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王家卫拍《繁花》,黄河路就是上海的江湖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原创 外滩君 外滩TheBund

电视上播五天

我的一年就过去了

程亮没去过真正的黄河路,他在剧中搭建的黄河路待了一年多,这里是上海的江湖。

作为《繁花》剧组的三位联合导演之一,他是其中唯一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他还客串演出了“景秀”,在黄河路开了间烟纸店,一不小心被大家评为“黄河路最黑小店”,100块一包烟,几个字的消息就要500元。

程亮饰演景秀

如今的现实世界里,黄河路因为这部剧再次人山人海,云南路排骨年糕人头攒动,朋友们开始二刷三刷,掀起一股沪语热。

程亮都看在眼里。他和普通观众一样,在杀青后,并不知道完整的剧情走向,也得乖乖守在屏幕前每天两集地追剧。

他是上海圈内颇有名气的影视导演,拍过《上海女子图鉴》《宅男电台》,是王家卫铁杆影迷。这几年跟着拍《繁花》,程亮说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震撼、幸福,当然也很艰难。

这是他第一次做演员,一开始连台词都念不下来。全程配合机器、灯光调度和设计好的微小动作,一点都不能错。

“你看,杀青快一年了,我还是清晰记得当时的每一个细节,可想而知当时拍了多少遍。”

《繁花》完结,后劲和影响力还在继续。让海派文化不再局限于地域。

王家卫用电影美学,诠释了他对小说的解读。在程亮看来,王导懂得取舍,做不到的、说不好的,就“不响”。

以下关于《繁花》的幕后,来自程亮的讲述——

01

黄河路就是上海的江湖

张学友在最近某场演唱会上唱了《偷心》,还表达对《繁花》的感谢,说这首歌他从发表之后可能只唱过三次。

王家卫导演的作品选曲很好,对一些老歌的运用尤为奇妙,他涉猎广泛,既包括通俗的大众歌曲,也有特别雅致的小众音乐。

张学友在90年代有那么多大金曲,他偏偏选了一首《偷心》,除了学友的铁杆歌迷,大家对这首歌都是既熟悉又没有那么熟。

王导一直对胡歌说,要求阿宝寻找8个字的感觉:似曾相识,热泪盈眶。这首《偷心》也是这样一种感觉。

实话实说,像剧里那个年代,正经读书的上海小孩谁没事会往黄河路跑?大了以后,我去过另一条气质很类似的乍浦路帮人拍片,拍摄的对象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社会大哥。

作为一个卢湾长大的小孩,当时能明显感受到那片地界的社会气,拍摄时旁边会有几百号人虎视眈眈。

上海的每一块区域都有这种属于自己的气质,比如往西南走的徐汇、卢湾会比较平静,那往东北角去,杨浦就更有工人阶级的氛围,有些地界是很凶猛的。

回过头来说,从王导的角度看上海,他们这一代在香港电影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体系中永远有个很重要的维度,就是“江湖”。他描绘的黄河路,就是上海的江湖。

我后来听了很多人对90年代黄河路的回忆,那个年代,下海是主题,人们从工厂里转业、下岗出来,无数个阿宝不得不面临转型,做生意,开饭店,有些人开出租车发了财……

现在看来那是一段热血澎湃的年代。

02

它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

关于《繁花》的口碑,开播前自己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个社交媒体时代,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我和大家一样也在追剧,虽然自己参与拍摄,但我作为演员并不知道最后王导会怎么处理这些内容,落笔在哪里。

看到第四第五集时,我明显感觉到整部片子变得非常提神,情节节奏上来了,很扎劲。

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是在第13-16集,夜东京F4之间有了矛盾,之后就是雪芝出场的时候。我看到了片子里倾注的情感,特别是王导那个独特的配方一出来,我就很激动。

它不光有黄河路的江湖,不光有夜东京的市井,这部剧还有更多关于人的细微的情感,就是王家卫最擅长的这一部分出现了。

很多人说,在李李身上看到了《一代宗师》里宫二的影子。

李李和阿宝在楼梯口的那场戏,就很像叶问和宫二的桥段。李李在上,阿宝在下,很安静,整个浓郁的色调还很像王导参与的另一部作品《爱神》。

之所以李李这个角色的落笔非常宫二,是因为相比另外两位女性玲子和汪小姐的结局,李李会让人觉得有一种落寞和孤寂。

从更高的一种理解来说,我觉得王家卫为这部剧累积的势能实在太浑厚了,前面几集你看到了第一层,他很快会给你第二层、第三层。

包括到最后,中年以上的上海观众会有集体记忆,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想起当时的风云际会,这是一种时代的感慨。

有了这些,《繁花》就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一种男女爱情的故事,这部剧的深度就出来了。

03

爷叔三个字让我热泪盈眶

有一位影评人朋友和我说,他觉得《繁花》在结局的安排上可以用面面俱到来形容——王导给了每个人很体面的收尾,这样的处理是市面上其他影视剧中不多见的,可以看出他对剧里所有人物都有着满满的爱。

其中有一些非常打动我的部分,比如爷叔甚至有了一个“安可”。之前阿宝说“爷叔走了”,大家都以为他下线了,没想到阿宝某天回来,发现爷叔又坐在房间里等他。

“凡事,退后一步,晓得伐?”

我真是佩服游本昌老师。这句台词慢讲快讲,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他最后用了一句快讲,尤其这句“晓得伐”,又让我热泪盈眶。

回想我们小时候,只有最亲的长辈,才会用这种语气来关照小孩。什么叫关心之切?这个“切”是急切的,这一句快讲就很击中我。

沪语版里,爷叔叫阿宝“小开”。我小时候,爷爷平时就叫我小名,只有要揶揄我的时候,会叫我“小开”。比如觉得我今天“浪头太大了”,自我感觉太好了,要敲打我一下了,就会这么叫我。

“小开”的意思有点富二代、纨绔子弟。像剧里这种老一辈人叫小辈“小开”,也代表了一种对自己青春的缅怀,谁年轻时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小开呢?

上海更多所谓的“小开”,是像鲁迅先生笔下的:我可以没有钱,只有一条裤子,但晚上睡觉时也要把这条裤子放到枕头底下,压得平平整整,压出裤缝。

《阿飞正传》里,梁朝伟在阁楼上把头梳得油光锃亮,点一刀钱放在口袋里,把烟盒揣进兜里……

金宇澄写这一举一动叫“骨子里疏慢”:说穿了他根上就是个懒散的阿飞,但他还是想象自己是体面的,出去玩的时候和上等人一个打扮。

这套东西,在《繁花》中一模一样的输出了一遍,面子上在江湖打拼的豪爽,和骨子里的疏慢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我们熟悉的王家卫笔下的男性图谱。

从曾经的张国荣、梁朝伟,到如今的阿宝甚至爷叔,这几种形象其实是非常一致的。

04

一天拍一两场戏是极限

这部戏拍了三年多,电视上每天两集总共就15天,放5天就相当于我的一年过去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30集要拍那么久?但凡是这个行当的人,看几个镜头他就一定明白了,任何一个剧组要把镜头拍成这样,恐怕都得花这么久,说实话三年半我认为都算快的。

《繁花》是单机拍摄,一个镜头就要拍一个小时以上,遍数多的几十条,一天拍一场戏或两场戏就是极限了。

大家可能对一集有多少场戏没概念。就《繁花》来说,每集多的话有六七十场,少的话也有三四十场戏,一场戏拍一天。

之前看过他年轻时候的访谈,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给自己留遗憾,每部戏都当做最后的作品呈现,他不计代价地来达到自己的艺术标准。

我们从导演组到每位演员、美术、服装、灯光等等,每个人都在帮他达到这个标准。

从拍完片子一直到上线,王导几乎没有离开过机房,机房就在他住的宾馆里,日以继夜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每天只睡很少的几小时。

现在《繁花》上线后,他还在修改,觉得有些技术还没有做到最好,想让二刷三刷的剧迷看得更舒服。

05

快杀青才明白台词怎么念

我作为纯粹的新人演员,这次演景秀这个角色,整个过程是从连开口都做不到,台词完全散乱,到最后大家看到的这样演下来了。

导演的要求非常高,我所有戏就是趴在一个角落里,镜头在移动,所有人物在移动,我也要不停地动,转身、拿烟、擦东西、收钱、搬汽水,再把台词增增减减地说出来。

这些配合着机器,一寸都不能断,微小到拿烟时手指的节奏,灯光吃到鼻翼和脸颊的哪个方向,这些都是导演设计好的,必须精准地表现出来。

我从游本昌老师这里学到:你要控制台词,而不是让台词控制你。就像刚才提到的爷叔对阿宝说的那些台词的快慢讲究,要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台词里。

几乎等景秀的所有戏演完了,我才逐渐理解台词原来是这样的东西。以前只作为导演,和演员聊这些,没有这么深的感受,演了之后才有切身体会,怎么来操控自己这具肉身。

作为景秀,很幸运的是,我和几乎所有角色都有对手戏。

我快杀青的那段戏,也几乎是全剧组拍摄的倒数一两天了。我和潘经理、汪小姐在黄河路上,汪小姐送凯迪拉克的钥匙过来。

“除了这个戆大,啥人还记得宝总……”说这句台词的时候,我特别感慨,整条街上人来车往,繁花落尽,一切又归于平淡。

当然这场戏最后还是重拍了,导演让美术把烟纸店先用竹篾遮起来。

汪小姐找过来的时候,弹幕都是“连景秀都不在了”,然后我再很激动地拉开遮挡喊“汪小姐!汪小姐!”。导演在旁边激我:大声点,再大声点!

他要露你,先藏你。太多这种技巧在里头。

06

要跟上他的思路很辛苦

整部戏杀青后,每位演员都很落寞,很感慨。

但我还有作为导演的职业,所以有点来不及落寞。我的感受还是像掉进一堆宝藏里,看到了这些本事,迫不及待地想找人比划一下,验证这些本领我到底学会了没有。

每个成员最后都要写一句话留给剧组,我借用了《一代宗师》的台词:有朝一日,如果还有缘分,希望有机会能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练剑之人见到了风清扬:你原来自觉已经把能学的剑法都学了,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的导演,自认为玄门正宗了。可见到风清扬,他上来就是无招胜有招,顿时傻了眼。

想象一下,你是个学电影的人,见到了从小最喜欢的电影导演,在你面前招数繁复、花样百出、毫无保留地用了这些技巧。对我来说,这就是老鼠掉在米缸里了。

很震撼,很幸福,当然也很辛苦,辛苦就在于你要跟上他的步伐和思路。我不能只是作为一个崇拜者傻看着,我是去“做生活(干活)”的。

“你去帮演员讲,搿句台词伐好搿能讲额”,“你去帮美术讲,伊搿只地方伐来赛额”……

王导需要我去传达,他拍好的地方我要接着拍,所以我首先得完全理解他的意思,快速反应。我的每一句传达失误,就可能对那么多人造成巨大的工作浪费。

好在我一是上海人,对王导想呈现的风貌比较了解;二是我非常熟悉他的作品,了解他在以往作品中的表达,可以从他的语汇中尽可能去捋清具体的指令。

07

取舍就是王家卫的“不响”

《繁花》带起了上海话热潮,可能接下来各个地区都会有一些来自方言和本地文化的表达。但我认为,这样的方言热,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意义真是不一样的。

我很感谢王家卫导演带领大家把这件事做成了,让全世界范围的更多观众了解上海话的魅力,原来这门方言这么有意思!

作为我们这些上海小孩来说,上海话寄托的更多是情感。

一旦触摸到这种语调,小时候所有的经历过的事情就没有离去,奶奶做的每一碗百叶包,都在我生命中再次延续。

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了“上海人”。过去多少年,大家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对上海人的刻画很单一,不去了解也不想好好描绘,于是选择了视而不见。

《繁花》里体现了很多真实的东西,比如契约精神:阿宝带着一纸合同杀到诸暨,说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当时真的有很多企业家就是这样和人家去交易的,我说好让你进南京路,百转千折我都会做到。上海人轻易不答应别人事情,是因为我们怕做不到丢脸。

还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一句话要不要说出来,不想让自己尴尬,也不想让别人尴尬,那我们就保持这个分寸,这就叫“不响”。

王导在花絮里说,在这部剧里他只表现他理解的《繁花》,他做不到的、说不好的,就不表达。现在阿宝的故事就够,更多更大的他就不去做了。

THE END
0.最后的最后,面对靳辅和陈潢的雕像,康熙究竟在想什么?(天下长河并不是黄河决堤后会死多少百姓、活下来的百姓又将遭受多少苦难,而是,河运不通、军粮运不过去,无法平三藩,满清就不得不退回关外了。 他当然也害怕百姓伤亡太多,因为,流民太多就容易生事,同样会让他的江山坐不稳。 其实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将平民百姓的命运放在心上。 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12=>;1
1.行走黄河看三晋|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握手”黄河,是什么颜色?尽管记者心里已经有“黄河水变清了”的准备,可当真正来到老牛湾,还是和所有初见的人一样感到惊讶。 没有想象中的泥沙滚滚,也没有浊浪排空的怒吼。老牛湾处的黄河,曲折迂回,碧波平静,夹在四周挺立的峭壁之间。山巅,矗立着青砖砌筑的烽火墩台,蜿蜒的古长城沿着山脊线,一路与黄河相接,在天地间构成了一幅绝美壮阔的图景 jvzq<84uz0vfqyqg0eun0ls1p4532;8128681l6:;393/=5669;467mvon
2.图陆游记探秘三江源去寻找母亲河的源头,约古宗列曲但是风景真的很多,大多数人到这以后就不会在去探寻那最后的141公里,那里,其实才是真正的黄河源头。jvzquC41en{c0jzvqjung7hqo0io1kgu1vnsgjiqypks1j>24d6gd>7272;2f8>36;697A230jznn
3.黄河晋陕大峡谷黄河在内蒙古高原由东往西流了很久,转身往南奔腾而去。千万年的冲刷下切黄土高原,冲走大量泥沙,形成了晋陕大峡谷,也成了真正的黄河。站在山西省最北端,往北看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黄河西岸是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黄河晋陕大峡谷从这里开始。 往西岸看去,黄土高原的沉积形成和黄河的冲刷下切痕迹非常清晰。 jvzquC41yy}/onnrkct/ew45cn|e99l
4.黄河源头终于找到!只有碗口那么大,却为何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然而,黄河的真正发源地究竟在哪里,直到1949年我国成立后,学者们才在更为稳定的科研环境中展开了更深入的研究。1952年,黄河河源勘察专项小组成立,确定了青海星宿海上的三条河流为黄河的发源河流,它们分别是扎曲、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然而,对于这三条河流,认定哪一条才是真正的发源河流仍然存在争议。 jvzquC41o0ypj~3eqo5tc8=676?14;8a34774;<99
5.保护母亲河日|我们把研究写在大地上,2022长江文旅大调研筹备进行黄河在贵德县境内只有不到80公里,这段黄河却清澈透明。正如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所言:只有真正到了黄河源头,你才会知道并且相信黄河是蓝色的,同样也只有当你真正用最纯洁而高尚的灵魂去追溯这条伟大河流的历史,你才会亲眼目睹这眼前的奇迹:伟大的黄河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女时代!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9879:657mvon
6.“豫”你作答“何以中国”的河南答案在距今5000年左右,中华文明的胚胎在华夏大地各处萌生,恰如“满天星斗”,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大都消弭于萌芽时期,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因不可抗拒的天灾或被外来文化消灭而湮没于历史的尘烟中,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中原腹心河洛一带,文明的胚胎得到黄河、洛水的滋养浇灌,得到肥沃黄土的培根养护jvzq<84yyy4mwxmg0eun0ls1pg}t1ps{y1814=42:176899890nuou
7.它是黄河真正的第一弯,别再找错地方啦!编辑:王 璐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 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cqft8npfg~/j}rnAeuovnsvKfC37B9295997<;;5;;73B
8.《天下长河》之外:黄河探源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在噶达素齐老山脚下,阿弥达看到了冒出黄色水流的泉眼,看到了真正的黄河之源。而此地距离青海湖,已经1000多里了。 ▲鄂陵湖黄河源头风景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 磕头、诵经、祈祷,穷源队伍在黄河之源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这场仪式和寻常见到的中原祭祀不同,而以藏传佛教的形式展开,以吹卜藏胡土克图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346<84Ad327?55>=980nuou
9.王之涣黄河远上神人来理性的黄河,再上一层楼。野性的黄河,孤悬塞外之地。所以,王之涣笔下的黄河,以简约得不能再简约的笔法,写尽了黄河的高远辽阔与孤寒壮美。从这个意义上讲,王之涣是真正的黄河诗人,为黄河而来,为黄河而去,不废江河万古流。 太原是个非常神奇的城市。神奇之处在于有神无庙,有神无像。祖籍或在太原生活的神人们,如今jvzquC41yy}/{m|uz0ipo8ftvkimg8hwnv{sg87244514867;34ivvq
10.《绿洲》2023年第4期霍玉东:塔河源怀古新作品公元1781年,黄河在今江苏、河南段的决口带来重大水患。彼时在位的乾隆皇帝为了感化河神,祈祷黄河不再泛滥成灾,决定要找到真正的河源进行祭祀。为此,他派一位叫阿弥达的大臣,去葱岭、积石和星宿海等地勘察,寻找真正的黄河源,以告祭河神。阿弥达探索河源时,先从青海追溯到罗布泊,又从罗布泊沿塔里木河逆流而上,追踪到现在的阿 jvzq<84yyy4djrscytoug{3eqo4dp8s31463585:265d6>56463529:278=/j}rn
11.真正的黄河源头在这里!11张照片让你看清“黄河母亲”的最初面容7、考察队员与丹麦人文专家麦凯琳一起察看黄河源头玛尼石。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8、黄河源头的溪流慢慢变成这样的小河。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9、黄河源头景观。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0、黄河源头第一家藏民在挤牛奶。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1、取水的藏民。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3:913>d334<42?84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