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密实结构:代表AC普通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小,黏聚力大,高温稳定性差;骨架-空隙结构:AM沥青碎石混合料、OGFA排水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高,粘聚力低。
悬浮-密实结构:代表AC普通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小,黏聚力大,高温稳定性差;骨架-空隙结构:AM沥青碎石混合料、OGFA排水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高,粘聚力低。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悬浮-密实结构:代表AC普通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小,黏聚力大,高温稳定性差;骨架-空隙结构:AM沥青碎石混合料、OGFA排水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高,粘聚力低。
建筑隔热与通风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地產行業分析圖
项目重要节点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068】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第二章 _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家装流程图
家庭装修预算表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第一节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物材料
一、城市道路分类
1.城市道路分级按地位、交通功能、服务功能分
快速路:1.中央分隔。2.全部控制出入。3.不应设置出入口。4.应实现连续通行。5.单向不下于2车道。(中央分隔带,无红绿灯)
主干道:1.连接分区。2.交通功能为主。3.道路网主要骨架。4.不宜设吸引出入口。(一般最宽,贯穿整个城市)
次干道:交通集散兼服务功能(2017年单选)
支路:连接小区内部,解决局部交通,服务功能为主
2.城市道路技术标准
3.城镇道路路面分类
3.1按照路面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
沥青混合料:各交通等级道路
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理:中、轻交通道路
水泥砼路面:普通、钢筋、连续配筋、钢纤维
砌块路面: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
3.2按力学特效分类
柔性路面:特点:抗弯强度小,弯沉变形大。破坏形式:极限垂直变形,弯拉应变。 代表路面:沥青路面
刚性里面:特点:板体作用,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破坏形式:极限弯拉强度。代表路面:水泥砼路面
二、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
1.路基:最大压实厚度30cm;作用:道路提供基础,也是道路支撑结构物,对路面使用性能重要影响
2.垫层:最薄15cm;可设可不设,主要改善土基湿度、温度状况,提供路面结构水稳和抗冻胀能力,扩散荷载,减少土基产生变形。材料要求不高,水稳要好
3.基层:每层10-20cm;承重层,面层下传应力至路基。最重要。刚度、承载力、抗冲刷、抗变形、抗冻、不透水(刚载冲刷变形抗冻不透水)
4.面层:最厚10cm;与行车大气接触,承受行车荷载。水平力,竖向力,冲击力。平整度、承载能力、温度稳定性、抗滑、透水、噪声(平承温滑水声)
三、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
1.结构组成
1.沥青 2.粗骨料 3.细骨料 4.矿粉 +聚合物5.木纤维素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分
悬浮-密实结构:代表AC普通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小,黏聚力大,高温稳定性差
骨架-空隙结构:AM沥青碎石混合料、OGFA排水沥青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高,粘聚力低
骨架-密实结构:SMA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特点:内摩擦角高,粘聚力高
2.主要材料与性能
1.沥青:
城市路面宜优先用A级沥青,不宜用煤沥青
性能:1.适当稠度:粘度;2.较大塑性:延度;3.温度稳定性 4.大气稳定性5.水稳性 (粘、塑、温、大、水)
2.粗集料
1.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2.与沥青良好粘附性,具有憎水性。快速路、主干道集料对沥青粘附性>=4级。次干道>=3级
3.快速路、主干道粗集料压碎值<=26%,吸水率<=2%
4.粗集颗粒接近立方体,多棱角,针片状小于15%
3.细集料
1.洁净干燥无杂质
2.中砂以上颗粒级配,含泥量小于3%-5%,有强度和耐磨
4.矿粉
快速路、主干道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料,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用量小于矿料总量2%
5.纤维稳定剂
1.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2.250℃高温条件不变质
3.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次干路、辅路、人行道
悬浮-密实结构 内摩擦小,粘性大,高温稳定性差
2.改性AC 改性沥青混合料: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组成:沥青、矿粉、纤维稳定剂间断级配,2021年单连续级配x
宜选用针入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
4.改性SMA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大交通流量、重载。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四、水泥混凝土里面构造
1.垫层:温度。湿度不良道路上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结构使用性能最薄15cm,垫层与路基同宽
1.防冻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如级配碎石、级配砂砾
2.排水垫层:路基湿度大,选用和上面一致材料。路上经常见得碎石垫层
3.半刚性垫层: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宜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路上经常见的水稳)
2.基层
1.基层作用
1.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2.垫层共同作用下,控制和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不利影响
3.为面层提供稳定坚实工作面,改善接缝传荷能力
2.基层选用原则
1.交通等级
1.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基层(2018多选)
2.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3.中、轻交通: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级配粒料基层
2.抗冲刷能力
湿润和多雨地区或繁重交通路段: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小型机具每侧比面层宽30cm,轨模式摊铺机每侧比面层宽50cm,滑模式摊铺机每侧比面层宽65cm 小三轨五,滑六五
4.排水基层:为防止排水基层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设置水泥稳定粒料或密集配粒料组成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最好铺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3.面层
1.厚度:计算厚度产生的弯拉强度>最大荷载疲劳应力+最大温度疲劳应力
2.混凝土弯拉强度:28d龄期。面层混凝土抗弯拉强度>=4.5Mpa,快速路、主干道、重交通>=5Mpa(2021年单)
3.接缝:纵向接缝:与路中线平行,设置拉杆。横向接缝有1:横向缩缝(快速路、主干道设传力杆)2:横向胀缝 (a.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建筑物或与其他道路交接处 b.板厚改变处 c.小半径平曲线)3:施工缝
4.抗滑性:刻、压、拉槽,拉毛
五、不同形式挡土墙结构特点
1.挡土墙5中结构
2.挡土墙结构受力
降噪排水路面
上面层:OGFA沥青混合料
中面层、下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2016多选:通常用于下面层的是?单选:用于磨耗层的是?
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及适应层位
特粗3.75cm,厚度8-10cm2层3层下面层
粗2.6cm,厚度6-8cm 2层3层下面层
中粒
1.9cm AC-20,厚度4-6cm 2层下面层,3层中面层
1.6cm AC-16,厚度4-6cm 2层3层式的面层
细粒
1.32cm AC-13,厚度2.5-4cm 2层3层式的面层
0.96cm AC-10,厚度0.15-2cm,面层磨耗层或封层
砂粒 0.47cm AC-5,厚度0.1-0.2cm 自行车道或人行道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