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耐受生物医学医学名词

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是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异性的无应答状态(a state of specific unresponsiveness)。

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如自身组织抗原,引起天然免疫耐受;非自身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和异种组织抗原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免疫原,也可以是耐受。

因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耐受将形成:

1.外来抗原具有与机体表面抗原相同的表位。

(天然性免疫耐受) 目前认为固有性免疫系统免疫耐受有两种机制:

(1)缺乏识别自身抗原的受体。如吞噬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受体(如甘露糖受体)不识别正常细胞(无相应多糖,或被唾液酸等遮盖),使自身抗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

(2)某些细胞表面。存在抑制性受体或抑制性结构,如NK 细胞表面存在的KIR,识别正常细胞表面的MHCⅠ类分子, 活化并传递抑制性信号到细胞内,致使NK 细胞不破坏正常自身细胞。当正常细胞由于某种因素(如病毒感染,各种理化因素等)发生结构改变时,可致上述二种细胞活化,对改变抗原结构的细胞发生应答,引起细胞破坏。

适应性免疫耐受

(获得性免疫耐受) 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2)外周耐受:是指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 和B 淋巴细胞遇到自身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耐受。其发生机制有:

②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指免疫细胞接触不到“隐蔽抗原”,使抗原处于被忽视状态。

(二)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取决于抗原和机体二个方面。

抗原方面

(1)抗原的性质,结构简单、分子小、亲缘关系近易诱发免疫耐受;

(2)抗原的剂量,高剂量的TI 抗原可诱导B 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与高剂量的TD 抗原均可诱导T 细胞产生耐受。抗原剂量过低,不足以激活T 及B 细胞,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导致低带耐受。抗原剂量过高,抑制性T 细胞被活化抑制免疫应答,导致高带耐受。T 细胞较B 细胞更易于诱导耐受。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间的比较见下表。

(5)抗原不加佐剂易致耐受。

机体方面

(1)免疫系统的成熟度,胚胎期或新生期易诱导免疫耐受,成年期不易诱导免疫耐受。

(3)使用第二信号阻断剂,如:抗CD40 配体、胸腺内移植异种抗原等。

自发终止

已建立了耐受性的个体如无抗原的再度刺激,免疫耐受性随着体内抗原被清除而自行消退,重新出现对特异抗原的免疫应答,此即为免疫耐受性的自发终止。

特异终止

使用各种模拟抗原物质,可特异地破坏已建立的耐受性。

1.注射化学结构改变的耐受原如通过理化及生物因素使抗原结构改变。

3.注射与耐受原有交叉反应的抗原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各种抗原物质能够诱导交叉反应。人体对自身抗原有免疫耐受性,接受交叉抗原刺激后,可能导致自身耐受性的终止,而出现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至今认为主要与自身耐受的破坏有关,去除导致耐受破坏的因素,当然有利于对自身免疫病的防治。

现代医学虽然已将古人幻想的器官移植变为现实,但同种异体免疫排斥现象仍是器官移植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免疫抑制疗法上的进步有利于延长移植物存活,但非特异抑制所带来的副作用仍有待解决。若能将特异抑制(免疫耐受)成功地应用于临应,收到较好的效果,无疑是在此领域中的重大突破。

THE END
0.医学外科总论重点整理输血对肝的影响:输大量库存血使血内胆红素含量增加,肝功能补全病人可出现黄疸。 肿瘤 1.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临床鉴别要点是什么 2.恶性肿瘤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是哪些脏器 3.何谓肿瘤的三级预防 4.恶性肿瘤的局部表现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移植 1.试述临床移植免疫的主要特点 2.试述T细胞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的功能 3.试述临床肝移植、肾移植及心脏移植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7594441=:9@>746e22<=3637457xjvor
1.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详细)体内存在识别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细胞并使之活化和增殖,变成抗体产生细胞和免疫记忆细胞。胚胎时期与抗原接触的免疫细胞可被破坏或抑制-禁忌细胞株,部分免疫细胞可因突变而与自身抗原起反应。 1945免疫耐受的发现 1975年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建立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g=:e:hl14:if58g44m<597g53@=88hh96jh2c24ivvq
2.免疫学的进展范文6、哮喘的发作与因素 哮喘发作的前兆便是出现过敏体质,与TH2细胞不同,T细胞主要产生IL-10来抑制TH1细胞和TH2细胞,而TH3细胞主要分泌TGF-β来抑制炎症的反应,通过诱导共刺激分子,T细胞、TH3细胞由于与其配体的相互连接而被活化 ,从而导致细胞功能缺乏,免疫耐受状态被破坏,便出现了过敏体质。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53>/j}rn
3.第一节:自身免疫性疾病新浪教育(三)微生物因素 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和病毒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1.o其方式包括:①在微/I=..物作用一卜自身抗原决定簇发生改变,或微生物抗原与组织的抗原结合形成复合抗原,从而},,I避rT 细胞的耐受;②某些病毒(如EB病毒)和细菌产物可激活非特异性多克隆B细胞,从而产生自身抗体;③导致Ts细胞功能丧失;jvzquC41gf{/ursc0eun0ls1gzgn1;527/72/:813;733:7440nuou
4.(完整word版)免疫学习题9、()绵羊的T细胞表面有人红细胞结合的受体,可形成T细胞花环。 10、()B细胞介导的是细胞免疫。 11、()所有的抗原物质都需经APC加工、处理、呈递。 12、()静脉注射抗原,更易导致免疫耐受。 13、()对外界抗原反应过强会导致超敏反应。 14、()先天性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 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339=783=:0qyon
5.医学免疫学题库医学免疫题库2. 免疫应答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 )和T细胞介导的( )两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1.免疫 2.免疫防御 3.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四、问答题 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jvzquC41dnuh0lxfp0tfv8pkpi74lth1ctzjeuj1fgzbkux136:52B=64
6.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案和讲稿.pdf一组淋巴细胞表面抗独特型表面受体所识别,这样在淋巴细胞和抗体之间就形成了独特型- 抗独特型免疫网络。 四()细胞因子的研究 人们在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细胞因子进行研究时,相继发现了白细胞介素、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同时发现了多种细胞膜表面免疫分子,主要包 括T、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34681>8665715<72336337xjvo
7.医学微生物学简答及论述题库20210601160350.docx热法好 802 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B07 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02 简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体制和注意事项. 803 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疾病有哪些. B08 使用减毒活疫苗应注意哪些事项 303 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体制. 804 简述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主要特点. B09 目前可用疫苗预防的病毒性疾病有哪些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72:4:34712<57626439:0ujzn
8.免疫学基础练习题答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10.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D)(2002医师真题) A.成年期 B.幼年期C老年期D.胚胎期E.青年期 11.与免疫耐受形成有关I g是(D)A I g A B I g G C I g M D I g D 12.TH1 细胞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产生免疫效应(D) A.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B.分泌抗体 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 D.释放细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8=65:6;/j}rn
9.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人卫七版;人卫九版)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缺陷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调节 5、免疫系统的组成是( ) A、中枢免疫器官、周围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中枢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jvzquC41ll~z0€rw0gjv0ls1kplp1:5631968;d40jzn
10.细胞治疗免疫学检测员岗位考试试卷及答案.doc影响免疫检测结果的因素有()A.样本采集B.检测方法C.仪器设备D.操作人员9.细胞免疫检测方法有()A.淋巴细胞增殖试验B.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检测C.细胞因子检测D.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10.免疫耐受形成的影响因素有()A.抗原的性质B.抗原的剂量C.机体的年龄D.免疫系统的状态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免疫系统的主要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6:6>=330nuou
11.自身免疫性疾病4.病毒因素病毒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已在小鼠的自发性自身免疫病中得到一些证明,例如NZB小鼠的多种组织中有C型病毒及其抗原的存在,在病变肾小球沉积的免疫复合物中也有此类抗原的存在。病毒诱发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通过改变自身抗原载本的决定簇而回避了T细胞的耐受作用;也可能作为B细胞的佐剂(如EBV)jvzq<84yyy4b/qturkzbn7hqo1}0'N=':9+BC.J:'DG&CK*G7'>6'AI'G9+:8.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