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研方法复习资料一、了解1、从研究的范围分,教育科研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中观研究。

宏观研究是对教育系统较大范围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微观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某个单独因素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中观研究是介于两者之间,对一个范围、领域、部门的研究。

2、课题选择的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原则。

3、课题选择的方法:问题筛选法、经验提炼法、资料寻疑法、现状分析法、意向转换法。

4、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分,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26)5、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作出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以视为第一手文献。

包括未发表付予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记录。

6、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也称为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的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7、非文字资料:包括校舍、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在教育科研资料分布中主要指声音、图像等电子方式记录有知识的载体,通过视听觉传递知识,更直接、精炼、形象。

8、文献检索的过程:分析准备、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9、隐蔽观察法:在观察中,被观察者一旦发现观察者的意图,就会不同程度地作出某种改变,进而影响观察材料的真实性。

为了观察时,使观察对象自然、放松,往往采用铜管单向透光玻璃、观察仪器等进行观察,让观察对象不知不觉,这就是隐蔽观察法。

11、观察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12、教育观察实施的主要途径:实地观察;课堂观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列席学校的各种会议;结合个别谈话。

13、教育观察(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最佳观察位置2、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的因素3、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4、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

教育研究方法1、学校教育科研有哪些特点答:①研究主体的群众性;②价值取向的三重性,即出成果、出成绩、出人才的和谐统一;③研究内容的实践性;④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2、案例写作要遵循什么格式答:案例写作研究报告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

3、行动研究有什么优势与特点答:行动研究的优势: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优势相结合,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没有不实践的研究,也没有不研究的实践,强调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的结合;行动研究特征:①参与与合作,②实践与研究,③研究与反思,④评价与推广。

4、实验研究怎么分类答:①按研究目的,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②按研究中涉及到的自变量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③按研究中变量控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④按研究情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5、教育研究有哪些原则答: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可靠性原则;④创造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⑥人文性原则。

6、文献研究一般是怎么做答:①要注重对文献的阅读与分析;②要进行文献记录;③要整理文献目录;④依据体例撰写文献综述。

7、衡量教育实验研究的指标是什么8、选择研究的时候,样本容量一般有什么样考虑,是不是越大越好?答:样本容量一般来说越大越好,样本大可以提高被调查者的内部差异,从而提高效度。

抽样的容量按照问卷要求通过统计计算,但一般是每个类型不得低于30。

9、问卷法有什么的特点答:问卷调查法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可以量化的信息,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二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量化,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三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客观性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质性研究中因人而异的主观性;四是问卷调查可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引言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的复习重点。

二、研究方法概述1. 教育研究的定义和意义2. 教育研究的分类和步骤3.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三、问题研究与假设1. 研究问题的确定与构建2. 假设的提出与验证3. 问题研究与假设的关系和作用四、研究设计与方案1. 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实验研究设计与非实验研究设计的区别与特点3.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评估五、数据的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3. 在线调查与个案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六、数据分析与展示1. 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目的2.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解读3. 结果展示与研究报告的撰写要点七、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1. 实证研究的特点与方法2. 质性研究的特点与方法3. 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优缺点比较八、伦理问题与研究伦理1. 伦理问题的定义与分类2. 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保障措施3. 研究伦理与教育研究的关系与意义九、实践案例分析1. 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教育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在实践案例中的体现十、总结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祝大家考试顺利!。

1、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特点: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

3、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4、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5、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6、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

(即研究的重复性)信度是效度的保证7、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错误)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8、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

(正确)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

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9、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③实验和准实验真实验: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准实验:被试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对无关变量有所控制。

题目: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属于()√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运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是()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10、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变量: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条件和特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科研方法界说一、概念:1 、研究: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或目标的探索活动,是旨在解决问题的一种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运用一定的方法。

2 、教育研究:指人们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研究问题,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 、方法:是指人们从实践上或理论上把握现实,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工具或方式的总和。

4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一定的教育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二、教育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不同时代出现的各种方法)(一)、萌芽时期:又名直觉观察时期,经验——描述阶段。

1 、古希腊时期——16世纪2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产婆术),亚里士多德,昆体良3 、特点:古代的教育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主管分析,推断的水平上;缺乏全面系统的逻辑论证,科学实验的论证以及精确的定量分析。

(二)、发展期:又名哲学——思辨阶段1 、17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2 、以分析为主: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百科全书式的教学,班级授课制。

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学的教育性。

班级——中国——1862京师国文馆——1898京师大学堂。

3 、发展时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从单纯的经验描述上升为理论的概括。

(2)、心理学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3)、实验方法开始在教育研究中得以运用。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初现端倪。

(三)、教育科学方法形成体系时期:又名科学——实证时期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结束(1)、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之中。

1879年,冯特。

1804年,裴斯泰洛齐“贫儿之家”。

杜威——平民教育运动。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研究假设P38答:研究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2、教育文献P70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形式多是专著、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

教育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学校等单位。

3、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P119\120答:1、结构性访谈也叫标准式访谈,它有一定的步骤,要求访谈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

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

这种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访谈问题、访谈程序、提问方式,也可能有设计好的记录表格等。

(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2、半结构性访谈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

在半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员虽然对访谈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但是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念的空间。

访谈员可以在访谈过程中对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调整。

4、教育叙事研究P256答:教师每天都有可能面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或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有时非常成功,有时则可能非常失败,不论怎样,都可能成为典型案例。

对其进行描述和反思也是一种研究,即所谓的教育叙事研究。

5、个案研究P290答:“个”即个体,“案”即案例。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一种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机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较为长期的跟踪研究,弄清研究问题的现状、原因乃至如何进行干预的研究方法。

6、零次文献P69答:零次文献指某些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并非为了研究而撰写,如个人日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还有学校、团体、学会等撰写的文件。

7、平衡法P170答:平衡发是指在等组实验中,使无关变量以同一水平作用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方法。

8、课例研究P226答: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是通过一群教师聚焦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引下,透过课堂观察,在不断行为自省、调整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

单选题1、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二、三位的分别是 A 。

A、态度和能力、实用技术、知识B、知识、能力、文化C、德、智、体D、全面发展、掌握知识、学习技能2、 A 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A文献法B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观察法3、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的过程是_________ oA、问题的定位B、问题的查找C、问题的分解D、问题的确定4、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彖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的变量是_C—。

A、因变量B、控制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5、研究中能够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非研究者所能选择、确定、操纵、变化的因素,这些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变量称为_____ B __________ 。

A>因变量B、无关变量C、自变量D、中间变量6、______ A ________ 是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A、操作定义B、概念定义C、量化指标D、本质定义7、____ D ________ 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通常,它用来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A、研究效度B、内在信度C、外在效度D、研究信度8、 B _________ 是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内审法B、外审法C、文献鉴定D、文献整理9、 B 是指在内容分析法屮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基木单位。

A、抽样B、分析单位C、观察D、问卷10、 A __________ 是指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Z前,一般没有理论,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岀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立理论的方法。

是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的,目的是填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Z间的尴尬的鸿沟。

A、扎根理论B、分析单位C、社会理论D、问卷法11、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 °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12、反映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 。

页眉内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成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点:问题性、预见性、未知性2、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田野研究: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亲自进入研究场景,通过直接观察、访谈、情境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提取结论的过程。

田野研究的“田野”就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教学的场所。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5、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假设对课题研究起定向作用。

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既便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攻方向,又易于别人理解课题内容。

(2)假设是研究的核心,在有假设的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

(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它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时,该假设就上升为理论。

6教育假设形成的三个阶段:观察分析、提出假设、表述第一阶段是观察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特征1)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2)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3) a.客观性—对象、过程和结果4) b.系统性—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c.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内容3)教育研究: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想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4)研究的特殊性(特征):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5)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a.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b.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c.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d.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计划(主要工作)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注意点)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总结(主要工作)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第四节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1)基础研究(着重于形成创造性构想的)、应用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研究(着重于成果推广的)----《大概了解定义》➢基础研究:涵义:学术研究,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

基础研究分为:a.纯基础理论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本质的规律,而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往往只有抽象的经典的指导意义。

b.定向基础理论研究:对教育科学的基础原理加以推论或引申,提出适合具体教育活动的指导性原则与原理,为解决教育内部某些方面的共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研究:涵义: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

其具有具体化、实用化两个特点。

应用研究可分为:●开拓性研究:在前人没有工作过的研究领域从事具体实用目的的研究活动。

●扩展性研究:在已经考托的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活动。

➢开发研究:涵义: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推广以扩大其影响价值研究。

其主要作用:●桥梁作用●转化作用●反馈作用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a)涵义:主要用蚊子而不是用数字来描述现象。

旨在理解、阐释所研究的现象,并不强调在开始研究时队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假设。

b)传统的定性研究:以哲学为基础,注重思辨、逻辑推理,根据个人主观经验,用演绎的方法队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一集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

c)定性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个案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定量研究:主要用数字和变量来描述现象。

与定向研究相比,它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更关心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因果效应,更强调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

最典型的定量研究当数教育实验,问卷调查则往往兼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征。

3)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研究包含着认识客观事物状况和找出改变客观事物方法两方面)➢描述性研究: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第一节1.课题:是从研究方向锁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具体研究项目。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一是课题的应用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课题的学术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2.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等。

✓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机,那么,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比较合适?这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3.研究是否有创新4.问题是否具体明确第三节选题策略1.选择感兴趣的课题2.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3.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4.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第四节研究方案设计1)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研究方案也称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计划,是研究的施工蓝图和工作计划。

它是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课题到全面完成课题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

教育研究方案就是对某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动态过程的具体规划。

2)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内语须看p21-25)1.课题依据;2.课题研究目标;3.课题研究内容、对象;4.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5.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6.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献及其作用1、文献的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现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有时也指其中的知识或信息。

其特点是把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递。

2、文献的类型:⑴按文献的社会属性来分,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等。

⑵按文献的处理。

加工程度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⑶按记录形态来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网络型。

3、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⑴、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

⑵、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

⑶、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

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收集1、我国教育文件信息源p36(了解)2、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途径。

原则: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策略性,预见性,持久性方法和途径:采购,现场收集,检索,复制,下载,索取。

第三节教育文献检索1、文献检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过程。

2、文献检索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检索特定的文献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检索,包括书目检索,篇名检索,篇目检索。

二是检索特定的专题资料。

3、文献检索工具p39(了解)4、⑴教育类图书的检索途径与方法:分类途径,书名途径,着者途径,主体途径,关键词途径,序词途径。

人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顺查法,即由远及近,顺年查找直到现在。

5、教育类报刊的检索途径跟方法:⑴中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⑵外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⑶篇名检索(具体方法:通过卡片索引检索,通过书本索引检索,通过文摘进行检索,通过各种教育刊物的总目录进行检索。

)第四节计算机检索1、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

2、计算机检索的途径主要有: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号检索,刊号检索。

计算机检索的主要步骤:p43(了解)第五节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是阅读、思考大量文献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

3、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⑴标题。

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⑵提要。

⑶正文。

是综述的主要部分,系统地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叙述,可以介绍各种不同观点、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让读者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⑷结束语。

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也可以介绍尚待解决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⑸参考文献。

一般来讲,要求逐一列出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的过程中引用的时候标注文献出处。

4、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⑴定好题目。

⑵选好资料。

确定主题后,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与主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⑶整理资料。

要写好综述,必须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组织,做好文摘或有关卡片,加上标注,使杂乱无序的文献资料能够按照综述的需要,依次序进行排列。

⑷用好资料。

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认真阅读跟研究,从中筛选可信度高,有一定深度、新意和代表性的文献资料。

⑸拟定提纲。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综述的提纲。

⑹认真撰写。

撰写综述,要注意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运用,系统概括。

⑺审核修改。

写完后要认真的审核,尽量避免或减少差错。

⑻标明出处。

注意标明引用的各种原始资料,目的是为读者了解或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线索、信息,同时也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敬和肯定。

教育经验总结第一节教育经验总结概述1、所谓的教育经验总结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科学的研究程序,对在不受控制的自然条件下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事实加以分析、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里所指的教育经验应该是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而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应该满足以下标准:典型性,现实性,创新性,效益性,稳定性,适用性,发展性。

2、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①以已有经验作为研究内容。

②保持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

③注重对教育经验的理性思考。

④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3、教育经验总结从理论水平上来说,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或者是三个层次,即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和理论性经验总结。

⑴具体经验总结是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事实为基础,总结某一具体专题活动的经验,主要撰写专题活动的目的、内容、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研究者的体会。

⑵一般经验总结是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将某一具体的教育事实扩大到对某一类教育现象的研究,从一事一议发展到对某一类教育活动原则和规律的认识,并从中概括出经验的一般形式。

THE END
0.2022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综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2.教育观察法的类型 (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jvzquC41cj4iwjyw0eun1;5431683?4423845B3jvor
1.2024考研教育学知识总结: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为帮助大家更好、更有效的备战考研教育学,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精心为大家准备了“2024考研教育学知识总结: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相关内容,更多教育学考研复习知识点、如何备考等等内容,小编会定期为大家更新教育学考研复习内容!持续关注我,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jvzquC41o0qpqujctp4dqv4mcqbp87245734@4389=68<3jvor
2.关于体育调查报告其中11.1%的人认为体育运动对自己情绪的调节作用效果还可以,也承认体育运动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少数的4.7%的人则容易受比赛的影响,反而会因为体育运动而情绪不好,容易受到输赢的影响;作为大部分的68.2%的人表示体育运动对情绪的调节没有明显的效果,情绪在自己的经历之中已经成型,不会因为参加体育运动而轻易改变的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fedm049732:793<8853e52:75254ivvq
3.体育硕士论文通用12篇田径体育生要考虑到自身素质的特点,利用比较容易的拉伸法进行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重要的是方法的科学适当,过强的拉伸对自己是一种伤害,过弱的拉伸起不到效果,在拉伸力度上要有合适的把握。 具体的拉伸训练操作时,最重要的在于要能够使身体的各部位都能得到伸展,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训练有机的配合在一起能jvzquC41zfpzm3zwgyiw7hqo1nbq€jp1;829B3jvor
4.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参与观察法的起源 1890年德国保罗?果赫(Paul Gohre)以学徒身份在议价工厂中工作,并且在那儿生活了三个月,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要做非常详细的笔记,凭借这种方式来研究工厂的生活。他的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654:/j}rn
5.课题研究现状范文1.2.2访谈法 调查访学生以及老师,了解本文研究的相关疑难问题。 1.2.3观察法 通过五个学期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参与早操情况进行统计,这样比较了解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一些情况。 1.2.4问卷调查法 随机发放给非体育专业学生(其中男生75人、女生75人)150份问卷,收回148份问卷,有效问卷145份(男生73份、女生72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3?9;7mvon
6.观察法的应用通用12篇参与观察使得研究者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开展观察互动,很少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自身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是为了获得有关社会的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 区别于一般观察,参与观察法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连续的动画,让研究者得以清晰了解研究群体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和消亡的过程。例如,怀特对于科纳维尔的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3:8980qyon
7.科研常用的研究方法精品(七篇)(四)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访问、问卷、座谈、测验等方式,有计划地收集化学教学工作某一方面的资料,并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化学教学的某些规律的方法。它常与实验法、观察法配合应用,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可以用它去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大,时间较长的化学教学现象。 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5>43:3jvor
8.乡村体育发展现状汇总十篇根据研究目标和需要,确定调查问卷的框架。按照社会学原理设计问卷,根据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6份,有效回收率为97.2%。 1.2.3实地观察法 本人走访了湘西州(市、县)体育局、文化局,同时深入村,与当地村委会领导、村民,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点工作人员,文化站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详细地了解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8:<3jvor
9.()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答案: A、行动研究法B、质的研究法C、个案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干描述的是质的研究法的定义。点击jvzquC41yy}/rypcq0ipo8|cpiqf1mfcp1k37@kd458f3l932f?43:>:2ei:6:6f9e
10.2025年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5篇)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vzquC41okv/t~nygp4dqv4iqpmxgw4hcpmbp8<3;8:30qyon
11.讲座20077:旅游研究与参与观察法主讲题目:旅游研究与参与观察法主讲人:李萍副教授时间:2020-12-1618:00至2020-12-1619:30地点:教室1-114主讲人简介:李萍,博士,海南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担任由全球知名出版集团EmeraldPublishing出版的《TTTIJournalofHospitalityandTourism》的副主编,《旅游评jvzquC41yy}/|‚zhn0kew7hp14632864365d5?>c59;9:8ucigs/j}r
12.中班幼儿对区域游戏的选择偏好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Studyon以观察法为主,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研究者对幼儿在区域游戏时在该区域的停留时间、在该区域的情绪表现和对该区域的选择频率的关系进行卡方检验分析,总结幼儿区域游戏选择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幼儿区域游戏开展的教育建议: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创设;教师积极开展区域活动;教师增强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与指导;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89323?:986e97@=:0jzn
13.教育科学知识范文介绍了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基团对结构研究的意义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然后在“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观察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谱图,认识核磁共振谱征峰与氢原子化学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乙醇的红外光谱说明其对测定有机物中基团的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还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3位2002年诺jvzquC41yy}/{xzhcdobq7hqo1nbq€jp15?64@3jvor
14.课题研究个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1篇)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我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为课堂教学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我查阅了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资料,丰富了我的知识量,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等。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对数学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pmjvkj{j1:;948?657mvon
15.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华图教育答案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 以上是关于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的参考答案及解析。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清远公务员考试网。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点击jvzquC41skth{~fp0j{bv~3eqo5uktz148837B90jvsm
16.在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但研究者在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但研究者主要角色仍是观察。此观察者的角色类型是()学历类单选题,自考单选题,自考专业(护理)单选题,护理学研究单选题jvzquC41yy}/eqf|kfobp7hqo1qbq|mk1unjvr28;:721
17.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jvzquC41if4iwjyw0eun1}nmw1967=8340nuou
18.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笔记之参与观察法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是教育学考研的通用参考书之一,虽然教育学的参考书比较多,但是过整理,常考的知识点每年都类似,下面是根据重要知识点为同学们整理的教育学方法导论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四章 观察法 第二节 参与观察法 一、参与观察与人类学 jvzquC41yy}/mjt{cp9777hp1|omkjt1|j{bp‚jmg1=99B;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