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这条美丽的“玉带”,串联起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沿岸的绿洲湿地、沙漠戈壁……而黄河保护法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蒋云钟带来《关于开展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的议案》,执法检查旨在增强黄河保护与发展的执法意识,加强推动黄河保护法的实施,促进黄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对实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关于扎实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的建议》,国家水网建设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扎实推进。
关于开展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的议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即将一年之际,蒋云钟表示,开展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可以增强黄河保护与发展的执法意识、推动黄河保护法的实施、促进黄河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
一方面,执法检查是宣传黄河保护法的重要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广大社会民众对黄河保护法的认识水平,牢固黄河保护治理的法治社会根基。另一方面,黄河发展纲要和黄河保护法是辩证统一体。执法检查可以促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从法的高度深刻认识落实黄河发展纲要的刚性要求及其严肃性和重要性。
此外,黄河保护法是黄河保护、开发、利用方面总则性的法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施行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相关制度,通过执法检查,有利于各地针对本地区特殊情况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以适应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
通过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有利于以江河为纽带,以流域为单元,为推动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经济带和城市集群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提供法治化支撑,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的实施。
因此,蒋云钟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3—4个检查小组,对黄河上游的青海、宁夏,中游的内蒙古、山西,以及下游的河南、山东等省区开展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实地执法检查。
关于扎实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的建议
“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蒋云钟表示,“国家水网建设迫切需要扎实推进。”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完善。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引江补汉工程主体全面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一批骨干输排水通道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或实现重要节点目标,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此外,省级水网规划建设积极推进,7个省级水网先导区项目加速开工建设,市县水网、农村供水、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全力打通水网“最后一公里”。
他表示,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投资需求巨大、大部分公益性突出,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体制机制重大制约,推进国家水网建设还面临几个问题。“一是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能力有限。二是水利行业市场发育不够健全。三是对于跨流域、跨省份的国家水网重大项目,除南水北调工程外,缺少明确的专业化市场主体。”
蒋云钟建议,探索设立国家水网基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对国家水网建设筹资的主渠道作用;研究组建国家水网集团,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对国家水网建设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推进综合水价改革,更好发挥水价杠杆对国家水网建设运行的主调节作用;建立水网科研基地,更好发挥科研单位对国家水网建设创新的主攻手作用;构建河流伦理思想,更好发挥优秀文化对国家水网建设保障的主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