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型材料杂志的出版地:北京,邮发代号:82-816,于1973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国内刊号:11-2357/TQ。
收集需求
确认期刊
支付定金
完成服务
支付尾款
关键词:聚酰亚胺 智能制造 3d打印 光敏型聚酰亚胺 热塑性聚酰亚胺
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智能制造技术的特征及其对新材料的应用需求、适用于智能制造技术的聚酰亚胺新材料的开发以及该材料在智能制造技术中的典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3D增材制造领域用负性光敏型聚酰亚胺以及热塑性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关键词:石墨烯 聚吡咯复合材料 电容性
具有独特二维纳米结构的石墨烯可为电子转移提供通道,使其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容性能。聚吡咯(PPy)因具有超电容性能、聚合电位低和空气稳定性好等优点,常作为理想型电极材料。综述了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和电化学沉积法2种石墨烯/PPy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石墨烯/PPy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微波吸收、燃料电池催化剂和传感器等电化学方面的应...
关键词:纳米材料 涂料 改性 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涂料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将其运用到涂料中可以显著提高涂料的性能并赋予涂料新的功能。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几种改性方法,综述了纳米材料在隔热涂料、抗菌涂料、抗老化涂料、防腐涂料和超疏水涂料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杂化技术 阻燃元素 协同阻燃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现状,概述了阻燃元素杂化技术、各元素阻燃机理及元素杂化协同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阻燃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酵母生长 内含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生物学功能 机制 非编码rna 单细胞生物 研究人员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针对内含子对酿酒酵母生长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已知内含子进行删除,研究内含子缺失对酵母生长的影响,为真核单细胞生物内含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新视角。内含子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非编码RNA,它在新生mRNA中被剪接去除以产隹功能性蛋白质,但其生物学功能至今仍未被阐释清楚。
关键词:木质素 解聚 高分子材料 水滑石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除纤维素外第二大生物质资源,由于其高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芳环结构及活性含氧基团(如酚羟基等),因此通过解聚生产化工原料和化学品可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由于木质素总体利用率较低,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木质素高价值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综述了木质素解聚转化方法...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 工艺开发 发展趋势
高吸水性树脂能够吸收大量外界水分,其吸水量可达到其自身质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在卫生用品、农林保水和医疗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全球近年来主要的科研成果、工艺开发进展、新技术产品规模和主要生产商,并对未来的研发和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磷酸铵 纳米无机粒子 无卤阻燃 协同效应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无机粒子用作聚磷酸铵(APP)阻燃协效剂对高分子材料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几种无机纳米粒子(包括纳米蒙脱土、纳米SiO2、纳米CaCO3、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阻燃特点,并指出今后纳米无机粒子协同阻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硅藻土 相变材料 储能 调湿 节能
硅藻土是一种无机多孔矿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可作为载体用于相变材料的封装、调湿材料及调温调湿材料。综述了硅藻土的改性方法、相变材料的选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热湿性能指标及应用情况,相变调湿材料的研究改变了相变调温材料或调湿材料的单一功能,为研制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对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环境舒适性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地质聚合物 地质聚合机理 铝硅酸盐 尾矿治理 重金属离子
地质聚合物是一种以铝硅酸盐固体为主要原料,碱液为激发剂,硅酸钠为结构模板剂制作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地质聚合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学界对其合成机理及其在工业固体废料处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地质聚合反应的机理及过程,简述了地质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此...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无机纳米粒子 改性
综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合物接枝改性过程中不同催化体系的特点。采用上述方法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接枝改性,均能有效控制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提高纳米粒子的分散...
关键词:纳米多孔碳球 湿法氧化 超级电容器
开发具有规整纳米球状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电化学活性且合成工艺简单的纳米多孔碳材料,对高储能设备至关重要。以β-环糊精为原料,采用高温水热、炭化以及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活化制备纳米多孔碳球(NCSs),并对其进行硝酸和过硫酸铵表面氧化改性,系统研究了表面改性对多孔碳球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CSs呈规整球形结构,球直径200~300nm,比...
关键词:纳米晶zns薄膜 带隙宽度 透明导电膜 cigs太阳能电池
纳米晶ZnS薄膜具有带隙宽度大、光学透过率高、介电常数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透明导电膜、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功能玻璃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纳米晶ZnS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如磁控溅射法、化学浴沉积法、真空蒸发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同时还介绍了纳米晶ZnS薄膜的掺杂改性研究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 传感器 信号放大 研究进展
共轭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荧光信号放大和光电特性,以及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共轭聚合物分子有共轭链,电子和能量沿共轭骨架自由流动。聚合物单体所收集的光能以收集的形式传递,可以产生荧光信号放大效应。综述了近年来共轭聚合物在传感器应用上的研究进展,并预测了共轭聚合物在传感器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聚酰亚胺 三元共聚 非平面 溶解性 透过率
以2,6-二甲基苯胺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MDDM),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TMDDM、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以不同的配比进行三元共聚,通过热亚胺化合成了6种TMDDM/ODA/ODPA-聚酰亚胺(PI)薄膜,随后对6种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6种PI薄膜具有优良的热...
关键词:聚酰亚胺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高热稳定性 热气过滤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不同含量的聚酰亚胺/氧化石墨烯(PI/GO)复合纳米纤维膜,并研究其结构、表面润湿性、热氧化特性、力学性能和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添加GO有利于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趋于均匀,在GO用量为0.5%(wt,质量分数)条件下,PI/GO复合纳米纤维膜平均纤维直径最小为(231±36)nm,孔隙率高达89.61%,拉伸强度为14.43MPa,杨氏模...
关键词:碳系填料 聚氨酯弹性体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以预聚体法制备了导电聚氨酯弹性体,分析了乙炔炭黑、超导炭黑、多壁碳纳米管和纳米石墨4种导电填料以不同含量在复合材料中的内部结构形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通过分析添加量与体积电阻率的关系得到4种复合材料的渗滤阈值,对比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石墨烯 聚酰亚胺 原位聚合 复合材料 性能
以石墨烯(GNS)为改性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GNS/聚酰亚胺(GNS/PI)复合材料,对有关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NS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NS为较薄的片层状,表面较光滑,褶皱较少,有含氧基团残留;当GNS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拉伸强度达126.7MPa,断裂伸长率达3.4%,邵氏硬度达8...
关键词:血管组织工程支架 共混改性 细胞相容性
在杂化基材的前驱体(PA)中分别引入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通过溶胶-凝胶共混法制备了2组复合组织工程支架基材,有机改性体系PEG/PA和添加了MWCNT的无机改性体系C/PA。并对改性体系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能以及引入组分与基材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改性体系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形态和粘附行为的影响。制...
关键词:端硅烷基聚醚 合成 储存稳定性 密封胶
利用端羟基聚丙二醇与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少量催化剂作用下的一步反应,成功合成端硅烷基聚醚树脂。端硅烷基聚醚树脂中较高的水分含量以及遗留在树脂中的高活性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共同作用导致其储存稳定性较差,通过加入除水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使用中等活性催化剂和适度调增反应温度等手段,可确保合成时间较短的前提下,获...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 转化率
通过水解-缩聚法制备了一种可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的MTQ硅树脂(HUV-MTQ),利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HUV-MTQ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实时红外对HUV-MTQ光聚合过程中双键和环氧基的转化率进行研究,以此优选出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引发剂的最佳配比与用量;并对HUV-MTQ光固化制品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热性能随HUV-MTQ缩聚温度的变...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三元复合高吸水树脂 耐盐性 保水性 热稳定性
为得到综合性能较优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对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的改性作用。首先通过Hummers法制备了GO,采用水溶液合成法合成了P(AA/AM)-GO高吸水树脂,采用SEM、FT-IR、TGR等手段分析了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微观结构及热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溶胀测试和保水性能测试;研究了GO质量浓度、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
关键词:niy分子筛 石墨烯 微生物电解池 催化析氢
利用原位合成法、还原法和浸渍法合成了石墨烯改性NiY分子筛,分别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NiY、h-rGO-NiY和j-rGO-NiY子筛。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石墨烯改性NiY分子筛,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保持Ni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晶粒尺寸增大到3μm左右。在微生物电解池(MEC)阴极对石墨烯改性NiY分子筛进行催化析氢活性...
关键词:预制体浸渗法 苎麻纤维织物 遗态结构
采用预制体浸渗法制备苎麻纤维织物遗态结构Al2O3-Cu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并进行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l2O3陶瓷预制体完整地保留了苎麻纤维织物遗态结构,经氧化浸渍形成了由CuO和偏铝酸亚铜(CuAlO2)包覆Al2O3为组织特征的柱状铆接结构。经1020℃还原烧结,Cu相与本体Al2O3...
关键词:正渗透 表面改性 纳米纤维 支撑层 浓差极化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制备出内部疏水、表面亲水的正渗透膜,解决了亲水性纤维在水中高度膨胀导致正渗透膜机械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考察了水解时间对PAN纳米纤维膜亲水性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水解时间为30min时,纳米纤维膜表面基本完全水解,具有较好的表面亲水性能,且内部结构未被破环,保留...
关键词:碳纳米管 催化剂
为了改善碳纳米管的产量和质量,改变催化剂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热解火焰法制备碳纳米管实验中,主要对比了催化剂中铁和镍含量对碳纳米管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生成的碳纳米管进行系统分析表征,结果表明Fe含量较低时,得到的碳纳米管质量较好,但产量很少;Fe含量较高时,得到的碳纳米管产...
关键词:碳量子点 甘蔗渣 化学氧化法
以甘蔗渣为基质制备碳量子点,先将甘蔗渣高温碳化得到黑色固体,再利用化学氧化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碳量子点的形貌、表面官能团及荧光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量子点颗粒直径在10~20nm之间,晶格为0.30nm;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一定量的羟基等含氧基团;...
关键词:聚丙烯 生物亲和性 亲水性 吸水性 吸附性
选用具有磁性、生物亲和亲水性及吸附性的添加剂,如磁粉、聚乙烯醇、活性炭、磷灰石等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制备了2种水处理用改性复合填料,研究了添加剂含量及种类对改性复合填料吸水性、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6%(wt,质量分数,下同)磁粉、1.5%硬脂酸、8%增塑聚乙烯醇、1%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2%活性炭的生物亲和亲水磁化改性复合填料具有...
关键词:三嵌段烯基聚醚粘合剂 腈氧化物 固化 弹性体 1
腈氧固化技术是固化推进剂用粘合剂的一种新型固化技术。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利用含烯基高分子与腈氧化物在低温下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设计开发了可低温固化的粘合剂三嵌段烯基聚醚。结果表明,四甲基对苯二腈氧化物在室温下可与三嵌段烯基聚醚粘合剂交联固化,固化后形成的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关键词:承力结构件 碳纤维 实心结构 夹芯结构 中空结构 应变量
采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成型制得实心承力结构件和空心承力结构件。对承力结构件的应变量、质量以及外观方面进行了探究。制得的实心承力结构件和抽芯中空承力结构件外观良好,表面光滑,没有麻点、裂纹等缺陷;而轻木夹芯承力结构件和泡沫夹芯承力结构件工艺性差,结构件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点,有凹坑、缺料等现象。抽芯空心承力结构件...
关键词:二元混合物 相变材料 热性能 循环 稳定性
将正辛酸(OA)与癸酸(CA)按比例混合制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OA-CA,用于相变温度2~8℃的医药冷藏运输系统中。首先通过理论计算预测了二元混合物的共晶点,确定它的共晶点比例、相变温度及潜热值,然后围绕共晶点比例配制6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结果表明:OA-CA的过冷度为0.4℃、共晶点质量比为71∶29、相变温度为1.7℃、相变潜热为122.1J/g、热导率为0....
关键词:碳纳米管 高密度聚乙烯 摩擦行为 水润滑
采用熔融挤出注射成型法制备不同碳纳米管(CNTs)用量的碳纳米管/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高密度聚乙烯(HDPE)(CNTs/PPG/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水润滑工况,50N和150N载荷条件下的摩擦性能;并观察了CNTs的分布及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可以有效减轻磨损,在50N和150N的不同载荷条件下,添加1.2%(wt,质量分数)CNTs...
关键词:聚碳硅烷 复合材料 辐射固化 高温裂解
将碳化硅(SiC)陶瓷先驱体聚碳硅烷(PCS)与ZSM-5分子筛共混并压片制成ZSM-5/PCS胚体,然后采用辐射固化和高温裂解制得具有特定形状的ZSM-5/SiC复合材料,并对ZSM-5/SiC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经过辐射固化-高温烧结制得的ZSM-5/SiC复合材料,既能保持ZSM-5分子筛特有的孔道结构,又融合了SiC的高强度、耐高温和抗腐蚀等优点,产率达到85.32%,...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 大豆分离蛋白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性
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豆分离蛋白(SPI)功能化修饰经酸化提纯的单壁碳纳米管(O-SWCNTs),得到纳米复合材料(SPI-O-SWCNTs)。对SPI-O-SWCNTs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SPI有效提高了O-SWCNTs的分散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SPI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到了O-SWCNTs表面,导致O-SWCNTs表面的C原子混乱度少...
关键词:动态响应 霍普金森压杆 空心玻璃微球 硅橡胶
为研究空心玻璃微球(HGMs)对硅橡胶涂层动态性能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装置,对添加不同含量HGMs的硅橡胶进行了应变率范围为3000~5000s-1的动态加载,获得了屈服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形变功密度和绝热压缩过程的材料温升。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含量HGMs的硅橡胶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且随着HGMs含量的增加,形变功密度及其绝热温升均增加...
关键词:聚丁二烯 高顺式液体聚丁二烯 微观结构
以二(2-乙基己基)膦酸酯钕(Nd)/二异丁基氢化铝(Al)/乙基倍半氯化铝(Cl)/丁二烯(Bdcat)为催化体系进行了液体丁二烯的聚合,制备了高顺式含量的聚丁二烯(LPB),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聚合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表征了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及序列结构。结果表明,本催化体系下进行高顺式LPB的聚合条件范围为:Al/Nd(摩尔比,下同)为20~30、Cl/Nd为1.5...
关键词:水性油墨 tio2 粉末颗粒 表面包覆 性能
为获得分散稳定性优良、耐候性强的水性油墨专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粉末,以硅酸钠、硫酸铝作为包覆剂,对纳米TiO2进行硅铝双包膜处理,考察了不同包覆方法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TiO2表面层的最佳包覆方式为水热逐层包覆。经这种方法包覆后得到的产品耐光性优良,应用于水性油墨中,分散较稳定,其Zeta电位值为-33mV,墨膜耐剥离性强,白度为95.46%,光泽...
关键词:金红石tio2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Al单掺杂和S单掺杂以及Al/S共掺杂金红石相TiO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Al单掺杂导致禁带宽度减小为1.79eV,并且在价带上方形成了一条杂质能带;S单掺杂导致费米能级上移靠近导带,直接带隙减小为0.816eV;Al/S共掺杂导致能带结构中出现了3条杂质能带,直接带隙约0.841eV,...
关键词:高氯酸铵 粒度 包覆改性 热分解性能 撞击感度 摩擦感度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粒度及包覆改性高氯酸铵(AP)颗粒的分散性及晶相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机械感度测试研究不同AP样品的热分解性能和安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AP粒度增加,颗粒分散性得到一定改善,相同粒度的包覆改性AP分散性优于普通AP;不同粒度及包覆改性AP的晶相均一致;AP粒度越小,其热分解性能越好,对于粒度...
关键词:mno2 掺镧改性 比电容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镧纳米MnO2活性电极材料,分别研究了酸处理、温度及硝酸镧含量对掺镧纳米MnO2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与掺镧是有效提升纳米MnO2电化学活性的手段,酸化可以减小颗粒尺度,提高松散程度,掺镧可以优化纳米MnO2晶型结构,提升比电容;在焙烧温度为300℃,硝酸镧和乙酸锰的摩尔比为0.09∶1时,制备的纳米MnO2电极材料的...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