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方向水平

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平抛运动的特点

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恒为g,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又因为重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故物体做曲线运动。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

3、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1)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的各个分运动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

(2)研究的方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初速为零,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平抛运动的规律

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抛出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xOy。

1、平抛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①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所以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②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恒为g,而初速度为零,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③运动轨迹:

所以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一半)

2、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

①位移的大小:l=

②位移的方向:

思考:能否用

l求P点的位移?

3、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如图所示

速度的方向和大小:

思考:①能否用

求P点的速度?

②由以上分析得:

,是否有

重难点

1、平抛运动的速度变化

水平方向分速度保持

,竖直方向,加速度恒为g,速度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都可以分解为一个大小和方向不变的水平速度分量

构成速度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通过几何知识容易建立起

以及

之间的关系,许多问题可以从这里入手解决。

2、平抛运动的一个重要推论

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而竖直分量

所以有

典型例题

一、运动物体追运动物体,可以先看能否以其中之一为参考系,采用相对运动观点,将运动物体追运动转化为运动物体追“静止”物体

例1、如图所示,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为

,水平飞行速度为

,追击一辆速度为

同向行驶的汽车,欲投弹击中汽车,飞机应在距离汽车多远处投弹(

)。

,由于炸弹水平分运动和汽车的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动,以汽车为参考系。水平方向

,所以飞机应距离汽车投弹的水平距离

二、由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可以充分利用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来解题

1、用△s=aT2解题

例2、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中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图所示中的a、b、c、d),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计算式

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为________。

,由此可得

,由上式可得初速度的计算式

,代入数值得

例3、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时,未记下槽的末端点的位置,记下了重锤线方向y,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轨迹,依此图加一把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分析:在分析实验结果或平抛物体闪光照片的一部分时,经常遇到根据方格纸记录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或平抛物体在原点的速率的问题。解这类题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平抛物体运动”实验原理,二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依这两条就可列出方程

,再根据相邻两记录点间的数量关系,就可求出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找出水平方向上的两段等距位移,再找出相对应的下落的位移,列出相应的关系式即可求解。

为了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要画出三条等距(△x)、平行y轴的竖直线与轨迹交于A、B、C三点,如图所示,然后分别过A、B、C三点作出三条水平线,AB两点间竖直距离为

,AC两点间竖直距离为

,根据以上数据就可计算出

解得

答案:

例4、在研究物体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各点的坐标如图,则开始平抛的初始位置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对应的竖直位移为

,由于

三、用对称性来解题

例5、在一房间内靠近右墙的A点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与左墙B点碰撞,碰撞前后竖直速度不变,水平速度等大反向,最后落在C处,已知A点与C点的高度差为H,则B点与C点的高度差为多少?

解析:小球在B点和墙壁碰撞时竖直速度不变,水平速度等大反向,由于水平位移相同,则AB段和BC段对应的时间相同。由对称性可知,BC段可以和BD段等效,则从A→B→C的运动可以等效为从A→B→D的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可知,AB段和BC段竖直位移之比为1:3(Wewuli),因此BC段的竖直位移为。

四、用轨迹方程来解题

例6、如图所示,从高为H的A点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在A点正上方高为2H的B点,向同一方向平抛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两物体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都恰好从同一屏MN的顶端擦过,求屏的高度。

解析:本题如果用常规的“分解运动法”比较麻烦,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即从运动轨迹入手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求解会很容易,如图3所示,物体从A、B两点抛出后的运动的轨迹都是顶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即可设两方程分别为

因为A、B,E、F在抛物线上,所以把坐标A(0,H)、B(0,2H)、E(2s,0)、F(s,0)分别代入以上两方程可得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即为屏的高度。

五、灵活选择坐标系,从分解加速度角度来解题

例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某一点B处,设空气阻力不计,求:

THE END
0.uniny物体运动到一个点停止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通常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84;8978ftvkimg8igvcomu86345<68::
1.高中物理基础知识1重心:物体不规则的时候,会将物体的重心当成受力点(将物体点状化),当你在物体重心处画出所有的外力(其他物体对他的作用力,重力最少肯定算一个)就叫做力的图示,选择受力物体非常重要 形变:力会使物体发生形变,根据物体的材质不同,形变方式也有不同;对于弹簧来说,其他物体对他造成形变,它就会反馈:弹力;弹簧一般来jvzquC41dnuh0lxfp0tfv8mqngeek|x1ctzjeuj1fgzbkux136;73A9:5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D. 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试题答案 分析(1)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解答 解: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外力,但外jvzquC41o07139okclobq7hqo1m{yu4ujkzjaria33;ce
3.4.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20254. 笛卡儿提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不会停止或偏离方向。概念深化问题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为何它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然规律? 答案虽然完全消除摩擦和制作无限长斜面在现实中不可实现,但伽利略在真实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抓住主要因素(如摩擦的影响),忽略次要限制,从而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56?640jznn
4.专题0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导学案2025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不变,则a也不变 B.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变小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 D.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速度大小为18.(2025秋•南开区期中)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jvzquC41yy}/|}m0eun1|thv1;5;<:87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