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之谜

揭开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之谜

【论文关键词】地球  海平面和气温   地震和火山   水土流失  人工拦海造田

【论文摘要】深入分析了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引出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这一课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仅从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来分析它是非常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都对地球气候和海平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近年来,当人们谈起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时,我们习惯归结于:随着人类的快速发展,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气温的上升和海水的膨胀,从而加快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冰川的融化速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至少仅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CO2气体在大气中含量才0.03%,这难道是引起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使得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地震和火山的爆发对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地球和太阳一样,都是具有巨大能量的星体,其由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作为地球能量的中心,它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核的外部依次是地幔和地壳,地幔是由岩石层组成,地壳则与大气层接触,直接受到太阳辐射。地幔和地壳构成地核保温层,越是接近地核温度越高,地核内部温度可以高达4982摄氏度,这与太阳表面的温度几乎相同。

地球的能量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自身的能量称之为E核(即主要是地核的能量),另一种是来自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称为E太。同时地球自身还不停地向宇宙辐射能量称之为Q放。这三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使得地球表面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恒定的温度(平均温度大约为14摄氏度左右)。实际情况是E太+E核略大于Q放,按照这算式推论:地球表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假如这样,现在的地球人类根本无法生存,而事实并非如此,地球表面温度还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本人认为这与地震和火山爆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地球表面温度恒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释放自身能量的一种方式,每次地震和火山的爆发都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以发生在中国汶川8级地震为例:这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万吨炸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总发电量。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地球从该地方释放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短时间内急骤下降;同时该地区地壳表面向大气吸收能量,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又由于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的液态水蒸发到空中,使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就使得地震地区往往总会发生大面积降温及大降暴雨或大雪。虽然该地区一样也会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同时地球其它区域向地震发生地区传导能量,由于地球的体积大,但地震地区的地壳表面要想达到其它地区相同的温度,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冬季在地震发生地和附近的四川、贵州等省份都发生了特大冰灾原因。

再如:2010年的欧洲火山灰事件,也是地球从该地区释放巨大能量,同样也可以用上述原理来解释,这也使得2010年冬季成为近二十年内最冷的冬季;2011年的日本福岛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同样的道理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降温现象,甚至引起日本国内大范围降雪,还有最近刚发生智利火山灰事件,新西兰7.8级地震……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震和火山对地球气温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爆发频繁程度和等级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温度,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南极和格陵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也间接影响着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深海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这与海水流动性等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还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用“温室效应的理论”来解释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是相互矛盾或错误的。

另外,地球上冰河时代的气候特点可能从“地震和火山爆发理论”中寻找到答案。

二、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上水主要以冰山、湖泊和河流等淡水的形式存在。河流与海洋相连,冰山和湖泊等通过河流流入海洋。由于地壳表面缘故,松动土质随着河水流入海洋,每年都有大量泥沙随河流流入海洋。造成海平面的上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用中国古代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做个比较:有只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水,由于瓶里水不多,乌鸦嘴巴喝不到瓶里的水,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用嘴巴向瓶里放石子,这样瓶里的水面慢慢上升,于是就可以喝到瓶里的水。

由于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不变的。而陆地的泥沙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与“乌鸦喝水”的道理是相同的。瓶子里的水就好比是海洋,从陆地经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就如“放入瓶里的石子”,通过《乌鸦喝水》寓言故事不难理解:陆地大量的水土流失,一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于陆地的高度绝大部分高于海洋,陆地上的淡水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轻松地把陆地上大量松动的泥土冲入海洋中,而植被(特别是森林)是地球上表面泥土的“保护神”,人类自身生存活动和和地球自然现象,大量的植被破坏等引水土流失,每年有大量的泥沙从陆地上通过河流流入海洋。

资料显示,仅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在50亿吨以上,地球上的这些的水土流失的结果肯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而由于海水的温度远远高于冰川的温度,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的融化又会引海平面的上升。

拦海造田与水土流失的道理是相同的,由于人类自身生存活动的原因,把部分海洋围起来或者通过用陆地上的沙石把它添埋起来,这样这部分海水只能流入海洋其它地方,这就与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一样,也会海平面上升。

资料显示:从十三世纪开始,荷兰就在西北部顺德海围海造田,与海争地,迄今已持续了700多年。共修筑堤坝1,800多公里,造地7,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千米。瑙鲁面积21平方公里。拦海造田的国家还有很多,日本也是个拦海造田大国。

水土流失和拦海造田都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它们的作用又对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水又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此往复,便形成恶性循环......

三、地球上森林覆盖率对海平面和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一片森林好比是一座水库,森林主要有三个作用:1是净化空气(这里不作论讨);2是储蓄水功能;3是吸附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这些对调节地球气温和海平面平上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如下图地球的水简易循环图所示)

如图所示:陆地上的水主要是淡水,是以湖泊,冰川,河流等形式存在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淡水通过河流等各种形式流入海洋,而海洋也会蒸发把海水变成水蒸汽,在气流或季风等作用下,这些水蒸气以下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在陆地上,这些降水又通过河流流入海洋,这样如此长期循环。一般情况下,由于森林和其它植被有储水的功能,部分降水就会储蓄起来,从海洋蒸发并且漂移到陆地上的水和从陆地流入海洋体积大致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这对地球上森林的破坏极为严重,陆地上森林的储水功能下降,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水的体积慢慢大于海洋蒸发的水量,这样陆地的水量在减少,相反海洋的水量就会增多,结果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同时伴随着其它不良反应。再由于森林的储水功能的降低,加上在陆地森林对土壤表面吸附能力减弱,有时过量的降水至使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等。这样加速了海平面的上升。

从这简单的地球水流程图可以出:陆地的淡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假如没有森林,海水形成的降水在陆地上又无法得到储蓄,陆地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海洋的水就会越来越多,于是海平面就会上升;假如没有森林,在流入海洋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进入海洋,这样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既然森林对海平面和气候影响如此重要,我们人类在保护森林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资料显示: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 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19世纪中期, 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 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 由此可见, 最近100多年来, 森林面积锐减惊人;而且减少更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速之势: 1960~1990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 其中1980~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 约等于韩国的面积;此后据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的, 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公里;2003年的最新数据则显示, 目前是以每年高达16万~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着。 美国:17~20世纪30年代洗劫了三分之二的原始森林。  巴西:36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被砍伐……我们中国呢?其数字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的16.55%,约为全世界森林覆盖率30%的一半,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列于第100位左右。由于环保意识淡薄, 大规模盲目利用天然林, 过去的半个世纪, 全国消耗森林资源达100亿立万米, 即1万平方公里, 原生天然林已遭到了难以复原的巨大破坏。

总之,地球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以地球现实发生的气候问题光从“温室效应”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而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都对地球气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努力现在应该多方面入手保护环境,特别是重视这三大方面;从我做起,否则我们将要为我们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THE END
0.(首发)代云川博士访谈: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重庆社会科学院网:气候变化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代云川:上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冰川数量锐减已逐渐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个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影响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物候、物种分布以及种群大小与种间关系。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加速jvzquC41yy}/ezfuu0tfv7hp1|pt{8sgyu532;6/51:88h95994tj}rn
1.城市观察|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贸易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范围是有限的。例如,如果全球变暖对所有当地公司的生产率有类似的影响,而且温度的变化在空间上是相关的,那么贸易可能不是一个有效的适应机制。然而,温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很可能因行业部门而异,所以贸易可以帮助受影响严重的地区转向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小的行业。jvzquC41hfjj0ozfcp4ff~3ep1gf1;g1e4737158ucig4ivv
2.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一,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多大?根据IPCC发布《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IPCC, 2019),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15厘米,平均每年大约1.5毫米,但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约20年里,上升速度是之前的两倍多,1993-2017年的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 3.1±0.3 毫米。根据2024年初,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2023年,全球jvzq<84cqe4pwl3gfw4dp87246522;71e3;29:f6:96898ucig4ivv
3.冰冻圈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中国是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国家,广泛分布的冰川、冻土和积雪具有显著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水资源效应和生态效应,是维系干旱区绿洲经济发展和寒区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对国家西部发展战略有重大意义(丁永建等,2009;秦大河等,2009)。 由于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和重要反馈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研究受jvzquC41jvsm0{mj|0tfv8vzzdedp8mvon532:92:24ivv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和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气候变暖,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3l39:k6;3h2d>f5;cg53@g2;58e6m=85
5.天体力学与地球冰期的神秘关联但是,冰融化的速度比冰盖增加的速度要快得多:80%的新增冰盖可能会在4 000年的时间里消失。北纬65度的夏季日照会引发冰川消失,并使北半球冰盖开始融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升高促进了气候变化,并进一步融化了大块的大陆冰盖。这个过程与冰-反照率效应相反,后者通过产生一个更冷的微气候来保持冰盖完好无损。jvzquC41yqxmf|hkgpif0ls1e1814922:/891?74859/uqyon
6.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主要是()A.高山冰川融化B.耕地面积扩大3.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主要是( ) A.高山冰川融化B.耕地面积扩大C.植被更加茂密D.海洋灾害增多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岛位于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位于热带,根据该岛最高峰的海拔判断,该岛没有高山冰川.岛屿面积小,耕地面积也不.该地已经是热带,气候变暖对植被影响小.该地四面临海,全球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h9gd?825c;1hkif52g1d9745eg65;h38
7.在间冰期.地理环境一定会出现的变化是()A.海平面下降B.降水量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h|mq1ujoukhnfa6628jh5;9lg2m7:g7k2fjg986i8g=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