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连锁交换和基因定位(表)

致力于为分析测试行业奉献终身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非等位基因(如AB或ab),总是有联系在一起分配到同一配子中去的倾向。若两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只产生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F2代出现与杂交亲本相同的2种表型。若两非等位基因不完全连锁,杂合体(AB//ab)仍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但它们的比例不是1:1:1:1,且总是亲本型配子(AB和ab)占多数,重组型配子(Ab和aB)占少数;F2代也出现4种表型,但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表型数比例大,重组型表型数比例少。这种遗传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两不完全连锁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产生4种数目不等的配子,其原因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常会交*断裂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交换而使基因重组的某孢(性)母细胞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亲本型配子AB和ab和重组型配子Ab和aB),而在该位点不发生交换或虽发生交换但未导致基因重组的孢(性)母细胞只形成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因此,两个性状的连锁遗传中,杂种后代只出现少量的重组型个体。重组型个体在杂种后代群体中出现的概率P(0≤P≤50%)取决于两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几率,一般用重组值(Rf)(F1代孢/性母细胞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表示。重组值的求算方法常有测交法和自交(F2)法两种。一般玉米等异花授粉作物和动物,多采用测交法来测定重组值,而小麦,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由于测交法的工作量太大,常用自交法。

根据染色体-基因理论,基因在染色体上按一定的顺序和距离呈线性排列,相邻两基因位点之间发生断裂和交换而形成重组型配子的几率与二者间的距离呈正相关,即距离越大,断裂和交换而产生重组型配子的几率也越大。因此,两基因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可以用交换率来反映。规定1%的交换率称为一个遗传图距(1cM=1Mbp),两基因间的相对距离(遗传距离)用两基因的交换率来表示。交换率越小,表明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越近,连锁越紧密;反之,交换率越大,则两基因间距离越远,连锁越松散。连锁分析就是要测定基因间的交换值,并确定基因间的排列顺序,绘出连锁遗传图(linkagemap)。通过连锁分析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因此也称为基因定位(gene location)。

基因定位是新性状/基因遗传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基因定位常用的方法是三点测验(three-pointtestcross),它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距离。与两点测验相比,三点测验操作简便,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双交换的干扰,得到的交换值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两基因间的遗传距离。

已知控制玉米(Zeamays)籽粒的三对性状:即有色(C)/无色(c),饱满(Sh)/凹陷(sh),非糯(Wx)/糯性(wx)的基因均位于第9染色体上。以籽粒有色饱满非糯自交系(CCShShWxWx)与无色凹陷糯性自交系(ccshshwxwx)杂交,杂种F1与三隐性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自交系进行测交,或以F1自交,然后根据测交(测交子代)或自交果穗上每种表型的子粒数及其比例,估算出基因间的交换值;利用三点测验,进行基因定位。

三、实验材料

玉米(Zeamays)果穗;[(有色饱满非糯(CCShShWxWx)×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F1×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的测交果穗;[(有色饱满非糯(CCShShWxWx)×无色凹陷糯性(ccshshwxwx))F1的自交果穗。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计算器,计数器。

五、实验步骤

(一)测定交换值

1.测交法 取供试玉米测交果穗,按籽粒有色/无色,饱满/凹陷两对相对性状所的四种组合表型,观察计数测交所结籽粒(测交子代)各种表型的粒数,填入下表,汇总全班(组)数据,并计算其交换值。

b+c 交换值= x100% a+b+c+d

2.自交法 取供试的玉米自交果穗,按前述方法观察计数自交所结籽粒(F2)的四种表型的粒数,上式中,k表示双隐性个体的百分数。填入下表,汇总全班数据,并计算其交换值。

d 双隐性个体百分数k = x100% a+b+c+d 交换值= [1-2(k的开方)] x100%

(二) 三点测验

1.观察计数

取供试玉米三对相对性状测交果穗,按8种籽粒表型分别计数其粒数,填入下表中,汇总全班(组)数据。

2.分析计算

(1)确定3对基因的遗传关系 表中所列测交子代的8种表型中,各有2种表型的比例比较接近,共可分4组,这表明此3对基因连锁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确定交换类型 在测交子代中观察数最多的一组为亲本型,最少的一组为双交换型,其余两组为单交换型。

(3)确定3对基因的排列顺序 在双交换型中,若有两对性状表现为亲本的组合类型,则控制第3对性状的基因必然位于上述两对基因之间。例如,本实验的双交换型中,有色非糯和无色糯性分别为亲本的组合类型,则控制饱满/凹陷的这对基因必位于上述两对基因之间。

(4)计算交换值 将结果填入表中。

双交换值=(g+h)/T×l00%。

3.绘连锁遗传图

根据以上估算的单交换值I,II和双交换值,确定3对基因排列顺序,绘出连锁遗传图。

六、实验作业

1.测交法和自交法求得的交换值是否等同?为什么?

2.绘出C/c,Sh/sh和Wx/wx这3对基因的连锁遗传图并加以分析。

THE END
0.三点测验中怎么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呢?利用三对连锁基因杂合体,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同时确定3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本法用于测定同一jvzquC41yy}/3?850eun1jxm17>83@3jvor
1.(5.14)5.3三点测验遗传学遗传学.pdf(5.14)--5.3 三点测验遗传学遗传学.pdf 13页 内容提供方:158***6446 大小:500.83 KB 字数:约7.13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30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11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5.14)--5.3 三点测验遗传学遗传学.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9128811>5554813;52338437xjvo
2.三点测验法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介绍在包括两对基因的杂交中,一次杂交可以测定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通过三次杂交便可以测定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和距离。但是在包括三对基因的一次杂交中,便可以测定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和距离,这就是1913年由斯特蒂文特首创的三点测验方法。例如黑腹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黄体基因(yellow body,y;野生型灰体,y)、白眼基因(whitejvzquC41o0govyjfkc4dqv4pgyy04A;45;8/j}rn
3.第三章近交系动物的特点及应用(三)同基因性。基因型或称遗传型是一切遗传基础的总和,是内在的遗传本质。同基因性,是指一个近交品系中所有个体在遗传上是同源的。由于基因高度纯合和基因型相当稳定,而致个体间极为相似,即同一品系内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组成和基因点,也就是基因型相同。这种遗传上的均质性可采用组织移植方法来检测,也可用一只动物jvzq<84{cqrj0qjpw0kew7hp1ktgq8637:527990jvs
4.连锁交换定律.ppt这样就把这三对基因的相对位置初步确定下来。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还可以把第四对、第五对及其它各对基因的连锁关系和位置确定下来。 不过,如果两对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超过5个遗传单位,两点测验法便不如下面介绍的三点测验法的准确性为高。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六页。 是基因定位最常用的方法,它是通过一次杂交和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62>4826627<5252653=80ujzn
5.连锁与互换定律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 1%重组率=1cM/1m.u. (2)连锁基因间重组率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和相对距离; (3)人为地把染色体的最左端某一基因定为0.0位置,其他基因的位置通过重组率的大小来确定。 重组率与 遗传距离的关系 1、两点三次定位法 通过三次测交,计算三对基因两两间重组频率(每次测验两对基因间重组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3:1722=4:28:23>6422623<60ujzn
6.动物医学研究汇总十篇研究发现TLR6基因片段MspI酶切位点的两种等位基因T/C的频率分别为0.186/0.814,TT基因型个体显著影响4月龄体质量性状,TT基因型4月龄体质量比CC型高25.92%;TT基因型个体显著影响45日龄体质量、6月龄体质量、体长和胸围性状,TT基因型45日龄体质量比CC型高12.46%,结果提示宁乡猪TLR6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有着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9:9<3jvor
7.遗传变异大脑和智力差异讨论的许多主题中,他们承认心理测验方法在智力差异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智力测试得分的稳定性、对教育、工作和其他生活结果的预测效度、环境和遗传起源、Flynn 效应以及各种类型的群体差异。APA 特别小组报告仍然是获取关于智力的相对客观和一致总结的必读材料。他们列出的智力未知点仍大多处于这种状态;其中一个是遗传jvzquC41dnuh0lxfp0tfv8he386:3<54235bt}neng5eg}fknu525B67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