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屋顶构造小知识

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之一,除了有防雨排水、营造室内空间的功能外,在整体外观上也展现出非常优美的姿态。诗经中就用了「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屋顶飞檐的优雅舒展。这些屋顶除了类型多样外,上面的装饰也非常丰富,各具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它们的基础知识吧~

1屋顶上的脊与兽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上有各种屋脊,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脊、垂脊、戗脊,在不同的屋脊上也会有不同的脊兽。

图源:王其钧《中国建筑图解词典》

【正脊】

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屋面相交形成,是屋顶最高的一条脊。卷棚顶、攒尖顶没有正脊。通常正脊是整个建筑最长、最突出的一条屋脊,所以也称为「大脊」。正脊上通常有很多装饰,中间的是脊刹或宝顶,有各种造型,两边的是吻兽(鸱吻)或者望兽,吻兽是向内咬住屋脊,望兽是向外望向远方。正脊本身也会有一些图案雕饰。这些脊兽和装饰有很多都是琉璃构件,色彩华丽,引人注目。

【垂脊】

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从正脊两端下垂到屋檐最外侧。在歇山顶建筑中,正脊和戗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从正脊两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下垂。垂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垂脊连在一起的是垂兽;蹲在垂脊上的是蹲兽,通常会排成一排,根据建筑等级来决定数量。

【戗脊】

这是歇山顶独有的一种屋脊,从垂脊末端延伸到屋檐最外侧。戗脊上有时会有脊兽,和戗脊连在一起的是戗兽,蹲在戗脊上的是蹲兽。

【剪边】

在有一些建筑上,靠近屋檐处的屋面会有与其他部分不一样的色彩,这种色带就叫「剪边」,实际上是屋面使用不同颜色的瓦塑造出的效果。剪边是一种让屋面不那么单调的装饰。

故宫文渊阁的绿色剪边

【套兽】

在屋檐相交处的角梁末端,有时候会套一个兽头,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叫作「套兽」。

普度寺济慈殿的各种脊兽

2山花与悬鱼

【山花】

歇山顶建筑的屋顶两端(山面)会有一个三角形区域,这就是山花。早期建筑的山花多为透空的形式,如下图的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明代之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山花更靠外、更大,这就需要用草架柱子支撑。为了美观,常用木板、砖块或琉璃做成山花板来掩盖草架,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式山花。大大的山花板上通常会施以丰富的装饰,如下图的北京普度寺济慈殿。

【悬鱼与惹草】

在透空式山花或悬山顶山面上也会有一些小装饰,最常见的就是悬鱼。它位于搏风板之下,悬于正脊,通常用木板雕刻而成,最早的形象为鱼形,因此叫「悬鱼」或者「垂鱼」。悬鱼两侧有时也会配有数对「惹草」。据考证,悬鱼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形成固定形制,在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中就记载了悬鱼的做法形制。

《营造法式》中的悬鱼、惹草图案

【悬鱼的作用】

在透空式山花中安放悬鱼既起固定搏风板、保护悬挑檩头的作用,也恰好遮住了里面隐现的侏儒柱,不使内部梁架过分暴露。而到明清时期,由于山花板的出现,悬鱼就主要起装饰作用了。在一些建筑的山花板或山墙上,我们经常能看到绘制或雕刻出的悬鱼图案,为建筑增添美感的同时也带有一些美好的文化寓意。

【悬鱼的形状】

早期悬鱼形状多表现为云纹或鱼纹,与雨和水相关,根据五行学说的水克火之意,带有护佑木构建筑不受火灾侵袭的意味。此外鱼在传统观念中也象征着丰收和繁衍。之后的悬鱼形象越来越丰富,例如有做成蝙蝠造型的,谐音以「蝠」代「福」;有做成植物造型的,如牡丹的富贵寓意、桃的长寿寓意;还有做成器物造型的,如作为法器的宝瓶,有辟邪消灾的寓意。

多样的悬鱼图案(图:米满宁、李方、田波《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悬鱼装饰艺术》)

3鸱吻的演变

在很多古建筑屋顶正脊的两端会有一个很大的脊兽,尾巴高高翘起,张着大口,仿佛要把正脊吞进肚子里,它们通常叫作「吻」、「吻兽」或者「鸱吻」。

【雏形与鸱尾】

这种构件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汉代,当时带有功能作用。因为正脊两端最容易漏雨或损坏,所以人们会在这里用瓦叠垒加固,也可以更好地散水。后来压角的瓦件逐渐增大,有的就做成斜向上方高耸尖翘的样子。在汉代的画像砖和陶楼陶屋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翘角。

到南北朝这种构件就有了「鸱尾」之名。「鸱」是鹞鹰,而「鸱尾」的造型很可能源于一种尾巴像鸱的大鱼。这时的鸱尾就是一个向内卷的角状形象,最多有一些纹饰,没有太复杂的雕饰,很简洁。将水中的鱼、龙置于屋顶也有护佑木构建筑免遭火灾的寓意。在这一时期的石窟中经常可以看到鸱尾的形象。

【鸱吻之变】

到隋唐时期,「鸱尾」先出现了鳍状装饰,到唐代则逐渐转变为「鸱吻」,出现了兽口吞脊的造型。辽宋金元时期鸱吻愈加复杂,成了有头有尾有细节的完整形象。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上则完全变为龙形的吻,龙头、龙爪、龙尾、鳞片一应俱全,龙尾变为向外翻卷,还有一支宝剑插在上面,雕饰颇为复杂,显得很威严。这时也称其为「螭吻」,螭就是龙生九子之一,肚里能容很多水。而这一时期民居建筑上的鸱吻则五花八门,极具地域色彩。(下图部分鸱吻后世有修缮加工,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形制,如佛光寺东大殿的鸱吻即为元代修缮)

图源:李乾朗《穿墙透壁》

许多鸱吻都由色彩艳丽的琉璃构件拼合而成,雕刻精致,非常漂亮。下图永乐宫三清殿上的元代鸱吻就是如此,可见一条孔雀蓝釉盘龙在屋顶上灵动自如。我们常常在远处看到屋顶上的鸱吻,感觉并不大,但实际上它可是个大家伙。故宫太和殿屋顶上的鸱吻是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由十多块琉璃构件拼成,高达 3.4 米,宽 2.7 米,重达 4 吨多,堪称庞然大物。

THE END
0.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1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2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3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4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5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 6 / 9 中国古建筑解析之《祈年殿构造图解》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8;:54265ayfc;gi6c=549271htt0jvsm
1.古代建筑:中国古建筑结构图解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不禁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今天本文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配以图文,以供赏析。 ❃ 构架制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5B:779:60qyon
2.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财经头条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中国古建筑构造图解,解析古典美学。 ​ 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98:8:9:71r3;97<;f3263996jpmh
3.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高清图集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2023.11.22 12:23:22 作者设计艺客 1 / 7 古建筑外墙构造图解,细节真讲究! ​ 0 南京“最美600米”色彩斑斓景如画 因为每年花100万租了衡山路8号,收藏 下载 评论0 分享到 微博 微信 分享 来源:其他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8:8:9:7ar3;97<;f3263996jqf:/j}rn%rC2
4.古建筑墙体构造基建处古建筑中的墙体类型主要有山墙、檐墙、槛墙及院墙和影壁。 九龙壁影壁 一、山墙构造 硬山山墙在各类山墙做法中,构造最为复杂。 1、硬山山墙外立面 (1)外立面的形式 硬山山墙外立面由下碱、上身、山尖、砖博缝四个部分组成。 (2)外立面各部分比例权衡 jvzq<84lle4tn~0gf{/ew4kphu03B>4147527mvo
5.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pdf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下分(基础、台基、地面) 从造型上看一栋古建筑明显分为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北宋著名匠师喻皓在《木经》中称之为“三分”,并指出“凡屋有三 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根据古建筑房屋 这三部分的构成机能,古建筑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347:1A6362;12?<2296227xjvo
6.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1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2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3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4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5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构造细节 ​ 6 / 9 中国古建筑之美,图解屋顶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4;973ay67:797f:5249627}my0jznnHrqf?}qcpj(t?6'v{B5:3
7.李剑平: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词典(14)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属于古建筑的一个类别。大约在半氏族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其住屋周围挖有道道沟壕,据考古专家推测,当时人们为了越过沟壕,已经使用了最早的,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桥梁”。古代的“桥梁”按所用材料,主要有石桥、木桥、竹桥、铁索桥4类:按照结构类型主要分为梁式桥、拱桥、索桥3类: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1686817?85?=29a71;>7273>10|mvon
8.中国古建筑结构图解(上)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作为普通受众,不禁赞叹古建筑奇伟、感叹民族智慧,今天本文遴选了一些在《中国建筑史》中经常出现的术语、名词,配以图文,以供赏析。 ❃ 构架制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按开间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梁;按进深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为枋),牵制而成为一“间”。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8947:6Ad334>:2983;0nuou
9.中国古建筑图解(彩色高清)王其均.pdf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中国古建筑图解(彩色高清)王其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学术思想史、中国历史地图集、古文,古籍,历史记载,善本,历史,文集,曹子建集,游记,散文、书法、史记、绘画、诗集、字画、古籍,历史记载,本对联,楹联,灯谜,酒令,玉石、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673;4833926>5332632=50ujzn
10.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图解)二、常见古建筑的构造方式 1、硬山建筑 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硬山建筑以小式为最普遍,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了七檩小式、六檩小式、五檩小式几种小式硬山建筑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B674998/?230jznn
11.李乾朗:以建筑载道主要著作:《台湾建筑史》《穿墙透壁》《传统营造匠师派别之调查研究》《台湾建筑百年》 《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 名家评李乾朗: 森罗万象凝聚在,神灵的殿堂。庄严建筑矗立出,帝王的宫殿。李乾朗精通中国传统建筑的构造技法与装饰加工,以充满感情的目光,让丰富的细节在现代苏活。 jvzquC41yy}/v|npij{b0niw0et0kwkq146448<;2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