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黄河文化地标|黄河入诗,成为千古传颂的隽语名句

唐诗千句寒沙卷狂澜。李白矗立在陇西高原俯瞰吟作:“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千年后大浪依旧滔滔,无数后人与之共鸣。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望见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天地初开般的洪荒壮美之感;王维在《使至塞上》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遣词工笔,将这条绵延千里、奔涌千年的巨龙定格成雄浑壮阔的边塞画卷;刘禹锡在《浪淘沙》中歌颂大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成为千古传颂的隽语名句。

黄河两岸的层层山川林木、处处沙洲水草、点点游鱼飞禽,都成为唐朝诗人的丰富灵感来源与描绘对象。于洛口渡河的储光羲,目及“河洲多青草”便觉“朝暮增客愁”,又因“客愁”而更惜“朝暮”。“南登滑台上”的边塞诗人高适,望着翠竹夹拥着河水,孤城与远山遥遥相对,不禁“长想别离处”;“泛舟大河里”的山水诗人王维蓦然“回瞻旧乡国”,空见浩渺烟波连着漫天云霞,故乡已然身后渐渐远去,徒留一丝一丝的离愁别绪。

蜿蜒曲折的河道造就了黄河两岸可观的津渡数目。此类津渡多集中于黄河中游的山西、河南境内,以蒲津渡、孟津渡为代表,成为许多诗人送别的经典场景。

许多诗人乘扁舟的渡口处处依山傍水,水清山美,途经此处,无不融情于景,抒发壮志与离情。如在黄河渡头送别友人裴图南,王昌龄以裴妻视角写下“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柳中庸的《河阳桥送别》无一字言离愁,却字里行间缭绕着与友人的真情,是谓:“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滚滚河水还荡漾着诗人的悼亡与哀思。如白居易游访黄河北岸,与同宿李翱家的唐衢一见如故,二人于“风雪黄河北”时离别,还未再见却已闻唐衢死讯,乃至“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崔曙在漕渠水门楼见到故友张贞期的诗作,想到斯人已逝,只能“空见黄河”,最终发出“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的悲叹。

唐时疆域辽阔,开元、天宝盛唐之际已至“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新唐书》),黄河入诗,诗人多凝笔力撰写塞外环境之艰苦,情感更多了一丝凛然悲怆的雄浑壮阔之美,如诗人温庭筠的“河源怒浊风如刀,剪断朔云天更高”,又有刘长卿的“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李贺《北中寒》中“黄河冰合鱼龙死”直出凛冽情感,冰人心魄。此外,源远流长、奔涌千年的黄河也充分洋溢着诗人的原始尚武精神与深厚爱国热忱,正如大诗人李白盛赞其外甥郑灌从军的勇武壮举,期望他能“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此等诗句,不胜枚举。

河湟,亦作“河隍”,是黄河与湟水的并称,亦指二水流域之间的地区。河湟之地在安史之乱后逐渐陷没于吐蕃,直到咸通年间才被全部收复,因而“河湟”一直是无数唐人未了的遗憾,如杜牧的“何当提笔侍巡狩,前驱白旆吊河湟”,喃喃诉说黄河的暴烈性情与温柔一面。安史之乱后的诗人途经虎牢关,看“黄河曲尽流天外,白日轮轻落海西”,浊浪里翻滚的是泥沙,亦是唐人破碎的山河旧梦。

黄河中上游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诗人的墨珠凝聚于收复失地的喜悦,但战争背后往往是无数戍边将士的流血牺牲,便又有大批诗人挥笔写下战争的残酷,泼墨道出战争给黎民带来的无尽创伤。如常建的“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张乔的“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叹来自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征夫情感。皮日休的“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更是直言道出征夫血染疆场的悲怆。此时滔滔东流的河水抒发着不尽征夫的苦怨、遥思亲友的愁绪,以及对亡者难归的悲痛感伤。

THE END
0.黄河郑州段三百里(三)南裹头也是枯河注入黄河的地方。 (南裹头的枯河水总是水平如镜,像条水沟。) 几年前第一次来南裹头,被这里的美景惊到了。清碧的河中湖,芳草萋萋的河中沙洲,大片的白沙滩及岸边的老榆绿柳,辽阔壮丽,美不胜收。至于落日长河,皓月当空,更是摄人心魄,其味无穷。 jvzquC41yy}/onnrkct/ew477zie:{~
1.探寻黄河花园口6月7日晚上7时,第二次掘堤工程终于完成,但因黄河主流北移,沙洲阻塞了口门,扒口又告失败。这场历史悲剧的主角花园口出场了。负责花园口掘堤工程的,是以蒋在珍为师长的国民党新八师。蒋在珍把几百名身强力壮的士兵编成5个组,轮番掘堤。这5个组每组工作两个小时,用卡车的车灯照明,通宵施工。1938年6月9日上午jvzquC41yy}/onnrkct/ew475oxym{w
2.万里黄河绕九曲,千古风流汇一湾。黄河九曲奔腾不息流日夜,中华至若休憩之际,独立沙洲,静对烟霞。素身映落日,逸影伴残葭。或缩颈而眠,似寐似醒,态极慵懒;或昂首远眺,若思若悟,意涉幽遐。与秋水共澄澈,同远岫相横斜,融于天地,化入烟沙,真若画中仙客,物外灵葩。 新安之地,赖黄河以毓秀;湿地之域,因鹭影而增华。白鹭来仪,实乃生态之祥兆;灵禽栖息,尽显自然之和嘉jvzquC41yy}/onnrkct/ew45h2pbuzk
3.瞰中国山东东明:黄河沙画瞰中国|山东东明:黄河沙画- 近日,随着2023年黄河调水调沙的结束,黄河水位逐渐下降,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黄河王高寨险工段大面积沙洲裸露出水面,河水在河床上冲刷留下的痕迹形成“沙画”现象。jvzq<84yyy4tf7}kpj{bpny0eqs0497529821Bj346g77:<7c6ld:kjh3g=9gn:7:7:638h0jvsm
4.开封柳园口:黄河“最后一道弯”孕育的候鸟家园|中国国家地理网在河南省开封市城北以东至兰考县,有一片由黄河漫滩形成的湿地,虽然面积不大,却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候鸟每年来此栖息。这里有被称为“黄河最后一道弯”的河道和沙洲,属于开封柳园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摄影师程斌用三年时间记录了这片被大大小小城镇所环绕的湿地中生活的各种鸟类,而它们选择在这片“非著名”湿地栖息的jvzq<84yyy4ekun5824dqv4epi5bt}neng5q8<>8h2gb;@i5:8=/j}r
5.黄河上游高含沙水流交汇区河床形态及冲淤变化规律期刊摘要:黄河上游交汇区为典型的高含沙水流交汇区,支流高含沙洪水往往引起剧烈的河床形态调整及冲淤变化.利用室内模型实验、野外观测资料,研究了支流高含沙洪水入汇干流后,交汇区变化过程及冲淤计算方法.研究表明,交汇区河床形态包括壅水区淤积沙坝、分离区沙洲、输水输沙主槽及分离区以下河段的沙洲等基本元素.进入交汇口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unlezk72397329:
6.运城新闻网这里风光秀丽,著名的景点有吴王古渡浮桥、黄河沙洲、吴忠定国家级苹果观光园。这里人文荟萃,每个村名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各种神话故事、动人传说数不胜数。这里物产丰富,也被称作黄河岸畔的“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桃、甜柿子……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被深深打上了“黄河文化”的jvzq<84yyy4tz‚htd0ipo872443238631euovnsva4=62?:0jvsm
7.黄河两岸生态美人民生活美如画县区频道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不断深入,生活在黄河沿岸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孟津区去加大了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生态管控,迁徙的候鸟随着环境的变化,一部分鸟类选择长期生活在黄河沙洲上,成为黄河沿岸长居的客人。黄河沿岸的天更蓝、水更绿,沿岸人民生活更加美满幸福。jvzq<84zkctrw7q{f0ipo7hp1utvnr14285199144515;972;910|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