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佳实践美国纽约西部湖区生命海岸线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指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的及经改变的生态系统的行动,这些行动能够有效地、适应性地应对社会挑战,并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提供惠益。NbS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理念相契合,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切实路径。

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了NbS八大准则及28项指标,倡导依靠自然的力量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应对防灾减灾、粮食安全、水安全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社会挑战。在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NbS纳入了行动目标。此外,许多国家已经将NbS纳入应对气候挑战、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包容性和福祉正义等战略计划中,NbS已成为全球社会对当下环境危机的响应措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景观中国推出NbS最佳实践(Nature-based Solutions Best Practices)专题。这些案例聚焦全球人居环境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为共建美好宜居的韧性家园积累了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实践经验。

设计公司:Dirtwork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C

委托方:牙买加湾洛克威国家公园管理局

项目所在地:美国纽约市

所获奖项:2022年ASLA荣誉奖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纽约市的淡水湿地面积减少了90%以上。在现存的湿地中,位于盖特威国家公园(Gateway National Park)内的牙买加湾(Jamaica Bay)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西部湖区(West Pond)作为牙买加湾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淡水潟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生态价值。然而,西部湖区也面临着与牙买加湾整体相伴而来的一系列挑战,包括沉积物缺乏、海平面上升速度超过湿地累积速度、沼泽植被富营养化,以及日益严重的风暴等问题。

西部湖区于1953年由纽约市公园管理局(NYC Parks)负责修建,旨在改善栖息地多样性、满足当地社区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需求,并成为大西洋迁徙鸟类重要的淡水来源。然而,飓风“桑迪”(Superstorm Sandy)冲破了一道狭窄的堤坝,导致湖区的淡水与海湾的咸水混合。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设计团队在“西部湖区:生命海岸线”(West Pond: Living Shoreline)项目中充分考虑了河口生态系统的复杂变化情况,以及国家公园管理局提出的规划要求和可达性的目标。该项目充分利用牙买加湾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重建、保护和维系着西部湖区的关键性沼泽生境。

2012年,飓风“桑迪”袭击了位于盖特威国家公园(Gateway National Park)内占地面积约18公顷的关键淡水湿地,即西部湖区(West Pond)。这片区域是大西洋迁徙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牙买加湾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距离曼哈顿的密集市区仅有19公里。

“桑迪”飓风带来了约3m高的巨大风暴潮,冲破了分隔淡水湿地与咸水湾的狭窄堤坝决口。淡水与海水的混合,使得沿岸生长的数十年树龄的枫树和桦树几乎瞬间死亡,迁徙动物失去了重要的水源,不得不急于寻找其他淡水来源。这场飓风不仅摧毁了西部湖区宝贵的栖息地,也使热爱这片地区的社区陷入困境。

“西部湖区:生命海岸线”项目旨在利用牙买加湾现有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水域边缘,同时支持盖特威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为濒危物种和迁徙鸟类提供关键栖息地。设计团队由海洋工程师、生态学家和社区志愿者组成,从设计到施工完成仅用了18个月。

设计团队规划了一条长约731m的生态岸线,新建了面积超过3公顷的新栖息地,并恢复了5.7公顷的原有栖息地。沿着被冲垮的堤坝边缘,设计团队提出了一系列综合策略,如增加防波堤结构、增加沉积物、种植湿地植物、控制侵蚀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波浪作用、改善水质,并为泥滩和盐沼的恢复提供保障。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回应了修复湖区边缘地带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还使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能够适应未来极端的气候变化。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研究了多种可行办法,包括利用现存的天然河蚌群落和贝壳礁建设。由于国家公园管理局禁止在该区域进行水产养殖,团队最终确定采用贝壳护岸结构作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于当时全球航运停滞和生产力减慢,材料供应链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突然中断,来自斯里兰卡的椰子纤维无法顺利抵达。因此,设计团队与“十亿牡蛎”项目(Billion Oyster Project)合作,从纽约餐馆中回收牡蛎壳,将其作为替代材料继续施工。

最初,设计团队将经过12个月暴晒处理的牡蛎壳,用当地采购的粗麻布袋包裹起来进行下一步组装。由于粗麻布在高盐条件下更容易分解,设计团队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名为"护岸卷"(breakwater burrito)的结构。这种结构将填充的粗麻布袋堆叠成金字塔形状,并用椰壳纤维将整个3.6米长的结构包裹起来。这些壳类结构与回收的圣诞树融合在一起,组成防波堤,起到了减弱波浪冲击力、促进沉积物积聚和保护新建海岸带的作用。

同时,在以提高韧性和可持续性为指导的设计要求下,设计团队努力寻找当地可用的沉积物。根据"有益利用协定",设计团队回收了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的53519m³回收建筑填料,共计42051m³筛选过的沙土被用于建设防波堤。

设计团队重新开放湖区中的废弃排放口,以满足季节性放水和迁徙鸟类栖息需求。此外,通过监控,设计团队发现更换部分炻瓷管道、安装新水闸和鸭嘴阀结构,均可以更新排放口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施工期间,设计团队尽可能地保护了原有的栖息地和当地种群,包括为680只育龄雌性水龟安装淤泥垫屏障,防止它们进入施工区域。此外,施工人员也接受了相关培训,随时检查可能在建筑设备阴凉处休息的水龟。另外,对红脚鹬和马蹄蟹等保护物种进行每日监测也是该项目的关键步骤。

当地苗圃提前一年开始培育栖息地所需的24万株本地植物。这些种植在盐沼和潮间带的植被,构成了高位沼泽与淡水湖之间的韧性生态带。业主在项目要求中提出了对该地区环境状况进行长期的监测,并与牙买加湾科学与韧性研究所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合同。数据驱动研究将对维护和改善生态岸线设计提供技术指导。此外,该研究还将跟踪邻近的海域森林、灌丛、泥滩和湖沼淡水草本湿地的健康状况。

设计团队协调当地的环境保护组织和非营利机构进行协同合作,数百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者们的工作包括种植盐沼丝茅(Spartina alterniflora)插苗、安装明显的鹅围栏标志以保护沼泽、协助清理小径。

保护和修复西部湖区生境对于提高盖特威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韧性至关重要。社区长期参与管理的方式和多学科的合作,助力了该项目应用可持续、可再生和健康本源理论来解决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

THE END
0.广东省海岸带景观格局稳定性的独特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因果本研究针对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背景下海岸带景观格局稳定性(CLPS)受损问题,通过重力转移模型、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和时空立方体模型,定量分析了1985-2020年广东省海岸带CLPS的迁移路径与演变特征。研究发现CLPS与县域GDP呈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阈值效应,并通过地理收敛交叉映射(GCCM)模型证实区域经济发展是CLPS变化的驱jvzquC41yy}/gknqvtgeg7hqo1tfy|k14286/:6142863:532:;96B62:0nuo
1.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加强韧性海岸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国内中新网盐城9月25日电(记者 徐珊珊)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24日在参加2025全球滨海论坛“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协作与滨海实践”特色活动时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岸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韧性海岸研究与建设,提升沿海地区适应能力。 jvzq<84yyy4ukkjv0et0ew4Kpuzbp}4fqoktvrh142862B4v42862B77a9>77>;90jznn
2.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解决方案:佛罗里达州自愈牡蛎礁项目的最新进展未来展望:可持续的海岸保护解决方案 自愈牡蛎礁项目的实施不仅是对海岸防护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的重要一步。该项目通过结合工程技术与自然生态,展示了如何利用牡蛎的自愈能力来增强海岸线的稳定性和抵御风暴的能力。研究人员在佛罗里达州的圣安德鲁湾安装的自愈牡蛎礁结构,利用定制设计的混凝土模块为jvzquC41yy}/hxwyctjqc}myc{4dqv4357:55
3.汇聚全球智慧,聚焦绿色韧性生态海岸未来——第一届海岸生态防护本次研讨会的设立,瞄准海岸带生态屏障建设国家需求,源于共同的科学与应用问题:在气候变化与沿海开发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海岸防护能力,实现减灾、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正如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彭忠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工程与生态融合,为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防jvzq<84yyy4tmuje0giow7jfw0io1wtfg1=94=
4.中国科学院学部“海岸带人海耦合与系统韧性”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戴民汉院士作“海岸带人海复合系统的演化、临界点与韧性”的主题评述。报告从海岸带人海复合系统的演化、临界点与韧性出发,围绕海岸带人海耦合机理与系统韧性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介绍了人海复合系统的演变进程。他在报告中指出,海岸带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压力下,近海环境持续恶化,生态jvzquC41ogr/zvz0gf{/ew4kphu0399414:2;A3jvo
5.专家视点|海岸带韧性:陆海统筹生态管理的核心机制基于土地-水-生物多样性的联结测度海岸带韧性,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等胁迫下的海岸带韧性演变(规划-吸收-恢复-适应),诊断和识别处于预警状态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关键位置,进而提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具体建议,实现陆海统筹的适应性管理。其中,自然基础设施和自然-人工混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成为海岸带规划和管理的优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8572<8;
6.2025年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专业题库3.选择一种你熟悉的海岸带环境问题(如海岸侵蚀、赤潮、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分析其成因、主要影响,并提出一个包含管理措施和生态修复建议的综合解决方案。*选择问题:海岸侵蚀(以红树林退化导致的海岸侵蚀为例)*成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增加波浪和潮汐对岸线的冲击;风暴潮频率和强度增加;自然沉积物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4:@:880nuou
7.关注海岸淤蚀变化,守护江苏沿海发展生命线新华日报开展江苏海岸演变和动态发展趋势专题研究,研究新环境背景下的海岸演变机理机制,提高海岸演变趋势预测能力,为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背景资料及决策基础。加强陆海统筹,在国土空间规划和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中关注海岸动态变化,留足弹性和韧性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分区分类的海岸线管控,针对不同的海岸动态特征和区域jvzquC41zj4yjk~0pgz0rl4eqp532;63418:1ltpvgtua:536;630qyon
8.解锁自然的力量海岸带防灾减灾随着气候变化而日益加剧的海岸带灾害和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着沿海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期解锁自然的力量系列长文将带您了解海岸带生态系统(如红树林、珊瑚礁、牡蛎礁、盐沼湿地和海草床)抵御和减缓海岸带灾害的作用,并将重点解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如何提升海岸带韧性jvzq<84yyy4junsnkp4dp8xhaEG7EKK443G6D=775:IG6@=GE8HGGL>95a81;hG9D;64;M79:0nuou
9.积极应对气候风险对经济韧性的冲击理论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经济韧性进行重点研究。经济韧性是指在面临外部冲击和政策变革的情况下,经济系统表现出的恢复与反弹能力。随着气候变化议题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凸显,加强防范气候风险对经济韧性的冲击,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表明,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802=641e:17<6/549:8?=80jznn
10.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教育通过整合卫星遥感、古气候等跨尺度数据,地球系统研究可区分自然波动与人为影响,明确当前极端事件的非自然性。基于此,地球系统科学不仅解析灾害链成因,还通过模拟不同减排路径下的风险阈值,指导气候韧性城市建设与灾害预警体系优化,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锚点。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7712;1;8h322<.699984>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