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记载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为纲,虚热瘀毒为目
姚高升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性为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热、瘀、毒为标,病变涉及多脏腑,为表里、虚实、寒热间夹的复杂疑难病。临床诊断该辨病以阴阳两纲,在表在上清浅者为阳,在里在下深重者为阴;面赤斑斑为阳,面目青为阴;热甚者为阳,热轻者为阴……阴阳的概念是相对的,在认识疾病时当不离阴阳。
医案
西医在临床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手段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副作用明显。姚高升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以控制病情,病情稳定后则减至维持量,并加入补虚、清热、活血、解毒的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在缓解期可一直服用维持量,联合补钙,口服中药须持续,即使无临床症状,各项免疫抗体弱阳性甚至正常也要间歇口服汤药。预防往往比治疗更重要,要避免疾病再次发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姚高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重用生黄芪,善用毒药雷公藤,喜用藤药,辨病准,立法稳,用药狠,胆大心细、智圆行方,体现了大医风范。(戴方圆关静 杜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旦累及肾脏,则湿热、瘀血将成为本病发展演变的关键因素,水湿、湿浊、瘀毒为病变进展之危象,而清热利湿解毒、护肾化瘀活血则是治疗大法。对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金实的经验是活动期可以继续西医免疫抑制剂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可以增加疗效、减少西药的副作用;缓解期使用中药则有利于西药的撤减,并在防止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对于疾病后期尿毒症期则应中西并重,扬长避短,以西药纠正可逆因素,用中药护肾,调整体内阴阳气血在低水平状态下达到相对平衡,着眼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朱良春指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毒内盛,痹阻脉络,内伤脏腑。萆薢之功效不仅体现在善治风湿顽痹上,其更具有类激素样的作用。故在平素开方用药时,常佐以萆薢,往往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尤其用于病情较重,或长期服用激素,或初用中药达不到疗效的患者。
本次以养阴清热,凉血解毒为法治疗:秦艽一两,乌蛇三钱,生黄芪五钱,党参五钱,地骨皮三钱,银柴胡三钱,旱莲草三钱,女贞子一两,鸡血藤一两,首乌藤一两,川断五钱,川贝三钱,上方共服15剂,低烧已退,病情稳定,唯自觉乏力,脘腹胀满,月经过期未至,脉沉弦,舌苔白黄腻。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类似于中医学“狐惑”、“阴阳毒”等范畴。《金匮要略·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蚀于喉者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选用甘草、黄芩、人参、干姜、黄连、大枣、半夏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问诊时应尽量详细,除注意皮肤损害外,还要注意全身情况本病一般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或因日晒发病或加重;或因用药、食物、手术、感冒、劳累及精神刺激等加重,女性可由于人流或产后发病
盘状红斑狼疮的本病问诊要点应该在发病年龄、性别及皮疹部位和形态,日光照射后是否加重等方面。发病年龄,女性在30岁左右,男性一般4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损害以面部为主,亦可见于耳部、头皮、手背、口唇、颈项等处。发于面部者好发于鼻背及两颧部呈蝶形,初起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或淡红色斑,黄豆大小,上覆有粘着性鳞屑,境界清楚,皮疹逐渐扩大,边缘较中心略高起。
生地黄30g,黄芪30g,知母15g,牡丹皮15g,赤芍15g,玄参10g,菝葜15g,徐长卿12g,苍耳子30g,辛夷花15g,白花蛇舌草15g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干燥综合性、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地黄15g,玄参15g,甘草31g,板蓝根31g,金银花15g,石斛31g,北沙参31g,紫草31g,莲子心9g,当归15g,丹参31g,桃仁15g,山萸肉(山茱萸)15g,山甲9g,全虫(全蝎)9
知母六两(18g),石膏(碎,绵裹)一斤(30~45g),甘草(炙)二两(6g),粳米六合(12g),人参三两(9g)。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主治伤寒、温病、暑病气分热盛,津气两伤,身热而渴,汗出恶寒,
黄芪30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秦艽30克,乌梢蛇6克,丹参30克,莲子心12克,玉竹9克,白人参6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女贞子30克,熟地黄30克,川黄连6克。养阴补血,凉血解毒。主阴血
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山萸肉(山茱萸)10克,白马骨15克,楤木20克,鬼箭羽30克,半支莲15克,乌韭(金花草)15克,天仙藤15克,首乌藤15克,蜂房15克,黄精30克,菟丝子15
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土鳖虫10克,血竭3克,细辛3克,三七3克,甘松10克,降香10克,生姜10克。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各种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
白花蛇舌草30g,水牛角粉16g(冲),雷公藤(去皮)15g,白鲜皮15g,紫草15g,生地黄30~80g,牡丹皮10g,赤芍10g,露蜂房10g,白芷10g,茯苓10g,锦灯笼15g,茜草根15g。
生地黄,生甘草,生黄芪,生白术,白花蛇舌草,牡丹皮,草河车等主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为主,且多数为突然起病,并引起全身多个脏器发病,但也有仅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病人常出现关节痛,还可伴肌肉疼痛,秃发很常见,特别是前额部脱发
红斑狼疮是一种主要侵犯结缔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多见于女性,因其皮疹好发于面部,常影响容貌美观,但可累及各个系统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多脏器的病变,重者可危及生命。以往认为该病是一种病情严重,死亡
本病多见于女性,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药物、日晒等都可引起本病。临床上将此病分为盘状和系统红斑狼疮两类。盘状红斑狼疮特点是皮肤持久性盘状红斑,边境清楚,表面有鳞屑。好发于面部,其次发生于口唇、耳郭、头皮
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Lupuserythematosis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和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
贾某,女,14岁。以“面部蝶形红斑4年,关节疼痛1年”为主诉。察舌、脉: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数。红细胞沉降率56mm/h,抗核抗体弱阳性。患者4年前发病,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光过敏,频发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