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此遗产,它惊艳整个世界沙丘盐湖巴丹胡杨林大沙漠祁连山

也是我国唯一的沙漠类世界遗产

巴丹吉林沙漠,这下“火”上加“火”

因为进入9月,直至10月

巴丹吉林已进入全年最好的时候

妩媚沙漠在人间

此景只应天上有

巴丹吉林沙漠

独有的“漠然”却妩媚了世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摄影/贺进一

如果沙漠界也有迷人的“狐狸精”,那么一定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

它堪称中国“颜值”最高沙漠,代表荒芜的干燥地貌从此多了“妩媚”与“美艳”属性。

巴丹吉林沙漠中鲜艳夺目的盐湖

如杯中馥郁红酒

俯瞰过“人体草原”喀拉峻,也仰望过甘泉大峡谷的暧昧曲线——

而巴丹吉林的柔美动人更加如梦似幻,人体曲线般的婀娜美感,屡屡在自然界的旷世风景中完美移情。

“人体草原”、“人体峡谷”与“人体沙漠”

依次为新疆喀拉峻草原

陕西甘泉大峡谷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

以上我们从宏观层面俯瞰,虽是一片茫茫大漠,却尽显妩媚温柔与多姿多彩;而在微观视界,巴丹吉林的“美艳本色”依然未改分毫——

↓滑动下图,对比4种微观“沙海”

当滑到第4的巴丹吉林,顿时会鲜艳起来

图①:来自新疆库木塔格沙漠,粒径约0.1毫米;

图②:来自广西北海银滩,粒径约0.25毫米;

图③:来自海南三亚的海滩,粒径约0.25毫米;

图④:来自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粒径约1毫米。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4年03期

摄影/张超

早在近20年前,《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系列已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沙漠”冠军。

而长久以来,巴丹吉林的倩影也屡屡冲榜我们的杂志封面,足见地理君对这份“美艳妩媚”的挚爱——

↓滑动下图查看

多期杂志都以巴丹吉林为最终或备选封面

今年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唯一的沙漠类世界遗产。

虽然这里平均每1000万平方米还不到1个“人”,却成功俘获全世界人民的审美“芳心”——巴丹吉林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份惊艳世界的力量

巴丹吉林是如何炼成的?

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它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西北干旱温带荒漠区阿拉善高原,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动沙漠(在风的作用下,沙丘会“流动”,向风吹的方向不断迁移)。

巴丹吉林位于风能丰富区

图为我国主要沙漠和风能区划分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9期

巴丹吉林素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这“大漠五绝”闻名遐迩,而这也与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描述的、巴丹吉林的四项重要标志几乎相同。

1、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

全球最高大的沙山——必鲁图峰

巴丹吉林的百米沙山能占自身总面积七成左右

东南腹地更是集结一大批300米以上高大沙山

其中也包括必鲁图峰

巴丹吉林的东南部腹地坐拥必鲁图峰,相对高度达460米,是“沙漠中的珠峰”,在它面前,几乎所有巍峨沙山都成“小沙包”。

世界不同地区最高沙峰高度比较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这里有个有趣的“未解之谜”——

这么大的沙山,以及这么多的大沙山,到底如何形成的?此问题至今没有定论,这里扼要说明一个较靠谱的主流看法——“风水”好(风大、水足)。

1、“风大”

此处位于风能丰富区,西风、西北风全年都在刮,且很强劲。

巴丹吉林沙漠西面的海森楚鲁怪石林

磐石被狂风磨蚀得面目全非

风从西北来,源源不断;沙漠西缘的弱水冲积扇又提供丰富的沙物质;外加沙漠东南隆起的雅布赖山,阻挡了气流,西北“广进”,东南“严出”——

于是,大沙山的“材料”有了——风与沙来都来了,想走?且慢!

图源:B站,@萝卜报告

巴丹吉林沙漠西缘的弱水冲积扇

带来巨量沙物质

2、“水足”

以上是沙漠高山形成的“根基”,之后就要“稳住根基”,以便形成固定沙山:

神奇的是,巴丹吉林沙山内部湿度较高,所以“很结实”,难以被风吹散。

而这难道不是悖论吗?高大沙山需要充沛水分去“黏合稳固”;但这可是沙漠啊,哪来充沛水源?

有研究者认为,巴丹吉林地壳深处有稳定热泉溢出,能带来充足水蒸气,于是天长日久,沙山就“蒸起了桑拿”,水汽可以从低到高、平等地滋润整座沙山。

一图看懂沙山如何“蒸桑拿”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绘图/王航

沙漠腹地的雨雪和地热

给予沙山“淋浴和桑拿”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摄影/刘白

有论文指出,在巴丹吉林,高度超350米的高大沙山分布区,恰好也是密集的湖泊分布区。

沙山越大,湖泊也越大,两者默契“共生”,而这就要说起巴丹吉林又一项艳压群芳的“绝技”——

2、世界最密集的沙漠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有内陆湖泊140多个

已命名110多个

其中12个为淡水湖

这里被誉为“漠中江南”,即“沙漠水乡”。

在巴丹吉林沙漠5.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点缀百余个常年积水的湖泊(海子),其中有咸有淡;面积多在0.1—1.0平方公里之间,岸边往往生机盎然。

我国其他沙漠要么没有湖泊或数量稀少,要么虽有湖群但周围沙山高度平平无奇。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摄影/刘白

前文提到,仿若发生在茫茫大漠间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在巴丹吉林,“高大沙山”往往有“宽阔湖泊”相伴。

比如,在“沙漠珠峰”必鲁图峰周围就有诺尔图、苏敏吉林、音德日图等诸多湖泊,其中最大最深的诺尔图湖,水深近30米。

诺尔图湖

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湖泊

被当地牧民奉为“圣泉”

音德日图湖

其中一块状如磨盘的石头上泉眼密布

人称“磨盘泉”,当地人将其奉为“神泉”

伊和吉格德湖

阿拉塔图湖与马湖

“自古红蓝出CP”

半蓝半红的宝日陶勒盖湖

在百余个沙漠湖泊中,最为旅人熟知的当属苏敏吉林湖,因湖畔的“沙漠故宫”巴丹吉林庙而闻名,庙宇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

苏敏吉林湖畔的巴丹吉林庙

两百多年前,建庙的砖瓦由骆驼运进沙漠,大梁和顶柱由人力抬运,非常艰难。

※前方“高红”预警

世界最密集的沙漠湖泊

在巴丹吉林;

而中国最密集的玫瑰湖群

还在巴丹吉林。

一图看懂我国与世界玫瑰湖景观分布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05期

在我国,目前发现的玫瑰湖案例较少,多分布在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仅内蒙古(巴丹吉林玫瑰湖群、额吉淖尔)、新疆(托勒库勒湖)、西藏(扎布耶茶卡)、山西(解池)等少数省区出现过。

巴丹吉林沙漠的玫瑰湖(红海子)

在盛夏时节尤其鲜艳

只有盐湖才能产生“玫瑰湖”

而在生物因素方面,主要归功于湖水里的三种生物——卤虫、杜氏盐藻和嗜盐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05期

这里又有个“未解之谜”——

前文提到,“沙漠珠峰”的各种成因,至今未有定论;而“漠中江南”缘何形成,同样有着众多谜团与争议。

以沙漠中的湖群和地下水为例,如此大量的水究竟从何而来?学界有多种说法,这里只“浅”谈一点——

距沙漠西南500公里有片祁连山,它很可能是沙漠之水的源头,其冰雪融化每年可补给5亿立方米水量,相当于35个西湖。

巴丹吉林沙漠的“骨头”

车日格勒盐湖边的钙华

这根“骨头”可证明:水源补给过程中,地下淡水与湖泊咸水混合,在水化学作用下形成钙华,且不断沉积;又由于古气候、水动力、水体盐度的变化,钙华体密度、颜色也不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摄影/刘白

继续——来自祁连山充沛的融水补给,会通过地下很深处的断层(阿尔金深大断裂带),渗入巴丹吉林沙漠地下约1万米——

在那里,沙漠与地下河一脉相承;也就是说,在深到绝难企及的沙漠之下,可能存在未知的“大型水库”。

(点击图片以看清小字)

一“图”以蔽之

巴丹吉林沙漠水源补给示意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5期

所以,正如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

“真正神秘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

而是世界竟然存在。”

巴丹吉林“沙漠之眼”

(※说点重要且接地气的:虽然巴丹吉林湖泊密布,湖边生机盎然,但夏秋时蚊子也巨多!如决定前往,务请长衣长裤)

3、世界最广阔的鸣沙区

当然,最广阔的鸣沙区,并不指湖边蚊子的“嗡鸣区”;

而是巴丹吉林沙漠,有80%的沙山都是鸣沙。

根据经验,鸣沙现象常发生在大风或沙尘天气来前两三天,是沙漠的“天气预报员”。

整个巴丹吉林中心区及东南部,多为相对高度200—400米的巨大鸣沙山,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响声之大,当今世界绝无仅有,所以,巴丹吉林也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

沙砾相互摩擦、碰撞形成无数微小的“自身共鸣箱”;再在高大沙山、复杂地形等共同作用下,形成“蒸汽共鸣箱”、“壑谷共鸣箱”、“干湿沙层共鸣箱”等,其声如战鼓、雷电或管弦。

4、多样的风成地貌

风成地貌(包括风蚀与风积地貌)

我国风成地貌集中分布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区。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9月

巴丹吉林以西、

海森楚鲁景区中遍布的雅丹地貌

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海森楚鲁”为蒙古语

意为像锅一样的石头

巴丹吉林常年大风呼啸

造就了奇异的怪石林

雅丹属于风成地貌中的风蚀地貌;沙丘则属于其中的风积地貌。

而巴丹吉林的沙丘柔美至极,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更遑论我国著名的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单就沙丘“曲线”程度而言,会明显逊色。

复合新月形沙山、新月形沙丘

以及新月形沙丘链的广泛发育

使得巴丹吉林的曲线

看起来很“好吃”

像甘甜浓郁的热巧克力

像松软香甜的奶油冰淇淋

既惊艳世界,更惊艳9月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2期

摄影/贺进一

1、躲过暴雨

9月的巴丹吉林,刚好处在降雨量集中出现的收尾时期,气候相对适宜温润,还避开了出现降雨最大值的7-8月。

由于有淡水,巴丹吉林深处并非无人区,当地牧人会在春夏水草丰盛时把牲畜赶进沙漠,秋季时撤出;大漠中看似无路,牧民们其实轻车熟路。

2、避开疾风

巴丹吉林终年盛行西北风和西风,8级大风日约为30天,但集中发生在冬、春季节,而非现在;这里虽地处风能丰富区,全年都“风力十足”,但相比其他时段,9-10月真算是“惠风和畅”了。

3、温度适宜

这里全年平均气温8℃,1月均温会低至-12℃;而到9、10月份,白天气温约20℃上下,体感很好,只不过昼夜温差依然很大。

巴丹吉林夏夜9点左右,竖直的银河会渐渐显现;如果是7月中旬到8月底,还能看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

4、金黄遍地

这是干旱缺水的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年蒸发量百倍于降水量的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却依然有300平方公里胡杨林在此傲然挺立,并于9月中旬陆续变黄。

额济纳胡杨林

这些话咱基本都听过,诸如“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沙归来不看海”、“桂林山水甲天下”……涵盖五湖四海到千山万水,却从没听说过“XX归来不看沙”——

所以,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这里:去巴丹吉林前,一直对沙漠望而生畏;去巴丹吉林之后,从此爱上沙漠。

【参考文献】

[1]《盐湖众多,玫瑰湖少:天上掉下个“浪漫湖”》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05期

[2]《多彩高原:一切由水决定 》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10期

[3]《关于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形成机制的初步看法》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年3月 第37卷 第2期

[5]《沙与湖的爱情宣言 走进阿拉善沙漠的沙湖群》博物 2005年04期

[8]《近60年间巴丹吉林沙漠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湖泊的影响》地质通报 2023年7月 第42卷 第7期

[9]《巴丹吉林沙漠气温和降水特征及空间分层异质性》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21, 38(1): 103-113

[10]《胡杨挺立千年的史诗》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03期

[11]《神奇:中国岩画的“向日葵现象” 》2017年01期

[12]《流动在驼峰上的阿拉善 》 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10期

[13]《沙丘曲线 西北干旱区贡献的美景》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09期

[14]《巴丹吉林“珠峰”和湖群背后的更多秘密 一座“会扎根、长骨头、吃钙片、 爱植发……”的沙漠》中国国家地理 2023年12期

本文创作团队

编辑:Jubei

封图摄影:贺进一

设计:巍巍

图片:视觉中国、网络

本文系【中国国家地理】原创内容

寻找自然美景

探秘山水奇观

用脚、相机和键盘记录地球故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3年青海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发布夏季我省北部地区多晴热少雨天气,尤其是东部农业区、祁连山区和青海湖流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门源重度及特重度气象干旱持续日数达48天,为当地历史最长。民和县重度及特重度气象干旱持续日数20天,致使川口镇、巴州镇等地出现旱情。 jvzquC41yy}/sqwdpg}t0lto1cvq1}jorngug8ikurrb{]jorngug8sgyu5og€xFgvgjn8794;?039525;8797mvon
1.气象干旱预警已连发33天,长沙南昌9月以来降水量为0据@中国天气,中央气象台自8月18日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以来,截至今天(9月19日)已经连发33天。 最新监测显示,浙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湖南大部、江西大部、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有特旱。 像是长沙、南昌,9月以来滴雨未下,降雨量为0。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南等地的大部分地区降雨依然稀少,降雨量一般不足10毫 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1;86;1CXUKuHwof€t6m_2wg>Sn?8Vj481;:>0ujznn
2.近期甘肃省张掖以东多阴雨天气需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及城市内涝中国甘肃网8月31日讯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通讯员于仕琪)记者从兰州中心气象台了解到,受弱冷空气和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8月30日-9月4日,我省张掖以东多阴雨天气,陇东南有两次明显降水过程,需防范降水持续时间较长累积降水量较大和局地较强降水叠加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jvzquC41yy}/i|hp0eun0ls1iutfy|4u{uzfo8724351:88312738<;4554tj}rn
3.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A.6.7月份B.7.8月份C.8.9月份D.6黄土高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6、7月份 B.7、8月份 C.8、9月份 D.6~9月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黄土高原位于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祁连山乌鞘岭以东,太行山以西,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解答:解: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集中(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mq1ujoukhnfa57f99j;;;?1ck755gj6h9je7h8:e>k42
4.谁说甘肃只有戈壁和沙漠,竟有这么多大江大河洮河是黄河水系的一级支流、甘肃省第三大河,有大量水资源可以外调。今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体全线完工,惠及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引洮梦终于实现。 河西内陆河水系主要包括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以及苏干湖水系。其中,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五jvzq<84yyy4djrscpg}t0lto1o5hp8724352367:1;<29A>40unuou
5.我省大部再迎降水天气兰州明天或有中雨另外,河西五市及白银市部分地方伴有5级左右西北风,并伴有沙尘天气。受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全省大部气温有所下降。9月2日夜间到9月3日白天,甘南、临夏、兰州、白银、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州市多云间阴,部分地方有小雨或阵雨,省内其余地方晴或多云,祁连山区阴有阵雨或小雨。 jvzquC41n|}c0udu0ipo7hp1rge1ltpvgtu1;5472?02:4eqpzfp}d432;8:=;40jznn
6.较强冷空气来袭甘肃需防范连阴雨霜冻对秋收秋播不利影响  甘肃省气象局预计,9月27日夜间到29日,甘肃大部自西向东气温下降8至10摄氏度,其中河西中西部、定西市南部及天水市气温降幅可达12摄氏度以上。9月28日至30日,甘肃大部将迎来降水天气,其中河东大部累积降水量达15毫米至40毫米,陇东南局地可达50毫米至70毫米,祁连山区及甘南高原有雨夹雪。9月30日至10月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4=5;485eg>:24dh:el966ek9;9ig8e:18l88ec:0e7mvon
7.甘肃省气象局发布气候趋势预测预计9月降水偏多气温略高气温气温方面,预计祁连山区和甘南州气温在8℃至12℃之间,酒泉西部、陇南大部和天水东南部为18℃至22℃,其余地区为12℃至18℃。与常年同期相比,河西中西部气温偏高0.5℃至1℃,其余地区偏高0.5℃以内。 气象部门提醒,9月主要灾害性天气包括强降水、连阴雨、高温和强冷空气等,上旬仍可能出现高温天气。尤其需防范连阴雨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345eql2kphwfxyw996<77=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