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靳**(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哲学的基本派别一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考点突破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3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重难点提示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要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基本派别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核心突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由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来区分的,而不能从两个词语的表面意义来理解。如: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
2、里?追求什么?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文中的学者就是按照字面意思,把唯物主义理解为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因而是错误的。要点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基本 派别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举例唯 物 主 义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1 .否认世界是 神创造的;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1.只是一种 猜测,没有科 学根据;2.把 物质归结于具 体的物质形古希腊哲学家泰勒 斯认为“水
3、”是万物 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机械 唯物主义)在近代物理 学发现原子 的基础上,认 为原子就是 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性 就是物质的 属性。机械性;形而 上学性;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 义(不彻底性)。百科全书派代表人 物霍尔巴赫否认有 偶然性,用力学的机 械观点解释一切自 然和精神现象(机械 性)。他还认为:亚 历山大就是这样决 定J亚洲的命运;穆 罕默德就是这样改 变了大地的面貌”(历史观上的唯心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 义1.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物 质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 2.意识对物 质具有能动 作用。止确揭小了物 质世界的基本 规律,反映了 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
4、要求, 反映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是指导 我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强大 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提示】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 界;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基本 派别基本形 态基本观点举例唯 心主 观义唯 心 主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 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 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
5、神。笛卡尔认为:我 思故我在。主 义客 主观 义唯心把客观精神(如天、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神创论【重要提示】唯心主义从根本方向上来说是错误的,但并不能说其一无是处。如唯心主义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的发展。正是唯心主义的不断攻击,才使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断进步。近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 构成世界的最小微粒,而当科学证明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时,唯心主义就嘲笑和攻击唯物主义说,原 子不见了,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大厦垮塌了。唯物主义正是在应对这种攻击的过程中,修改自己关于 物质的定义,最终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
6、观实在性的科学认识。要点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1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分歧根本分歧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承认矛盾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否认矛盾2 . 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这表明: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重要提示】哲学中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如: 二元论。 此观点认为物质与意识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各自都是世界的本原。实际上在深入解释时不是倒向唯物主义就是倒向唯心主义,难以自圆其说。【随堂练习】1.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造
7、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A. B. C. D. 答案: D思路分析:材料反映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表述都正确。故选D项。2.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问道: “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 : “我会 ! ”船长说 : “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 ! 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救援。因为船上正巧差一个救生圈 ! ”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A.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B.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C.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D. 是对唯心主义
8、世界观的讽刺答案: D思路分析:祈祷上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故D 项符合题意。3.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答案: C思路分析:人脑产生意识,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是一种本能,该观点具有机械性。题干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坚持了物质是本原的,但具有机械性。所以,该看法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应选C 项。例题 1 (福建文综)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
9、的哲学范畴A.B.C.D.思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演进。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 正确。 是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C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的分歧。A.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思路分析:所谓 “自然之根 ”,就是指天地万物的根源
10、。这里,张衡明确地指出:天地万物最早的起源,既不是什么上帝、神灵的旨意,也不是什么绝对的理论,而是 “无形之类 ”的 “元 ”,也就是太始。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朱熹的观点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故二者的分歧应该是A 项。B、C、D 与此不符。答案: A例题 2 (山东文综)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 “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
11、唯物主义的分歧思路分析:本题材料中“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表明朱熹把客观精神“理”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本题材料中“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表明陆九渊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于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由此可见,C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 项。答案: C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
12、”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思路分析:这段铭文没有科学依据,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死神 ”主宰人的生死,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答案: D例题 3 在利益群体纷杂、利益冲突纠结的当下,“两会 ”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 “以脚议政 ”。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发言,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在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提案往往可能产生更糟糕的效果,所谓的清谈误国,指的就是这样一种不重视调查、脱
13、离实践的夸夸其谈。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 ”,才能更好地在“两会 ”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现实中的长官意志和拍脑袋决策屡见不鲜,原因正在于官员有意远离基层,不能“与民同乐”。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 “以脚议政 ”各自所属的阵营。答案: ( 1)从哲学基本派别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拍脑袋决策”属于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以脚议政 ”属于唯物主义。列宁曾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
14、“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唯心主义哲学中也包含某些合理因素。据此完成下题。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 思路分析:错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唯心主义也有某些合理成分,如唯心主义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唯物主义的发展。错误,二者不必相比较而存在,可以单独存在。答案: B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
15、: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3. 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4. 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 “神创论 ”(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5. 生活中的客观唯
16、心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慧能和尚与“本来无一物”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选择继承人时,命每个弟子作一首诗,以考查他们对佛家教义的理解。神秀思考数日之后,写下这样四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当时有一个挑水打杂的和尚看了这首诗后,很不满意,于是在旁边又写了四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位和尚认为他这个人根本就不是“物” ,也无身可修,只有佛家信念。广而言之,世界上“本无一物”,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也无什么尘埃,亦无所谓污染。弘忍认为这个和尚对佛家教义心领神会,
17、掌握得好,于是决定把衣钵传给他,他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慧能和尚否认物质的存在,认为“万事皆空” “四大皆空”,只有佛家信念的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答题时间:25 分钟)1.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两种观点体现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2.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 “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的管子 一书中也指出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A. 唯心主义的观点B. 科学的物质观C
18、.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3. 十九世纪中期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形成时,正是经典物理学兴盛的时代,所以经典物理学所结的果必然是“经典哲学”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经典哲学”()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没有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A. B. C. D. 4. 高考前夕,某地高三考生在校内孔子像面前献花并下跪,祈求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考生烧香拜佛的现象。迷信毕竟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反对科学、背离真理的本质决定其必定受到科学的鄙视和批判。唯心主义世界观的非科学性表现
19、在()它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它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它混淆了世界的本原它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A. B. C. D. 5. 下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的观点属于(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 朴素唯物主义C. 主观唯心主义D. 客观唯心主义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守仁在谈到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的关系时说: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朱熹说, “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材料二 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哲学思想。(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中观点属于哪种哲学派别?对此你有何了解?7. 1957 年,毛泽东讲了这样一段话: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的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