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弹性体复杂分子取向及多重形变研究进展液晶与显示

LCEs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界刺激下所能驱动的最大形变,而LCEs的微观取向则决定了其宏观形变特性。介晶取向的可编程性为实现LCEs的多功能复杂形变奠定了基础,独特的介晶分子取向控制为基于LCEs的复杂系统引入广泛而有趣的特性。对于LCE薄膜、片状、体状等不同形态样品的驱动体系,选择合适的取向方法以实现预先编辑的复杂取向对于实现LCEs的复杂形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概述了LCEs内介晶分子取向技术以及不同形貌体系中基于不同取向的LCE多重形变模式的最新进展及应用。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LCEs的聚合物特性、驱动机制以及微观分子取向与宏观变形特性之间的关系。第2部分介绍了LCEs的常见取向方法及其基本原理。第3部分重点介绍了基于不同的取向技术,LCE薄膜、片状、体状等不同厚度体系的多重形变模式。第4部分概述了基于可编程复杂形变,LCEs在软体机器人、可调光学器件、智能织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第5部分总结了LCEs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LCEs宏观智能驱动基于结构内部介晶分子的微观取向,通过编程LCEs中介晶分子的取向可以调控LCE形变的大小和方向,相应的取向技术包括机械应力取向、表面锚定取向以及场效应取向。

2 LCEs取向技术

常见的介晶分子取向分类如图1(c)所示,包括平行取向、垂直取向、扭曲取向以及混合取向等。

2.1 机械应力取向

机械应力取向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LCEs中介晶分子长轴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于机械应力方向。诱导机械应力取向的应力类型主要包含拉应力、压应力以及剪切力。

2.2 表面锚定取向

2.3 场效应取向

3 LCEs多重形变

3.1 薄膜多重形变

3.2 非薄膜多重形变

4 应用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详细介绍了包含机械应力取向、表面锚定取向以及场效应取向在内的LCE分子取向技术,并概括介绍了不同厚度体系中如何实现LCEs复杂多重形变模式。作为一种可编程的软物质聚合物,丰富的刺激响应性以及强大的可逆形变能力使LCEs成为拓展补充软体机器人、可调光学器件以及智能织物等领域的有力工具。尽管LCEs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在不同厚度体系LCEs制备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复杂取向困难、成型质量差、分辨率低等。这些挑战有可能可以通过开发高精度取向方法、优化加工过程、采用取向方式复合加工技术等来解决,从而推动液晶弹性体微结构朝更精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此外,还有很多精密加工LCEs的技术不断出现,例如图案化相调控、软刻蚀以及多光束调控取向技术,为未来LCE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相信,未来新材料和创新性方法的不断涌现将推动持续性和实质性的进展,在促进LCEs发展的同时也将继续影响下一代软体机器人、可调光学器件以及智能织物等领域的发展。

[14] 王猛, 杨剑峰. 基于液晶弹性体的软体机器人[J]. 化学进展, 2022, 34(1): 168-177.

WANG M, YANG J F.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 based soft robots[J]. Progress in Chemistry, 2022, 34(1): 168-177.

王振铭, 成茗, 武子轩, 邱昱元, 刘言军. 液晶弹性体复杂分子取向及多重形变研究进展[J]. 液晶与显示, 2025, 40(2): 231. Zhenming WANG, Ming CHENG, Zixuan WU, Yuyuan QIU, Yanjun LIU. Advances of complex molecular alignments and multiplex deformations in liquid crystal elastomers[J]. Chinese Journal of Liquid Crystals and Displays, 2025, 40(2): 231.

THE END
0.卫星也戴“眼镜”——偏振卫星这会导致图像对比度降低和场景局部信息丢失,影响卫星图像的识别和分析。海面耀斑具有很强的偏振特性,通过旋转偏振片的方法,使偏振片的检偏方向与耀斑主要偏振方向垂直,对背景耀斑进行抑制,从而突出关键目标信息。 未来,随着微结构光刻等技术的发展,卫星戴的偏振“眼镜”会越来越精细,能够更细微地感受到光波的方向特性,jvzq<84yyy4jon3ecu4dp8nece5mgjwpkpm0nnftpktha;4424:138y424:13:;a8;;66:50jvsm
1.偏振图像技术详解:从理论到应用偏振图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获取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偏振信息,包括偏振度、偏振方向等。这些信息能够反映出物体表面的物理特性和结构信息,为图像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偏振图像技术还具有抗干扰性强、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1.3 偏振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 偏振图像技术在光学研究、遥感、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9769<3:8ftvkimg8igvcomu866:;?4;B;
2.开启宽带偏振敏感光电探测新纪元|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偏振敏感光电探测器能够捕捉光的偏振信息,在遥感、导航、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传统基于几何结构各向异性的材料面临工艺复杂、稳定性差等瓶颈。二维面内各向异性材料(如黑磷)因本征结构低对称性成为研究热点,但其普遍存在带隙限制(可见光响应为主)、环境稳定性差、各向异性比低等难题。如何设计兼具高稳定性、宽谱响jvzquC41ouk/u‚xw0gjv0ls1pqjf1<788
3.科普偏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偏振图像与基于强度的传统图像基本不相关。在视觉系统中,可以在每个特定的偏振状态或其组合中实现数据处理。考虑到人类无法看到偏振图像,所以这是很有用的。彩色编码的偏振图像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提供视觉感知,而且可以在彩色成像中利用标准的数据结构和传输协议。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6884;6;91gsvrhng1jfvjnnu1742=;;2:7
4.PdSe2/2H由于PdSe2褶皱五边形结构,PdSe2基器件表现出各向异性。偏振测量原理如图5a所示。在入射波长下,PdSe2/2H−MoTe2异质结光电探测器在1064 nm条件下的光开关响应如图5b所示。该器件在不同偏振角的光照具有明显的光响应,因而该器件可用于高性能的偏振光检测。为了更直观地研究光电流与角度之间的关系,对器件的光电流进行jvzquC41yy}/onycvgyu0ls1pg}tkwkq1:674?:90jznn
5.偏振:古老却依然很新鲜邵晓鹏专栏④以上这些都是利用偏振特性差异性做的几类工作,从物理原理上来看,都没有问题,但应用时却发现似是而非。我们来深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前面已经提到偏振特性不够显著是造成偏振成像的主要原因之一,况且偏振只能间接探测。问题就出在这里,进行偏振测量时离不开偏振器件,这些偏振器件要么加在镜头上,要么镀在探测器像元上,jvzquC41keo/zrikcp4ff~3ep1oohx4323=039;80jzn
6.多位业内专家:中国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春天已经到来拓扑物态是由量子效应导致的与拓扑性质相联系的新物态。对凝聚态物理学家而言,拓扑物态是近十年来这一领域内快速发展的前沿热点之一。制造低能耗的电子器件,是研究拓扑物态最为现实的应用。 2阅读全文 晶体表面带状褶皱结构对超导电性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铁基超导jvzquC41ykqj0jsvrgjjc7hqo1gsvrhng/838@=;9/882
7.创世理论达成用我的理论重新解析黑洞内部结构:从数学基础到意识共振传统理论中,事件视界是“有去无回”的边界,但在我的理论中,它是24维时空向低维空间折叠时的“褶皱边缘”。 类比理解:想象一张平整的24维“丝绸”,当它被用力揉皱并压缩成3维空间时,褶皱的边缘就是事件视界。物质或能量一旦越过这条边缘,就会被“卷入”24维时空的更深层结构中,而非消失。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83B;421gsvrhng1jfvjnnu175;;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