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第三部分社会认知理论

第三部分、第六章、社会认知理论(字面理解就行)

通过观察和榜样作用进行学习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本章将从社会认知理论家角度出发,/学习他们从环境和认知因素如何作用影响学习和行为的看法。/从榜样作用现象考察它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会发现自我效能感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接受某难度的任务。/还了解人如何通过习得自我调节来掌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最后将讨论社会认知理论对教育时间的启示。

一、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行为结果进行学习。

早期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放弃无效反应保留有积极结果的反应。

社会认知理论家认为,大部分学习不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发生,而是通过观察其他个体榜样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进行的。

2、即使没有行为的改变,学习也可能发生。

行为主义者认为,除非行为发生改变,否则学习就没有发生。

社会认知理论家则认为,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习,学习不一定会反应在行为上。有条件才会表现出来,没条件或许永远不会表现出来。

3、认知因素在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注意、记忆保持、等认知神经过程,纳入他们对学习的的解释当中。

4、人们可以很好的控制他们的行为和环境。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可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创造或改变环境,或者改变自己。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们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支配,特定的刺激就有特定反应的反应。

二、社会学习中的环境要素:重新审视强化和惩罚

人之所以模仿他人是因为他们这么做时受到了强化。

模仿行为是间断强化程序维持的,虽然模仿不总是得到强化,但得到强化的次数使他们不断模仿他人,最终形成习惯,即泛化模仿。

1、认知理论学家环境如何强化榜样作用的观点

1.观察者能被榜样强化

人们通常会强化模仿他们的人,被模仿者也期待被强化。

2.观察者受到第三者的强化

强化不是来自于榜样而是来自于第三者。

3.模仿行为本身就能带来强化结果。

比如模仿舞姿或打球方法,通过观察别人而习得的许多行为都会带来令人满意的强化。

4.榜样的行为结果间接影响观察者的行为。

如果榜样因为某一反应得到强化,那么观察者也可能受到替代强化更可能表现出这一反应。

(比如榜样唱歌动听获得校花青睐,观察者也更加表现出唱好歌曲的行为。)替代惩罚也是榜表现的相反情况。

三、社会学习中的认知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中明显存在有认知学习的成分。

1.学习是蕴含心理的而不是行为的改变。

很多时候学习行为不发生,但学习者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它,或者只有具备充分理由时才会表现出所学习的行为。

2.某些认知过程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

比如榜样作用中,学习者语言集中注意力,对榜样的各方面心理进行演练,并形成有关榜样行为的心理表征。帮助理解榜样行为。

3.学习者必须清楚那种特定反应能引发强化时,强化才能增加个体做出这种反应的可能性。

4.学习者形成对未来某种反应—结果的相倚性的期望。认知理论学家认为,人们更有可能做获得回报的行为。当学习者的某种行为得到了强化或惩罚时就可能形成结果期望,关于未来某种行动会带来某种结果的假定。

工具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与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强化的关键差异是,前者强化影响的是在它之前出现的那个行为的学习。后者强化是对未来可能获得强化的期望,也可以说是诱因,影响在它之后出现那个行为的学习。

5.学习者会形成有关自己展现各种行为能力的信念。

学习者不仅会形成对各种应为可能结果的预料,而且可以形成关于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种行为的信念,这是效能期望。

6.结果和效能期望影响着学习背后的认知过程。学习者对结果的认同感,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的投入程度。

7.期望结果未发生本身也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结果。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预期的强化未出现就是一种惩罚,而预期的惩罚未发生就是强化。

意料之外的结果或者毫无结果通常会比获得意料之中的结果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

即使只是通过观察而非亲身经历,所期望的结果未出现也会对观察者产生影响。

(带儿童多参加大型颁奖活动,也会对观察者产生影响。为儿童树立榜样。)

当人们看到他人的错误行为并没有带来不良的后果时,他们自己就更有可能做出这种错误的行为。

四、交互因果关系。(社会学习中环境与认知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环境、个人、行为、是三者之间彼此相互影响。

五、榜样作用

孩子天生就会开始模仿他人的面部表情,模仿能力是基因决定、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类大量学习是来自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榜样作用。

1、榜样作用如何影响行为

1.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习得一个新行为。

2.榜样的行为收到强化或惩罚,由于替代作用,学习者就会相应的增加或减弱该行为。

3.榜样作用,可能对之前被禁止或鼓励的行为由于替代作用,产生去抑制(之前受抑制的行为开始出现)或被抑制(之前受鼓励的行为可能减弱)的作用。

4.榜样作用增长相似行为的发生频率。(榜样行为泛化

2、最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榜样类型。

班杜拉榜样的三种类型:现实榜样:一个行为真实的人。象征性榜样:书本电影电视里面的人。言语指导:关于行动的描述

有效榜样的特点

1.榜样是在学习者感兴趣的方向有足够的胜任能力的。

2.具有较高的声望和权力。

3.男性更倾向于效仿男性,女性则倾向效仿女性。

4.观察者更可能模仿那些在重要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3、可以通过榜样习得什么样的行为呢?

1.学业技能:为学习者展示学业技能中诸多技巧和细节,不仅示范了怎么做,还示范了如何去思考。

2.攻击行为:如果儿童观察了太多具有攻击性或暴力的榜样,他们就会变得更有攻击性。非攻击性的榜样则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

3.学习者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可以习得许多人际交往技能。

4、成功效仿榜样的四个前提条件。

2.保持:注意之后,学习者还必须要记住所观察到的行为。短期内有效记住的方法是,心理演练一遍遍重复所要记住的内容。

如果榜样的动作有言语标注,人们就更容易记住学习这些动作。

3.动作再现

具备所模仿行为的重现的能力,如果可以一边观察一边展现练习,有两个好处。a让学习者立刻对学习的言语和视觉代码进行运动形式的演示(形成特定的肌肉活动记忆)。b榜样面前模仿,学习者能得到如何改进的反馈信息。

4.动机(自我效能感)

学习者必须具有想要展现他们所学内容的动力。

六、自我效能感(个人动机)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胜任力的信念。

1、自我效能感对活动选择、目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还有学习和成就的影响。

1.活动选择:人能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相信自己能成功完成的活动或任务,而且很大可能会完成的很好。同时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自己会失败的活动和任务。如果做了也会做不好。

2.目标:当个体在某个领域具有高自我效能感时,他们会为自己设定较高的目标。

3.努力程度和坚持性:高自我效能感

的人在从事某一活动会付出较多努力,当遇到困难时也更有可能坚持。

4.学习和成就:会使用更有效得学习技能,当所付出的努力不能立即回报也能够延迟满足。

学习者应该对自己能够胜任什么和不能胜任什么有一个理性清楚的认识,这样才可以扬长避短。有一点过分自信有好处,可以促使学习者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学习者如果低估了自身能力,那么往往会设定较低的目标,并面对一些小障碍时轻易放弃。

2、影响自我效能感发展的5个因素

1.先前的成功和失败经验

学习者自己在特定任务或特定领域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有了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一次偶然的失败对他们的乐观态度的打击就不会太大。

2.当前的情绪状态

3.来自他人对学习者良好行为的肯定。

4.他人的成功和失败

观察与自己相似个体的成败情况,来获取自己在一个新任务或新领域熊的自我效能感的信息。

5.集体的成功和失败。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要比独自工作时有更好地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当他们集体取得成功的时候。

集体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老师的选择、目标、努力及坚持性。对学生有更高的期望。

六、自我调节

1、自我反思

自我调节学习者需要会反思和批判性审视自己的目标,过往的成功和失败,对自身能力的看法,并调整自己的目标、行为和信念使其最适合自己。

2、促进自我调节行为

1.自我指导:形成一个可以指导行为的,计划、步骤、口令、日程、闹钟等等,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

2.自我监控:对自己的行为反应进行记录,往往能改变这一行为发生的频率。对自我观察并记录改变的情况。

3.自我强化:给自己点完成任务后的好处。

4.自我施加的刺激控制:如果一个反应在某些刺激条件下会发生,在另一些刺激条件下则不发生,这个反应就是处于刺激的控制之下。即自我施加的刺激控制。

为了增强一个特定的良好行为,个体应该学会寻找该行为最可能发生的环境。

三个基础条件:01有完成期望行为的能力。02个体相信自己会坚持做并改变(自我效能感要高)03个体要注意不要期望太快,行为塑造都是一个慢过程。

六、社会认知理论的教育启示

1.学生只是通过观察他人就能学到很多。

行为是否可以接受,大多是看其他人由于不同的行为受到强化还是惩罚。(所以在组织内不能破坏规则,额外强化一定来自于规则之外,不能以牺牲规则来强化行为。)即惩罚和奖励要保持一贯一致性(长期相同)。

2.让学习者清楚明白行为结果为什么导致了强化或惩罚。否则他们不明原因可能从其中学不会正确的行为。

3.榜样作用可以替代行为塑造来教导新行为。(替代作用)。关键是注意、记忆、动作再现和动机。110页关键点。

4.老师、家长和其他成人要为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示范,避免做出不良行为。孩子是以大人为榜样的。正确的行为会让孩子面临同样的事时,做出同样正确的行为。

5.给孩子接触不同的榜样。

比如警察叔叔、护士、商人、运动员、等等,潜移默化的拥有优秀的职业品德。

6.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若学生形成多方面多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他们就对掌握新领域的自信心也会逐渐增强,形成一种整体自我效能感。

(老师组织简单,易操作的活动,增加集体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久而久之,集体效能感增强,老师拥有坚强学习氛围分班级,也提高了自我效能感,正向增强回路形成)

7.学生往往因为自我效能感,而设定太高的标准,如果经历接二连三失败,就会分失望和挫折。设定标准太低,可能会导致低成就。

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积极的期望,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学生有完全掌握自我调节,对高标准低标准自身能力有大致了解,并在完成过程中,运用四中自我调节能力的技巧: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和自我施加的刺激控制。

THE END
0.教育的意义心得体会(通用17篇)演讲的开头讲到有学生质疑他讲的翻译内容与考试提分无关,而他竟无言以对,因为他认为自己在讲这一段的时候是在做教育,是与学生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不同的。的确如他所言,人类的记忆力,计算能力是比不上人工智能的,而我们却不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而对教育不重视。“受教育是为了当我们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鸟飞过的jvzquC41o0xvk€jp0eun1npfgzjj~n16:>22?;0jvsm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学习心理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是后期行为主义的斯金纳,他坚持了科学、客观、控制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刺激-反应的学习观,以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在桑代克、华生等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斯金纳理论的操作性条件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是强化原理。斯金纳认为,jvzq<84o0vp/|poumu4dqv4jvor0496;1|~`2>791568:=3jvor
2.观看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家长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最朴实的教育将一直影响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及走向社会后的自我发展和终身目标。因此,家长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启示工作,在家庭积极灌输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美德,弘扬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追求健康、上进的生活方式,释放社会正能量,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pjcx~wzkteg}njwk525>=37;>/j}rn
3.寻根问路: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摘要:劳动教育在促进社会变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劳动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并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探索。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与社会需求变化,可将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划分为萌芽起步、曲折徘徊、规整改革与完善强化四个阶段。以各阶段高校劳动教育jvzquC41yy}/e|xp0et0l‚}1l{y04974335u49743369a>:838=80|mvon
4.新加坡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DU分析上述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四点启示:一是优化先导性数字素养教育框架,强化顶层设计;二是将数字素养融入学校教育体系,丰富教学方式;三是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支持;四是培训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提升其数字素养水平。 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教育;教育数字化jvzquC41yy}/kly0gf{/ew4umpkxu8o{zznt1wjktqth1w72466:2>d:749:0|mvon
5.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启示 篇1 摘要:回顾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德国职业教育具有以产业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5822612Ad35:944B3jvor
6.现代教育理念(精选5篇)一、对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启示 后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我们审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般来说,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具有非凡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具有突出智慧、丰富学识和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人才,是人才的第一层次:能够熟练掌握和通晓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专业人才,是人才的第二个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548;:0qyon
7.古代语文教育大全11篇三、《三字经》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材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周谷城先生所言:“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和教育价值。”蒙学读物不论在内容选择还是教材编写;不论在知识灌输,还是兴趣鼓舞;不论在习惯养成,还是人格模塑等方面,均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5698@3jvor
8.俄罗斯预科教育发展启示对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预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其注重专业语言、经典阅读与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目的国环境。其相关经验值得借鉴。同时,面对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国际学生,即硕士、博士研究生申请者,俄部分高校预科系开展的差异化教学趋势也需要我们重视。 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4<641v814<6434e33:634;=367mvon
9.以香港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为案例三、对我国内地临床医学教育的启示 (一)以社区为中心,强化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医学职业人才培养中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嘉诚医学院和杨潞龄医学院的“目标/理念”中都强调医学生的仁心,即重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富有仁心的临床医学人才。我们可借鉴两所医学院的相关做法,在课程设置中贯穿伦理原则jvzquC41ifpz0j}jw0kew7hp1euovnsvu1896>4367=1;7mvon
10.段妍: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百年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段妍: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百年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 【内容提要】党性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为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供根本保证。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党性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党性教育内容与形式围绕国家大局与党情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党性教育机构向广覆盖、多层次、正规化方向发展。深入总结建党百年来jvzquC41krrs0€mw0gjv0ls1kplp1:5531<66B3jvo
11.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大数据赋能平台优质资源展示——“火炬新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金融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充分汲取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有益启示,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建教育,力争党组织建设抓牢、抓细、抓实,既是担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责任,又是做到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火炬新青年”党建云平台仍处在不断更新完善和前进发展的进程中,启 jvzquC41zui/uzhg0kew7hp1ktgq862::578A90jvs
1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其中,尤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2]的陶行知劳动教育的理论最为系统、实践最为具体,他的大胆实验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一个清晰的里程碑[3]。这些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构建新时代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对加强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jvzquC41gri/u€z0gf{/ew4kphu039>714=4;7mvo
13.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三、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德国相比,虽然体制不同、基础不同,但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它的许多做法也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1、高职教育立法的完善是我国高职发展的保障 一系列有关高职教育法规和条例的制定从法律上保证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地位及运行秩jvzquC41iculcx3ejuo/exr0ep5hm}1i|€l1wwvl1813:58146239;361825@95::
14.【聚焦“双一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启示。从历史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也许总是伴随着争议和牺牲某些利益为代价,但我们不能否认每次改革都有其时代烙印的意义,更不能忽视其对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迪和警示。一次改革的发生总是催生着另一次改革的形成,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jvzquC41ni}jpmty0ujvv7jfw0io1rshq1713;457:?/j}r
15.抗大劳动教育思想对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抗大劳动教育思想作为抗战时期的优秀教育思想成果,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从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等层面对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生成进行探究,并从恪守育人本心、劳动教育一体化、激发育人活力和深化情感认同等方面分析其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启示,以把握抗大劳动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jvzquC41{q{uj7xfwv4ff~3ep1814<427390e?>89c:97@591rghg7mvo
16.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二、二语动机(L2MSS)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教育的启示 自Gardner & Lambert(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具体的教室情景、具体的学习过程,动机研究对外语教学有诸多启示,尤其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动jvzquC41yy}/{sg{u0ipo8g{ny5mww|gphgoyns158<587mvon
17.2020幼教综合知识:认知主文学习理论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四)有意义学习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幼儿生活经验少,背景知识不足,成人的教授对他们头脑中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有策略地进行“讲解教学”,促进幼儿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对幼儿的原有认知状况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幼儿已有认知作为出发点和桥梁,找到幼儿已有jvzquC41ln4iwjyw0eun1;5431644=438266:B3jvor
18.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汇总十篇政府着力将报纸、书籍、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打造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力工具,通过它们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从而强化了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内化。 二、美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99;:3jvor
19.刘振天|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方向引领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规约及其启示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可塑性的人,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其根本和决定意义而言,是人的高质量发展,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人。因此,高质量教育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指导。 jvzquC41lyi/lwre0gjv0ls1428319:271i32;:c3567:?4rcikn0qyo
20.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精选14篇)三、强化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熟识党和国家的各种“规矩”,通过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表明,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甚至有些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都有一些领导干部对相关“规矩”无知有关。因此,必须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按“规矩”办事的自觉性。所谓“规矩”就是党纪国法,因此,在具体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lkgp{~}kpfkukqzk1;;29B<40jznn
21.山西财贸职业学院:引他山之石,借他人经验,谋发展之策二、四川发展职业教育对山西财贸职业学校办学的启示 近年来,山西财贸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水平逐渐提升,特别是在教学能力竞赛、教学成果奖、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社会技能培训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但对照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山西财贸职jvzq<84yyy4tzlrxe0ipo8nphq524<;177<10q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