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阳春三月,心中总有一抹金黄无不时时勾起我们的期盼,期盼那大片大片油菜花海,磅礡大气的出现在眼前;期盼那天生丽质的金花与白墙灰瓦交相辉映,阳春三月享受那份田园风光。
进入三月以来,南京一直久雨不停,那份期盼越发浓烈起来。听说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的油菜花盛开了,正好3月10日难得遇见雨过天晴的好天气,于是我们自驾前往江宁的佘村。
佘村,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古村落。这里历史悠久,佘村的来历最早追溯到元末明初,有数户佘氏居民为避中原战乱,由安徽大通地区迁徙到此地,他们修茅舍、垦荒地,繁衍生息, 辛勤劳作,使得穷乡僻壤之地渐起生气。
佘村位于南京江宁区,东依青龙山,西望黄龙山,北接横山,南临双龙湖。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造就了这里自然风光独特,正是因为被群山环绕,佘村被外界打扰甚少,这里几乎就是《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田园画卷的再现。
佘村已有600余年历史,号称金陵第一古村,有明清建筑群,又有江宁美丽乡村“五朵金花”之一美誉,江苏省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之一,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
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村口,立刻被眼前美景所吸引,只见远处层峦叠嶂的青山,近处是烟雨迷蒙的佘村水库。也许是青龙山和黄龙山的庇护,佘村水库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龙湖”,那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一种误入书画中的诗意。
一进入村间公路,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路边广阔无垠田野上,一片片盛开的油菜花,犹如此起彼伏的金色“海洋”,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模样。
我赶紧找到一处停车处,下车步入佘村,饱览这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田野上盛开着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宛若以一地摇曳的金黄,胜却了春日百花的万紫千红。
在春天千百种盛开的鲜花中,油菜花应该是最朴素的。春天绽放,初夏结籽。花朵凋谢后,油菜籽还能榨油,是家家户户做菜少不了的调味品。
走进佘村,满眼是田园阡陌,油菜花盛开,民居错落,炊烟袅袅,仿佛步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你即刻撇下世俗的烦忧,整颗心都沉静了下来。
此时,淡淡的花香充盈在清新的空气中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满满都是金色的花海,与远处群山环抱,与白墙黑瓦遥相呼应,成为佘村春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情不自禁的步入花海中,闻那沁人心脾的甜香。寻芳而行,目之所及,朵朵柔美的黄花俏立枝头,暗藏着花的低语,春的喜悦,令人无不怦然心动。
微风拂过,油菜花身姿摇曳,迎风绽放清香四溢。被金灿灿的油菜花包围,似乎只有肆意感受这个金黄色的春天,才算是对春天的不辜负。
那一株株油菜花像娇羞的姑娘,娇艳欲滴。正尽情舒展着腰肢,翩翩起舞,惹得蜜蜂殷勤,蝴蝶纷飞。
我用手机记录这美好时光,虽然这里的油菜花海不是大气磅礴的震撼,但她处处显出小家碧玉般的温情脉脉。明媚了春光,正是江南的气质,无疑是一场与春天的完美邂逅。
沿着油菜花田向村中走去,村中随处可见明末清初的古建筑。那白墙黑瓦、木棂窗、马头墙,倒影在清澈的池塘里,泛着一股古朴、沉静的韵味,还有寻常巷陌间的熟悉味道。无形中提醒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这里是村里的生铁塘。据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巩固其一统江山,严禁民间私藏兵器,下令缴集而焚毁之,残渣余铁凝聚成堆,其形如牛,横卧在佘村的一个池塘中,故称“生铁塘”。
这里是九龙广场。传说佘村以前叫龙村,因村落两侧山脉绵延数十里似两条飞龙,村民起名为 " 龙村 "。传说是个要出天子的地方,后被当时的皇帝听到后大怒,准备来灭村。刘伯温带领乡亲们在村埂上据说是龙脊梁的地方插了九把铁锹,断了龙脉,村子才得意以保全。
那处插铁锹的地方,便演化成为传说中的“九龙埂”。至今佘村还流传着“挑千挑万,不如插锹吃饭”的俗语。
沿着九龙广场右侧乡间青砖石板小路,我们来到了佘村最值得引人瞩目的地方,那是一排连绵成片的明清古建筑群,是由潘氏宗祠和潘氏住宅组成,这组建筑由当时的巨商潘恒才分别在顺治初年和民国十年建造,青砖黑瓦间,让人不禁思索着它昔日的辉煌。可惜因疫情影响已不对外开放。
潘氏宗祠位于潘氏住宅东侧,坐北向南,东西有马头墙,大门两侧各置青石户对,高约0.8米。建筑主体结构为三房两进式,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门厅、大厅内横梁上雕有花卉图案,大门上有精美砖雕。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氏住宅属于青砖黑瓦马头墙的徽派风格,建筑外观庄重古朴,内部雕梁画栋,精致美观由三个宅院组成,共66间,建筑结构严谨,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一共占地2200平米,有“佘村九十九间半”、“ 南京 最美的砖雕门套”等美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佘村沿街不仅有白墙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还有因地制宜沿山而建的石头房子,民宿客栈和农家乐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土家菜美味可口,新鲜的食材,带着农家锅灶特有的香气,令人胃口大开。
这里不仅有油菜花,家家户户门前桃花盛开,还有600亩梨树林的梨花谷,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佘村还保留了明代古井,距今三百多年,直径约 1 米的古柏,古窑等,无不令人流连忘返。
佘村三面环山,还有一条盘山公路,是江宁区板汤线的佘村至龙尚段,被称作“小川藏线”,全长约8.5公里,2.8公里的盘山路有38个连续弯道,坡度达到了近30度。在这条路线上,能感受到这里乡村的风景之美。
最后我们来到佘村双龙湖对面不远处,一座外形独特的“红色山丘”,这是佘村特有的一处地貌,被称为“佘村雅丹”。
虽然这座红色小山丘已被围档包围住了,可能是怕出现危险禁止游人入内的缘故,但我们还是好奇地前往探寻。毕竟这里曾是网红打卡地“佘村雅丹”。
眼前的雅丹地貌周围都是青山绿水,为何唯独此处寸草不生千沟万壑?其实,这里过去是村里采石场的沙石碎石堆料场,因采石场关闭,这里的沙石和碎石堆砌成山,常年雨水冲刷,形成了千奇百怪的沟壑“雅丹”奇观。
佘村的雅丹地貌以暗红为基调的颜色了,兼有橙色、黄色、橙黄色、红灰色等等,即使是同一山丘,色彩也迥异不一,给人一种诡秘的感觉。
终于历经艰辛来到网红的雅丹脚下,真真实实触摸到了传说中的真容,千沟万壑,小山的范围不是很大,加上蓝天白云的映衬,景色还是蛮壮观的。
也许是到过张掖丹霞地貌和新疆雅丹魔鬼城,面对眼前缩小版的微型雅丹地貌,在高低错落的土丘沟谷,千奇百态地挺立着,心情还是激动不已,总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我尝试着顺着陡峭的岩壁攀岩,可惜脚下的石子太滑,手也使不上力,同时也不想破坏眼前美景,还是放弃攀岩另辟蹊径。找到一个垭口可以步入山顶。
终于来到山顶顿时感觉眼界大开,心情绚丽起来。抬头看看那蔚蓝色的天空,有几丝白云飘过,静静的伫立一会,感受着被整个天空温柔的包围着。这也是来佘村踏青赏花的一次意外收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