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川是周文王妃子太姒的家乡,也是伏羲画卦的地方。文王仰慕伏羲,也喜欢推演八卦。他常被黄河边这迷人的风光所吸引,也常置身于万顷芦荡之中,演卦诵诗,悠闲自在。
有一天,他在芦苇丛中散步,突然发现有一绝色女子在雾气蒸腾的泉水中嬉戏。蓝天白云下,茂密的芦苇围成的天然屏障,让女子的婀娜身姿若隐若现,那景象真是美极了。文王为此所吸引,更为姑娘的美貌所折服,这姑娘就是太姒,后来便成了文王的妃子。这泉就是东鲤瀵,据说太姒姑娘经常来此泉沐浴,所以才出落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洽川自古多出美女、才女,而太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在当地形成了一个风俗,凡姑娘出嫁前,都必须来这里沐浴,祈求带着泉水的灵气与滋润,去迎接人生道路上幸福美好的时刻,所以当地群众称此泉为“处女泉”。
寻求美人的传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诗经》开篇之作《关雎》篇的开头四句。只要对中国历史和文学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没有不知道这四句诗的。
在宋代,中国除了一位大学者,名叫朱熹,由于他的学问非常大,后世人都尊敬地称他为“朱子”。
朱熹老先生在他著的《诗集传》里说,“河”指黄河,“河洲”是黄河中的沙洲,“淑女”是洽川的美女太姒,君子是周文王,这首诗说的是当年周文王与太姒定情的事。
传说商代末期,洽川的莘野村出了一位美女,是姒家的大姑娘,起名叫太姒。人们都说:“天上神仙是什么样儿,咱没见过,可这太姒,却真正是人间的仙女!”
太姒不光长得美,还心灵手巧。她纺的线又细又匀,织得布又平又展,巷院中不论谁家有了事,她都乐意帮助,见到老人态度和气,老人们都夸这姑娘心眼儿好。
太姒的名气越传越远,远在西岐的周文王就打发使者来到洽川访察。使者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人人都夸太姒好,没有一个人说不字。
使者回头一汇报,周文王心里非常高兴。但他担心使者的话里是不是会有夸大的成分,便决定亲自到洽川走一趟。
周文王与太姒一见钟情,征得父母的同意,太姒领着文王在故乡各处走走看看。周文王看了天下罕见的洽川糞泉,观赏了黄河滩里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在幽静的沙洲里,耳畔只有雎鸣关关的叫声,那是它们求偶的信号。黄河浩浩荡荡地向南奔流,显示出母亲河的宽宏和慈祥。
太姒看着文王被陶醉的样儿,问他:“你看洽川这地方好吗?”
文王深情地说:“地方好,人更好,我要把你带到西岐,娶你做妃子。”
太姒问:“西岐也好吗?”
文王答:“那里也是一块宝地。先人们几经选择,才在那里扎下根来。我觉得,只有你,才是我的好配偶。”
太姒说:“我虽然舍不得家乡,但我向往去西岐,你放心,我会尽力做一个好妻子。”
当下两人在沙滩上对天盟誓,要做一辈子好夫妻。人们都认为文王和太姒是再好不过的一对,他们的结合是天意,夸赞他们是“天作之合”,就是从这儿来的。
太姒与文王成亲后,贤而有德,被后世尊为“圣母”。
洽川出了这么一位才貌双全的好姑娘,家乡人自然觉得脸上光彩,所以后来莘野村村西的砖砌门洞上端,就嵌上了四个石刻大字:太姒故里。
人们一念起《关雎》这首诗,便会想到太姒和文王的故事。(据渭南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