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汽车自驾游》杂志2022年5月刊
01
在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丹霞山只是座海拔四百多米的“矮个子”,犹如高山中的盆地,却独领风骚。大约几亿年前,丹霞山一带还是一片茫茫的海洋。而今,突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满山或散或合,或立或卧的柱石,实际上是造山运动留给丹霞山的丰富“表情”。远看,挺拔的红色山体疏密相生,群峰如林,红潮涌动。近看,色彩斑斓的悬崖峭壁和奇峰异石如被刀削斧凿一般,高峡幽谷间古木葱郁,可谓步移景换,步步惊喜。
行车路线:广州市(G0423乐广高速、G240)—110公里—铁溪小镇(G0423乐广高速、G6017南韶高速)—170公里—丹霞山旅游风景区(锦霞大道、G535)—25公里—双峰寨
里程:单程约305公里
比起人类的寿命,地质构造的发育过程可谓是漫长的,哪怕用了我们现在慢直播的技术,估计在我等有生之年,也无法亲眼见证它们的自然变化,只能通过精密科学仪器的测量与计算,才能模拟出地质演变的过程。可是,在多样的地质景观系统中,相当常见且极具魔幻色彩的要属红砂岩地貌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赤壁丹崖”。
02
赤水丹霞不只是单一丹霞地貌, 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 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 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 巨大的岩廊洞穴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地质专家认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 发育之成熟典型, 壮观美丽之程度,当数全国第一。
里程:单程约425公里
曾经在游览福建武夷山时,乘竹筏漂流,船工一边撑着竹竿一边讲解,他问:“你们知道水边石头上那些拳头大小的石窝是怎么形成的吗?”当游客们面面相觑时,我本来以为会有一节现场版的地质科普小课堂,而后船工一语道破天机:“那些都是我们吃饱了撑出来的!”顿时引得竹筏上的人们笑成一片。这看似船工在诙谐调侃,其实用他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丹霞地质最突出的特点——在外力作用下易被破坏。
03
中国大多数的丹霞地貌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故以雄奇险峻为特色。而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只有240 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泸溪河流经的江西龙虎山一带,曾经是古越人的家园,他们习以水战,以舟代车,断发文身,居于山国水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演绎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励志经典。
行车路线:衢州市(G60沪昆高速、G3京台高速)—80公里—江郎山风景区(花峡线、山深线)—40公里—廿八都古镇(S201、G60沪昆高速)—210公里—龙虎山
里程:单程约330公里
大约在距今的2330 万年至164 万年间,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为我们打好了地质多样性的胚子,而后经过千百万年大自然挥舞鬼斧神工的刻刀,才得以为我们打磨出如此瑰丽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在我国横跨南北、纵贯东西广泛分布的丹霞地貌,被大多数学者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我去过了最著名的福建泰宁和江西鹰潭的丹霞,也拍过了红遍朋友圈的甘肃张掖和贵州赤水的丹霞,仍然不愿错过少为人知的陕西府谷莲花辿和湖南郴州鹅婆寨,反而是利用了最近一次的年假才得以去爬广东韶关的丹霞山。
04
行车路线:西安—270公里—甘泉县—40公里—雨岔大峡谷—211公里—龙洲丹霞景区
里程:单程约521公里
05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是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既有南方丹霞的山水柔美,又不缺张掖丹霞的雄伟奇秀。穿行于丹霞赤壁之间,我不由得为大地的恢宏气势而感到心灵的震撼,为大自然的神奇之笔画出了如此美妙的山河而赞叹。来之前我便听说“天下黄河贵德清”,但很多事终究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自到了贵德,才会破除之前因刻板印象造成的对黄河的误解。
行车线路:西宁(G227、S101)—68公里—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西久公路)—12公里—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西久公路、连共线)—70公里—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
里程:单程约150公里
比起一岁一枯荣的草木,丹霞区域的“红层”地貌好像格外热烈与顽强,但事实并非我们想像得那么简单。以乐山大佛为例,网传“山体被游客戳成蜂窝煤”,其实那些是天然形成的空洞,再一次真实地证明了这种岩石脆弱的一面。所以,虽然地球上不缺丹霞分布,但是每一个时段它能呈现出的状态都是不可逆的,唯有珍稀,方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