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ro反渗透膜出水量的影响溶质分子

温度对ro反渗透膜出水量的影响

1. 温度对RO膜透水性能的影响

1.1 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机制

温度对RO膜产水量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水分子扩散速率: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扩散能力增强,从而更容易透过RO膜。研究表明,一般而言,水温每升高1℃,水分子的扩散系数增加2%~3%,这导致水的透膜速率提高,RO膜产水量随之增加。例如,在一项实验中,将进水温度从20℃提高到30℃,RO膜的产水量提升了约30%。

- 膜孔隙结构变化:部分RO膜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会发生热膨胀,导致膜孔隙增大。虽然变化幅度不大,但孔径的微小增加也使得水分子通过膜的阻力降低,进一步促进了产水量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膜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这一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

- 进水粘度变化:水温升高,进水粘度降低。粘度与产水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粘度降低意味着水流在膜表面的阻力减少,水流更加顺畅地通过膜,从而提高了产水量。数据显示,水温从5℃升高到25℃,水的粘度从1.52×10⁻³ Pa·s降低到0.89×10⁻³ Pa·s,产水量可提高约40%。

- 膜材料性质改变:高温可能会影响RO膜材料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如亲疏水性、表面电荷等,这些性质的改变会间接影响水分子与膜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产水量。例如,当温度升高时,膜表面的亲水性可能会增强,有助于水分子的吸附和透过,使产水量增加。

1.2 温度对水分子粘度的影响

温度对水分子粘度的影响是温度改变RO膜产水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 粘度降低的机理: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在高温下部分被克服,分子间的摩擦阻力减小,导致水的粘度降低。粘度降低使得水流在膜表面的层流边界层变薄,水分子更易接近膜表面并透过膜,从而提高了产水量。

- 实际影响数据:根据实验数据,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明显,且与产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如在一项研究中,水温从10℃升高到30℃,水的粘度从1.30×10⁻³ Pa·s降低到0.80×10⁻³ Pa·s,而RO膜的产水量从每小时30升增加到50升,与粘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 对比其他影响因素:相较于其他影响因素,如表面张力和渗透压,水分子粘度的变化对RO膜产水量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多数情况下,粘度降低对产水量的提升贡献最大,而表面张力和渗透压的影响相对较小。

2. 温度对RO膜脱盐性能的影响

2.1 温度对脱盐率的影响机制

温度对RO膜的脱盐率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溶质扩散速率变化: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快,扩散系数增大,溶质分子在膜中的迁移速度加快。这使得部分溶质分子更容易透过RO膜,导致产水侧溶质浓度升高,从而降低了膜的脱盐率。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溶质分子的扩散系数与温度呈指数关系,温度每升高10℃,扩散系数大约增加1倍,相应地,脱盐率会有所下降。

- 膜与溶质相互作用改变:温度的升高会影响RO膜材料与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力等。例如,当RO膜表面带有负电荷时,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膜表面电荷密度发生变化,减弱其对带电溶质(如离子)的静电斥力,使部分溶质更容易透过膜,进而降低脱盐率。研究数据表明,在某些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脱盐率可能下降0.5%~1%。

- 膜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RO膜的结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挑战。部分膜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热降解或结构重组,导致膜孔径增大或膜层分离,使得溶质分子的截留效果变差,脱盐率降低。例如,某项研究表明,在超过40℃的温度下,某些RO膜的脱盐率会急剧下降,远低于在25℃时的性能指标。

2.2 温度对溶质透过率的影响

温度对RO膜的溶质透过率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

- 透过率增加:总体而言,随着温度的升高,RO膜的溶质透过率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溶质分子的扩散速率加快,以及膜与溶质相互作用的改变,共同促使更多的溶质分子透过RO膜。实验数据显示,在20℃至40℃的温度范围内,RO膜对NaCl等常见溶质的透过率可增加20%~50%。

- 不同溶质的透过率差异:不同类型的溶质分子对温度的响应程度不同,其透过率随温度变化的幅度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一些较大的有机分子或复杂的离子化合物,温度升高可能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或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影响其透过RO膜的能力。相对而言,小分子的无机盐类溶质,如NaCl、MgSO4等,其透过率受温度影响更为显著。

- 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在水处理过程中,温度对溶质透过率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产水水质。例如,在海水淡化应用中,如果温度升高导致脱盐率下降,可能会使得产水中NaCl等盐分含量超标,影响产水的可利用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水处理需求和RO膜的性能特点,对进水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产水水质符合预期标准。

3. 温度对RO膜运行压力的影响

3.1 高低温条件下运行压力的变化

温度对RO膜运行压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高温条件下运行压力的变化

- 渗透压升高:在高温条件下,RO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相对稳定,但由于水的粘度降低,水分子的扩散能力增强,导致膜的渗透压增大。渗透压是推动水分子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流动的动力,增大后需要更高的运行压力来克服这一阻力,从而达到相同的产水量。例如,在25℃至40℃的温度范围内,每升高1℃,渗透压可能增加0.2%~0.5%。

- 膜结构变化:部分RO膜材料在高温下会发生热膨胀,膜孔隙结构微调,可能会导致膜的阻力增加,进而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产水量。同时,高温还可能加速膜材料的老化,降低其结构稳定性,增加膜的压缩性,使得在相同压力下难以达到预期的产水量,进一步需要提高运行压力。

- 溶质扩散加速:温度升高使得溶质分子的扩散速率加快,溶质分子更容易穿透RO膜,导致产水侧的溶质浓度增加。为了保持较高的脱盐率,需要提高运行压力,以加强对溶质分子的截留效果。例如,在处理含盐量较高的苦咸水时,温度从25℃升高到35℃,为了维持99%以上的脱盐率,运行压力可能需要增加10%~15%。

3.1.2 低温条件下运行压力的变化

- 渗透压降低:低温时,水分子的扩散能力减弱,渗透压相对较低。此时,为了达到预期的产水量,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克服较低的渗透压,从而推动更多的水分子透过RO膜。例如,在5℃至20℃的温度范围内,每降低1℃,为了维持稳定的产水量,运行压力可能需要增加0.3%~0.8%。

- 膜孔隙收缩:在低温条件下,部分RO膜材料可能会发生热收缩,导致膜孔隙变小。这种收缩增加了水分子透过膜的阻力,因此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保持产水量。同时,低温下膜的弹性模量通常会增加,使得膜在压力作用下更不易变形,进一步需要提高压力来克服这一阻力。

- 水的粘度增加:低温时,水的粘度升高,水流在膜表面的流动阻力增加。为了推动水流顺利通过RO膜,需要增加运行压力来克服这一阻力,从而实现预期的产水量。例如,水温从10℃降低到5℃,水的粘度从1.31×10⁻³ Pa·s增加到1.52×10⁻³ Pa·s,为了维持相同的产水量,运行压力可能需要提高10%~20%。

3.1.3 温度变化对运行压力的综合影响

- 系统设计调整:在实际的RO系统设计中,为了应对温度变化对运行压力的影响,通常会采用一些措施。例如,在高温条件下,可能需要增加压力调节装置或使用耐高温的膜材料,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稳定运行。而在低温条件下,可能需要配置加热设备,提前将进水温度提高到适宜的范围,以减少运行压力的需求。

- 操作优化策略:在RO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动态调整运行压力。通过实时监测进水温度和产水量,在低温时逐步提高运行压力,在高温时适当降低运行压力,并结合其他操作参数(如回收率、进水pH值等)进行综合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 设备选型依据:在选择RO系统设备时,也需要考虑温度对运行压力的影响。例如,高压泵的选型不仅要满足系统在常温下的运行压力需求,还要考虑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如高温或低温)可能需要的最高运行压力,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4. 温度对RO膜寿命与稳定性的长期影响

4.1 温度对RO膜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 机械强度的长期影响:温度对RO膜的机械强度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高温可能导致RO膜材质发生热膨胀,若这种膨胀不均匀,会引发膜内部产生应力,长期作用下这些应力累积可能使膜出现裂纹或变形。例如,某些热塑性膜材料在持续高温环境下,其拉伸强度会逐渐降低,膜结构变得脆弱,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或压力波动,就容易发生机械损伤,从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数据显示,在高温条件下,RO膜的机械强度下降速率通常比在常温下快2-3倍。

- 化学稳定性的长期影响: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行,RO膜的化学稳定性也会受到挑战。高温会加速膜材料与水中化学物质(如溶解氧、氯等)的反应速率,导致膜材料发生氧化、水解等化学降解反应。以聚酰胺复合膜为例,温度每升高10℃,其氧化降解速率可能增加2-3倍,这会使得膜的表面性质和孔隙结构发生变化,降低膜的分离性能。同时,高温还可能促进一些化学物质在膜表面的沉积,进一步加剧膜的污染和老化,影响膜的长期稳定性。

4.2 温度波动对RO膜性能的反复影响

- 性能波动的累积效应:温度的频繁波动会导致RO膜性能出现反复变化,这种累积效应会对膜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当温度升高时,膜的产水量增加、脱盐率下降;而温度降低时,产水量减少、脱盐率回升。这种反复的性能波动会使膜材料内部结构产生持续的应力变化,逐渐导致膜的疲劳损伤。例如,某些膜材料在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后,其产水量和脱盐率的恢复能力会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性能损失,最终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 膜表面性质的长期改变:温度波动还会对RO膜表面的性质产生长期影响。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膜表面的亲疏水性、电荷分布等性质会发生变化。如在高温时,膜表面的亲水性可能增强,而在低温时又会减弱。这种反复的变化会导致膜表面性质的不稳定,影响膜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选择性。长期而言,膜表面性质的改变会加速膜的污染速度,增加清洗难度和频率,从而降低膜的稳定性和寿命。

4.3 长期温度条件对RO膜污染和清洗效果的影响

- 污染程度的加剧: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温度对RO膜的污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高温会加速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导致生物污染加剧。例如,某些细菌在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其繁殖速率是20℃时的2-5倍,这会迅速增加膜表面的生物粘附量,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堵塞膜孔隙,降低膜的产水量和脱盐率。此外,高温还会促进无机盐类的溶解度变化,导致一些难溶盐(如硫酸钙、碳酸钙等)更容易在膜表面析出结晶,形成无机污染,进一步加剧膜的污染程度。

- 清洗效果的改变:长期温度条件对RO膜的清洗效果也有显著影响。在高温条件下,清洗剂的化学活性更高,清洗反应速率加快,有利于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然而,高温也可能使部分污染物(如有机物、蛋白质等)在膜表面的吸附更加牢固,难以彻底清洗。例如,某些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与膜表面形成更强的化学键,清洗时难以完全去除。此外,高温还可能影响清洗剂的稳定性和膜材料的耐化学性,不当的清洗操作可能导致膜的损伤。因此,在长期的温度条件下,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染情况和膜的耐受能力,优化清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清洗效果,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

5. 实际应用中温度控制与优化策略

5.1 温度控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温度控制在RO反渗透膜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产水质量。研究表明,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RO系统的产水效率可以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RO膜的产水量和脱盐率均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系统运行稳定,能耗较低。而在极端温度条件下,如低于10℃或高于40℃,系统的产水效率会受到明显影响。低温会导致产水量骤降,能耗增加,同时增加膜污堵的风险;而高温则会加速膜的老化,降低脱盐率,增加系统的维护成本和频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精确的温度控制是提高RO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实时监测进水温度,并利用温度调节设备,如加热器或冷却器,将水温维持在理想范围内,可以确保RO系统在整个水处理过程中都能以高效率、低能耗的状态运行。

5.2 优化温度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优化RO反渗透膜系统的温度控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与技术:

5.2.1 利用智能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RO系统温度的精确控制和实时调节。例如,安装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进水、产水和浓水的温度变化,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温度参数和运行逻辑,自动调节加热器或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快速响应温度变化,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与水质监测、压力调节等其他功能模块相结合,实现对RO系统的全面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运行效率。

5.2.2 选择适宜的膜材料和结构

不同类型的RO膜材料和结构对温度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在设计和选择RO膜时,应根据实际应用的温度条件,选择具有良好耐温性能和稳定性的膜材料。例如,采用聚酰胺复合膜,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如5-45℃)均能保持较好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适应各种温度条件下的水处理需求。同时,优化膜的结构设计,如调整膜的厚度、孔径分布和层间结构,使其在不同温度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产水通量和脱盐率,减少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3 采取有效的温度调节措施

在RO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一系列温度调节措施。例如,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可以使用电加热器或蒸汽加热器对进水进行预加热,将水温提升至适宜的范围,保证RO系统的正常产水效率和脱盐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可以采用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或冷水机组等设备,对进水或产水进行冷却,防止温度过高对膜的性能造成损害。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如调整进水流量、回收率等参数,来适应温度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5.2.4 加强系统的保温和散热设计

在RO系统的设备和管道设计中,加强保温和散热设计是实现有效温度控制的重要手段。对于暴露在低温环境中的管道、阀门和膜壳等部件,应采用优质的保温材料进行包裹,减少热量的散失,防止温度过低影响系统的运行。同时,在高温条件下,应确保系统的散热通道畅通,如设置散热风扇、散热片等,及时散发设备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通过合理的保温和散热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温度波动对RO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6. 总结

温度对RO反渗透膜出水量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产水量、脱盐性能、运行压力以及膜寿命与稳定性等方面。通过深入研究温度对RO膜性能的影响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来提高RO系统的整体性能。

6.1 对RO膜性能的综合影响

- 产水量:温度升高,水分子扩散速率加快,粘度降低,导致产水量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约增加3%。但在极高温度下,膜结构稳定性可能受损,影响产水量的持续提升。

- 脱盐性能:温度升高,溶质扩散速率增加,膜与溶质相互作用改变,导致脱盐率下降。温度每升高1℃,脱盐率可能降低0.5%~1%。低温时脱盐率相对较高,但产水量降低。

- 运行压力:高温导致渗透压升高、膜孔隙变化、溶质扩散加速,通常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稳定的产水量和脱盐率;低温时渗透压降低、膜孔隙收缩、水粘度增加,则需要增加运行压力来克服阻力,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 膜寿命与稳定性: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行,会导致RO膜机械强度下降、化学稳定性减弱,加速膜材料老化和污染,缩短膜的使用寿命;温度波动还会引发膜性能反复变化,造成疲劳损伤和表面性质改变,进一步影响膜的稳定性和分离性能。

6.2 温度控制与优化策略的重要性

- 提高系统效率:精确的温度控制能够确保RO系统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使产水量和脱盐率达到最佳状态,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提高水处理效率。例如,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RO系统的产水效率和稳定性均表现优异。

- 延长膜使用寿命:通过优化温度控制,减少高温对膜材料的损伤和低温导致的膜性能不稳定,可以有效延长RO膜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如采用适当的加热、冷却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将温度维持在膜材料的最佳工作范围内。

- 保障产水质量:稳定的温度控制有助于维持RO系统的脱盐率和产水水质,确保产水符合预期的水质标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根据膜的性能变化,动态调整运行参数,优化水处理过程,提高产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建议

- 深入研究新型耐温膜材料:开发具有良好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的新型RO膜材料,能够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分离性能和机械强度,适应各种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水处理需求,提高RO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优化膜结构设计:探索创新的膜结构设计,如调整膜的厚度、孔径分布、层间结构等,使其在不同温度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产水通量和脱盐率,减少温度变化对RO膜性能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加强智能控制系统研发:进一步研发集成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RO系统温度的实时、精准调节,并与其他运行参数进行协同优化,提升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THE END
0.正渗透技术处理电镀废水推测这是由于两种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不同,从而在浓缩电镀废水的过程中,引起膜表面结垢出现差异。从水通量下降情况来看,TFC膜表面结垢比CTA膜表面结垢更为快速。 3.2.膜表面形貌及粗糙度 图3是两种正渗透膜表面二维及三维形貌的SEM及AFM分析。从(a)、(b)图TFC膜和CTA膜的SEM对比中可以直观的看到,TFC膜具有更粗糙jvzquC41yy}/fx|cvgx/exr1lkyiw8724331367913;8398;0jznn
1.凝固条件对聚醚砜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项目案例污水池加盖在膜材料和铸膜液组成确定之后, 膜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成膜条件的控制[1,2,3,4,5,6]。这其中, 凝固条件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影响。从铸膜液被刮制在成膜基体上起, 膜的凝固过程就开始了。如果刮制成膜之后立即浸入凝固浴中进行凝固, 则不存在溶剂的预蒸发时间;反之, 若刮制成膜后先在空气中停留一段jvzq<84yyy4izvoi0eun1Wjyufotruf{1A9.5955/46647mvon
2.氧化石墨烯生产加工工艺及还原氧化石墨烯技术氧化石墨烯改性水性丙烯酸涂料,可有效提高涂层中石墨烯均匀分散性,使氧化石墨烯的二维片层结构在涂层中层层叠加,氧化石墨烯与丙烯酸树酯形成致密的界面层,保护水性涂层发挥良好的漆膜强度、耐磨性、耐水性、耐候性,既改善水性丙烯酸涂料性能又有效降低涂料中有机挥发物对环境与家居健康的影响,相关产品与工艺可广泛应用于jvzq<84yyy4{zv|0eqs0hnnujwo07?=:0jznn
3.卷一·自闭者的地理坐标·第一章:花海褶皱里的哑光少年25当列车穿过第七个隧道时,车窗玻璃上的冷凝水突然折射出母亲青铜剪的寒光——那正是十七岁少年蜷缩在包厢黑暗中所见的景象。矿坑蓝湖的酸雾正渗透车窗缝隙,将他的视网膜切割成《镜花缘》缺失的书页,每一道折痕都记录着安琪老师癌细胞扩散的路径(0.73mm/天)。 父亲的铜哨声在铁轨震动中苏醒。那是2003年矿难发生时卡在jvzquC41tgge0mtwdct/exr1tggeg{4eqn{np8<24:692:4ejcvug{4855698?781
4.江苏德环环保取得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专利,提高切割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在使用时,机架能对展板、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进行安装,然后将正渗透光催化膜放在展板上,切割机构提高了切割的自动化程度,铺平机构能提高切割精度,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对膜进行切割前,没有对膜进行铺平的预处理,若膜表面有这褶皱直接进行切割,容易影响切割精度的问题。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634922B5272?92@79656
5.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在使用时,机架能对展板,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进行安装,然后将正渗透光催化膜放在展板上,切割机构提高了切割的自动化程度,铺平机构能提高切割精度,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对膜进行切割前,没有对膜进行铺平的预处理,若膜表面有这褶皱直接进行切割,容易影响切割精度的问题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fvgpz0\UdEP4636:57:46::7]aEP72:<9477;Ba;5462=28
6.一种超薄PE基多层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构建形成褶皱结构并提供纳米水通道.本发明提供了协同超薄PE多孔支撑膜的高孔隙率和低结构参数,荷电褶皱过渡层的纳米水通道,聚酰胺层的高交联度与大比表面积,得到大通量,高截留率的复合正渗透膜,界面聚合形成的聚酰胺层均匀且无缺陷,保证膜对无机盐,染料等溶质的截留率,将该复合膜用于正渗透过程,jvzquC41erxt0yfvgpztvjw0eqs/ew4Ugcxdj8IgvcomAJSG?;MEEBMFD;NIJBMJI;JIEBIHC9MCCBNGG9HGCBKEE;HHG?KCC
7.一种用于正渗透膜制作的纠偏拉紧设备滑块一侧能与膜接触.该用于正渗透膜制作的纠偏拉紧设备,推杆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相互配合,起到检测的作用,当正渗透膜发生偏移能够及时进行反馈.再通过.滑块,顶块相互配合,令顶块移动过程中将滑块拨会原位.从而令滑块向正中央靠近,实现滑块对正渗透膜拨正.从而起到纠偏的效果.避免正渗透膜偏移产生褶皱而影响后续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fvgpz0\UdEP4632;656;77677aEP824@63;7?Va;5432928
8.聚丙烯腈微孔膜的孔结构调控及其在复合膜制备上的应用NIPS法引入TFC膜支撑层的制备过程中.通过系统表征,测试复合膜的结构性能,探索不同支撑层对TFC膜的影响,筛选得到适合于薄层复合纳滤(TFC-NF)和薄层复合正渗透(TFC-FO)膜的支撑层.在对支撑层改性的基础上,通过探索最佳的界面聚合反应条件和复合共溶剂辅助界面聚合等技术,TFC膜的PA层得到有效调控,与理想孔结构的支撑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mguky0[=62::;8
9.江苏德环环保取得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专利,提高切割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在使用时,机架能对展板、切割机构和铺平机构进行安装,然后将正渗透光催化膜放在展板上,切割机构提高了切割的自动化程度,铺平机构能提高切割精度,解决了现有的一种正渗透光催化膜加工用切割装置,在对膜进行切割前,没有对膜进行铺平的预处理,若膜表面有这褶皱直接进行切割,容易影响切割精度的jvzquC41yy}/uxmw0eun1j4:65<:;;89a375;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