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1.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2.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询问学生假期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并说一说当地的景观都有什么不同。(PPT上同时播放四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图片,很直观)。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陆地自然带

【教师】PPT展示图5.6《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北方温凉呢?

【学生】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教师】我们如果坐火车从中山出发到北京,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么自然带的景观呢?

【师生总结】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也就是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为主导因素

【教师】同学们再仔细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

【学生】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师生总结】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水分为主导因素

活动: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同学们再看我国的情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师生总结】因为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

【活动】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9、5.10两幅景观图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请同学们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差异,并完成表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大家都会看到哪些自然景观呢?请同学们课下自由交流,互相讨论。

THE END
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3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使学生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理要素的关系,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法。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pjcxfpowhbp8<879?40qyon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与组成1.1 自然地理环境的定义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因素的总和。 1.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地形等。 1.3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讲解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943B7882640qyon
2.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20250827074354.do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 3页VIP内容提供方:展翅高飞2020 大小:19.5 KB 字数:约1.34千字 发布时间:2025-08-28发布于广西 浏览人气: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设计.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94@4938:12?5522713>60ujzn
3.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2025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年级及学科:高二地理一、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的差异,理解地域差异的主要成因,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读图,说出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提升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强化区域认知。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jvzquC41yy}/|}m0eun1|thv1;59:<2394ivvq
4.5.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性(教学设计)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高二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讲授法 课时 第1、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2019人教选必一高中地理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素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3:>670jznn
5.教案《中国的地理差异》9篇(全文)教案《中国的地理差异》(精选9篇) 教案《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篇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我国各地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存在的显著差异;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tp8}uwzn0jvsm
6.《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篇1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课标: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殊地区的自然带成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指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mbq‚nfknokkjtcp1=759930jznn
7.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20230205020254.pdf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pdf 6页内容提供方:180****7385 大小:234.77 KB 字数:约6.43千字 发布时间:2023-02-07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632>4924<27?6422662<;0ujzn
8.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20220630122718.pdf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pdf 5页VIP内容提供方:聚好信息咨询 大小:98.41 KB 字数:约4.93千字 发布时间:2022-07-02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594932;27:5532653<;0ujzn
9.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地理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详细阐述了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主 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669=:0jznn
10.《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新沂市第三中学【教材版本】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1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标准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理环境的jvzquC41yy}/|}m0eun1|thv1?32A=67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