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深切缅怀“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
本人曾经做过几年防震减灾工作,根据掌握的地震知识,对防震减灾做一次科普宣传。
01 地震灾害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02 汶川地震基本情况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03 地震预报
汶川地震发生后,地震工作者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指责和埋怨,理由就是他们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其实,他们很委屈。
我相信大多数人听了这句话都不会在意。因为时间不准确,是今年,时间跨度大;地点不准确,是我国西部,空间跨度大;震级大小不定,大震,究竟是7级、8级还是9级?可就在13天后的5月12号,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
04 地震信息的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地震预报的发布有明确规定:
第二十九条 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全国范围内的地震长期和中期预报意见,由国务院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总之一句话,地震信息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发布。未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发布的地震信息都是谣言。
05 防震减灾,我们该做什么
国外在防震减灾工作上,许多国家都不把重点放在预报上,而是在预防上,如日本、智利等国。
对于防震减灾,我们的重点也应该做好设防,而非预测。
一是严格地震设防,提高抗震水平。在规划选址、设计、施工中严格执行抗震设防的技术规范,提高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能力,真正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日本、智利等国位于地震带上,经常发生地震,建筑地震设防做得很好,大震时伤亡人数较少。汶川地震造成较大伤亡,主要原因就是建筑设防不到位,尤其是农村的干打垒房子,受到轻微震动就会垮塌。
地震设防到位,哪怕地震时建构筑物歪斜,墙体开裂,只要不倒塌,受灾群众就可以及时疏散撤离,就可避免大量的人员伤亡。
二是加强防震宣传,增强防震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告知群众在地震时不信谣传谣,关闭电源、燃气等,迅速在承重墙墙根、墙角蹲下躲避,逃生时不乘坐电梯,不跳楼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不要擅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