”,比如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哪怕对不喜欢的人不予理睬,也不会被责备目中无人……

作家桑妮在《且以优雅过一生》中,描述杨绛先生这段经历,写道:“在岁月的风华里,心不能是照耀的枝丫,而应是静默的根系,不为尘世的一切所动,只求自身的简单和丰盈。”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我们疯狂脑补,不停地质问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意别人随口的夸赞,更在意他人的批评和诋毁。

然而,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看法,也没有人有义务时时替我们考虑,处处照顾我们的玻璃心。

别人的眼里,没有你想走的路,别人的嘴里,开不出你喜爱的花。

我们能够做的只有专注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允许别人有不同的看法,学会把那一次次质疑视作蜕变的挑战。

坚定地做自己,同时温柔地爱这个世界,同时从容地与之抗争。

3.应对情绪侵袭,敢于对自己负责

小安的妈妈向来强势,小安的脾气算是随了妈妈。

小安过了30岁还未结婚,在家里经常被妈妈催婚。觉得烦了,她就忍不住与妈妈顶嘴。两个人吵起架来自然没有什么好言,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经常会听到小安抱怨,自己的坏情绪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认为自己的母亲从来没有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包括催她谈恋爱、结婚都不过是因为爱面子。

渐渐地,我们不再听到小安抱怨母亲,描述与母亲的争吵。她努力存了一笔钱,买了个单身公寓搬出了家。定时回家吃饭,尝试与母亲唠嗑。

她说,一次半夜起来看见妈妈因为愁她的婚事而哭泣;因为偶尔也会看见她头上越来越多的白头发,她觉得自己还是不应该总跟亲生母亲硬碰硬。

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那样“嘴硬”又坏脾气,适当保持距离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拥有自己的空间,即使不开心了,她也知道,还有属于自己的避风港,对母亲也温柔了许多。

即使是一家人,每个人也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立场和思维方式。包括与同事和朋友沟通合作时,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以至于结果无法如你所愿,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遇到问题,不能一味把坏情绪的责任推卸给他人,甚至试图通过责怪、批评别人来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可以让你情绪得到一时的宣泄,实质上却是把自己人生的主导权交给别人。

做为成年人,谁都免不了要应对情绪的侵袭,但只有敢于为自己情绪负责的人,才有能力掌控好自己的生活。

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而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才代表我们终于有能力去正视并接受人生的种种困难。

当我们不再推脱责任,不再放任情绪,才会变成真正的大人。

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敏感的人往往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一点点刺激就会让情绪成为他的主人。

养成不为小事所动摇的钝感力,不是让我们压抑情绪,而是学会接纳各种情绪,让我们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成熟,从学会“情绪脱敏”开始。

作者简介:弦沫,一边与女儿相爱相杀,一边在体制边缘“奋力前行”,爱摄影、爱旅游、爱烧钱的非专业码字工人。

平台简介: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怎样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6个方法让你拥有强大的内心决定一个人内心强大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成熟的核心价值体系,思维体系,以及丰富的阅历。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自我,看清社会和人性,建立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长远而整体地看问题,多接触强者,多经历事情,让情绪脱敏,提升钝感力。 目光长远,心态平和,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心向阳光,何惧阴霾?’jvzquC41yy}/onnrkct/ew45gs>zn}z
1.人性社交规则如何成为人际沟通高手?像这样的话,不仅你自己容易受气,也会让别人对你敬而远之。当然,所谓钝感力,并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也不是教你圆滑,涉及到底线和原则问题,也是要坚持的。 人性“潜规则”6、与人相处,凡事要记的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尤其是在与人说话的时候,不要什么话都脱口而出,容易得罪人的话,一定要避免,没有把握的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387;5a:5:94:6:A50jvsm
2.修行钝感力(微软神经语音朗读)【修行】钝感力(微软神经语音朗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的话题 《顿感力》 这本书是由日本作家杜边纯一所著 我在很久以前就读过了 尽管这么多年来 我再也没有翻开过这本书 但它的核心思想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在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中jvzquC41dnuh0lxfp0tfv8hz{jpm1jwvkerf1mjvckrt1:8874885;
3.人生需要“钝感力”散文时光匆匆,年岁渐长,我渐渐走向岁月的深处。在这个过程中,我每一根敏感的神经都经历过一次次震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钝感力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我深以为然。 jvzquC41yy}/p~okcpm/ew4424:02>6813;9:A70jvsm
4.钝感力读后感在与人相处时,别人一句不在意的话,哪怕是一个随意的举动,也会令我浮想联翩,过干敏感的个性、谨慎的处事方式,常常扰乱我平静的生活,令我不安和自责,生出许多困顿,甚至于影响到身心健康。 书中从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并且从医学角度出发,向我们阐述了“钝感力”的合理性。我收获到的是一种jvzq<84yyy4vpsx0eqs0fql1:4783>:0jvsm
5.人生下半场,拼的是情绪钝感力人生下半场,情绪钝感力,才是成年人最值得修炼的能力。 被别人的情绪绑架,是一场灾难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中,胡晶晶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女孩,身边的人都习惯性地将她当成诉苦解忧的情感树洞。 妈妈不开心了会找她出气,根本不在意她内心的感受,表姐把重病时的痛苦和绝望,都传递给了她。 jvzq<84ujcxf0|zskct4893eqo5xcy4vjtkbf8{kgy3uj{jcf1zjf89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