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健康《不咬指甲》教案(精选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不咬指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到咬指甲的不良危害,引导他们养成不咬指甲的健康习惯。

2.增强幼儿对口腔卫生和健康的重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通过互动体验、故事演讲等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引导幼儿认识咬指甲的危害,启发他们对自己口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视。

2.手部卫生的教育,指导幼儿动手做卫生,进一步了解家庭和公共卫生。

三、教学步骤

1.增强幼儿对口腔卫生的认知

教师展示牙刷、牙膏等物品,带领幼儿口中轻声模仿,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清洁口腔的方法。然后,创设互动游戏,让幼儿通过模拟刷牙、漱口等形式,进一步普及口腔健康常识。

2.了解幼儿的咬指甲现象

幼儿的手指经常放在口腔内,具有一定的咬指甲的习惯。通过问答交流、展示照片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咬指甲的危害和风险,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如,手指放在口中咀嚼往往是饥饿感或紧张情绪的挥发;此外,偏爱辣的小孩喜好咬手指与爪子,缺少微咸、微甜味道的食物。

3.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在幼儿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的意识。让幼儿在饭前和睡前自觉洗手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口中礼仪进行规范,如不吐口水、不乱咳嗽、不乱喝水、不大声嚷嚷等。

四、教学方式

1.互动形式

教师与幼儿在装置擦嘴巾、竹签、牙线、搓手润皮、洗手液等物品的检视、使用上进行互动模仿,逐渐建立幼儿对卫生生活的认识、自信和熟练度。

2.讲故事形式

五、教学效果评估

1.实际效果:收集幼儿口腔疾病的数据和反馈信息,了解教学后口腔卫生的状况。

2.接受度评估:根据幼儿的表现、反应以及自我评估等方式,考评整个教育过程的接受度和效果。

3.教学评估:对不同的教学方法逐一考评,总结优缺点,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六、总结

最后,本次小班《不咬指甲》健康教案,通过引导幼儿了解口腔卫生、了解咬指甲的危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多种方式,旨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此次教育活动对幼儿们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有所帮助。

一、教案背景和目标:

背景:

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的习惯,特别是在儿童中较为普遍。不仅会影响指甲的健康和美观,还容易感染细菌,导致手部疾病。因此,在小班幼儿教育中,有必要引导孩子们养成不咬指甲的良好习惯。

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到咬指甲的坏处,增强他们对保持指甲健康的意识。

2.激发幼儿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能力。

3.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内容:

1.咬指甲的危害:讲解咬指甲的坏处,如导致指甲变形、滋生细菌、引起感染等。

2.保持指甲健康的方法:介绍正确的指甲护理方法,如定期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等。

3.养成不咬指甲的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如何摆脱咬指甲的习惯,如使用辅助工具、进行自我控制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与幼儿的对话,询问他们是否有咬指甲的习惯,了解他们对此的看法。

2.引导认识咬指甲的坏处: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幼儿展示咬指甲的危害,并和他们进行简单讨论。

3.介绍保持指甲健康的方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如何正确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清洁等。

4.模仿活动:分发小工具(如模型手、指甲钳等),让幼儿模仿正确修剪指甲的动作,并与他们一起进行指导。

5.角色扮演:设立角色扮演区域,模拟幼儿日常生活场景,让他们扮演角色,演练不咬指甲的行为。

6.游戏与互动: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如“找出并拯救被咬指甲的小恐龙”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强调不咬指甲的重要性。

7.总结与反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检查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再次强调不咬指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评估和延伸:

评估:观察幼儿在模仿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正确地修剪指甲,并避免咬指甲的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保持指甲的健康,通过定期复习和提醒,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同时,可以组织更多相关的卫生保健活动,如讲座、亲子活动等,提高幼儿家长的意识,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习惯。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不咬指甲”。

2.理解不咬指甲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不咬指甲的习惯。

教学所需材料:

彩色课件、卡通指甲和反面画,彩色笔和小本子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1)唱一首儿歌:“不咬指甲”教学课前以一首儿歌引入本节课的新课,唱一首儿歌《不咬指甲》,师生一起歌唱:

不咬指甲,指甲是我的,多保护指甲,咬下去会不好,一定不要咬指甲,保护指甲做正确事情。

(2)师生对话:

教师:大家都唱的很棒,今天小朋友们要学哪一技能呢?(让学生回答)

学生1(正确答案):我们今天要学习不咬指甲这一技能。

教师: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不咬指甲这一技能,下面我先给你们演示一下,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做。

第二部分:让学生动手操作

1、教师教学:

1)告诉学生要慢慢、专心的将美丽的指甲描绘出来,不要挤压、刮蹭指甲;

2)帮助学生了解不要用力削指甲,有刮蹭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旧牙刷沾点洗衣液,每天轻轻地清洗指甲,以防细菌侵入;

3)力度要控制在正常,不要过分地咬指甲,不要把指甲咬到脏了。

2、学生操作:

(1)准备彩色笔和小本子,让学生带着洗涤好的双手进行指甲描绘:

(2)让学生在小本子上画出自己的指甲,教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指甲画出来,达到美观的效果:

(3)并用彩色笔在指甲上描绘出不但耐看、好看同时富有个性的图案;

(4)教学结束后,用彩色课件介绍不要咬指甲的原因和危害,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各种不正确的指甲咬法;

(5)到本节课的最后,用卡通指甲和反面画,向学生展示咬指甲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三部分:检验本节课的效果

a)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技术要及时点拨;

b)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再结合彩色课件和反面画,再让学生熟练一遍关于“不咬指甲”的知识,注重理解;

c)鼓励学生尝试用本节课学到的,养成正确的不咬指甲习惯,从而达到健康和保护指甲的目的。

2、答题

询问学生对健康的理解,进行一些检测题,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本次教学活动小朋友表现良好,理解能力强,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活动,操作认真,使得整个活动进展得非常良好。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比较慢或者不够细心等问题,下课后要及时检测并督促同学们及时完成任务,避免拖延时间影响课堂效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咬指甲。

2.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学会正确修剪指甲。

3.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

教学内容:

1.为什么不能咬指甲。

2.如何正确修剪指甲。

3.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被咬指甲的危害。

2.模型指甲刀、指甲钳等工具。

3.幼儿园卫生习惯宣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与幼儿一起观察图片或幻灯片,询问他们是否了解咬指甲的危害。

2.引导幼儿讨论咬指甲的后果,如感染、出血等。

二、讲解(10分钟)

1.向幼儿介绍咬指甲的危害,包括引起感染、影响手指形状等。

2.向幼儿展示正确修剪指甲的方法,如使用指甲刀或指甲钳修剪,修剪时要注意不要修剪得太短,以免伤到皮肤。

3.强调正确修剪指甲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学会自己修剪指甲。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向幼儿展示模型指甲刀、指甲钳等工具,让幼儿亲自操作。

2.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修剪指甲方法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幼儿修剪指甲。

3.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自己修剪指甲,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四、巩固(10分钟)

1.与幼儿讨论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2.引导幼儿列举不咬指甲的好处,如保持手指干净、美观等。

3.鼓励幼儿互相监督,帮助他们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五、总结(5分钟)

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不咬指甲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不咬指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延伸:

2.在幼儿园卫生习惯宣传板上展示与指甲有关的图片和信息,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鼓励幼儿在班级中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修剪指甲的方法。同时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坚持不咬指甲,评估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咬指甲的危害。

2.培养幼儿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3.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认识咬指甲的危害。

2.讲解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3.进行游戏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体验不咬指甲的乐趣。

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张咬指甲的图片,询问幼儿们是否知道咬指甲的危害。引导幼儿们一起探讨。

2.认识咬指甲的危害

老师向幼儿们讲解咬指甲的危害,如:容易感染细菌,影响口腔卫生,甚至可能引起手指畸形等。让幼儿们明白咬指甲的危害。

3.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老师向幼儿们讲解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如:保持手指干净,多做手工,找到其他方式来缓解焦虑等。让幼儿们知道如何养成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4.进行游戏和手工制作

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游戏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们体验不咬指甲的乐趣。比如,让幼儿们在手上涂上美丽的指甲油,让他们感受到指甲的美丽和干净。

5.总结

老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不咬指甲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们坚持不咬指甲的好习惯。

THE END
0.五步制作细菌模型五步制作细菌模型 第一步:画出细菌基本结构。 灰色为细胞壁 黄色为细胞膜 白色为细胞质 蓝色为遗传物质 第二步:画荚膜 第三步:从纸上裁下 第四步:纤毛 第五部:鞭毛 细菌模型大功告成jvzquC41yy}/onnrkct/ew45hf>mujq
1.一捏赶走细菌🦠和病毒解压玩具捏捏乐儿童手工制作幼儿手工制作不用的口罩用来给孩子做个简单好玩的【口罩糖果病毒】捏捏乐,捏一捏赶走细菌🦠和病毒解压玩具捏捏乐 儿童手工制作 幼儿手工制作 亲子手工制作全面防疫上滑查看更多视频 -- 我是有底线的 --不用的口罩用来给孩子做个简单好玩的【口罩糖果病毒】捏捏乐,捏一捏赶走细菌🦠和病毒解压玩具捏捏乐 儿童手工制作 幼儿jvzquC41o0ypj~3eqo5b1>7:7:>96;d322726:>7
2.明德幼儿园大一班的手工制作《地铁列车》美篇!看看我制作的地铁列车多好看! 宝贝们可以独立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品是需要手脑齐用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果能坚持做完,也是一种毅力的表现,无论宝宝的手工制作完成品是什么样的,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冬季随着气温时高时低,细菌、病毒也开始繁殖。为了让幼儿可以学会讲卫生,今天jvzquC41yy}/onnrkct/ew45f:vs6‚x
3.海口市第三十四小学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之——废物利用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培养了学生废旧物品再利用的环保意识,更让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懂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美的创造者! 希望垃圾分类环保意识从此像种子一般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并把这种意识传播到周围,对这个社会也能形成一定的良性影响,让我们的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jvzquC41yy}/onnrkct/ew45dqomu
4.重口的艺术:科学家用人体分泌物来制造多种奶酪Agapakis说:“我们用人体上的细菌做了一系列奶酪,每个人皮肤上都有一些独特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用微生物技术繁殖,当它们在牛奶上生长时可以散发出香味。” 这个叫做“自我制造”(Selfmade)的研究项目,总共做了11个奶酪,制作者用无菌棉签从艺术家、科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皮肤上收集细菌。Agapakis说这些奶酪闻起来和尝起jvzquC41yy}/gozue0ipo8sgyu52:?538;4ivvq
5.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细菌”一节的教学.pdf· 46· 生物学教学2017年(第42卷)第6期 类组作 蛋壳组作 品 米盒组作品 图2 学生制作的细菌模型 动情物细胞核 细菌 胞的拟核 图3 动植物细胞核与细菌细胞拟核模型 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种大胆选材 、大胆探究 、式:腐生和寄生。从中初步体验细菌对生物圈的作用。 大胆创新的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1714;4932<32:5632632?:0ujzn
6.儿童画牙齿模具4、第四张 牙齿模型口腔模型幼儿园牙教模型小牙模批发批发口腔材料阿里巴巴 5、第五张 自制小动物牙齿模具做了一下午的成果是双面的小河马不一样的颜色 6、第六张 创意美术少儿美术儿童美术diy手工制作手工牙齿大战细菌创意画 7、第七张 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超实用的牙齿画法教程 jvzq<84yyy4rsƒmk0eun1}zrkct06A>5;8g73nf7cd780qyon