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中医诊断学专业研究生:孙明祎导师:臧佩林教授
摘要
导师臧佩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载,具雄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证经验。擅长诊治内科杂病,尤其在中医郁病、癫病、不寐等病证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
强迫症在现代医学中属精神障碍类疾病,中医中无相应病名,亦无前人经验可循。臧佩
林教授据多年的临证经验,运用异病同治原则,抓住患者典型症状辨证施治。临证从虚证入手,注重气病辨证及脏腑辨证,自创保神汤,用之临床收效显著。为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神经症开辟了新路。
关键词:强迫症 保神汤臧佩林
证求因,审因论治。导师基于对强迫症的深入认识和多年来治疗该病的经验,自拟保神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用之临床,取得显著的疗效。
3.3保神汤立法组方依据
保神汤药用酸枣仁、丹参为君,《本草纲目》中载:"酸枣实味酸性收,故主肝病……。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丹参,《滇南本草》载,此药可"补心定志,安神宁心"还可活血去瘀,益气除烦。以此二药为君,意在调和肝胆、益气宁心,治疗肝胆亏虚心气不宁为基础的强迫症主证;《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一有郁滞,则变生诸症",《本草备要》载
郁金可"行气,解郁;泄血…散肝郁",《本草求真》:"合欢皮味甘气平,服之能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自畅"以此两药为臣不仅可协君益气,且可行行气解郁之效;
枳实、茯苓同入脾经,一行气导滞,一健脾利湿,二药并用一行一补使补而不滞、邪去正安;方中最后用味甘性平之
甘草调和诸药,根据病情不同,甘草亦可有生、炙的变化。
3.4辨证分型
3.4.1纯虚无实
3.4.1.1.心脾两虚
以反复思虑或反复动作、紧张焦虑、莫能自主为主要表现。伴见心悸失眠、头昏健忘、面色恍白、食欲不振、神倦乏力,女子常有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或月经量少色淡等,舌质多淡胖有齿痕,苔白厚腻或略黄,脉沉细。
病机为忧思伤脾,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统摄无权;心主血脉,血虚,心失所养。
治以益气健脾、养血宁心之法。方用保神汤加黄芪、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山药、当归,茯神养血益阴、宁心安神;在大量补益药中须少佐柴胡、陈皮等行气、理气之品,以防虚性气滞,补益碍气。
3.4.1.2肝肾亏虚
以反复思虑不能自己为主,兼见紧张恐惧、触事易惊、敏感多疑、虚烦不寐、头晕目眩、面色晦暗、耳鸣健忘、夜尿频、纳呆、便秘,舌红少苔,脉弦细。
本证以肝肾阴虚为病变基础,阴损日久及阳,见肝气不足肾气不固之证。治以滋水涵木、温肾柔肝。在保神汤基础上加熟地、麦冬、当归益阴养血柔肝;乌药、益智仁温肾固精:黄芪,陈皮益气行气;火麻仁润肠通便:躁扰不宁者酌加琥珀粉以清热定惊安神。
3.4.2虚中夹实
以反复性思虑、仪式性动作、神疲乏力、情绪低落、面色黯淡无华为共见症,兼夹以下实证表现:
3.4.2.1.夹滞
除共症外,见急躁易怒、善太息、胸腹胀闷,周身窜痛、暖气、排气较频、肠鸣腹泻或大便秘结、女子月经不调,先后不定期,舌质淡暗有齿痕,脉沉涩。
病变以气虚为本,气滞为标,兼血行不畅,津液代谢异常。治以益气健脾,疏肝行气。药用保神汤加黄芪、党参、白术、砂仁健脾益气;青陈皮、木香、川棟行气导滞。因香燥之品易伤阴,故常佐山药,生地以益气滋阴,使行而不燥。
3.4.2.2.夹痰
除共症外,伴见痰湿阻滞之象。头沉、胸闷气短、四肢困重、心烦、焦躁、腹胀便溏。舌淡体胖边尖有齿痕,苔白或微黄厚腻,脉滑或涩。
病变机理以脾虚为主。脾虚失运,湿浊内生、凝而成痰,阻碍气血运行。治以健脾行气、化湿除痰。方用保神汤加石菖蒲、厚朴、半夏、薏苡仁以健脾醒脾、燥湿化痰;痰浊郁久化热则加竹茹、胆星清热化痰;芩、连、柏随证加减以加强清热燥湿之效。
3.4.2.3.夹瘀
在共症基础上见口唇青紫、面色晦暗不荣、肌肤无华、女子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紫暗,舌下络脉迁曲青紫,脉细涩。
病变机理为气虚、气滞血瘀,因有形之血不能自行,全赖无形之气,故治本证当益气以行血。治以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之法。用保神汤加黄芪、党参益气健脾:白芍、陈皮、香附柔肝疏肝;当归、远志活血养血安神。
3.5典型病案
3.5.1强迫意向
六年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强迫性思虑,反复思考一件自觉不必要的事,但能够自我控制,未明显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遂未经治疗。近一年来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出现严重的强迫意向,感到有一种即将失控、产生欲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与同学说话,有想掐人脖子的冲动感,和人擦肩而过时有打人的想法。因时常担心自己会有过激行为而恐惧焦躁,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曾就诊于外院心里门诊,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予氯丙咪嗪治疗,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较大,心存疑虑而未服。来诊时自述睡眠欠佳,梦多,平素情绪低落,兴趣缺失,头晕心悸,坐卧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多汗,面色恍白。查舌质淡红胖大有齿痕苔厚腻微黄,脉滑。
辨证为心脾两虚兼夹痰阻型强迫症。治以健脾宁心、化湿祛痰之法。
处方:保神汤加黄芪25g党参20g白术20g乌药20g
益智仁20g 石菖蒲 20g 远志 20g 半夏10g
黄芩 15g 青陈皮40g 柴胡20g薏苡仁30g
炙草10g琥珀9g(冲服)
以上方随证加减服用四月余,于2003年5月停药,停药时强迫意向明显缓解,睡眠,精神状态较以前有较大的改善。服药期间偶有腹泻,余未见明显不适。
3.5.2强迫行为
一年前,由于精神刺激出现强迫行为,表现为对所作事情不确认,反复检查询问,虽觉不必要但无法控制。曾于02年5月就诊于外院心理门诊,诊为强迫症,服用百忧解(氟西汀)4片/天,服用12天后,出现汗多、厌食、手足眼睑颤动、谁妄、呆滞不识人等药物副作用,遂停药。停药后上述症状缓解但强迫行为日益加重,于是来我院寻求中医治疗。来诊时自述持续头疼,心烦,纳呆,口干,便秘,睡眠可,夜尿2-3次/天。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舌尖红,舌体瘦略有齿痕,少苔,脉细数。追问家族史:患者的两个舅舅患有精神分裂症。
为肝肾亏虚之强迫症。治以补益肝肾为主。
处方:保神汤加黄芪25g 太子参20g 麦冬 20g 白芍 20g
青陈皮40g远志20g柴胡20g乌药30g
益智仁 20g 天麻 20g
黄芩15g黄柏 15g
火麻仁10g 白术 20g 琥珀9g(冲服)生草10g
用上方加减治疗三周,患者心烦症状减轻,头疼缓解,食欲渐好,大便正常,夜尿0一1次/天,强迫检查、询问仍存在,但次数明显减少。由于患者嫌中药汤剂太苦自行停药,未坚持治疗。
随访:家属述患者强迫症状依然存在,但未见明显加重。现已停止各种治疗。随访时家属提出中药是否可能选用更能令患者接受的剂型。
店论
导师臧佩林教授在中医治疗强迫症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导师深厚的中医功底,多年的临证经验,辨析病证准确到位,遣方用药精当。从另一方面讲,中医在治疗强迫性神经症上确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避免因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强迫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以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