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视野:怎样把一座中国古塔看明白建筑楼阁

塔的建筑形式起源于古印度,称作窣堵坡(Stupa),是佛教高僧的埋骨之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窣堵坡也渐渐演变为塔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成为了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唐代,诗王白居易就已经写出“弄沙成佛塔,锵玉谒王宫”的诗句,说明塔在当时已经是一种相当普及的建筑形式。塔在中华大地嬗变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建筑重楼结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演变,建筑材料越来越丰富,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最终发展出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等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样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建筑文化遗产。

楼阁式塔

楼阁式塔,其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我国著名的楼阁式塔有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苏州虎丘塔等。

▷楼阁式塔·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学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始建于辽代,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命途多舛,曾经历过多次大地震,并于1926年时在军阀混战中被炮击,但塔身从未倾倒。该塔主体结构全部为木质结构,通高67.31米,是从建成之日起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其记录保持至今,可谓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塔身外看五层,内有九层,全塔共计出现54种不同的斗拱类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绝无仅有的宝库。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由衷感叹道:“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楼阁式塔·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慈恩寺内,是一座7层方形砖仿木结构佛塔。唐永徽三年(652年),为了保管从印度带回来的数百部梵本佛经,唐玄奘在大慈恩寺的西院主持修建了一座西域风格的藏经塔。这座塔最初名称为慈恩寺塔,此后被改称为雁塔,最终与荐福寺内的小雁塔相区别而被改称为大雁塔。大雁塔后因年久失修和战乱而多次遭到损毁,至五代后唐年间才逐渐形成今日的造型。

▷楼阁式塔·虎丘塔

虎丘塔,也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西北部的虎丘山顶,始建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落成于公元96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重要建筑。因其塔身倾斜,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虎丘塔塔身七层八面,结构复杂,装饰彩绘华美。1957年修复塔身时,在塔的一、二层之间发现一个石函,内有建隆二年(961年)入藏的藏经箱。

密檐式塔

密檐式塔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与楼阁式塔的不同是塔檐比楼阁式塔的多且密,为砖石结构。密檐式塔的第一层特别高,设有门窗,多雕刻佛像或佛经故事。密檐式塔多为实心塔,也有的中空,开有通气口。但塔内没有阶梯,一般不做登临之用。

▷密檐式塔·小雁塔

小雁塔,也被称作荐福寺佛塔,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佛塔。该塔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始建时有15层,塔下的地基中有地宫。相传此塔曾在地震中三次开裂,又三次自动复原。清代康熙年间,以小雁塔为主的“雁塔晨钟”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是密檐式砖塔的典范建筑。

▷密檐式塔·慈寿寺塔

慈寿寺塔,原名永安万寿塔,俗称八里庄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是一座八角十三层的密檐式实心砖塔。该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慈寿寺的附属建筑,曾于清朝乾隆年间修缮,光绪年间寺庙被焚毁,而塔保留了下来。

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其形似一只倒扣的钵子,因而得名,主要流传于南亚的印度、尼泊尔,中国的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区,直接来源于印度的窣堵坡。覆钵式塔是一重实心的建筑,供崇拜之用。被用作舍利塔,还可做僧人的墓塔。其形体大小不一,中国现存最大的覆钵式塔是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即白塔寺)白塔。

▷覆钵式塔·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以北的妙应寺内,是一座藏式砖砌佛塔,同时也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早、体积最大的藏式佛塔。其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其建造目的是为了迎奉释迦佛舍利。整个修建团队共计85人,历时8年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将该塔建成。白塔建成妙应寺白塔为藏式砖塔,高51米,通体白色,由塔座、塔身、相轮、华盖、塔刹5部分组成。

金刚宝座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的形式起源于印度,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中间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的神坛,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就分别代表这五方佛。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多种。中国现存的金刚宝座塔仅十余座,比较有名的是四大金刚宝座塔,分别为北京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碧云寺金刚宝座塔、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和呼和浩特市的慈灯寺塔。

▷金刚宝座式塔·真觉寺塔

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五塔寺村的真觉寺内,是中国境内现存时代最早的一座金刚宝座式塔。该塔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曾于清代有过修缮。这座金刚宝座台基高7.7米,中有塔室可登至塔顶,塔顶有5座密檐式小塔。塔内部用砖砌成,外部全部用青白石包砌。

▷金刚宝座式塔·碧云寺塔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与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的形制相似,在建筑规模上超过了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此塔通高34.7米,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大的金刚宝座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清净化城塔

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是一座金刚宝座式塔。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牌坊、护塔兽、塔以及东、西碑亭组成。该塔由5座塔构成,其中中央一座为主塔,四角各有一座经幢。5座塔均建在汉白玉金刚宝座上。“清净化城”源于佛教术语,即指远离一切烦恼、尘垢,能接引众生成佛之所。

▷金刚宝座式塔·慈灯寺塔

慈灯寺金刚座舍利宝塔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东南部的五塔寺。该塔用砖砌石料镶边包角,通高16.5米,形制和北京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相近,同为金刚宝座式塔。五座平面呈方形的密檐式塔及罩亭分列在高大的金刚座上。金刚座则承托在一个用莲瓣装饰的须弥座上。梁思成对慈灯寺塔金刚座舍利宝塔精美的建筑艺术评价很高,叶圣陶等人也赞不绝口。

宝箧印式塔

宝箧印式塔也叫阿育王塔,是一类实心塔。佛经中宝箧印全名“宝箧印陀罗尼”,崇奉它的塔就是宝箧印塔。宝箧印式塔造型平面四方,由塔基、塔身、塔檐与塔刹四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多在塔身上四角向上翻挑,形象地被称为“山花蕉叶”。这种形制是由古印度的“窣堵坡”发展而来,由印度人传入尼泊尔再传入中国。宝箧印式塔的用途最早是用来埋葬佛舍利的,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的结构。造型小者可供与佛龛前,大者则作为寺庙的一个部分。在中国,宝箧印式塔在三国时代就开始建造,北魏云冈石窟、隋唐时南响山石窟、敦煌是壁画中,都有这种塔的造型。五代时期,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仿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使宝箧印式塔有了广泛的发展,也保存下大量遗迹。

▷宝箧印式塔·普陀山多宝塔

多宝塔又名太子塔,位于浙江省舟山市的普陀岛普济禅寺的东南方。塔建于元代,是普陀山上保存至今的最古的建筑,也是现存的元代最大的宝箧印式塔,现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多宝塔造型雄健,装饰美观,与普济寺钟声形成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多宝闻钟”。

我们为什么称呼它们为塔?

塔这种独特的建筑样式从何处而来?

中国为何有这么多塔?

古人又为什么要建塔?

各式各样的塔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并非无迹可寻。只是寻找一座塔的身影还算容易,而要理清古塔的前世今生、发展演变却是不易。

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看懂一座古塔呢?

安阳修定寺塔花砖,图源:艺旅文化

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教会大家看懂古塔,艺旅文化特邀佛教艺术史学家常青老师,为我们带来《如何看懂一座中国古塔》系列课程。

精选上百座具有代表性的古塔,按照时间脉络,从佛塔的诞生地印度讲起,通过解读古塔的形制、类型和材料的发展,讲述汉晋至明清的古塔发展史。从佛塔的内涵到其艺术形态,教你看懂中国古塔。

《中国石窟艺术10讲》课程部分好评截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1.讲师介绍

常 青

大学教授,佛教艺术史学家,北大考古系硕士,师从宿白先生学习中国佛教考古。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博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博士后。华盛顿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和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访问学者、佛罗里达州立博物馆等从事研究及策展工作。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曾在龙门石窟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工作。参加过商周汉墓、唐长安城遗址、南宋临安城遗址、邺城建筑遗址等八次考古发掘。调查研究过中国和印度的重要石窟寺、寺院、佛塔,出版佛教艺术专著十种、合著四种、专业论文80余篇,著有《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1998年出版)。

主讲《中国石窟艺术10讲》《中国石窟艺术精讲(25讲)》《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百年中国流失文物简史》4个系列课程,订阅人数达到2700余人,3个系列课均受到的大家的一致好评。

THE END
0.中国十大名塔苏州云岩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苏州云岩寺塔是一座八角形仿木结构阁楼式砖身木檐塔,共7层,高48.2米。塔身由外壁、退廊、塔心三部分组成。 苏州云岩寺塔为唐末、五代江南仿木楼阁式多层砖石塔的典型代表,为现存江南仿木楼阁式塔年代较早者,代表了早期仿木砖石塔的形式特征,其样式特征为独特的江南仿木楼阁式 jvzquC41yy}/onnrkct/ew476y7yljv
1.北京的古塔之三(2020.12.16)整座塔的底座为一层汉白玉须弥座,须弥座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花纹。塔身坐落在须弥座的正中。塔身的一、三、五层比较高大,二、四、六、七层比较矮小,好似双重檐的阁楼。在楼阁式塔身东、南、西、北四面正中,各设有一个拱券形佛龛,在佛龛中置有结跏趺坐式琉璃佛像。在大佛龛的周围和塔身的其他四面,布满了一排排jvzquC41yy}/onnrkct/ew45ddv4;w}
2.浙江杭州雷峰塔游记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3133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使今人对于五代时典型的平面八边形楼阁式套筒塔的形制及构建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jvzquC41{q{/e}wkr0ipo8ytcxkmu8mcpi€iq~6616643?=80jznn
3.中国有多少种类型的佛塔?古建筑公司金刚宝座塔的形式起源于印度,象征着金刚界的五方佛,中间是大日如来佛,东面是阿川佛,南面是宝生佛,西面是阿弥陀佛,北面是成就佛。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神坛,金刚宝座塔上的五座塔分别代表五方佛。宝座上的塔有密檐式、楼阁式、覆钵式等。中国现存的金刚宝座塔仅十余座,比较有名的是四大金刚宝座塔,分别为北京的jvzquC41yy}/pkll|0ipo865744ivvq
4.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大雁塔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jvzquC41yy}/onnrkct/ew46{w67oƒ>
5.雷峰塔——具有独特景观、深厚佛文化、优美爱情传说、新颖建筑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新塔是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对古塔遗址实行jvzquC41yy}/onnrkct/ew46{usiijl
6.山西至少有38座宝塔被国家重点保护个个都是古建瑰宝|天宁寺双塔|5、陵川三圣瑞现塔 三圣瑞现塔位于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俗称积善塔,距县城西南15公里左右。该塔是我国辽金时期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 6、阳城海会寺双塔 山西阳城海会寺双塔,位于阳城县东十五公里北留镇大桥村。被古建专家赞誉为“海会寺国之瑰宝”的琉璃悬阁宝塔,是中国楼阁式塔中的佳例。塔高五十多米高,八角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562965:9a39l8hB;9426229;zsj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