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艺:古建筑地面构造解析

夯土地面是历史上最早的地面做法,采用纯净的黄土夯制而成。后期发展为灰土地面,直至清代,砖块的大量生产,夯土地面才逐步减少使用。古建筑地面主要以墁地(砖料)做法为主,石活地面为辅,很少见到夯土地面。本文主要以砖、石两大类为主,解构古建筑地面。

01

砖作地面

砖的应用较为广泛,有普通的地砖,也有较高级的金砖。砖墁地包括方砖和条砖。

方砖:采用平面尺寸为方形砖料所铺砌的地面,有尺二、尺四、尺七方砖以及金砖。

条砖:采用平面尺寸为长方形砖料所铺砌的地面,有城砖、地趴砖、停泥砖、四丁砖、开条砖等。

以砖的质量用途分为城砖和方砖。城砖质地坚实,称为停泥城砖。由于不宜细磨,所以多用在垫层和隐蔽部分。方砖从制作工艺分为普通方砖和澄浆方砖。澄浆砖在制培前先将泥土浸泡,经过沉淀,澄出上面的细泥,晾干后做培。澄浆砖质地细,适用作干摆细磨的面砖。

用砖铺装地面叫做墁地。砖墁地有四种做法。

1:细墁地面: 砖料经过砍磨加工,加工后的砖规格统一、棱角完整,有如砌墙“磨砖对缝”的效果。地砖经过桐油涂刷后(有的上面还需要打蜡),铺墁的地面灰缝很细,地面平整光洁,美观耐用。

此做法多用于大式建筑的室内,宫殿建筑和讲究的宅院。室外也可用,但一般限于甬道、散水等主要部位,极其讲究才全部采用细墁。室内细墁地面一般使用方砖,按规格不同有“尺二细地”、“尺四细地”(尺二细地一般适于小房间室内地面,尺四细地一般适于配房室内地面)。小式建筑的室外细墁地面多使用方砖,大式建筑的室外细墁地面除方砖外,还有城砖。

2:倘白地面: 是细墁地面的简易做法。其特点是砖料只磨面,不磨肋,使用这种砖墁成的地面叫倘白地面。操作程序可与细墁地面作法相同,也可稍简化些。墁好后的外观效果与细墁地面相似。因此除比较重要的建筑和重要部位用细墁砖外,其他多用倘白地面。

3:金砖墁地: 是细墁地面作法中的高级作法。其砖料使用质量最好的金砖(金砖,并非是用真的金子做的砖头,而是大型号的方砖的“雅称”),质地极细、坚如钢铁、润如墨玉、敲之锵然,做法也更加讲究,多用于重要宫殿建筑的室内。

4:粗墁地面: 砖料不需要砍磨加工,地面砖的接缝较宽,砖与砖相邻的高低差和地面的平整度都不如细墁地面那样讲究,显得粗糙一些,多用于一般建筑的室外,在简单建筑中也用于室内。在大式建筑中,多用城砖或方砖糙墁,小式建筑多用方砖糙墁。普通民宅可用四丁砖、开条砖。

02

石作地面

古建筑石材地面常用于室外檐廊、台阶、甬路、石桥地面、牌楼地面。按材质和作法有条石地面、石板地面、毛石地面、石子(卵石)地面。

条石地面:是以规矩的条石砌的海墁地面。常用于庭院、广场类形式的使用。

石板地面:是以各种不规则的青石板铺砌的地面,以整砖或断砖铺砌,根据砖的长短量材而用,铺成人字纹等图案,多用于园林。

毛石地面:以毛石(花岗石)铺成的地面,多用于园林和民间路面。

石子地面:用鹅卵石铺墁的地面,用于园林庭院,形式以砖、瓦嵌成各种花纹。

按位置划分

地面可分为室内地面和室外地面。

01

室内地面

室内地面通常由垫层(基层)、结合层和面层砖组成。普通的砖墁地面多以素土夯实后直接作为垫层。重要的宫殿建筑常以墁砖的方式作为垫层,层数可由三层多达十几层,立置与平置交替铺墁。每层砖之间不铺灰泥,每铺一层砖灌一次生石灰浆,称为“铺浆做法”。砖墁地的结合层大多采用掺灰泥,细墁地面在正式铺墁之前还要在泥上浇白灰浆,粗墁地面不再浇浆。

02

室内楼面

古建筑二层或多层楼面阁楼建筑中楼面一般由承重梁、楞木、木板垫层及木地板面层组成。古建筑楼面要求必须坚固稳定,因此要考虑楼板下面承重梁的大小及间距。一般楼面的梁直径不应小于15cm,中心距离不应大于60cm。其上架设楞木,楞木截面多为方形,讲究的做法还可以在下面楼层做天花板,使上部楼层结构隐蔽。地面一般采用木地板或者方砖铺地,古建筑地面层做木地板就必须做防潮架空层。

03

室外地面

室外地面根据所处的不同位置又有相应的名称,如甬路、散水、海墁等。甬路是庭院的道路,重要宫殿前的主要甬道用大块石料铺墁的叫“御路”。散水用于房屋台明周围及甬路两旁。海墁是指室外除了甬道和散水之外的所有空地全部用砖铺墁的作法。在四合院中被“十”字甬路分开的四块海墁地面俗称“天井”。

甬路:

专指大型院落或墓地中间,正对着厅堂或坟丘等主要建(构)筑物的砖石铺砌的道路,后泛指用砖石材料铺砌而成的道路。

1)砖墁甬路: 可以分为大式甬路和小式甬路。大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城砖,主要由甬路和散水组成;小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及条砖,只出现甬路,没有散水。

2)石墁甬路:主要是大式甬路,铺墁道路用方砖、城砖、方石、条石。石墁甬路主要有普通石墁甬路和御路石甬路两种形式,普通石墁甬路由中心道路加两侧散水组成,御路石甬路由中心御路石和两边甬路以及两侧散水组成,甬路与散水之间栽牙子石。石墁甬路与砖墁甬路都应该做成“鱼脊背”形,即中间高两边低,以便于排水。

3)雕花甬路:是大式甬路的一种特殊做法,指配有花形图案散水墁的甬路,由中心甬路和两侧散水组成。其散水或用雕刻有花饰的方砖墁成,或是镶砌由瓦片组成的图案集锦,或是用有颜色的石子摆成各种图案等。雕花甬路多用于宫廷园林中的主要甬路。

花砖:即带有雕刻的方砖,用于局部地面,不适宜大面积使用;

瓦条集锦:指在散水位置用瓦条组成图案,瓦条之间再镶嵌卵石;

花石子:是用卵石直接排成图案,图案以外部分用其他颜色的卵石镶嵌。

散水:

散水是用砖或石铺墁于建筑台基周边或室外甬路两侧,且带有泛水的排水构造做法。其宽度应根据出檐的远近或建筑的体量决定,以从屋檐流下的水最好能砸在散水上为原则。一般要求散水宽大于回水的距离。

04

园林地面

主要指园林景观环境中出现的园路、景观节点等位置的地面铺装。一般在庭院或园林环境的铺地中,常用黑、白卵石子与瓦条、石条或整形石板、碎拼石板拼砌成各种花纹图案。地砖形式有方砖、条砖、六角形、八角形等,其铺地砌法种类多样,套八方、拐子纹、人字纹、丁子文、方胜图案、冰裂纹等。此外,异形砖排列形式常用龟背锦、车辋形、八卦锦。园林中也可采用“大式小作”,即可适当采用小式做法。

关于我们: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北京设计师团队为运营主体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技术与审美修养,2023年这个公众平台继续涉及设计、艺术、文旅等领域的分享与交流,努力让大家在中式营造氛围中感受营造技艺、共同互助成长。

THE END
0.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1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2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3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4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5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6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8;:54265ayfc;gi6c=549271htt0jvsm
1.古代建筑:中国古建筑结构图解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不禁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今天本文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配以图文,以供赏析。 ❃ 构架制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5B:779:60qyon
2.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财经头条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98:8:9:71r3;97<;f3263996jpmh
3.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高清图集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2023.11.22 12:23:22 作者设计艺客 1 / 7 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 ​ 0 南京“最美600米”色彩斑斓景如画 因为每年花100万租了衡山路8号,收藏 下载 评论0 分享到 微博 微信 分享 来源:其他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8:8:9:7ar3;97<;f3263996jqf:/j}rn%rC2
4.古建筑墙体构造基建处古建筑中的墙体类型主要有山墙、檐墙、槛墙及院墙和影壁。 九龙壁影壁 一、山墙构造 硬山山墙在各类山墙做法中,构造最为复杂。 1、硬山山墙外立面 (1)外立面的形式 硬山山墙外立面由下碱、上身、山尖、砖博缝四个部分组成。 (2)外立面各部分比例权衡 jvzq<84lle4tn~0gf{/ew4kphu03B>4147527mvo
5.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pdf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 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 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根据古建筑房屋 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47:1A6362;12?<2296227xjvo
6.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1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2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3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4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5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6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4;973ay67:797f:5249627}my0jznnHrqf?}qcpj(t?6'v{B5:3
7.李剑平: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词典(14)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属于古建筑的一个类别。大约在半氏族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其住屋周围挖有道道沟壕,据考古专家推测,当时人们为了越过沟壕,已经使用了最早的,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桥梁”。古代的“桥梁”按所用材料,主要有石桥、木桥、竹桥、铁索桥4类:按照结构类型主要分为梁式桥、拱桥、索桥3类: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1686817?85?=29a71;>7273>10|mvon
8.中国古建筑结构图解(上)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不禁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今天本文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配以图文,以供赏析。 ❃ 构架制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947:6Ad334>:2983;0nuou
9.中国古建筑图解(彩色高清)王其均.pdf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中国古建筑图解(彩色高清)王其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学术思想史、中国历史地图集、古文,古籍,历史记载,善本,历史,文集,曹子建集,游记,散文、书法、史记、绘画、诗集、字画、古籍,历史记载,本对联,楹联,灯谜,酒令,玉石、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73;4833926>5332632=50ujzn
10.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图解)二、常见古建筑的构造方式 1、硬山建筑 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硬山建筑以小式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B674998/?230jznn
11.李乾朗:以建筑载道主要著作:《台湾建筑史》《穿墙透壁》《传统营造匠师派别之调查研究》《台湾建筑百年》 《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 名家评李乾朗: 森罗万象凝聚在,神灵的殿堂。庄严建筑矗立出,帝王的宫殿。李乾朗精通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技法与装饰加工,以充满感情的目光,让丰富的细节在现代苏活。 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46448<;2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