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能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孙 阳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3月6日,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当今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才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才能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更加重视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军事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石,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我军正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战略支撑。当此关键之时,离不开高质量的军事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战争准备,军事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军事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确保军事教育的正确方向。要毫不动摇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着力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军事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我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新时代新征程,“国之大者”“军之要事”,呼唤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就一定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注入不竭动能。

吴德伟委员——

构建“大思政”格局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3月6日,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让现场聆听的吴德伟委员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军校教员,来自空军工程大学的吴德伟委员见证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军校落地开花的生动实践。吴德伟委员介绍,学校思政课教员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入”,在有深度、有力度、有热度的课堂中教育引导学员成长成才。专业课教员深度挖掘各自课程的思政元素,集体研讨思政元素有机嵌入专业课堂的方法路径,让融入感、沉浸感、体验感更强,有效构建“大思政”格局。

“‘大思政’格局落地生根,要凝聚最大共识,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之事’变成‘人人之事’,使铸魂育人工程从‘专课之责’变成‘课课之责’。”吴德伟委员说,学校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提升课堂育人质效上下功夫,同时拓宽社会实践大课堂,组织学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员在亲历亲悟中自我教育。近年来,该校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学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

满开宏委员——

坚持德育为先

■解放军报记者  张培瑶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月6日,现场聆听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满开宏委员倍感振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满开宏委员从事思政课教学已有几十年。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历,满开宏委员认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培塑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还应充分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思政课是军队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职能任务。对于如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满开宏委员表示,如今军校学员多是“网络一代”,思政课程也需创新形式。“军队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学员思想,探索实践全新的德育模式,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使学员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这样他们将来走向部队,心中才会有‘定盘星’。”满开宏委员说。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

张敏情委员——

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

■解放军报记者  严  珊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3月6日,现场聆听习主席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张敏情委员深感重任在肩。

来自武警工程大学的张敏情委员,从事科研教学工作30多年。“军队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是人才群体中的‘黄金资源’,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对部队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育人才就是育根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张敏情委员对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有了新思考。

“战场是军人接受教育最直接的课堂,搞教学做科研要坚持需要从部队中来,成果到部队中去。”对于如何更好打造院校部队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张敏情委员表示,“军校科研要紧贴部队实战需求,坚持研战结合,发挥部队实践创新平台作用,紧贴部队建设转型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使科技强军活力迸发涌流。”

THE END
0.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理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主席指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指明了前进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2B5;1e:17<6/62;6;@>;0jznn
1.理响中国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为我们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强jvzquC41yy}/s|yjgqxz0ls142862<7819jf5;9gegh8c==g9ch5eB=869jg5l93h1i/j}rn
2.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文化建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新征程上推进jvzquC41yy}/s~s|j0ipo8qflue38:71yjpt1;5472:0v;5472:26h62;4990qyon
3.如何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总书记作出指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就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深刻阐释,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jvzq<84o0epn7hqo1mc1jwvkerfu8724731585:1euovnsvaLW8[Tih\{h/j}rn
4.【两会声音】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jvzq<84yyy4eklu0ecy/ew4zyfz0o}hh14637981v46379839a=67A=8;0nuou
5.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能“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3月6日,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贯彻落jvzquC41yy}/eww0ep5ku;5361pr1;54729198y424;159
6.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新华每日电讯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人才强国,教育强国,自主培养,科技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强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6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jvzquC41ycv/ewpk0pku1}twej5xgk4Pgyyqcyjt1Cxuklqg1ZNNT;547291995530nuou
7.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2025年第06期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jvzquC41yy}/ew}zrn4dqv4eqpzfp}4868?5:8>313:97?55:0nuou
8.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jvzq<84u|0z{pn|u0et0vƒ|d1ygq1ltn14637981295dqwygpve39B:;60nuou
9.学习时报:强化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中,教育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必须强化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支撑作用,发挥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功能。 jvzquC41yy}/zlh0gf{/ew4h|ind1po{l6>0tm~l1:614@61kpjfz7mvon
10.戴木才: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入阐释了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要地位作出了重大调整,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板块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设立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专门板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4;641v814;6434e33:5;:2>5;h|cr0nuou
11.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教育基础高校内空间有限的实验室连着高校外的广阔天地,其学科建设往往支撑着行业产业前沿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在重要领域开拓、尖端人才培养、重大成果研发等方面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理路 (一)创新驱动 创新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支柱,jvzq<84zmd4ocwxjcp4ff~3ep1oohx432;;03=550jzn
12.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原标题: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引领驱动”等关于人才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人才强国建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704975128338h66:<7668484>34@3jvor
13.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坚持总体适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提高jvzquC41grgqg{3dgk}x0lto1ri0exs142862<4321i72><80jznn
14.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理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前不久,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IK4p31814>4254:0e=5753352=9726:/j}rn
15.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理论原标题: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2>751e:17<6/62:989740jznn
16.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理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前不久,习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 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4424;02<761e:17<6/62:579960jznn
17.理响中国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协同关系。当前,世界百年jvzquC41yy}/tvqv0eun0ls14286198361=37<>5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